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4580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被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为符合信息设备的多样化走向,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的需求日益迫切,且在当今全世界市场走向轻薄短小及省电的潮流下,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式显示器已经逐渐被平面显示器所取代。现在应用在FPD的技术主要有下列几种电浆显示器(plasmadisplay)、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真空萤光显示器(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电变色显示器(electrochromic display)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ED display)等。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种类,依照所采用的发光材料,可划分为两种一为小分子型,另一为高分子型。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具备以下的特性(1)无视角的限制;(2)低制造成本;(3)高反应速度(为液晶的百倍以上);(4)省电;(5)可使用于可携式机器的直流驱动;(6)可使用的温度范围大;(7)重量轻且可随硬件设备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符合多媒体时代显示器的特性要求。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平面显示器的系统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新颖平面显示器。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已成功地应用在平面显示器的领域,尤其被动式矩阵已商品化。传统的驱动系统可区分为两种模式阴极循序扫描以及阳极循序扫描方式。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特性,无论是采用那种驱动方式皆须提供定电流源输出。
请参考图1,其绘示已有的被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图。图1绘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10,其由数个有机发光二极管12排列成数列C1,C2,..,Cn,与数行A1,A2,…,An所构成,其中各列是连接同一列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称为阴极线),各行为连接同一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称为阳极线)。每一阳极线均透过一开关连接到一定电流源I或一接地端。每一阴极线均透过一开关连接到一电压源V或一接地端。当要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例如阳极线A2、A3与阴极线C2的交点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时,将阳极线A2、A3连接到定电流源I的输出,其他的阳极线连接到接地端GND;而阴极线C2连接到接地端GND,而其他的阴极线连接到电压源V。如此,定电流源I对阳极线A2、A3与阴极线C2的交点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顺向偏压,使之驱动发光;而其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则为逆向不发光。
然而,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本身的物理特性,其并非是一理想的发光二极管,而是有一寄生电容存在。如图2所示,其为一实际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图,包括一发光二极管D与寄生电容C。有机发光二极管本身的电容特性会影响驱动电路的导通(turn-on)速率。当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阴、阳极两端的电压无法迅速到达适当的驱动电压值,则有机发光二极管将无法得到预定的辉度。其次,如图3所示,已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有使二极管导通的上升时间(rising time)太长的问题,其主要是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上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当电路上输出定电流时,在同一个行(column)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都会被充电,因此减缓了电压上升的速率,同时也分散了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当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被点亮的瞬间,如果由一个定电流电路来驱动每一个区段(segment),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本身的电容效应,部分的电流会被浪费在对寄生电容的充电,并且有机发光二极管两端的压差也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驱动所需的电位,同时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输出正比于电流的输入,寄生电容会效应会导致亮度与预测值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利用预先充电的机制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预先充电,可以加速导通速率与迅速地达到适当的驱动电压值。
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利用取样/保持电路来动态地改变预充电电路中的参考电压值,使得当电路上输出定电流时,在同一个行上的各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参考电压均可以动态地调整,故而增加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电压的上升速率,同时也不会分散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可以在预定的充电时间内,藉有取样/保持电路来动态地调整改变电压源,故当阳极电压输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可以缩短充电时间。
依据本发明所提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利用预充电的方式,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可以使有机发光二极管亮度均匀且足够。此外,本发明亦可以提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导通速率,减少上升时间。
本发明所揭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简述如下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首先,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接着,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比较检测到的阳极电位与一预定的参考电压。当阳极电位低于预设的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一预先充电程序。当阳极电位到达预定的参考电压后,停止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程序。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首先,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接着,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依据一取样信号,对检测到的阳极电位端进行取样/保持,并将取样所得的电位做为一参考电位。比较检测到的阳极电位与参考电压。当阳极电位低于取样的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先充电程序。当阳极电位到达取样的参考电压后,停止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程序。
本发明更提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首先,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接着,依据第一取样信号与第二取样信号分别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进行取样/保持,而得到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依据取样所得的第一与第二电位的差值,来产生一电压。依据前述电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一预定充电时间内进行预充电程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已有的被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图;图2为依据已有方法所驱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导通上升时间;图3为依据已有方法所驱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导通上升时间图;图4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依据已有方法所驱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导通上升时间;图6(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图6(B)为取样/保持电路在进行信号取样的时序示意图;图7(A)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图7(B)-(D)是分别绘示图7(A)中的各个取样/保持电路在进行信号取样的时序示意图;图8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10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概念为在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时,先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并将其与一预定的参考电压比较,而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预先充电到一预定值,以缩短有机发光二极管导通的上升时间。亦即,本发明是利用一个电位检测的回授设计来达到瞬间充电的效果,可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导通后立即达到稳定的电位。以下将以数个实施例来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几个例子。
实施例1请参照图4,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在图4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绘示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其中的一发光二极管与预充电电路的关系图,熟悉此技术的人都知悉要如何整合到一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中。
如图4所示,一预充电电路40电性耦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透过开关装置32连接到一固定电流源I与电压源Vpp,而其阴极则透过另一开关装置34来连接到一逆向偏压用的电压V或者接地端GND。当要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30时,则将开关装置32关闭使电流源I提供定电流I给有机发光二极管30,并且将开关装置34连接到接地端GND,如此有机发光二极管30便顺向偏压而得以导通;反的则将有机发光二极管30关闭。
预充电电路40包括一开关装置42与一比较器44。比较器44的其中的一输入端,例如″负(-)″,耦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而另一输入端(在此例为″正(+)″)则耦接到一参考电压Vref°开关装置42具有三个端点,其中一端A电性耦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以及比较器44的″负(-)″输入端,端点B耦接至一电压源Vpp,端点C则耦接至比较器44的输出端。
当有机发光二极管30被点亮的瞬间,其阳极的电位会回授到比较器44的″负(-)″输入端,并与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参考电位Vref做比较,此比较器44的的输出用来作为使电压源Vpp输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的开关。因为刚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30时,其阳极的电位才从0伏特往上升,此时阳极的电位小于参考电位Vref做,所以比较器44的输出会使开关装置42导通;亦即,端点A会切换到端点B,使电压源Vpp开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充电,以加速阳极的电位上升。同时,随着阳极电位上升至预设值Vref,开关装置42便关闭,电压源Vpp便不耦接至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亦即,此时比较器44的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同,比较器输出为0,而关闭开关装置。
在实际应用上,在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施加的参考电压Vref可以经由外部调整以符合不同的应用。此实施例主要是固定预充电的的电位(Vpp),而可以依实际状况来改变调整参考电压Vref的值。此外,因为比较器44的另一个输入(在此例为″负(-)″)是电流源I的输出端,所以透过此电流源I的输出回授作用可以调整预充电的时间。
此外,上述的开关装置42一般可以使用半导体开关装置,例如电晶体,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电晶体,来做为电压源Vpp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充电机制的开启与关闭。例如,MOS电晶体的闸极做为开关装置42的C端,而源极/汲极区则分别做为开关装置42的A端与B端。当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未达到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44的输出为高电位,藉以使MOS电晶体42导通,故电压源Vpp便对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进行预充电;反之,当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已经达到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44的输出为低电位,藉以使MOS电晶体42关闭,进而切断电压源Vpp与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间的连接,以终止预充电程序。
图5绘示利用图4的预充电机制来驱动有机发光二二极管的导通上升时间示意图。因为本发明主要是利用一个电位检测的回授设计来达到瞬间充电的效果,可使得发光二极管在导通后立即达到稳定的电位。因此透过预先充电电路40的机制可以使得发光二极管30的上升时间缩短,同时也可以增加亮度,并且使得发光二极管大部分的发光时间内亮度都较均匀。
图8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4与图8,首先在步骤S100,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30,此时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接着,在步骤S102,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此时可以将检测到的阳极电位回授到一比较器的输入端。在步骤S104,将检测到的阳极电位与一预定的参考电压(例如由外部所供应)做比较。
在步骤S106,当阳极电位低于此预设的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进行预先充电。接着持续步骤S102到S106,直到阳极电位到达参考电压后,停止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的预充电程序。
实施例2请参照图6(A),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在图6(A)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绘示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其中的一发光二极管与预充电电路的关系图,熟悉此技术的均可以知悉要如何整合到一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中。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针对参考电压Vref的设计。比较器54与开关装置52的功能与连接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便不重复叙述,而仅针对参考电压部分来加以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参考电压Vref是由外部来做调整与改变,因此参考电压Vref并无法动态地调整。在此情形下,如果发光二极管30的亮度改变,或者I-V-B特性曲线改变,能够动态地调整参考电压Vref就很重要。所以为得到均匀的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压输出,第二实施例中加入了一个取样/保持(Sample & Hold(S/H)电路)电路,以检索固定电流I输出的电压。S/H电路sample的位置在电压稳定的输出后端,以作为参考电压Vref,藉此就可以动态调整参考电压Vref。
请参考图6(A),比较器54的其中的一输入端,例如″正(+)″输入端耦接至一参考电压Vref。固定电流源I的输出经过一开关装置56耦接到比较器54的″正(+)″输入端,而S/H电路58则耦接到开关装置56。此外,在比较器54的″正(+)″输入端与开关装置的输出之间可以加一电容器C,对取样的信号滤波。
进行取样/保持时,主要是对电位信号的后缘进行取样。如图6(B)所示,S/H电路58送出S/H信号,其为一连串的脉波列,而固定电流源I的输出侧所检索到的电位信号为图示的区段资料信号(segment datasignal)。由图6(B)可以看出,在S/H信号为高准位时,便打开开关装置56对区段资料信号的后缘(此例为脉波的下降边缘)进行电压信号取样与保持,之后在以所取样保持的电位做为一参考电压Vref输入到比较器54的″正(+)″输入端。如此,参考电压Vref便可以随着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动态地加以调整改变。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上,因为连接同一行的阳极的导线的阻值会随着与电流源I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固定电流I输出下,输出到同一行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压值会随着与阳极电极与电流源I的距离增加而增加。以图1的阳极线A2所串列的行为例,由于串在同一阳极线A2上的阳极均提供相同的电流源I,亦即I为定值。但因为随着导线距离的增长,越远离定电流源I的二极管的阳极电位便会越高。再第二实施例中,因为取样到的参考电压Vref是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行方向一个一个取样下来,其可以针对每一发光二极管来动态地调整参考电压值Vref,所以会缩小参考电压Vref与各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稳态时的误差。
图9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6(A)与图9,首先在步骤S200,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30,此时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接着,在步骤S202,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此时可以将检测到的阳极电位回授到一比较器的输入端。在步骤S204,依据一取样信号,对阳极端进行取样/保持,并将取样所得的电位做为一参考电位。在步骤S206,将检测到的阳极电位与一在步骤S204中取样/保持所获得的参考电压做比较。
在步骤S208,当阳极电位低于此取样的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进行预先充电。接着持续步骤S202到S206,直到阳极电位到达参考电压后,停止对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的预充电程序。
实施例3请参照图7(A),其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的电路示意图。在图7(A)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绘示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其中的一发光二极管与预充电电路的关系图,熟悉此技术的均可以知道要如何整合到一整个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中。
在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均利用固定的预充电电压值来调整预充电时间;亦即,图6(A)与图7(A)中的预充电电压Vpp为固定值。但此架构下,实际的预充电时间并无法控制,而是透过回授机制来自动控制。因此,当阳极电压输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尤其是用脉冲宽度调变(Pulse-width-modulation)方式来做灰阶时,充电的时间是越快越好。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固定预充电的时间,而改变电压源电压Vh,并且用两组取样/保持(S/H)电路,分别取样/保持定电流源输出信号的前端及后端。
如图7(A)所示,预充电电路60包括开关装置62a、62b、62c,运算放大器64、取样/保持(S/H)电路66a、66b、66c等。运算放大器6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经过取样/保持电路66b、开关装置62b,与取样/保持电路66c、开关装置62c连接到定电流源I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64将所接收到的两个电压信号处理后,输出到一MOS电晶体G的闸极g。MOS电晶体的汲极d耦接至一电压源Vh,源极则经由一取样/保持电路66a耦接至定电流源I的输出端。配合MOS电晶体G的种类,在其闸极g与运算放大器之间可以在耦接一反相器68。此外,在开关装置62b、62c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运算放大器64的输入端之间可以分别加入电容器C1、C2,用以分别对取样/保持电路66b、66c所取样的信号加以滤波。
接着说明图7(A)所示的预充电电路的操作。当要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时,定电流源I所提供的电流开始流过发光二极管30,此时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压开始上升。此时取样/保持电路66b、66c开始分别对定电流源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取样。进行取样/保持时,取样/保持电路66b、66c主要系分别对电位信号的后缘与前缘进行取样。如图7(B)与图7(C)所示,取样/保持(S/H)电路66b、66c送出S/H信号,其为一连串的脉波列,而固定电流源I的输出侧所检索到的电位信号为图示的区段资料信号(segment data signal)。由图6(B)可以看出,在S/H信号为高准位时,便打开开关装置62b对区段资料信号的后缘(此例为脉波的下降边缘)进行电压信号取样与保持,之后再以所取样保持的电位做为一第一电压V1输入到比较器64的″正(+)″输入端;另外,由图7(C)可以看出,在S/H信号为高准位时,便打开开关装置62c对区段资料信号的前缘(此例为脉波的上升边缘)进行电压信号取样与保持,之后再以所取样保持的电位做为一第二电压V2输入到比较器64的″负(-)″输入端。
第一与第二电压V1、V2可以分别经过电容器C1、C2滤除杂波。运算放大器64接收第一与第二电压V1、V2后,输出一电压信号给MOS电晶体G的闸极g,藉此来调整MOS电晶体G的闸极电位。并且藉由MOS电晶体G的闸极与源极(source)的压差(Vgs)来调整汲极的电压Vd(亦即Vh)以及电流(Ids)。
接着参考图7(C),依据取样/保持电路66a对MOS电晶体导通时的源极的电压信号取样,在S/H信号为高准位时,便打开开关装置62a对电压信号的前缘(此例为脉波的上升边缘)进行电压信号取样与保持,之后再以所取样保持的电位对发光二极管30在预定的充电时间内进行预充电。
图10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考图7(A)与图10,首先在步骤S300,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30,此时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接着,在步骤S302,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阳极电位。
在步骤S304,依据第一取样信号与第二取样信号对阳极端进行取样/保持,而得到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在步骤S306,依据取样所得的第一与第二电位的差值,来产生一电压。例如,在图7 (A)中,依据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的压差来控制MOS电晶体G的闸极与源极的电压差。
接着,在步骤S308,依据第三取样/保持信号,对在步骤S306所得的电压进行取样,以得到一预充电电压,并且在步骤S310中,在一预定的充电时间中,依此取样所得的预充电电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
因此,藉由图7(A)所示的电路结构操作方法,可以在预定的充电时间内,藉有取样/保持电路来动态地调整改变电压源。当阳极电压输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尤其是用PWM方式来做灰阶时,可以缩短充电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电路与已有技术相比较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与功效依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电路,其藉由预先充电的机制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预先充电,可以加速导通速率与迅速地达到适当的驱动电压值。
依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电路,其利用取样/保持电路来动态地改变预充电电路中的参考电压值,使得当电路上输出定电流时,在同一个行上的各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参考电压均可以动态地调整,故而增加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电压的上升速率,同时也不会分散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依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电路,其可以在预定的充电时间内,藉有取样/保持电路来动态地调整改变电压源,当阳极电压输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可以缩短充电时间。
依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电路,其利用预充电的方式,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故不会如同已有一般将驱动电流浪费在对寄生电容的充电,并且可以使有机发光二极管亮度均匀且足够。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术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检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该阳极电位;比较检测到的该阳极电位与一预定的参考电压;当该阳极电位低于该预设的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一预先充电程序;以及当该阳极电位到达该预定的参考电压后,停止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该预充电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预设的参考电位是由外部所提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预设的参考电位是一固定值。
4.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检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该阳极电位;依据一取样信号,对检测到的该阳极电位端进行取样/保持,并将取样所得的电位做为一参考电位;比较检测到的该阳极电位与该参考电压;当该阳极电位低于取样的该参考电位时,以一电压源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一预先充电程序;当该阳极电位到达取样的该参考电压后,停止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该预充电程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取样信号对该阳极电位的下降缘进行取样保持而得该参考电位。
6.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对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检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该阳极电位;依据一第一取样信号与一第二取样信号分别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进行取样/保持,而得到一第一电位与一第二电位;依据取样所得的该第一与该第二电位的差值,来产生一电压;以及依据该电压,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一预定充电时间内进行一预充电程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依据一第三取样/保持信号,对该第一与该第二电位的差值所产生的该电压进行取样,以得到一预充电电压,并且在该预定充电时间中,依此取样所得的该预充电电压,对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该预充电程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取样信号对该阳极电位的下降缘进行取样保持而得该第一电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二取样信号对该阳极电位的上降缘进行取样保持而得该第二电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三取样信号对依据该第一与该第二电位的差值所产生的该电压的上降缘进行取样保持而得该预充电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被动驱动方法。首先,开始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施加电压,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开始上升。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比较检测到的阳极电位与一参考电压。当阳极电位低于参考电位时,以电压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先充电程序。当阳极电位到达预定的参考电压后,停止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预充电程序。此参考电位可以为由外部所提供的一固定电压,或者利用取样保持电路动态地对固定电流源的输出电位进行取样,以动态地获得参考电压。
文档编号G09G3/32GK1510650SQ021578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居凡 申请人: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