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橡皮布和使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63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形橡皮布和使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印刷机的橡皮布芯辊的管形橡皮布和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
胶印机的印刷装置基本上是由橡皮布和印刷滚筒组成,而近来管形橡皮布得到广泛的应用。
下面拿用于卷筒纸两面胶印的“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作为例子来说明管形橡皮布,只是描述限于其橡皮布部分。图9图示的是采用管形橡皮布的“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透视图,而

图10是与图9相应的剖视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橡皮布芯辊副1互相平行相对设置,卷筒纸2夹在两者之间。另外,有多个压缩空气排气口(为示出)设置在橡皮布芯辊1的周面上的靠近端部处,并且管形橡皮布3分别套在橡皮布芯辊1的整个周长上以便盖住压缩空气排气口。每个管形橡皮布3都是用作弹性层,其制作方法是将由橡胶、织物、树脂胶合剂或类似材料制作的橡皮布层堆叠在由具有高刚度的弹性材料,如金属,制作的套管上。管形橡皮布3永远要将使用中的上述的压缩空气排气口盖住,因此,简而言之,管形橡皮布3的套管的轴向长度要基本上等于橡皮布芯辊1在轴向方向上的周面长度。
此外,橡皮布芯辊1的设置应使卷筒纸2位于管形橡皮布3之间进行压印,并且使橡皮布芯辊1分别由未示出的驱动装置在箭头a、b方向上同步转动,另外,在卷筒纸2的上下两侧的部分设置有未示出的印刷滚筒,在印刷滚筒分布与两侧的管形橡皮布3接触时将同步转动,并且将供待印图像设计所用的油墨和水加于印刷滚筒的周面之上。
采用这种结构时,当卷筒纸2插入上下管形橡皮布3之间的间隙以便在箭头c方向上从中通过时,未示出的印刷滚筒将与上下管形橡皮布3接触,从而在与上下管形橡皮布3相接触之时同步转动,并且使印刷滚筒周面上的油墨分别转移到上下管形橡皮布3的周面上。
当相对卷筒纸2的上下两侧的位置对向设置的管形橡皮布3副压印卷筒纸2并随其一致运动时,转移到管形橡皮布3上的油墨进一步转移到卷筒纸2上而完成对卷筒纸2的胶印。
顺便指出,在将套装在橡皮布芯辊1上的管形橡皮布3卸下或套装于其上时,通过将压缩空气由多个未示出的设置在靠近橡皮布芯辊1的端部的周面上的压缩空气排气口排出进入管形橡皮布3和橡皮布芯辊1之间的间隙而使管形橡皮布3的内径增大,从而有助于管形橡皮布3的装卸操作。
然而,在采用此种管形橡皮布时,管形橡皮布3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变得大于卷筒纸2的宽度,并且因而,如图10所示,如卷筒纸宽度为A或B,则位于卷筒纸2上方和下方的管形橡皮布3会在其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地方产生接触区4或4’。即在接触区4,4’在管形橡皮布3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地方,位于卷筒纸2的上方和下方的管形橡皮布3会互相接触而中间无卷筒纸2介入,尽管卷筒纸2是夹在管形橡皮布3之间。另外,在管形橡皮布3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地方的接触区4,4’将随着卷筒纸2的宽度的减小而变大。
此外,如果有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附着于管形橡皮布3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部分,则由于卷筒纸2在管形橡皮布3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区域4、4’中不存在,附着于其上的油墨或纸屑不能移动到卷筒纸2上,结果就难于使之粘附于卷筒纸2上而运动。
由于这一缘故,附着于管形橡皮布3周面上不存在卷筒纸2的区域4、4’处的油墨或纸屑就会在那里堆积、干燥并且由于作用在位于卷筒纸2上下方的管形橡皮布3之间的工作压力而发热,这会使管形橡皮布3受到损伤。
除此之外,在由于卷筒纸2的卷绕出现断裂而印刷机又是高速操作时,则直到检测出卷筒纸2断裂而停止操作,大量卷筒纸2会缠绕在橡皮布芯辊1上,并且还会有大量卷筒纸2堆积于上下管形橡皮布3中间的空隙处,而这会使印刷机由于管形橡皮布3的使用受到干扰而无法工作。
此外,管形橡皮布3具有出色的高速印刷性能,但价格昂贵,而且更换麻烦,因此,在发生如上所述的管形橡皮布3的使用受到干扰时,会造成经济效果或工作效率的严重损失。
本发明就是为消除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形橡皮布和使用此种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它们能够消除在管形橡皮布周面上无卷筒纸区域中所粘附的油墨或纸屑的影响并使卷筒纸不易发生断裂以防止干扰管形橡皮布的使用,因此可以提高经济效果和工作效率。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管形橡皮布是一种供印刷机橡皮布芯辊使用的管形橡皮布,并且是由至少具有一个与印刷卷筒纸接触部分的主橡皮布区段和主橡皮布区段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构成,并且该剩余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比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要薄。
最好是此管形橡皮布中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均匀。
此外,在此管形橡皮布中,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可以作成为大致垂直的壁部。此外,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也可以作成为由剩余橡皮布区段到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是逐渐增加的。
还有,也可以在管形橡皮布中将主橡皮布区段的宽度作成为比卷筒纸的宽度稍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构成包括一个第一橡皮布芯辊,其上套着第一管形橡皮布以便对卷筒纸的一面进行印刷,和一个第二橡皮布芯辊,其上套着第二管形橡皮布以便对卷筒纸的另一面进行印刷,并且此第一和第二橡皮布芯辊互相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和第二管形橡皮布中至少有一个的构成包括至少具有一个与印刷卷筒纸接触部分的主橡皮布区段和主橡皮布区段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并且该剩余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比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要薄。
在这一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也可以使第一和第二管形橡皮布中的每一个都包含至少具有一个与印刷卷筒纸接触部分的主橡皮布区段和主橡皮布区段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并且该剩余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比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要薄。
另外,最好是在这一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均匀。
此外,在此管形橡皮布中,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可以作成为大致垂直的壁部。此外,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也可以作成为由剩余橡皮布区段到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是逐渐增加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包括一个橡皮布芯辊,其上套着管形橡皮布以便对卷筒纸的一面进行印刷,并且其中管形橡皮布的构成包括至少具有一个与印刷卷筒纸接触部分的主橡皮布区段和主橡皮布区段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并且该剩余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比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要薄。
同样,最好是在这一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均匀。
类似地,在此管形橡皮布中,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可以作成为大致垂直的壁部,或者是主橡皮布区段和剩余橡皮布区段之间的边界部分作成为由剩余橡皮布区段到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是逐渐增加的。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管形橡皮布中和采用这种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设置有具有与印刷卷筒纸接触部分的主橡皮布区段和主橡皮布区段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此时,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均匀,而剩余橡皮布区段的厚度比主橡皮布区段的厚度为薄。于是,无卷筒纸接触区可减至很小,并且由于在剩余橡皮布区段中在互相相对设置的管形橡皮布之间有一个空隙,即使有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附着于不存在卷筒纸的部分上,附着的油墨或纸屑也不会对管形橡皮布造成损害,因而昂贵的管形橡皮布的更换可以减少,从而提高经济效果和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即使卷筒纸发生弯折,由于无卷筒纸区域很小,卷筒纸很难粘附于在无卷筒纸区域中堆积的油墨上,从而可减少由于卷筒纸围绕橡皮布芯辊卷绕而出现的卷筒纸断裂现象,并且根据这一观点,昂贵的管形橡皮布的更换可以减少,从而提高经济效果和工作效率。
顺便指出,如果主橡皮布区段的宽度比卷筒纸的宽度稍大,就可以使无卷筒纸接触区减小到很小,结果油墨或纸屑就很难粘附于无卷筒纸区域,从而可进一步增加上述的效果或优点。
附图简介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透视图;图2为相应于图1的剖视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局部剖视图;图4A至4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示出“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结构的局部侧剖图;图6为示出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一种改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局部侧剖图。
图9为示出采用管形橡皮布的“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主要结构的透视图;而图10为为相应于图9的剖视图。
优选实施例描述(A)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与现有的管形橡皮布一样,是用于“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对卷筒纸进行印刷。
下面首先对“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结构予以描述。如图5所示,“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构成包括橡皮布芯辊1、1,印刷滚筒12、12,传水辊13、13和着墨装置14、14,这些装置相对卷筒纸2对向对称设置。
当橡皮布芯辊副1、1处于互相对向位置使卷筒纸2夹于其间时,它们互相平行设置而可对位于其间的卷筒纸进行压印,同时管形橡皮布(图5中未示出)分别套在橡皮布芯辊1、1的周面上,结果可使卷筒纸2在处于管形橡皮布之间时受到压印。另外,橡皮布芯辊1、1的设计使其可以由驱动装置(未示出)带动在箭头a、b方向上同步转动。
除此之外,在橡皮布芯辊1、1的周面的外边,分别设置有印刷滚筒12、12,当它们与套在橡皮布芯辊1、1上的管形橡皮布接触时将沿着箭头d、e的方向同步转动。
此外,在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上设置有供水辊13、13,当它们与其接触时将沿着箭头f、g的方向同步转动,从而对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着水。另外,在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上或其附近处还另外设置有着墨装置14、14以便相应于待印刷的图像模式对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进行着墨。
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供水辊13、13与印刷滚筒12、12接触时供水辊13、13分别同步转动,水粘附于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上,而其后着墨装置14、14分别相应于待印刷的图像模式对印刷滚筒12、12的周面进行着墨。
在这种情况下,当卷筒纸2插入上下橡皮布芯辊1、1中间的空隙中以便在箭头c的方向上前进时,橡皮布芯辊1、1中每一个的上面都套着管形橡皮布,并且印刷滚筒12、12在接触条件下首先受到驱动而同步转动,结果使加到印刷滚筒12、12周面上的油墨分别转移到橡皮布芯辊1、1上的管形橡皮布的周面上。
此外,互相对向设置的橡皮布芯辊副1、1在卷筒纸2夹在其间的情况下根据卷筒纸2的运动在箭头a、b的方向上转动,同时对其间的卷筒纸2进行压印,此时转移到管形橡皮布上的油墨又转移到卷筒纸2上,从而完成对卷筒纸2的胶印过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橡皮布芯辊副1相互对向设置使卷筒纸2夹置其间,并且在橡皮布芯辊1的周面部分上制作多个压缩空气排气口10,其位置为沿周向安排在橡皮布芯辊1的端部附近,并且管形橡皮布8套在橡皮布芯辊1的整个周面上以覆盖压缩空气排气口10。
另外,橡皮布芯辊1的位置的选择可以使其管形橡皮布8加压于其间的卷筒纸2,并且,如前所述,可使位于卷筒纸2上下两侧的橡皮布芯辊1由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驱动而分别在箭a、b的方向上同步转动。
如图1和2所示,管形橡皮布8中的每一个都是由一个与印刷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和主橡皮布区段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构成。并且,主橡皮布区段8a具有均匀厚度t,而剩余橡皮布区段8b的厚度t’(<t)比主橡皮布区段8a的厚度要薄。
再有,管形橡皮布8的是用作弹性层,其制作方法是将由橡胶、织物、树脂胶合剂或类似材料制作的橡皮布层7堆叠在由具有高刚度的弹性材料,如金属,制作的套管6上。管形橡皮布6的套管6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可处理与最大纸张宽相应的印版(未示出)宽度,并且总的来说其宽度基本上与可覆盖制作在橡皮布芯辊1的周面上的压缩空气排气口10的宽度一致。
更具体而言,对管形橡皮布8的形状来说,在确定所用纸张(卷筒纸2)的宽度时,设定主橡皮布区段8a的面积稍大于与卷筒纸2接触的范围,也即设定为可以涵盖在橡皮布芯辊1的轴向方向上向两边位置扩展所达到的范围稍微(比如5至10mm)超过纸张的宽度,并且其厚度t均匀,而主橡皮布区段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即从确定稍微超过纸张宽度的范围的两边位置到两个端部位置的区段)的厚度t’比橡皮布的厚度t要薄。
此外,在卷筒纸的厚度的变化范围很大时,管形橡皮布8也要换用与该宽度相应的管形橡皮布。例如,如果要使用的卷筒纸有两种宽度,就也要准备两种管形橡皮布8。
下面描述卷筒纸2具有互相不同的两种宽度A和B时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需要在具有卷筒纸宽度为A的卷筒纸2上进行印刷时所采用的管形橡皮布8的形状中主橡皮布区段8a设定在其轴向方向上的基本上是中央的部位,所占据的区域是在等于卷筒纸的宽度A的宽度范围上再分别向两边加上很小一段范围4而构成,并且,主橡皮布区段8a具有均匀厚度t,而主橡皮布区段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的厚度t’比橡皮布的厚度t要薄。并且当上下管形橡皮布8对其间的卷筒纸2进行压印时,在上下管形橡皮布8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5。
与此类似,如图3所示,在需要在具有较卷筒纸宽度A为小的宽度B的卷筒纸2上进行印刷时所采用的管形橡皮布8’的形状中主橡皮布区段8a’设定在其轴向方向上的基本上是中央的部位,所占据的区域是在等于卷筒纸的宽度B的宽度范围上再分别向两边加上很小一段范围4’而构成,并且,主橡皮布区段8a’具有均匀厚度t,而主橡皮布区段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的厚度t’比橡皮布的厚度t要薄。并且当上下管形橡皮布8’对其间的卷筒纸2进行压印时,在上下管形橡皮布8’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5’。
结果,在用于压印卷筒纸2的上下管形橡皮布8、8’之间由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确定无卷筒纸空隙区5、5’,并且此无卷筒纸接触区导致在用于压印卷筒纸2的上下管形橡皮布8、8’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空隙区。
在下面的描述中,管形橡皮布不仅表示以标号8代表的管形橡皮布,也表示以8’代表的管形橡皮布,并且前述的管形橡皮布8代表所有这些管形橡皮布。与此类似,主橡皮布区段不仅表示以标号8a代表的主橡皮布,也表示以8a’代表的主橡皮布,并且前述的主橡皮布区段8a代表所有这些主橡皮布区段。另外,剩余橡皮布区段也包含以标号8b’代表的剩余橡皮布区段,并且前述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代表所有这些剩余橡皮布区段8b。
图4A至4C为示出用来减小管形橡皮布8的厚度以创造无卷筒纸2空隙区5的管形橡皮布8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在如图4A所示的管形橡皮布8的情况下,橡皮布层7的下层在其轴向方向上延伸到套管6的端部,而橡皮布层7的上层的一部分被切除,从而使橡皮布的厚度t’变得比橡皮布的厚度t为小。
另外,在如图4B所示的管形橡皮布8情况下,具有较橡皮布厚度t为薄的橡皮布厚度t的区段只决定于套管6,并且在套管6上堆叠形成的橡皮布层7的轴向端面具有一向下层一侧(与套管6接触的一侧)扩展的倾斜(锥形)部。
再有,在如图4C所示的管形橡皮布8情况下,具有较橡皮布厚度t为薄的橡皮布厚度t的区段只决定于套管6,并且在套管6上堆叠形成的橡皮布层7的轴向端面具有一垂直状态。
顺便指出,如上所述,与管形橡皮布8接触同步转动的印刷滚筒12设置的位置使其可分别与管形橡皮布8接触,如图5所示。在用于图形模式的油墨和水施加到印刷滚筒12的周面上时,印刷滚筒12与管形橡皮布8接触时同步转动,并且油墨转移到管形橡皮布8的周面上。另外,当油墨转移于其周面上的管形橡皮布8与卷筒纸相接触而转动时,就可以得到对卷筒纸2的印刷。
采用这种结构,如果卷筒纸插入上下管形橡皮布8的主橡皮布区段8a之间的空隙以便在箭头c的方向上前进,则设置成为与上下管形橡皮布8接触的印刷滚筒12将在与上下管形橡皮布8接触的情况下同步转动,结果施加到印刷滚筒12的周面上的用于图形模式的油墨转移到管形橡皮布8的主橡皮布区段8a的周面上。
另外,当管形橡皮布8压印位于卷筒纸2的上下两侧的管形橡皮布8的主橡皮布区段8a之间的空隙中间的卷筒纸并随卷筒纸2一致运动时,转移到管形橡皮布8的主橡皮布区段8a的周面上的油墨再转移到卷筒纸2上,从而完成对卷筒纸2的胶印。
在将管形橡皮布8套装在橡皮布芯辊1上或从其上卸下时,从设置在橡皮布芯辊1的周向区段上靠近轴向端部的压缩空气排气口10喷出压缩空气并进入管形橡皮布8与橡皮布芯辊1之间的空隙,结果使管形橡皮布8的内径增大,从而有助于管形橡皮布8的装卸操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形橡皮布和采用同一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中,由于卷筒纸2的宽度基本上与主橡皮布区段8a的宽度相等,在主橡皮布区段8a的周面上的无卷筒纸2区域4、4’很小,结果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很难附着于无卷筒纸2接触区4、4’。
另外,即使有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附着于无卷筒纸2的空隙区5、5’(即剩余橡皮布区段8b)上,由于在上下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间形成空隙,所以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不会在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间受到加压,油墨或纸屑不会干燥或发热,结果可以避免对管形橡皮布造成损害。
除此之外,即使卷筒纸2发生弯折,由于在管形橡皮布8的周面上的无卷筒纸2接触区4、4’很小,结果卷筒纸2不会附着于堆积在无卷筒纸2区4、4’中的油墨上,从而可避免由于围绕橡皮布芯辊1卷绕而出现的卷筒纸2断裂。
此外,即使有来自周边的油墨或纸屑堆积于无卷筒纸2的空隙区5、5’(即剩余橡皮布区段8b)上,由于在上下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间形成空隙,卷筒纸2不会粘附于堆积的油墨上。因此,也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防止由于围绕橡皮布芯辊1卷绕而产生的卷筒纸2断裂。此外,因为可防止由于卷筒纸卷绕而产生的卷筒纸断裂,就可以消除对使用管形橡皮布8的干扰。
(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的描述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管形橡皮布8是与“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两个橡皮布芯辊结合使用,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种结构,并且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将管形橡皮布8只用在“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一个橡皮布芯辊1上。
也即图6所示的“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也是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并且管形橡皮布8仅套装在互相对向设置的橡皮布芯辊1副中的一个之上,其中卷筒纸2设置于其中间的方式与图2中所示的上述实施例类似,并且其中与图10所示的现有技术类似的管形橡皮布3套装在另一个橡皮布芯辊1上。
采用此种结构,如果卷筒纸2插入对向设置的橡皮布芯辊1之间的空隙中并从其中通过,就可以做到对卷筒纸2进行胶印。与此类似,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管形橡皮布的管形橡皮布和印刷机可以防止来自周边的油墨和纸屑的堆积、干燥和发热,从而防止管形橡皮布8受到损害和卷筒纸2粘附于在无卷筒纸2上堆积的油墨上,结果就可以避免由于卷筒纸2围绕橡皮布芯辊1卷绕而产生的卷筒纸断裂。
另外,即使来自周边的油墨堆积在无卷筒纸空隙区5、5’(即剩余橡皮布区段8b)之中,因为一个剩余橡皮布区段8b对另一个形成一个空隙,卷筒纸2不会粘附于堆积的油墨上。并且也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防止由于围绕橡皮布芯辊1卷绕而产生的卷筒纸2断裂。此外,因为可防止由于卷筒纸卷绕而产生的卷筒纸断裂,就可以消除对使用管形橡皮布8的干扰。
(C)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仅是针对将管形橡皮布8应用在“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种情况,并且也可将它们应用在压印橡皮布将卷筒纸压印于压印滚筒上的这种类型的印刷机中,如图7和8所示。
具体说来,图7和8中所示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的构成包括压印滚筒11、橡皮布芯辊1、印刷滚筒12、供水辊13和着墨装置14,可利用压印滚筒11对卷筒纸2进行单面印刷。
橡皮布芯辊1相对压印滚筒11对向设置,并对卷筒纸2而言与压印滚筒11平行,而且橡皮布芯辊1带有与图2所示的上述实施例同一结构的管形橡皮布8。
此外,橡皮布芯辊1和压印滚筒11由未示出的驱动装置驱动在箭头a的方向上同步转动。
另外,印刷滚筒12设置为可与管形橡皮布8的周面接触,并且印刷滚筒12设置为可与橡皮布芯辊1在箭头方向d上同步转动。
再有,供水辊13设置为与在印刷滚筒12的周面接触,并且当供水辊13在箭头f的方向上同步转动时,对印刷滚筒12的周面着水。另外,在印刷滚筒12的周面设置有着墨装置14以便相应于待印刷的图像模式对印刷滚筒12的周面进行着墨。
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供水辊13与印刷滚筒12接触时供水辊13同步转动,水粘附于印刷滚筒12的周面上,而其后通过着墨装置14将相应于待印刷的图像模式的油墨粘附于印刷滚筒12的周面上。
当卷筒纸2插入橡皮布芯辊1和压印滚筒11中间的空隙中以便在箭头c的方向上前进时,印刷滚筒12和管形橡皮布8在互相接触条件下首先同步转动,结果使加到印刷滚筒12周面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芯辊1上的管形橡皮布8的周面上。
此外,互相对向设置的橡皮布芯辊1和压印滚筒11在卷筒纸2夹在其间的情况下根据卷筒纸2的运动在箭头a、b的方向上转动,同时对其间的卷筒纸2进行压印,此时转移到管形橡皮布8上的油墨又转移到卷筒纸2上,从而完成对卷筒纸2的胶印过程。
这样,即使将根据本发明的管形橡皮布应用到压印橡皮布将卷筒纸压印于压印滚筒上的这种类型的印刷机,也可以得到与将之应用于上述“橡皮滚筒对橡皮滚筒式”印刷机中时同样的效果。
(D)其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卷筒纸2的宽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管形橡皮布8需要进行更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种情况,并且在卷筒纸2的宽度有各种不同值时,如果做出一些牺牲使无卷筒纸2的橡皮布接触区稍微大一些,则可以减少需要准备的管形橡皮布8的种类。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如图4A至4C所示的管形橡皮布8的各种剖面的形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管形橡皮布8的剖面形状,并且对橡皮布层7、其形状以及其他之间的关系不加任何限制。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有各种改型。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管形橡皮布8是设计成为主橡皮布区段8a是在轴向中央区段上形成,而剩余橡皮布区段8b是在主橡皮布区段8a的两边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种情况,并且主橡皮布区段8a可以在管形橡皮布8的轴向方向上的任何处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橡皮布芯辊(1)的管形橡皮布,其构成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与进行印刷的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其特征在于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具有的厚度比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薄。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形橡皮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是均匀的。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形橡皮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之间的边界部分作成为大致垂直的壁部。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形橡皮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厚度作成为从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到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是逐渐增加的。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形橡皮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宽度作成为比上述卷筒纸(2)的宽度稍大。
6.一种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构成包括具有用于在卷筒纸(2)的一面上进行印刷的第一管形橡皮布(8)的第一橡皮布芯辊(1)、用于在卷筒纸(2)的另一面上进行印刷的第二管形橡皮布(8)的第二橡皮布芯辊(1),并且上述第一和第二橡皮布芯辊(1)互相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管形橡皮布(8)中至少一个包含与上述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及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其厚度比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薄。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管形橡皮布(8)包含具有至少一个与上述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其厚度比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薄。
8.一种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构成包括其上具有用于在卷筒纸(2)的一面上进行印刷的管形橡皮布(8)的橡皮布芯辊(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管形橡皮布(8)中包含具有至少一个与上述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其形成的厚度比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薄。
9.如权利要求6或8中所述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是均匀的。
10.如权利要求6或8中所述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之间的边界部分作成为大致垂直的壁部。
11.如权利要求6或8中所述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厚度作成为从上述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到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是逐渐增加的。
12.如权利要求6或8中所述的采用管形橡皮布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宽度作成为比上述卷筒纸(2)的宽度稍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其构成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与进行印刷的卷筒纸(2)接触的主橡皮布区段(8a、8a’)和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以外的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的管形橡皮布。该剩余橡皮布区段(8b、8b’)具有的厚度比上述主橡皮布区段(8a、8a’)的厚度薄。于是,即使油墨或纸屑附着在管形橡皮布周面上的无卷筒纸(2)区域之上,也能够消除所附着的油墨或纸屑的影响并防止干扰管形橡皮布的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效果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41N10/02GK1198989SQ98108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3日
发明者原田隆生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