管材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1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材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印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图案转印于管材环周面的的管材印刷机。
以往家饰或钢制家具用的管材为显现出美观性,或标示管材的规格、材质、制造厂商等,会利用事先已经印制有图案或文字的胶膜,黏贴在管材的环周面,使管材的环周面具有装饰性的花纹及标示性的文字,达到美观及标示的效果。
但是,为了使管材的环周面具有装饰性的花纹及标示性的文字,首先必须购置黏贴性的胶膜,将胶膜先印制图案或文字,再将胶膜依需要黏贴在管材的环周面上,在印制图案及黏贴胶膜的过程中,不但制程繁复,且效果不好,该胶膜大都只能做区域性的黏贴,如果要包覆整根管材,则必须耗费大量的胶膜及印刷费,而且该管材的长度会受到胶膜大小的限制,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直接在管材的环周面上印制图案及文字的管材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管材印刷机包含一个机台、设在机台顶面边侧的上、下机箱、一个上传动机构、一个下传动机构、设在机台顶面另一边侧的左、右机箱、一个左传动机构、一个右传动机构、一个驱动装置、两对管面印刷组及一个储液箱;
该上、下机箱内部分别各有一个镂空的容室,该下机箱固设于机台顶面边侧,上、下机箱的左、右侧面分别固设有相插接的两个燕尾榫及燕尾槽,上机箱叠设、滑置于下机箱顶缘,上、下机箱的内壁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每个槽口内可滑动地置设一个滑块,上、下机箱顶段分别固设有一个锁固块及一个卡制块,该锁固块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该下传动机构包括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是分别贯穿下机箱内壁面的滑块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固接一个具有螺杆的第一手轮,该螺杆由下机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固定块固接,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有一个第二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上传动机构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上机箱内壁面的滑块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侧面设有一个凹槽,有一个第三手轮的螺杆由上机箱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另一个第四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上机箱上方设有一个具螺旋轴杆的第五手轮,该第五手轮的螺旋轴杆依序穿过该锁固块的螺孔、固定块的凹槽,并穿入下机箱的卡制块内;该左、右机箱的内部分别具有一个镂空的容室,该左机箱底面固设有一个与右机箱相并设的滑座,该滑座上延伸设有两个燕尾榫,该左机箱底面设有相对滑置于燕尾榫的燕尾槽,该左、右机箱的顶面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可滑动滑块,该左、右机箱底面分别焊固一个旋动块及一个卡制块,该旋动块上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一个第六手轮的螺杆由左机箱底面穿入,该螺杆依序穿过旋动块的螺孔并穿入卡制块内;该左传动机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左机箱的滑块且穿出顶壁面,并枢置于左机箱的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连接一个具有螺杆的第七手轮,该螺杆由左机箱外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一个第八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而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右传动机构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右机箱的滑块并穿出顶壁面而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连接一个具螺杆的第九手轮,该螺杆由右机箱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一个第十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而与伞齿轮啮合;该驱动装置分别固设于上、下机箱及左、右机箱外侧面,并与上、下传动机构与左、右传动机构的胶轮轴连接驱动;两对管面印刷组分别成对相互叠置或并排于上、下机箱或左、右机箱,包含两对钢模轮、两对胶膜轮、两对钢模刮刀及两对胶轮刮刀,分别固设在该钢模轴、胶轮轴、固定轴及回转轴的穿出段,该钢模刮刀及胶轮刮刀分别压触于钢模轮及胶膜轮的轮面;该储液箱固设于机台上方,包含一个装有油墨的油墨室及装设有清洁液的清洁液室,该油墨室及清洁液室与该钢模轮及胶膜轮的轮面分别设有输液管。
所述的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叠置于该上、下机箱的管面印刷组最末位的钢模轮下方固设一个供钢模轮的轮面沾附其内油墨的油池。
所述的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右机箱顶面及上、下机箱内侧分别固设有多数个集液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管材印刷机利用上、下叠置及左、右并设于上、下机箱及左、右机箱内的胶膜轮,转印并吸附钢模轮上的油墨,且将油墨印制于由两对应胶膜轮间通过的管材环周面,并藉上、下、左、右传动机构驱动胶膜轮及钢模轮转动,且以多数个手轮及其螺杆控制每个胶轮及钢模轮的间距,以便印制各种管径的管材,而且维修换装方便,又能轻易地将图案或文字转印到管材的环周面。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印刷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下机箱及上、下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下机箱及上、下传动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机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机箱底部第六手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机箱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传动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传动机构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集液盘的锁固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管材印刷机包含一个矩形箱体的机台10、设在机台10顶面边侧的上、下机箱21、22、一个上传动机构40、一个下传动机构30、设在机台10顶面另一边侧的左、右机箱51、52、一个左传动机构60、一个右传动机构70、一个驱动装置、两对管面印刷组80及一个储液箱90。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上、下机箱21、22及上、下传动机构40、30的示意图。
该上、下机箱21、22内部分别各有一个镂空的容室211、221,而其左、右壁面则分别设有两个螺孔212、213及222、223,该下机箱22固设于机台10顶面边侧。上、下机箱21、22的左右侧面分别固设有相对应的两个燕尾榫23及燕尾槽24,燕尾榫23及燕尾槽24相互插接,使上机箱21叠设、滑置于下机箱22顶缘。上、下机箱21、22的内壁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25,每个槽口25内可滑动地置设一个滑块26。上、下机箱21、22顶段分别固设有一个锁固块27及一个卡制块28,该锁固块27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271。
该下传动机构30包括一个钢模轴31、一个胶轮轴32、一个固定轴33及一个回转轴34,是分别贯穿下机箱22内壁面的滑块26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221内,该钢模轴31及胶轮轴32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311、321,该钢模轴31上套设一个固定块35,该固定块35固接一个具有螺杆361的第一手轮36,该螺杆361由下机箱22侧壁面的螺孔222穿入,并与固定块35固接。该回转轴34上套设一个伞齿轮341,另有一个第二手轮37以其螺杆371由另一个侧壁面的螺孔223穿入,并与伞齿轮341啮合。如图2所示,该下机箱22背面固设该驱动装置的一个动力箱38,该动力箱38内设有一个马达381,该马达381的传动杆382与胶轮轴32固接,以驱动胶轮轴32。
该上传动机构40包含一个钢模轴41、一个胶轮轴42、一个固定轴43及一个回转轴44,分别贯穿上机箱21内壁面的滑块26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211内,该钢模轴41及胶轮轴42上分别套设相互啮合的齿轮411、421,该钢模轴41上套设一个固定块45,固定块45侧面设有一个凹槽451,一个第三手轮46的螺杆461由上机箱21侧壁面的螺孔212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45内。该回转轴44上套设一个伞齿轮441,且有另一第四手轮47的螺杆471由另一个侧壁面的螺孔213穿入,而与伞齿轮441啮合。上机箱21上方设有一个具螺旋轴杆481的第五手轮48,该第五手轮48的螺旋轴杆481由上机箱21顶面穿入容室211,该螺旋轴杆481末端具有一个环凹槽482,且依序穿过锁固块27的螺孔271、固定块45的凹槽451,并穿入下机箱22的卡制块28内,末端以一个螺丝281由卡制块28边侧穿入而卡制于环凹槽482内,使螺旋轴杆481不能上、下位移但是能旋转。如图2所示,上机箱21背面固设该驱动装置的另一动力箱49,该动力箱49内设有一个马达491,该马达491的传动杆492与胶轮轴42固接。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左、右机箱的立体图。
该左、右机箱51、52的内部分别具有一个镂空的容室511、521,该左、右机箱51、52前壁面及外侧壁面分别设有螺孔512、513及522、523,该左右机箱51、52底面固设有一个与右机箱52并排的滑座53,该滑座53上延伸设有两个燕尾榫531,该左机箱51底面设有相对于燕尾榫531的燕尾槽514,藉该燕尾槽514滑置于燕尾榫531上,使左机箱51与右机箱52并设。该左、右机箱51、52顶面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54,槽口154内设有一个可滑动的滑块55,该左、右机箱51、52底面分别焊固一个旋动块56及一个卡制块57,该旋动块56上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561,该卡制块57上设有一个贯通的穿孔571,一个第六手轮58的螺杆581由左机箱51底面穿入,如图4所示,该螺杆581依序穿过旋动块56的螺孔561并穿入卡制块57的穿孔571内,该螺杆581末端具有一个环凹槽582,并以一个螺丝572由卡制块57边侧穿入,而卡制于螺杆581的环凹槽582内,使螺杆581不能左、右位移但是能旋转。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左、右传动机构与机箱的俯视示意图。
该左传动机构60包含一个钢模轴61、一个胶轮轴62、一个固定轴63及一个回转轴64,分别贯穿左机箱51的滑块55穿出顶壁面,并枢置于左机箱51的容室511内,该钢模轴61及胶轮轴62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611、621,该钢模轴61上套设一个固定块65,该固定块65连接一个具有螺杆661的第七手轮66,该螺杆661由左机箱51外侧壁面的螺孔513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65内,该回转轴64上套设一个伞齿轮641,一个第八手轮67的螺杆671由侧壁面的螺孔512穿入,而与伞齿轮541啮合。如图6、7所示,该胶轮轴62上段套设一个伞齿轮622,左机箱51背面固设该驱动装置的一动力箱68,该动力箱68内设有一个马达681,该马达681的传动螺杆682延伸至胶轮轴62旁边,并与该伞齿轮622啮合。
该右传动机构70包含一个钢模轴71、一个胶轮轴72、一个固定轴73及一个回转轴74,分别贯穿右机箱52的滑块55并穿出顶壁面而枢置于容室521内,该钢模轴71及胶轮轴72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711、721,该钢模轴71上套设一个固定块75,该固定块75连接一个具螺杆761的第九手轮76,该螺杆761由右机箱52侧壁面的螺孔523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75内。该回转轴74上套设一个伞齿轮741,一个第十手轮77的螺杆771由侧壁面的螺孔522穿入,而与伞齿轮741啮合。如图6、7所示,该胶轮轴72上段套设一个伞齿轮722,该左机箱52背面固设该驱动装置的另一动力箱78,该动力箱78内设有一个马达781,该马达781的传动螺杆782延伸至胶轮轴72旁侧,并与伞齿轮722啮合。
如图8、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及前视示意图。
两对管面印刷组80分别成对相互叠置或并排于上、下机箱21、22及左、右机箱51、52,包含两对分别固设在钢模轴31、41与61、71穿出段的钢模轮81与82、两对分别固设在胶轮轴32、42与62、72穿出段的胶膜轮83与84、两对分别固设在固定轴33、43与63、73穿出段的钢模刮刀85与86,以及两对分别固设在回转轴34、44与64、74穿出段的胶轮刮刀87与88。该钢模轮81、82上刻有欲转印至管材的文字及图案,该胶膜轮83、84为半软质的聚氨酯(PU)材料,而该钢模刮刀85、86及胶轮刮刀87、88分别压触于钢模轮81、82及胶膜轮83、84的轮面。
该储液箱90固设于机台10上方,包含一个装有油墨的油墨室91及装设有清洁液的清洁液室92,藉由输液管93将油墨及清洁液分别喷洒于钢模轮81、82及胶膜轮83、84轮面。位于钢模轴31的钢模轮81下方固设有一个具油墨的油池94,供该钢模轮81轮面沾附其内的油墨。左、右机箱51、52顶面及上、下机箱21、22内侧分别固设有多数个集液盘95,回收多余的油墨及清洁液,有一个传轮输96分段固设于机台10顶面,传输轨96上枢设有多数个滚轮961。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构造、特征及相关位置的说明,而组装情形就是依照相关位置作组合装配,所以不再多加叙述,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的说明。
如图6、7所示,启动马达681、781后,该左、右传动机构60、70的胶轮轴62、72被传动螺杆682、782驱动旋转,而与胶轮轴62、72啮合的钢模轴61、71也随着旋转,如图9,开启储液箱90释出油墨及清洁液,而喷洒于钢模轮82及胶膜轮84轮面,如图8所示,利用钢模刮刀86将油墨均匀地刮覆于钢模轮82轮面,在钢模轮82及胶膜轮84相互轻触旋转的过程中,钢模轮82会将其上的图案或文字转印在胶膜轮84轮面上,此时传输轨96利用滚轮961运送管材97通过两胶膜轮84之间,胶膜轮84再将轮面上的图案及文字转印在管材97左、右面上,同时,储液箱90释出的清洁液会不断地喷洒在胶膜轮84轮面,并利用胶轮刮刀88将油墨清洗刮除,防止胶膜轮84重覆转印时线条的重叠及模糊,而多余的油墨及清洁液则汇流至左、右机箱51、52顶面的集液盘95中。
如图8所示,该传输轨96会继续传送管材97前进,通过上、下叠置的胶膜轮83之间,如图9所示,该上、下传动机构30、40的动作、功效皆与上述的左、右传动机构60、70相同,胶膜轮83会将轮面上的图案及文字转印在管材97顶、底面上,所以不再说明,只针对较特殊的部份说明,如
图10所示,该上、下叠置的胶膜轮83的长度为上方的较宽而下方的较窄,下方的胶膜轮83两侧各设有一个集液盘95,左侧的集液盘锁固于下机箱22壁面上,右侧的集液盘95套设于一支撑杆98末端上,该支撑杆98则套设于传输轨96延伸出的套筒981内,不但可藉集液盘95收集废弃的清洁液,而且可随时抽出支撑杆98,拿掉套设于支撑杆98上的集液盘95,以换取下方的胶膜轮83。

图1、9所示,因印制的图案及文字不同,必须常常更换具有不同图案及文字的钢模轮81,而钢模轴31、41与胶轮轴32、42啮合无法脱离,此时可旋动第一手轮36及第三手轮46,旋退在螺孔222、212中的螺杆361、461,且使滑块26于滑槽25移动,来牵拉钢模轴31、41及钢模轮81向右侧滑退,使钢模轴31、41上的齿轮311、411脱离胶轮轴32的齿轮321、421,就可换取钢模轮81,也可利用第二手轮37、第四手轮47及其螺杆371、471与回转轴34、44上的伞齿轮341、441啮合,随时调整胶轮刮刀87与胶膜轮83轮面的压触间隙,避免刮伤胶膜轮83轮面。另外,为了配合不同管径的管材97,可旋动第五手轮48,旋动旋动块27的螺孔271中的螺旋轴杆481,并配合上、下机箱21、22的燕尾榫23及燕尾槽24的结合,而牵动上机箱21于下机箱22顶缘上、下滑移,调整两胶膜轮83的间距,以便让管材97通过。
如图5、8所示,同样地,随着印制的图案及文字不同,必须常常更换具有不同图案及文字的钢模轮82,而钢模轴61、71与胶轮轴62、72啮合无法脱离,可旋动第七、九手轮66、76,旋退在螺孔513、523中的螺杆661、761,并配合滑块54于滑槽55移动,牵拉钢模轴61、71及钢模轮82向两侧滑退,使钢模轴61、71上的齿轮611、711脱离胶轮轴62、72上的齿轮621、721,就可换取钢模轮82。也可利用第八、十手轮67、77及其螺杆671、771与伞齿轮641、741啮合,随时调整胶轮刮刀88与胶膜轮84轮面的压触间隙,避免刮伤胶膜轮84轮面。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配合不同管径的管材97,可旋动第六手轮58,旋动旋动块56的螺孔561中的螺杆581,并配合左机箱51的燕尾榫531及燕尾槽514的结合,而牵动左机箱51于右机箱52左侧左、右滑移,来调整胶膜轮84的间距,以便让管材97通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印刷机不但可以配合不同管材,做不同图案及文字的印制及标示,而且于印制图案及文字过程中,只须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不须再添购胶膜或贴印胶膜的机器、人力及金钱,本实用新型可配合不同的状况及需要做机动性的调整,达到非常好的印刷效果,而印刷机本身操作容易,维修换装方便,能轻易地将图案转印至管材的环周面。
权利要求1.一种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管材印刷机包含一个机台、设在机台顶面边侧的上、下机箱、一个上传动机构、一个下传动机构、设在机台顶面另一边侧的左、右机箱、一个左传动机构、一个右传动机构、一个驱动装置、两对管面印刷组及一个储液箱;该上、下机箱内部分别各有一个镂空的容室,该下机箱固设于机台顶面边侧,上、下机箱的左、右侧面分别固设有相插接的两个燕尾榫及燕尾槽,上机箱叠设、滑置于下机箱顶缘,上、下机箱的内壁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每个槽口内可滑动地置设一个滑块,上、下机箱顶段分别固设有一个锁固块及一个卡制块,该锁固块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该下传动机构包括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是分别贯穿下机箱内壁面的滑块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固接一个具有螺杆的第一手轮,该螺杆由下机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固定块固接,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有一个第二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上传动机构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上机箱内壁面的滑块且穿出内壁面并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侧面设有一个凹槽,有一个第三手轮的螺杆由上机箱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另一个第四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并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上机箱上方设有一个具螺旋轴杆的第五手轮,该第五手轮的螺旋轴杆依序穿过该锁固块的螺孔、固定块的凹槽,并穿入下机箱的卡制块内;该左、右机箱的内部分别具有一个镂空的容室,该左机箱底面固设有一个与右机箱相并设的滑座,该滑座上延伸设有两个燕尾榫,该左机箱底面设有相对滑置于燕尾榫的燕尾槽,该左、右机箱的顶面分别对应贯通设有一个槽口,每个槽口内设有一个可滑动滑块,该左、右机箱底面分别焊固一个旋动块及一个卡制块,该旋动块上设有一个贯通的螺孔,一个第六手轮的螺杆由左机箱底面穿入,该螺杆依序穿过旋动块的螺孔并穿入卡制块内;该左传动机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左机箱的滑块且穿出顶壁面,并枢置于左机箱的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连接一个具有螺杆的第七手轮,该螺杆由左机箱外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一个第八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而与该回转轴的伞齿轮啮合;该右传动机构包含一个钢模轴、一个胶轮轴、一个固定轴及一个回转轴,分别贯穿右机箱的滑块并穿出顶壁面而枢置于容室内,该钢模轴及胶轮轴上分别套设一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该钢模轴上套设一个固定块,该固定块连接一个具螺杆的第九手轮,该螺杆由右机箱侧壁面穿入,并卡制于固定块内,该回转轴上套设一个伞齿轮,一个第十手轮的螺杆由侧壁面穿入,而与伞齿轮啮合;该驱动装置分别固设于上、下机箱及左、右机箱外侧面,并与上、下传动机构与左、右传动机构的胶轮轴连接驱动;两对管面印刷组分别成对相互叠置或并排于上、下机箱或左、右机箱,包含两对钢模轮、两对胶膜轮、两对钢模刮刀及两对胶轮刮刀,分别固设在该钢模轴、胶轮轴、固定轴及回转轴的穿出段,该钢模刮刀及胶轮刮刀分别压触于钢模轮及胶膜轮的轮面;该储液箱固设于机台上方,包含一个装有油墨的油墨室及装设有清洁液的清洁液室,该油墨室及清洁液室与该钢模轮及胶膜轮的轮面分别设有输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叠置于该上、下机箱的管面印刷组最末位的钢模轮下方固设一个供钢模轮的轮面沾附其内油墨的油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左、右机箱顶面及上、下机箱内侧分别固设有多数个集液盘。
专利摘要一种管材印刷机,包括设在机台顶面相叠置的上、下机箱及并设的左、右机箱,藉设在其内的传动机构,传动控制叠置于上、下机箱内侧的钢模轮及胶膜轮,及并设于左、右机箱顶面的钢模轮及胶膜轮,并且藉传输轨将欲进行管面印刷的管材传送通过两胶膜轮间,再利用钢模轮沾附油墨并且将环面上的图案转印于与钢模轮轮面接触的胶轮轮面上,因此将图案印刷于管材的上、下、左、右环面。
文档编号B41F17/10GK2231180SQ9521309
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苏煚坋 申请人:詠诘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