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印刷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图像变换方法

文档序号:247718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印刷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图像变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CD-R(CompactDisk-Recordable)等圆盘印刷媒体上进行印刷的旋转印刷装置及其方法。又,本发明涉及将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方法。背景简述CD-R(CompactDisk-Recordable)与读取专用的CD以及CD-ROM(ReadOnlyMemory)等不同,它是仅能够记录一次数据的追记型光盘。记录了数据的CD-R与CD以及CD-ROM几乎完全相同地可以由其重放装置进行重放。由于价廉、存取方便、记录容量大等原因,经常使用于100片左右的小规模软件的出版中。CD以及CD-ROM的一面是用作数据的记录以及读出的记录面而使用,另一面一般是作为印刷标题等的印刷面而使用。对于CD以及CD-ROM,一般因大量出版同一设计的内容而由大型印刷装置进行印刷,而对于CD-R,由于使用于在少量出版以及个人用户中,希望印刷机容易制作、变化每数片或每一片的印刷内容且小型价廉。这样的印刷机在特开平5-238005以及特开平6-31906已有揭示。这些信息记录装置将信息从光拾取装置记录到光盘的记录面并且对于印刷面进行喷墨式印刷。在向光盘进行印刷是在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喷墨头并同时使得光盘旋转。这种信息记录装置由于采用喷墨式的印刷,具备向墨水盒(inkcartridge)以及喷墨头导入墨水的机构,而且还具备信息记录用的光拾取器,因此该装置体积大、构造复杂。又,由于将喷墨头与光拾取器设置在同一装置内,从喷墨头飘散出来的墨水会附着在光拾取器上等,而妨碍信息的记录。而且,对于替换墨水盒以及清扫喷墨头的周围等的保养工作,要花费一定工夫。又,由于光盘的半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光盘的圆周方向为副扫描方向,因此,当将一般串行印刷机以及行式印刷机处理的M行×N列的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原样地作为印刷数据使用时,印刷区域会沿着光盘的圆周产生扇形弯曲,同时图像会变得内周侧向圆周方向收缩而外周侧向圆周方向伸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没有偏差地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现的图像的旋转印刷装置以及方法。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直角坐标形式的图像保真变换为旋转坐标形式的图像的图像变换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印刷装置,其特点在于具备用于在沿着圆盘印刷媒体半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用于在沿着所述圆盘印刷媒体圆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使得所述圆盘印刷媒体旋转的媒体旋转手段;用于将由外部主机供给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由排列在所述圆盘印刷媒体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象素构成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手段。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用于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手段,即使印刷象素的排列图案有所变化,也能够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具有与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现的图像相同外观的图像。因此,能够消除以往那样的印刷图像的弯曲、伸缩,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又,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印刷头是将多个记录元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线状的线型印刷头,并且主扫描方向与所述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得主扫描方向的印刷线与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能够将各记录元件形成的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的间隔按交叉角度来进行缩短。而且通过适当地设定记录元件形成的印刷象素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以及交叉角度,能够将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的间隙设定为0。因此,能够减少不印刷的面积并提高印刷浓度,而且能实现比印刷头的分辨率高的象素密度。又,由于线型印刷头与圆盘印刷媒体的接触长度变长,能够抑制由印刷头的压力而产生的翘曲及变形。又,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印刷方法,其特点在于,将由外部主机供给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由排列在沿着圆盘印刷媒体半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以及沿着圆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象素构成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在使圆盘印刷媒体旋转的同时,根据所述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在圆盘印刷媒体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印刷并且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图像。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即使印刷象素的排列图案发生变化,也能够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具有与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图像相同外观的图像。因此,能够消除以往那样的印刷图像的弯曲以及伸缩,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又,在本发明中,最好在使用把多个记录元件以规定间距排列成线状的线型印刷头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印刷,同时主扫描方向与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得主扫描方向的印刷线与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以规定角度交叉,能够以交叉角度的程度来缩短各记录元件形成的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的间隔。而且,通过适当地设定记录元件形成的印刷象素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以及交叉角度,能够将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的间隙设定为0。因此,能够减少不印刷的面积并提高印刷的浓度,而且能实现比印刷头的分辨率高的象素密度。又,由于线型印刷头与圆盘印刷媒体的接触长度变长,而能够抑制由印刷头压力所引起的媒体的翘曲及变形。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变换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图像变换方法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其中,在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中配置旋转坐标系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使用从旋转坐标系中心规定半径方向的象素位置的半径坐标c以及从直角坐标轴规定圆周方向的象素位置的角度坐标r指定旋转坐标点(r,c),求取在直角坐标系的象素中包含所述旋转坐标点的象素的直角坐标,将所述直角坐标的图像数据作为旋转坐标(r,c)的图像数据而取出。根据本发明,在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现的矩形图像区域中配置以旋转坐标系数表现的圆形图像区域,计算出包含所求旋转坐标点(r,c)的象素的直角坐标,将该直角坐标的图像数据作为旋转坐标(r,c)的图像数据而取出,通过在半径坐标c以及角度坐标r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范围中进行上述操作,能够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又,通过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印刷经过上述数据变换而获得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能够在媒体上形成具有与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现的图像相同外观的图像。附图简述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感热记录方式的透视图。图2A是表示作为图1的圆盘印刷媒体M所使用的感热印刷片21构造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在光盘20上贴感热印刷片21的媒体19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旋转印刷装置10电构造的框图。图4是表示旋转印刷装置10的动作的时间图。图5A~图5F阶段性地表示圆盘印刷媒体M的印刷状态。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方法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图像变换方法的流程图,图8B是表示旋转印刷的全部处理的流程图。图9A~图9C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倾斜配置感热头11时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方法的说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计算式中出现的参数的说明图。最佳实施形态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感热记录方式的透视图。旋转印刷装置10具备感热头11、支承辊12以及阴极管13,14,并且对圆盘印刷媒体M进行印刷。圆盘印刷媒体M是具有施加热量后显影的感热显影层的圆盘状印刷媒体。感热头11是沿着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伸展的线型感热头。步进电动机15驱动圆盘印刷媒体M绕其轴旋转。支承辊12的表面覆有橡胶,它是从内部支撑来自感热头11表面压力的滚轮辊并且随着圆盘印刷媒体M的旋转而旋转。阴极管13,14发出使圆盘印刷媒体M的显影层定影的波长的紫外线。这样的旋转印刷装置10以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圆盘印刷媒体M的圆盘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对于排列在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以及圆周方向的象素区域,选择性地供给热量并且进行显影印刷。又,也可以由能够沿着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进行扫描的串行感热头构成图1的感热头11。又,也可以使用转台来代替图1的支承辊。图2A是表示作为图1的圆盘印刷媒体M所使用的感热印刷片21的构造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在在光盘20上贴感热印刷片21的媒体19构造的剖视图。图2A的感热印刷片21具有与特开平3-43293及特开平5-69566中揭示的多色感热记录片相同的剖面构造。在多色感热记录片上施加热量并且进行显影印刷的方式称为TA(Thermo-AutoChrome)方式。本实施形态的旋转印刷装置10也是采用TA方式的印刷装置。感热印刷片21是在纸张等基料22的表面上形成了感热显影层23后的印刷片,它的平面形状为圆盘状。感热显影层23由黄色显影层23a、品红显影层23b以及蓝色显影层23c构成。黄色显影层23a包含封入微型盒中的黄色色料与耦合剂,通过施加20mJ/mm2以上的热能,透过微型盒使两者发生反应并显影。又,黄色显影层23a通过照射波长420nm的紫外线而分解没有进行反应的黄色色料并且此后不会发生显影。品红显影层23b包含封入微型盒中的品红色料与耦合剂,通过施加40mJ/mm2以上的热能,透过微型盒使两者发生反应并显影。又,品红显影层23b通过照射波长365nm的紫外线而分解没有进行反应的品红色料并且此后不会发生显影。蓝色显影层23c包含封入微型盒中的染料,通过施加80mJ/mm2以上的热能,能够发生显影。又,图1的感热头11能够供给20mJ/mm2~40mJ/mm2的热能、40mJ/mm2~80mJ/mm2的热能以及80mJ/mm2~120mJ/mm2的热能中任意大小的热能。阴极管13为了将黄色显影层23a定影而发射出波长420nm的紫外线。阴极管14为了将品红显影层23b定影而发射出波长365nm的紫外线。图2B的媒体19是在CD-R等的光盘20的印刷面20a上通过接着层24而贴附了感热印刷片21的媒体。光盘20是在塑料基板30上依次堆叠有机染料层25、金属形成的反射层26及保护层27而构成的。对于光盘22,通过从记录面20b照射激光而使得有机染料层25产生相变而记录数据。能够使用在旋转印刷装置10中的光盘20不仅限于上述这样构成的光盘,例如也可以是CD、CD-ROM、CD-RW(ReWritable)等。又,也可以是DVD(DigitalVideoDisk)-ROM、DVD-RAM(RandomAccessMemory)、DVD-R、DVD-RW等。作为圆盘印刷媒体,也可以直接使用图2A的感热印刷片21,也可以使用图2B的媒体19。当直接使用感热印刷片21时,印刷后能够在光盘20贴上附感热印刷片21。又,感热显影层23也可以在光盘20上通过蒸镀等直接形成。图3是表示旋转印刷装置10的电构造的框图。接口(I/F64)通过并行通信及串行通信等在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主机之间传送数据,例如从外部主机接收要印相的图像数据、传送表示装置10的动作状况的状态数据。CPU61(中央处理装置61)根据ROM(只读存储器)62中存放的规定程序进行动作并且控制感热头11用的信号处理、步进电动机15以及阴极管13,14的全部动作。ROM62是存储CPU61的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AM63是存储印相数据以及各种数据的易失性存储器并且作为连续展开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而发挥作用。又,也可以构成由外部主机侧的存储器来承担上述数据展开用的缓冲存储器的功能,以减少装置10侧的存储器容量。图4是表示旋转印刷装置10的动作的时间图。图5A~图5F阶段性地表示圆盘印刷媒体M的印刷状态。当开始印刷时,由外部主机作成的印刷图像数据通过I/F64以及CPU61等被传送到感热头11。与此同时,开始向步进电动机15通电,步进电动机15以恒定旋转数使得圆盘印刷媒体M旋转。首先,在图5A中,开始向感热头11通电,向圆盘印刷媒体M施加最小感热显影级的热能。由此,黄色显影层23a显影。其次,如图5B所示,当黄色显影层23a的显影完成区域75的前部线73到达光照射区域71最后部分71b时,开始向阴极管13通电。由此,来自阴极管13的光照射到圆盘印刷媒体M。光照射区域71是由来自阴极管13的光照射的区域。其次,当前部线73再次到达感热头11时,结束向感热头11进行通电,黄色显影层23a的显影结束。其次,如图5C所示,当黄色显影层23a完成定影的定影完成区域77的前部线74到达感热头11时,开始向感热头11通电,然后向圆盘印刷媒体M施加第二小感热显影级的热能。由此,从前部线74起品红显影层23b开始显影。其次,当黄色显影层的完成定影区域的前部线74再次到达光照射区域71的最后部分71b时,结束向阴极管13的通电并且结束黄色显影层23a的定影。其次,如图5D所示,当品红显影层23b显影后的显影完成区域79的前部线74到达光照射区域72的最后部分72b时,开始向阴极管14供电。由此,来自阴极管14的光照射到圆盘印刷媒体M,品红显影层23b进行定影。光照射区域72是由来自阴极管14的光照射的区域。其次,当品红显影层的显影完成区域的前部线74达到感热头11时,结束向感热头11通电并且结束品红显影层23b的显影。其次,如图5E所示,当品红显影层23b的定影完成后的定影完成区域81的前部线78达到感热头11时,开始向感热头11通电,并且向圆盘印刷平面M施加最大感热显影级的热能。由此,从前部线78起蓝色显影层23c开始显影。其次,当品红显影层的定影完成后区域的前部线78再次达到照射区域72的最后部分72b时,结束向阴极管14通电并且结束品红显影层23b的定影。其次,如图5F所示,当蓝色显影层的显影完成区域的前部线78再次达到感热头11时,结束向感热头11通电,并且蓝色显影层23c的显影结束。此时,圆盘印刷媒体M完全被蓝色显影层23c显影后的显影完成区域82所覆盖,并且完成印刷。如此,通过依次进行黄色显影层23a的显影以及定影、品红显影层23b的显影以及定影、蓝色显影层23c的显影以及定影,能够进行全色印刷。图6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说明图,感热头11具有线状排列的多个发热体并且是沿着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配置,圆盘印刷媒体M在旋转中心O的周围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进行印刷工作。当开始进行印刷时,感热头11对于从沿着第1主扫描线(r=1)的最外周的象素P(1,1)起到最内周的象素P(HDN,1)的总共HDN个象素进行印刷。其次,圆盘印刷媒体旋转M象素的副扫描间距并且感热头11对于从沿着第2主扫描线(r=2)的最外周的象素P(1,2)到最内周的象素P(HDN,2)的图像进行印刷。这样,反复进行主扫描印刷以及步进旋转,当对于从沿着最后主扫描线(r=SLN)的最外周的象素P(1,SLN)到最内周的象素P(HDN,SLN)的象素进行扫描时,结束一周的印刷。又,在进行上述全色印刷情况下,对应于3原色而进行3周的印刷。这里,象素P(c,r)表示由第r条主扫描线以及第c条副扫描线的旋转坐标所规定的图像,HDN是以象素数目表示在圆环状的可印刷区域中有效印刷宽度的数值,DIN是用象素数目表示从最内周起内侧的无效印刷宽度的数值,SLN是圆盘印刷媒体M的一周的副扫描线数。因此,在圆盘印刷媒体M的一个面上,形成由HDN×SLN个象素构成的印刷图像。例如,使得印刷图像的主扫描方向间距为200dpi时,则HDN=320象素、SLN=2940象素。图7是表示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方法的说明图。表示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的配置的矩形图像区域Q以将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原点(0,0)并且以具有向右的X轴、向下的Y轴的直角坐标系形式来表示。从外部主机装置供给上述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为了从该图像区域Q中取出圆盘印刷媒体M的印刷所需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配置了圆形的图像区域U。图像区域U具有相当于从旋转中心O(Xo,Yo)到最外周的第1副扫描线的象素(=HDN+DIN)的半径。又,与图像区域U外接的正方形区域由直角坐标的点P1(X1,Y1)、点P2(X2、Y2)限定。又,对应于内侧的无效印刷宽度的区域对于圆盘印刷媒体M的印刷是不必要的,所以没有这部分也可以。其次,说明取出象素P(c,r)的图像数据PixelData(c,r)的方法。该图像数据能够采用直角坐标系X,Y表示为下式。(数1)PixelData(c,r)=PixelData(X(c,r),Y(c,r))…(1)X(c,r)=INT[Xo+L*cos(θ)*{0.5*(X2-X1+1/(DIN+HDN)}]…(2)Y(c,r)=INT[Yo+L*sin(θ)*{0.5*(Y2-Y1+1/(DIN+HDN)}]…(3)L=DIN+(HDN-c+1)…(4)θ=2*π*r/SLN…(5)这里,L是以象素数目表示从旋转中心O到象素P的半径的数值,θ是从X轴方向到象素P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INT是去除运算结果的小数点而保留整数的函数。首先,当求取象素P(c,r)的图像数据时,将半径坐标c代入式(4)进行计算。其次,将L以及θ代入式(1)、(2)并且求出包含旋转坐标电(r,c)的象素的直角坐标(X,Y)。然后,将由直角坐标(X,Y)规定的象素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数据PixelData(c,r)而取出。通过在半径坐标c以及角坐标r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范围内进行该操作,能够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图8A是表示图像变换方法的流程图,图8B是表示旋转印刷全部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图8A的步骤a1中,为了确保存放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区域,在缓冲地址Buf_ADRS中设置存储器空白区间的前部缓冲地址TOP_ADRS。其次,在步骤a2、a3中,副扫描计数器把角坐标r设置为1,主扫描计数器把半径坐标c设置为1。其次,在步骤a4中,使用式(2)~(5)将旋转坐标(r,c)变换为直角坐标(X,Y),在步骤a5中,将由直角坐标(X,Y)规定的象素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数据PixelData(1,1)取出并且存放在缓冲地址Buf_ADRS的存储器区域中。其次,在步骤a6中使缓冲地址Buf_ADRS增1并且在步骤a7中使半径坐标c增1。在步骤a8中,判定半径坐标c是否超过有效印刷宽度HDN,即判定是否完成一条主扫描线份额的变换。现在,由于c=2,则返回到步骤a4,取出图像数据PixelData(2,1)并且存放在行缓冲地址Buf_ADRS中。这样,取出从第1主扫描线份额的PixelData(1,1)到PixelData(HDN,1)的图像数据并且存放在缓冲存储器中。其次,在步骤a9中使坐标r增1,在步骤a10中判断角坐标r是否超过一周份额的副扫描线数SLN,即判断是否结束了所有的转换。现在,由于r=2,则返回到步骤a3,取出第2主扫描线份额的PixelData(1,2)到PixelData(HDN,2)的图像数据并且存放在缓冲存储器中。如此,当将相关于所有主扫描线的PixelData(1,1)到PixelData(HDN,SLN)的图像数据存放在缓冲存储器中时,结束一周份额的图像变换。以上说明的图像变换相当于图8B的步骤b1中的处理内容,在步骤b2中为了使变换后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级与印刷过程的灰度特性一致,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系数修正。在步骤b3中,补偿因圆盘印刷媒体M的内外圆周速度的差所引起的浓度不均。该修正消除由于圆盘印刷媒体M的圆周速度从内圆周到外圆周逐渐增加而看起来内圆周侧的印刷浓度高而外圆周侧的印刷浓度低的浓度不均。在步骤b4中,修正感热头11开始印刷动作之前的热量传递过程所引起的浓度不均。该修正消除当感热头11以高温状态开始印刷时会向记录媒体施加超过需要的热量而感热头11以低温状态开始印刷时向记录媒体施加的热量会不足这样的浓度不均。这样,由外部主机装置供给的主机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并且经过修正各种数据之后,通过感热头11的旋转印刷能够在圆盘印刷媒体M上形成与以直角坐标系形式表现的图像相同外观的图像。图9A~图9C以及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说明图。感热头11具有排列成线状的多个发热体并且倾斜配置成与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交叉规定角度,圆盘印刷媒体M在旋转中心O的周围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进行印刷动作。如图9A所示,例如以200dpi配置感热头11的发热体11a时,发热体11a的间距为0.125mm(=25.4mm/200)。发热体11a形成主扫描尺寸为0.105mm,副扫描尺寸为0.175mm的长方形时,发热体11a的间隙为0.02mm。因此,当将感热头11配置为与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平行时,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也会产生约0.02mm左右的间隙。这种程度的间隙根据图像的种类一般不会有很大影响,但要求较高质量的图像时,需要消除此间隙。作为它的对策,将发热体11倾斜配置并使得发热体11a的副扫描尺寸与0.125mm一致。如图9C所示,使得发热体11a的对角线(长度为0.204mm)相对于半径方向从59度倾斜到52.4度,由此判定对角线的投影尺寸为0.125mm(=0.204mm×cos52.4°)。如图10所示,当开始印刷时,感热头11印刷沿着与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倾斜交叉的第1主扫描线(r=1)的最外圆周的象素P(1,1)到最内圆周的象素P(HDN,1)共计HDN个的象素。其次,圆盘印刷媒体M则仅旋转象素的副扫描间距部份额,感热头11印刷沿着第2主扫描线(r=2)的最外圆周的象素P(1,2)到最内圆周的象素P(HDN,2)的象素。这样,反复进行主扫描印刷与旋转步骤,当印刷沿着最后的主扫描线(r=SLN)的最外圆周的象素P(1,SLN)到最内圆周的象素P(HDN,SLN)的象素时,结束一周的印刷。又,对于进行上述的全色印刷时,对应于3原色进行三周印刷。这里,象素P(c,r)表示由第r主扫描线及第c副扫描线的旋转坐标所规定的象素,HDN是感热头11的发热体11a的总数,DN是以象素数表示在圆环状可印刷区域中的有效印刷宽度的数值,DIN是以象素数表示在最内圆周内侧的无效印刷宽度的数值,SLN是圆盘印刷媒体M一周的副扫描线数目。因此,在圆盘印刷媒体M的一面上形成由HDN×SLN个的象素构成的印刷图像。图11是表示倾斜配置感热头11时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方法。图12是计算式中出现的参数的说明图。表示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的配置的矩形图像区域Q以图像左上角作为原点(0,0)并且向右的方向上具有X轴、向下的方向上具有Y轴的直角坐标系形式来表现。这样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从外部主机装置供给。为了从该图像区域Q中取出圆盘印刷媒体M进行印刷时所需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配置圆形的图像区域U。图像区域U具有相当于从旋转中心O(Xo,Yo)到最外周的第1副扫描线的象素数(=HDN+DIN)的半径。又,与图像区域U外接的正方形区域由直角坐标的点P1(X1,Y1)、点P2(X2,Y2)限定。又,由于圆盘印刷媒体M的印刷不需要内侧的无效印刷宽度所对应的区域,可以将它剔除。其次,对取出象素P(c,r)的图像数据PixelData(c,r)的方法进行说明。图像数据PixelData(c,r)可以使用直角坐标X,Y如下式这样表现。式2PixelData(c,r)=PixelData(X(c,r),Y(c,r))…(11)X(c,r)=INT[Xo+L1(c)*cos{θ(c,r)}*{0.5*(X2-X1+1)/(DIN+DN)}]…(12)Y(c,r)=INT[Yo-L1(c)*sin{θ(c,r)}*{0.5*(Y2-Y1+1)/(DIN+DN)}]…(13)θ(c,r)=2*π*r/SLN+arctan{L3(c)/L2(c)}…(14)L1(c)=(L2(c)^2+L3(c)^2)^0.5…(15)L2(c)=L4-(c-1)*(L4-DIN)/(HDN-1)…(16)L3(c)=(HDN-c)*L4*tanα/(HDN-1)…(17)L4=cosα*(DIN+DN)…(18)这里,L1~L4是图12所示的参数,θ是从X轴方向到象素P的逆时针转的角度,α是从最外圆周的象素P与最内圆周的象素P的旋转中心O观察到的形成角度,INT是去除运算结果的小数点进行整数化的函数。首先,求取象素P(c,r)的图像数据时,将半径坐标c代入式(15)~(18)计算L1~L4,将角坐标r代入式(14)计算θ。其次,将L1~L4以及θ代入式(12)、(13),求取包含旋转坐标标点(r,c)的象素的直角坐标(X,Y)。然后,将由直角坐标(X,Y)规定的象素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数据PixelData(c,r)取出。通过在半径坐标c以及角坐标r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范围内进行上述操作,能够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又,也可以由旋转印刷装置的CPU61执行上述图像变换方法,也可以由具备高速CPU以及大容量存储器的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主机装置来担当图像变换并且将获得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旋转印刷装置。发明效果根据上述详描述的本发明,印刷象素的排列图案即使从直角坐标形式变换为旋转坐标形式,也能够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与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图像相同外观的图像。又,通过使主扫描方向的印刷线与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能够将副扫描方向的印刷线的间隔设定为0,因而能够减少不印刷的面积使得印刷浓度变高,并且能够实现比印刷头的分辨率高的象素密度。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在沿着圆盘印刷媒体半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头;用于在沿着所述圆盘印刷媒体圆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使得所述圆盘印刷媒体旋转的媒体旋转手段;用于将由外部主机供给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由排列在所述圆盘印刷媒体的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象素构成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变换手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体是将多个记录元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线状的线型印刷头,主扫描方向与所述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3.一种旋转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外部主机供给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由排列在沿着圆盘印刷媒体半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以及沿着圆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象素构成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在使圆盘印刷媒体旋转的同时,根据所述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在圆盘印刷媒体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印刷并且在圆盘印刷媒体上形成图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记录元件使用以规定间距排列成线状的线型印刷头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印刷,同时主扫描方向与圆盘印刷媒体的半径方向以规定角度交叉。5.一种图像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变换方法将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其中,在直角坐标系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中配置旋转坐标系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使用从旋转坐标系中心规定半径方向的象素位置的半径坐标c以及从直角坐标轴规定圆周方向的象素位置的角度坐标r指定旋转坐标点(r,c),求取在直角坐标系的象素中包含所述旋转坐标点的象素的直角坐标,将所述直角坐标的图像数据作为旋转坐标(r,c)的图像数据而取出。全文摘要一种旋转印刷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在沿圆盘印刷媒体M的半径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印刷的感热头11、用于在沿圆盘印刷媒体M的圆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使得该圆盘印刷媒体旋转的步进电动机15、用于将从外部主装置供给的直角坐标系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由排列在圆盘印刷媒体的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的多个象素构成的旋转坐标系的图像数据的CPU61等。如此,能够在圆盘印刷媒体上无失真地形成由直角坐标系形式表现的图像。文档编号B41J3/407GK1325345SQ998130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申请日期1999年8月25日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0日发明者永井健一,佃保德,泽本则弘申请人:星精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