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04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具领域,确切地说是对现有硬质书写笔的一种改进。
硬笔书写的正确握笔是拇指、食指的第一关节内部和中指第一关节内侧三点夹住笔杆,拇指在笔杆的左侧,食指在笔杆右前方,中指在笔杆右后方,手指夹笔处距笔尖2-3厘米,笔杆向右后方斜放,正确的握笔方法写起字来既能用上力,又便于提高书写速度且不易疲劳;据调查,近80%的学生握笔方法不对,如握笔时拇指和食指指肚按笔,拇指或食指向前伸得过长,造成握笔的手不灵活,影响书写质量,还有的学生握笔时手指距笔尖过近或过远,手指距笔尖过近,易阻挡视线,有时会弄脏手指影响正常书写,手指距笔尖过远,握笔不稳定,笔划虚弱无力;现有的钢笔、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等硬质书写笔的笔杆大多数为圆柱体,这样在书写时手指与笔的接触面较小,容易疲劳,字写久了甚至会有手指疼痛的感觉。
针对现有书写笔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书写笔,这种笔能够有效地培养书写者正确的握笔方法,同时减轻书写时笔对手指造成的疲劳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生产笔时,在笔杆周面上正确握笔的部位预先制出三个指位凹槽即拇指凹槽、食指凹槽和中指凹槽,各个指位凹槽的凹面与对应握笔手指的接触面相吻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笔杆上设有与握笔手指对应的凹槽,书写时书写者的手指与笔杆呈面接触,使得手指与笔杆的接触面增大,减小手指局部受到的压强,写起字来手指感觉轻松、舒适,同时由于笔杆上指位凹槽的位置是根据科学握笔方法确定的,因而有助于培养书写者的正确握笔方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钢笔、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等硬质书写笔时,首先确定正确握笔时拇指、食指和中指在笔杆的位置,然后在笔杆周面的该位置上预制出相应的拇指凹槽1、食指凹槽2和中指凹槽3,各个凹槽的凹面与对应握笔手指接触面相吻合,凹槽的深度和凹面的表面积可根据儿童用笔与成人用笔有所不同,另外,凹槽的深度还要根据笔杆的壁厚而定,一般以不击穿笔杆为宜;如图2所示,拇指凹槽1、食指凹槽2和中指凹槽3的排列是围绕笔杆轴线呈三角形分布。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书写笔,其特征在于笔杆周面上正确握笔的部位设有指位凹槽,指位凹槽的凹面与握笔手指的接触面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位凹槽包括拇指凹槽、食指凹槽和中指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的书写笔,笔杆周面上正确握笔的部位设有指位凹槽,指位凹槽的凹面与握笔手指的接触面相吻合,本设计主要适用于钢笔、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等,由于笔杆上设有与握笔手指对应的凹槽,书写时书写者的手指与笔杆呈面接触,使得手指与笔杆的接触面增大,减小手指局部受到的压强,写起字来手指感觉轻松、舒适,同时由于笔杆上指位凹槽的位置是根据科学握笔方法确定的,因而有助于培养书写者的正确握笔方法。
文档编号B43K23/00GK2491235SQ0124321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8日
发明者刘斌 申请人:刘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