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其分解、制造方法、构成部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4606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其分解、制造方法、构成部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通过接合部件连接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涉及外壳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包括,例如涉及影像显示装置的日本特开平11-119678号公报。


图13是表示将现有的图像显示装置分解开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现有的图像显示装置采用电子配线的二个玻璃基板(图中未示出)面对面地形成密闭空间,该图像显示装置由通过内部的等离子放电使荧光体发光来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图像显示部)60、与显示面板60的背面相对设置,在支撑显示面板60的同时,在其背面设有电子安装区域的框架底壳(支撑体)61、连接显示面板60的背面侧的玻璃基板(图中未示出)与框架底壳61的双面胶带62。为了负责显示面板60的发光驱动和控制而进行电源供给和信号处理的回路基板63通过螺钉等固定手段固定在框架底壳61上。
以显示面板60为首的这些内部部件,容纳在由用于保护这些内部部件的背面壳体(外壳)64和前面壳体65形成的空间内。前面壳体65在中央部开设有显示图像的开口区域,其开口部分上装有既可保护内部部件又可向外部显示显示面板60的显示图像的透光部件(图中未示出)。
此外,日本特开平11-272182和特开2002-050294中也公开了图像显示装置,即PDP。
作为公开了有关图像显示装置技术的文献,还有日本特开平11-119678和特开2000-321989。
本申请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新的分解方法,提出了将物体插入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从而进行分离的发明,和通过设置在支撑体上的孔施加使显示部与支撑体分离的力的发明,并公开了采用这些发明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的分解方法的一个发明是,提供一种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该分解方法包括分离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由此,可适当地采用通过插入前述物体以切断前述接合部件的结构。
或者也可以特别适当地采用使前述物体与前述接合部件接触,以切断前述接合部件的结构。
或者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前述物体是固体的结构。
作为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可以采用例如插入线状部件的工序。也可以采用切刀。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在加热前述插入物体的状态下将该物体插入的工序。例如,可适当地采用插入物体由流过电流就会发热的材料构成、边通电流边插入的工序。
也可以适当地采用插入物体为长轴部件,作用于其轴向的切刀设置在前述轴向上,使该长轴部件在前述轴向上边往复移动边插入。
也可以适当地采用插入物体为长轴部件,作用于其周向的切刀设置在前述切断部件的轴向上,使该长轴部件以轴为中心边旋转边插入。
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前述物体为液体的结构。液体可以采用水和溶剂。更具体地说,作为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可采用对着前述接合部件喷射液体的工序。
或者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前述物体是使前述接合部件软化的物质的方案。
或者也可以适当地采用用固体物体切断和用溶剂软化接合部件并行的方案。
作为将溶剂适当地供给接合部件的方案,可以预先设置在前述支撑体上,也可以在溶剂供给工序中预先设置,通过从与前述显示部相对的面,向其相对侧的面上贯穿的多个通孔,使前述溶剂接触前述接合部件并渗透进去。
且前述分离工序含有在前述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至少一方上施加使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支撑体分离的力的工序。该工序可以与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同时进行,也可以错开时间地进行,也可以借助于前述物体的插入,施加使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支撑体分离的力。
也可以向前述插入的物体和其它分离部件施加前述分离方向的力。更具体地说,可通过插入作为前述分离部件的具有比插入的前端更宽的后部的部件,来施加前述分离方向的力。具体地说,可采用从插入的前端向末端逐渐增宽的楔形部件。通过插入物体切断接合部件,再插入除该物体以外的别的分离部件,并施加分离方向的力时,最好前述用于切断的物体的插入方向与分离部件的插入方向大致平行。
作为施加分离方向的力的方案,可以采用吸附住支撑体或显示部中的任何一个,将其拉离另一方,或者将另一方拉开的方案。具体地说,采用吸附住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中的任一个的吸盘,固定该吸盘没有吸附的前述图像显示部或前述支撑体,通过拉吸盘来施加分离方向的力。拉该吸盘的方向相对于前述图像显示部或前述支撑体表面最好大致垂直。
图像显示装置是长方形时,前述物体的插入方向最好与该长方形的长边大致平行。
这里所述的分解方法可以在图像显示装置立着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躺着的状态下进行。躺着时,可以在图像显示部位于支撑体之上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支撑体位于图像显示部之上的状态下进行。
本申请的分解方法的另一个发明是,提供一种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该分解方法包括分离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该开口可设置多个。
具体地说,前述压的工序可以通过插入前述开口的部件进行。
例如,将支撑体固定住,将可动部件插入前述开口中,从而可在支撑体与显示部之间产生指向互相远离方向的力。固定住插入开口或应该插入的部件并使支撑体移动,同样可实现分离。即,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不但意味着固定住支撑体,将图像显示部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移动,而且还含有将支撑体向远离显示部的方向移动的意思。
作为通过多个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方案,具体地说,作为对应于多个开口的部件,应使按压长方形的前述图像显示部的一边(特别是短边)附近的部件与按压相对边附近的部件的高度不同,特别是,应适当地采用高度从一边向另一边逐渐降低的部件。
上述各种构成中,可适当地采用粘接部件作为接合部件。特别是,可适当地采用在基材的两面涂有粘接剂而构成的双面胶带作为接合部件。也可以将液体状的粘接剂直接涂布在支撑体或者显示部上来固定。
上述各种构成中,最好进行边加热接合部件边分离的工序。可如前所述地采用通过插入物体加热的方案、加热分离室或分离装置内的环境气体的方案、从外部进行电磁波(光和红外线)照射来加热的方案等。
本申请的一种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一种图像显示部的制造方法,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一种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一种图像显示部的制造方法,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图像显示部的工序A、通过前述任何一个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B、将由前述工序A准备的图像显示部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支撑体的工序A、通过前述任何一个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B、将由前述工序A准备的支撑体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图像显示部组合起来的工序。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前述任何一个分解方法得到分离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的工序、将由该工序得到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前述任何一个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前述任何一个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本申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发明是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它包含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从由前述图像显示部的外周形成的面与由前述支撑体的外周形成的面中的一个向另一个所作的投影大致呈方形,接合部件设置在该大致呈方形的区域的一部分上,由该接合部件把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结合起来,从前述大致方形区域的相对两边中的一边的中央部分向另一边的中央部分,具有接合部件实质上不存在的区域,该接合部件实质上不存在的区域从前述一边延伸到前述两边之间距离的2/3以上距离处。
在此,前述接合部件实质上不存在的区域的宽度最好在5cm以上。
图2是采用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采用图1所示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分解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与分解装置的沿图像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所作的剖视图。
图6是部分放大地表示图4等所示的剖开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采用图4等所示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分解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与分解装置的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所作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采用图8等所示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变型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用喷水装置进行分解时的构成图。
(第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分解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采用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剖视图。图1和图2中,从符号1到符号9表示电视机的构成,从符号10到符号16表示分解装置的构成。
首先,参照图2说明含有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构成。
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包含采用电配线的二个玻璃基板相互贴合,从而构成真空容器的长方形图像显示部1、和由铝合金经过压铸加工形成一定形状,且与图像显示部1的背面相对设置的支撑体3。图像显示部1背面的玻璃基板和支撑体3,是由将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接剂涂布在由聚烯烃系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基材的双面上约1mm厚而形成的粘接部件2互相接合在一起的。此处将显示部和支撑体结合起来的接合部件即粘接部件,不仅在粘合时,而且在粘合后也不会完全硬化,是可长期保持粘性的粘接剂,利用该粘接剂可缓和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产生的应力所造成的影响。但并不限于该结构,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合部件也可以是由粘合时保持粘性而粘合后即硬化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部件。因此,在支撑体3的支撑图像显示部1的面和相反的面上,设有产生用于在图像显示部1中显示图像的电信号的驱动回路4、边控制驱动回路4边向电视机各部分供给电源的回路5。为了提高支撑体3自身的刚性,抵御外部对图像显示部1的冲击和机械负荷,支撑体3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肋和突起。
如上所述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容纳在由铝合金经压力加工形成所定形状而成的前盖6、和同样由铝合金经过压力加工形成所定形状而成的后盖8一同构成的空间内。上述盖6、8在保护容纳在其内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它电子部件免受机械负荷和水分、尘埃等的侵袭的同时,还有形成电视机的外观形象的作用。
支撑体3借助于设置在支撑体3周围的多个前盖安装部7而支撑在两个盖6、8内部。上述前盖安装部7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钉将支撑体3与前盖6连接起来。
在前盖6的与图像显示部1相对的部分上设有用于显示图像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中设有透明的前面板9。该前面板9在保护两个盖6、8内部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它电子部件免受机械负荷和水分、尘埃的侵袭的同时,还带有可提高图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品质,特别是对比度的功能膜(图中未示出)。
下面参照图1说明用于分解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构成。
图1所示的分解装置,带有分解由粘接部2接合的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形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时所用的承受台10,以及负责控制切断图像显示装置的粘接部件2的工序和分离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的工序的控制部11,其中的图像显示装置是由被粘接部件2粘合起来的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构成的。该分解装置具有固定图像显示装置的支撑体3的构造。具体地说,为使支撑体3保持紧密地固定在承受台10上的状态,设有四个固定支撑体的端部的爪1001。在用该爪固定住支撑体的状态下进行切断。上述爪将被分解的显示装置置于承受台10上的所定位置后,将支撑体3与爪固定地插入承受台10及控制部11中。特别是上部的二个爪使切断部12抵住接合部件2的上部后插入。
带有由导电材料即铁系金属制成的直径0.3mm左右的线状切断部12的切断臂14,沿着在垂直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控制部11上的导向部16在垂直方向上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控制部11的侧面上。控制部11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切断臂14的马达(图中未示出)和控制使切断部12发热的电流的发热控制回路(图中未示出)。且切断臂14带有支撑切断部12的支撑部分、使切断部12发热的电流流过的电线部分(图中未示出)、位于控制部11的导向部16内部的支撑部(图中未示出)。由此,切断臂14在马达的作用下沿导向部16上下移动,切断部12在发热控制回路的控制下,由于流过电流而发热。
控制部11的上面设有具有使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分离的分离部13的分离臂15。分离臂15带有固定分离部13的固定部和位于控制部11内部的支撑部(图中未示出),在图中未示出的驱动部件的作用下可上下移动。分离部13由前端形成楔形的耐热树脂构成,分离臂15处于一定高度以下时,分离部13插入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隙中。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用上述结构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图3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首先将除去电视机的外壳和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放置在承受台10上,使图像显示部1的短边朝向上、下地垂直放置,用固定部件即爪1001将支撑体3固定在承受台10上(步骤1)。
接着,操作控制部11,向切断部12中通电,使切断部12发热,加热至约200℃(步骤2)。
接着,将切断部12插入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的间隙中的沿粘接部件2的短边部分的位置中(步骤3),操作控制部11,使切断臂14下降(步骤4)。此时,切断部12的移动方向与长方形的图像显示部1的长边平行。切断部12一旦接触到粘接部件2,在被加热的切断部12的热传导的作用下,粘接部件2的由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接层与由聚烯烃系材料制成的基材软化,并被切断部12下降时产生的机械截断力切断。由于该下降动作是慢慢进行的,因此粘接部件2是从上端部分逐渐被切断的。这里采用的是切断接合部件即粘接部件2的结构,但是作为切断接合部件,可以提出切断接合部件的中间处(不限于中央部分)作为一个例子。此时,切断后,支撑体3侧和显示部1侧双方都残留有被切断的接合部件的一部分。作为切断接合部件,也可以切断接合部件与支撑体的接合处,即将接合部件从支撑体上剥离。或者切断接合部件与显示部的接合处,即将接合部件从显示部上剥离下来。通过使切断部一边接触支撑体3或显示部1,一边移动,可在接合部件与支撑体3之间或接合部件与显示部1之间切断接合部件。此时支撑体3和显示部1中的一方在切断后可不会残留有接合部件。
当粘接部件2的切断进展到图像显示部1的长边长度的1/4时,在维持粘接部件2的切断动作的同时,操作控制部11,使分离部13插入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隙中(步骤5),并使分离臂15下降(步骤6)。此时,分离部13的插入方向与切断部12的插入方向是一致的。分离部13的下端形成锐利的楔形,分离部13下降时,作用在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上的力成为使图像显示部1从支撑体3上分离的力。总之,随着分离臂15的下降,图像显示部1从支撑体3上逐渐分离开。随之,由于撕裂粘接部件2的力施加在粘接部件2上,因此切断部12可促进粘接部件2的断裂。可适当地支撑住显示部1,使从支撑体3上分离下来的显示部1不会倒下。
此后,切断臂14到达移动行程的最下端,切断部12处于粘接部件2的应该被切断之处,切断臂14的下降动作终结(步骤7)。此后,分离臂15也到达动作行程的最下端,其下降动作终结(步骤8)。接着,控制部11结束对切断部12通电(步骤9)。
通过上述动作,图像显示部1从支撑体3上完全被分离(分解)下来(步骤10)。
为了分离下来的图像显示部1从承受台10上取下时能够确保安全,最好将市场出售的吸盘1002紧压在图像显示部1上,使其吸附固定住。而支撑体3要在从承受台10上取走图像显示部1,并操作控制部11,使分离臂15和切断臂14分别上升到移动行程的最上端之后,才能从承受台10上取走。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通过将切断部12插入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之间,切断粘接部件2,可不给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增加负担地使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互相分离。因此,可不破坏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地安全分离,而且被分离的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还可以再循环使用。
上述说明虽然示出为了分离图像显示部1和支撑体3,在两者之间插入分离部13的例子,但是也可以用吸附住图像显示部1及支撑体3中的任意一个的吸盘和固定住该吸盘没吸附的图像显示部1或支撑体3的固定部件来代替该分离部13,通过将图像显示部1及支撑体3中的一个向远离另一个的方向拉,从而使图像显示部1与支撑体3分离。此时,最好相对于图像显示部1或支撑体3的表面,向基本垂直的方向拉吸盘。图1中示出了吸盘1002和将吸盘向相对于显示部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拉的驱动部1003。
上述说明中虽然说明了图像显示装置垂直放置时的情况,但是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与分解装置一起水平放置。当图像显示装置水平放置时,图像显示部1放置在支撑体3之上也可以,图像显示部1放置在支撑体3之下也可以。
(第二实施例)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分解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与分解装置的沿图像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所作的剖视图,图6是部分放大地表示图4等所示的切断部的立体图。图4至图6中,从符号20至符号22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从符号23到符号28表示分解装置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含有采用电线的二个玻璃基板贴合在一起构成真空容器而形成的图像显示部20、和铝合金经过压铸加工,形成所定形状而构成的与图像显示部20的背面侧相对设置的支撑体22。图像显示部20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与支撑体22通过将由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结剂涂布在由聚烯烃系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基材的两面约1mm厚而构成的粘接部件21而互相接合起来。
为了提高支撑体22自身的刚性,抵御外部对图像显示部20的冲击和机械负荷,支撑体22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肋和突起。且支撑体22上形成有从与粘接部件21接合的里面贯穿与该面相对的表面的直径约10mm的多个通孔22a。这些通孔22a是在通过压铸加工成形支撑体22时一体形成的。
由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内部装有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有关电视机各结构的说明在此略去。
下面参照图4至图6说明用于分解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分解装置带有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所用的,为使图像显示装置的支撑体22保持紧密接触状态的二个承受台23、用于使固定切断部24的切断臂25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水平移动,并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两个长边附近的水平驱动部26、和使紧密接触图像显示部20并使其固定的分离部29通过分离臂28,在垂直方向移动的垂直驱动部27。其中前述图像显示装置是由被粘接部件21接合起来的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构成的,而前述切断部24是由铁类的金属制成的宽度为0.8mm、厚为0.3mm的板状长轴部件构成的。
如图6所示,切断部24的接触粘接部件21的面上设有沿切断部24的轴向,遍布整个长度的切刀,即锯刃24a。且各切断臂25分别固定住切断部24的两端,至少一个切断臂25中容纳有使切断部24在轴向(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部(图中未示出)。使切断臂25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水平移动的各水平驱动部26上,分别设有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向部26a,这些导向部26a可起到引导切断臂25沿水平移动的作用。
垂直驱动部27的内部带有位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20正下方,并可使分离臂28上下动作的驱动机构、和进行吸、排空气的真空机构。且分离臂28的内部形成有在真空机构进行吸排气的作用下使空气流通的通孔,而且垂直驱动部27内部的驱动机构组合在真空机构上。分离部29带有由硅酮橡胶制成的吸盘、和与分离臂28的连接部,安装在分离臂28的前端部。而且,分离部29从连接部的分离臂28侧的端部遍及吸盘的吸附面地开设有与分离臂28内的通孔连通的空气流通孔。通过这样的结构,由垂直驱动部27的驱动机构使分离臂28上升,分离部29紧密接触图像显示部20后,启动垂直驱动部27的真空机构,吸引空气,由此分离部29可固定住图像显示部20。
本实施例的分解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装置同样地具有负责控制水平驱动部26内部的驱动机构,和控制垂直驱动部27内部的驱动机构及真空机构的控制部。
下面参照图4至图7说明用上述构成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图7是表示用图4等所示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首先将除去电视机的外壳和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水平放置,使其图像显示部20的短边分别正对着二个承受台23,用固定部件将支撑体22固定在承受台23上(步骤21)。
接着,启动垂直驱动部27的驱动机构,使分离臂28上升,在分离部29紧密接触图像显示部20之处使垂直驱动部27的驱动机构的动作停止(步骤22),再启动垂直驱动部27的真空机构,吸引空气,使分离部28向图像显示部20吸附(步骤23)。
接着,支撑体22的通孔22a中滴下用于使粘接部件21软化的溶剂,即烃系的丙酮,渗透进粘接部件21中,使粘接部件21软化(步骤24)。经过粘接部件21的软化时间约5分钟后,启动切断臂25内的驱动机构,开始向切断部24的轴向往复运动(步骤25)。该往复运动以每分钟往返200次~300次的速度进行。
接着,启动水平驱动部26的驱动机构,使切断部24处于图像显示部20与支撑体22的间隙的正好沿粘接部件21的短边部分的位置处后,使切断臂25水平移动,将切断部24插入上述间隙内(步骤26)。此时,在切断部24的轴向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切断臂25一边切断被溶剂软化的粘接部件21,一边继续沿水平方向移动(步骤27)。在此移动工序中,最好在支撑体22的通孔22a中适当地滴下溶剂。
当粘接部件21的切断进展到图像显示部20的长边长度的1/4处时,在维持对粘接部件21的切断动作的同时,启动垂直驱动部27的驱动机构,使分离臂28稍稍向下方移动(步骤28)。由此,紧密接触图像显示部20的分离部29向图像显示部20施加远离支撑体22的作用力,粘接部件21已切断范围内的图像显示部20与支撑体22之间产生空隙。随着粘接部件21的切断动作进一步进行,图像显示部20与支撑体22之间形成的空隙的范围逐渐扩大。
此后,在切断臂25到达水平移动的最终端,切断部24将粘接部件21完全切断处,停止切断臂25内的驱动机构,在停止切断部24的轴向运动的同时,停止水平驱动部26内的驱动运动,使切断臂25的移动也停止(步骤29)。此后,再次启动垂直驱动部27内的驱动机构,使分离臂28下降到最下端的位置并停止移动(步骤30)。
通过以上动作,图像显示部20从支撑体22上完全分离下来(步骤31)。
此后,从承受台23上取下支撑体22,切断臂25在水平驱动部26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后,垂直驱动部27内的真空机构从真空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将图像显示部20从分离部29上取下。
如上述说明,采用本实施例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通过将切断部24插入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之间来切断粘接部件21,可不给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增加负担地将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互相分离开。因此,可不损坏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地安全分离,而且分离下来的图像显示部20和支撑体22还可以再循环使用。
而且,采用本实施例,使带有锯刃24a的切断部24往复移动来切断粘接部件21,可快速地切断粘接部件21。而将使粘接部件21软化的溶剂加入粘接部件21中,使粘接部件21软化,从而更容易地切断粘接部件21,因此可快速地切断粘接部件21。
上述虽然说明了使板状的切断部24往复移动来切断粘接部件21的例子,但是切断粘接部件21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长轴部件在轴向的几乎全长上沿外周形成切刀,并使该长轴部件构成的切断部随其轴的转动而旋转,这样可以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具体地说,图4所示的切断臂25也可以形成使由长轴部件构成的切断部旋转的结构。
以上说明是关于图像显示装置水平放置时的说明,但是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与切断部一起垂直放置,而使分离部水平移动。
(第三实施例)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和用于分解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与分解装置的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所作的剖视图。为了便于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8示出了向上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状态。而图9示出了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状态。图8和图9中,从符号30到符号32表示图像显示装置,从符号33到符号36表示分解装置。
首先,参照图8和图9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带有采用电线的二个玻璃基板贴合在一起,构成真空容器的长方形的图像显示部30、由铝合金经过压铸加工形成所定形状构成的与图像显示部30的背面侧相对设置的支撑体32。图像显示部30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与支撑体32通过将由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接剂涂布在由聚烯烃系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基材的两面上约1mm厚而形成的粘接部件31而互相结合起来的。
为了提高支撑体32自身的刚性,抵御外部对图像显示部30的冲击和机械负荷,支撑体32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肋和突起。且支撑体32上形成有从与粘接部件31接合的里面贯穿与该面相对的表面的直径约10mm的多个通孔32a。这些通孔32a是在通过压铸加工成形支撑体32时一体形成的。
由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内部装有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有关电视机各结构的说明在此略去。
下面参照图8和图9说明用于分解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分解装置带有分解由被粘接部件31结合起来的图像显示部30和支撑体32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时所用的承受台33、和在支撑承受台33的同时,借助于固定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支撑体32两侧的装卸机构34和控制部36,可上下活动的多个分离部35。
承受台33与支撑体32紧密接触,且由从下方支撑支撑体32的热传导材料构成,并且内部装有加热部件,即加热器(图中未示出)。承受台33内部的加热器的热量使得承受台整体被加热,也成为加热接合部件,即粘接部件31的加热部件。而且,承受台33上与放置的支撑体32的通孔32a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与通孔32a几乎相同开口尺寸的通孔33a(参照图9)。
固定部件,即装卸机构34具有在固定支撑体32和松开支撑体32之间切换的结构(图中未示出)的同时,内部还装有向加热器供给用于加热承受台33内部的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电线(图中未示出)。
可动部件,即分离部35的截面几乎成正圆形,支撑体32与承受台33的通孔32a、33a贯穿上下。如图9所示,靠近长方形的图像显示部30一侧短边的图中右侧的分离部35的高度一样高,而靠近另一侧短边的越向图中左侧,上述分离部35的高度逐渐降低。
控制部36设置在分解对象物,即图像显示装置的下方,其内部设有供给用于使承受台33内部的加热器加热的电能的电源(图中未示出)、控制承受台33的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回路(图中未示出)、使分离部35上下移动的马达机构及其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而且,控制部36的上面设有固定装卸机构34的固定部、可滑动地支撑分离部35的支撑部(都未示出)。此外,用于操纵该控制部36的操作旋钮和电源输入的缆线都略去了,不再图示和说明。
下面,参照图8至图10说明用上述构成的分解装置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图10是表示用图8等所示的分解装置来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分解图像显示装置时,首先将除去电视机的外壳和电路后的图像显示装置水平放置在承受台33上,使图像显示部30朝上,支撑体32向下(步骤41),此后用装卸机构34将支撑体32固定(步骤42)。
接着,控制部36向承受台33内部的加热器通电,加热器开始加热(步骤43)。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承受台33内部的热传导部件后,传递到与承受台33的上面紧密接触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支撑体32。支撑体32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它的热量高效地再传递到与支撑体32的上面紧密接触的粘接部件31。由此,由树脂系材料制成的粘接部件31的温度逐渐上升并软化,粘结力逐渐降低,支撑体32与图像显示部30之间的接合力变弱(步骤44)。
此时启动控制部36内部的马达机构和控制机构,使分离部35上升(步骤45)。分离部35逐渐上升,通过承受台33的通孔33a,再通过支撑体32的通孔32a,到达粘接部件31的下面。再使分离部35上升,抬起粘接部件31和紧密地放置在其上的图像显示部30,将粘接部件31从支撑体32上剥离下来(步骤46),由此可从支撑体32上将图像显示部30分离下来(步骤47)。
此时,如果图像显示部30承受较大的负荷,恐怕图像显示部30的玻璃板会破损,因此将图像显示部30从支撑体32上分离时,必须要在小负荷的状态下作业。由此,如前所述,分离部35的高度不一样,如图9所示,从图示右侧向左侧高度逐渐降低,因此,分离粘接部件31和图像显示部30的支撑体32的动作应如图9所示地从图示的右侧开始。
具体地说,多个分离部35插入支撑体32的通孔32a,压住粘接部件31时,作用在粘接部件31和图像显示部30上的压力的作用点从图像显示部30的图示右侧的那个短边附近向图示左侧的另一个短边附近依次移动。因此,随之上述作用点的移动,粘接部件31依次从支撑体32上被剥离下来。
由此,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粘接部件31和图像显示部30上的负重,可高效地将粘接部件31从支撑体32上剥离下来。而且,通过减少图像显示部30上的负荷,可降低损坏图像显示部30的可能性。分离部35到达粘接部件31后,通过减缓分离部35的上升速度,还可将图像显示部30上的负荷减至最小限度。
图像显示部30从支撑体32上完全分离下来后,承受台33内部的加热器的加热停止(步骤48),从分离部35上取走附着有粘接部件31的图像显示部30(步骤49)。接着,启动控制部36,开始使分离部35下降,将分离部35的上端从承受台33的通孔33a中拔出后,停止下降动作(步骤50)。接着,松开装卸机构34,将支撑体32从承受台33上取下(步骤51),分解作业结束。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支撑体32上形成有从与粘接部件31接合的一面贯穿与该面相对的另一面的多个通孔32a,用装卸机构34固定住支撑体32的同时,用分别插入多个通孔33a中的多个分离部35按压粘接部件31,即可将通过粘接部件31接合的图像显示部30和支撑体32分离为附着有粘接部件31的图像显示部30和没有粘接部件31的支撑体32。
由此构成按压粘接部件31的结构,与拉开图像显示部30和支撑体32的情况相比,由于减少了图像显示部30上的负荷,可减少图像显示部30损坏的可能性,可安全又高效地分解图像显示装置。而且,由于本实施例可不切断粘接部件31地分离图像显示部30和支撑体32,与切断粘接部件31时不同,由于不会产生粘接部件31的切屑等,因此不需要切屑等的处理工序。而且,上述构成的例子是通过按压接合部件,即粘接部件而在显示部上施加远离支撑体方向的力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分离部35接触到的部分没有接合部件,分离部不通过粘接部件地向显示部施加远离支撑体方向的力的方案。
此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放置支撑体32的承受台33的内部装有加热器,并以此加热粘接部件31的方案,但是也可以采用在保温装置(加热炉)内设置分解装置,整体加热分解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案。
此外,本实施例采用了分离部35从下方抬起图像显示部30的方案,但是也可以不采用分离部35地利用吸盘(图中未示出)从上方拉分离部35。
而且,也可以使分解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呈直立状态放置,使吸盘(图中未示出)紧密吸附在图像显示部30上,分离部35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并通过承受台33的通孔33a和支撑体32的通孔32a按压粘接部件31,由此将图像显示部30从支撑体32上分离下来。此时,在平稳地分解图像显示部30的同时,分离后的图像显示部30即使脱落也不会损坏地使吸盘和分离部35的移动互相形成连动。
在本实施例中,从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面的开口,即通孔32a是在形成支撑体时预先设置好的,但是在分解其支撑体不带有该开口的图像显示装置时,也可以在支撑体上开设开口,再实行上述分解方法。
(第四实施例)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此处示出的图像显示装置是特别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分解方法的合适的图像显示装置。为了便于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1示出了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向上地进行分解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含有采用配线的二个玻璃基板贴合在一起构成真空容器而形成的长方形图像显示部40、和由铝合金经过压铸加工形成所定形状地构成的并与图像显示部40的背面侧相对设置的支撑体42。为了提高支撑体42自身的刚性,抵御外部对图像显示部40的冲击和机械负荷,支撑体42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肋和突起。
图像显示部40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与支撑体42,通过由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结剂涂布在由聚烯烃系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基材的两面约1mm厚而构成的二个粘接部件41而互相接合在一起。这些粘接部件41沿图像显示部40的二个长边大致平行地设置。该二个粘接部件41之间不设有粘接部件。该二个粘接部件41之间的区域(实质上没有设置粘接部件的区域42a)可作为分离部的插入位置(分离部可采用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分解装置的分离部13)。切断时如果粘接部件有粘性(组装时的粘性还保留着或切断前已经硬化,成为已经丧失粘性的粘接部件,但切断时由于加热和接触到溶剂,又再次表现出粘性等情况),则插入的分离部与有粘性的粘接部件一旦接触,就会使得分离部的插入变得困难。采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可将实质上没有粘接部件的区域作为分离部插入的位置。而且,从沿图像显示部的外周形成的面向沿支撑体的外周形成的面所作的投影(在图11、12中用虚线表示其投影的关系,当后者比前者小时,也可以从后者向前者投影)大致呈方形,实质上没有接合部件的区域最好是从该方形的一边(特别是短边更好)直到与该边相对的边为止的区域。而且,插入分离部的位置位于该边的中央,由于容易均等地施加拉开显示部和支撑体的力,因此从至少前述投影的一边(特别是短边更好)的中央到与该边相对的边的区域是合适的实质上没有接合部件,即粘接部件的区域。
由于内部装有如上所述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机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略去有关电视机的各构成的说明。由于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可采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装置,因而在此略去有关分解装置的各构成的说明。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沿图像显示部40的长边延伸的二个粘接部件41设置在图像显示部40的两个长边附近,图像显示部40与支撑体42之间没有粘接部件41的区域42a与图像显示部40的长边平行地形成在图像显示部40的中央部。该区域的宽度在5cm以上,从图像显示部40的一个短边的中央部直到另一个短边的中央部。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等所示,切断部12接触到粘接部件41的面积比图像显示部的整个面被粘接部件接合在支撑体上时小。因此,如上述实施例说明的那样,除了可不损坏地安全高效地分解图像显示装置之外,还可以提高切断部12(参照图1)切断粘接部件41时切断臂14(参照图1)的移动速度,并可缩短粘接部件41的切断工序所需的时间。而且不必说,没有前述粘接部件41的区域的宽度可更高效地增大可维持图像显示部40与支撑体42的接合力的信赖程度的范围。
而且,图像显示部的整个面被粘接部件接合在支撑体上时,切断部12切断粘接部件之后,由于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的至少一个的面上残留有粘接部件,因此将分离部13插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时,分离部13难以滑动,给图像显示部40增加了多余的负担。与此相对,由于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部40与支撑体42之间形成实质上没有粘接部件41的区域,因此分离部13可滑动地插入图像显示部40和支撑体42之间,从而可减轻图像显示部40上的负荷。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变型例的立体图。为了便于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2示出了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朝上地进行分解的状态。
本变型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与图1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个粘接部件41a设置在二个粘接部件41之间,即与形成图像显示部40的分解插入位置42a的那个短边相对侧的短边附近。该第二个粘接部件41a也是由丙烯基系材料制成的粘合剂涂布在由聚烯烃系材料制成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基材的两面上约1mm厚而构成的。
首先,实质上没有接合部件的区域最好是从投影区域的一边(最好是短边)直到与该边相对的边的区域,这样说是由于插入分离部后,容易在剩余的接合区域中施加分离的力,实质上没有接合部件的区域也不一定要从投影区域的一边一直延伸到与该边相对的相对边。从投影区域的一边的中央直到与该边相对的相对边的中央的区域内的该相对边附近也可以有接合部件。具体地说,如果是从该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直到该相对的两边之间距离的1/3以下的距离的区域,分别连接该相对的两边的中央的区域中有接合部件也没关系。即如图12所示,没有接合部件的区域从用虚线表示的投影的一边向相对边延伸到该相对两边之间距离L的2/3以上的距离处,即,只要满足k<1/3L就可以。图12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短边中的一边中央部附近还设有作为接合部件的第二粘接部件41a。这样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同样,也可缩短切断粘接部件41、41a所需的时间,除了可减轻分离部13插入时对图像显示部40造成的负荷,还可以提高仅设有第二粘接部件41a的图像显示部40和支撑体42之间的接合强度。
上述是当图像显示部40为长方形时的说明,但是图像显示部40的形状也可以是例如正方形(此时4个边都可以被称为短边)那样的方形。
(第五实施例)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是用长轴状的切断部作为插入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的物体。该切断部可以是单体具有刚性,也可以是在两点之间(具体地说是两个切断臂之间)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具有切断部的功能。但是,也可以使粒状物体和液体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状态下插入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借助于它的能量将由接合部件结合起来的显示部和支撑体分离开。下面参照图14详细说明该实施例。1401是图像显示部。1402是支撑体。上述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与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是相同的。1403是工作台,支撑支撑体1402并使支撑体1402移动。1404是水喷射装置,水在超高压的作用下从喷嘴中喷射出来。1404是从喷射装置喷射出来的水。
该实施例中的分解方法如下进行。
首先将图像显示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接着调整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使从喷射装置中喷射出来的水能接触到接合部件。
开始从喷射装置中喷水,通过使图像显示装置移动,可沿图像显示装置的长边一边转换水能接触到的区域,一边解除接合部件形成的结合。
如图11所示,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的区域中的特别是中央区域设有实质上没有接合部件的区域,因此不太需要控制来自外部的喷射物体所形成的分离深度,即不必加长从喷射位置(喷射时喷水的喷嘴的位置)到进行分离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采用分别对四边进行喷射的方案,但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地仅对两边进行喷射时,最好对二个长边进行喷射。
除了从喷射装置仅喷射水的方案以外,还可采用与水一起喷射出微粒(研磨剂)的方案。也可以采用水以外的其它液体。
上面举出了多个具体的实施例说明分解方法。本申请除了有关分解方法的发明以外,还含有有关制造方法的发明。例如采用执行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支撑体或显示部,可制作图像显示装置。现说明以下方法。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之一是将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支撑体或显示部作为制造图像显示装置的支撑体或显示部。
此时,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可采用将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支撑体与通过其它方法制备的显示部组装在一起的工序、将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显示部与通过其它方法制备的支撑体组装在一起的工序、以及将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显示部与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支撑体组装在一起的工序中的任意一个来制造图像显示装置。
即,以上说明的分解方法的发明也可以说是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部或支撑体制造方法的发明。可用以上说明的分解方法,即通过显示部或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制造出来的显示部或支撑体来制造图像显示装置。
还可以对由上述分解方法(显示部或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支撑体或显示部进一步地进行容易加工化。此处所说的容易加工化是指对得到的支撑体或显示部进行加工,使得用于制造其它产品的加工变得更容易。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的例子。
1.将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铝合金制成的支撑体切成片,得到铝合金的小片。
2.将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支撑体熔融,制造生铁。
该金属小片和生铁可用于制造所需的产品。
当显示部是由玻璃制成时,以由上述分解方法得到的显示部为材料,将其粉碎可制成玻璃。而显示部内部采用的金属可溶解提取出来。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该分解方法包括分离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插入前述物体以切断前述接合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前述物体与前述接合部件接触,以切断前述接合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物体是固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是插入线状部件的工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是插入切刀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物体是液体。
8.如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前述物体的工序是对着前述接合部件喷射液体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物体是软化前述粘接剂的物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分离工序含有在前述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至少一方上施加使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支撑体分离方向的力的工序。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该分解方法包括分离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12.一种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13.一种图像显示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将物体插入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之间的工序。
14.一种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15.一种图像显示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通过接合部件连接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分离开的工序,该分离工序含有通过从前述支撑部件的与前述图像显示部相对的面直通到该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开口、将前述图像显示部向远离前述支撑体的方向压的工序。
1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准备图像显示部的工序A、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B、以及将由前述工序A制备的图像显示部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1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准备图像显示部的工序A、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B、以及将由前述工序A制备的图像显示部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1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准备支撑体的工序A、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B、以及将由前述工序A制备的支撑体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图像显示部组合起来的工序。
1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准备支撑体的工序A、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B、以及将由前述工序A制备的支撑体和由前述工序B得到的图像显示部组合起来的工序。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分离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的工序、以及将由该工序得到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2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分离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的工序、以及将由该工序得到的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组合起来的工序。
22.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和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23.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支撑体的工序、和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24.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和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25.一种加工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解方法得到图像显示部的工序、和使由该工序得到的支撑体易于加工化的工序。
2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内部空间的图像显示部、和支撑该图像显示部的支撑体,从由前述图像显示部的外周形成的面与由前述支撑体的外周形成的面中的一个向另一个所作的投影大致呈方形,接合部件设置在该大致呈方形的区域的一部分上,由该接合部件把前述图像显示部和前述支撑体结合起来,从前述大致方形区域的相对两边中的一边的中央部分向另一边的中央部分,具有接合部件实质上不存在的区域,该接合部件实质上不存在的区域从前述一边延伸到前述两边之间距离的2/3以上距离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方法、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支撑体及图像显示部的制造方法、加工部件的制造方法。特别公开了通过在图像显示部和支撑体之间插入物体来分解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案。
文档编号G09F9/00GK1431640SQ021588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田岛尚雄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