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06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应用于背光模块上的导光架,特别是一种具有光轨的导光架。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开发,背光模块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均为诸如手机、手提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的屏幕、按键,或是触控板(Touchpad)以及指针器(Pointing Sticks)等,以提供光线照明。
但是,当有特殊需求的照明显示,例如需沿预定造型的显示装置形成特定线状、或环状照明,公知的处理方法是以发光组件(如LED)按沿该预定造型的需求排列;然而,此一方法需要数量较多的该发光组件,所以该发光组件的耗费成本大;且该发光组件通常以非紧密邻接的排列方式排列,所以提供显示区的辉度因此无法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架,可依需求提供高辉度及高均度的线状或环状照明、并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架,其应用于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的一背光模块;该导光架包括至少一分岔型发光部、包覆该分岔型发光部的反射组件、及连接于该分岔型发光部的预定形状导光部,其中该分岔型发光部包括起始段及由该起始段延伸的多条光轨,该起始段设有容置该发光组件的容槽,该光轨传递该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并导引该光线至该导光部,该导光部依需求为一预定形状,用以形成特定线状、或环状照明的显示区,并同时因减少该发光组件的设置而降低成本。
所述的导光架,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LED)。
所述的导光架,该导光部为分别对应于该光轨的多个导光条。
所述的导光架,该导光部为U型导光件,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第二导光条,其中该第二导光条连接于该光轨,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具有相对的两内侧缘,该多条光轨的其中最外侧的两光轨间为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
所述的导光架,该第二导光条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反射面,该反射面具有用以调整该反射面反射的光通量的深度可变化的凹进,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所述的导光架,该导光部为矩形框,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两第一端部的第二导光条、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两第二端部的第三导光条;该第二导光条连接于该光轨,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具有相对的两内侧缘,该多条光轨的其中最外侧的两光轨间为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
所述的导光架,该第二导光条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第一反射面,该第三导光条分别于两端设有多个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及该第二反射面具有用以调整该反射面反射的光通量的深度可变化的凹进,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第一及第二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所述的导光架,该第三导光条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变小的使该光线传递至该第三导光条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渐缩段。
所述的导光架,该分岔型发光部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连接该第二及第三导光条;其中,该第二及第三导光条分别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具有用以调整该反射面反射的光通量的深度可变化的凹进;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第一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所述的导光架,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变小的使该光线传递至该第一导光条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渐缩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依需求提供高辉度及高均度的线状或环状照明、并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未含反射组件);图1A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包含反射组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未含反射组件);图2A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包含反射组件);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未含反射组件);图3A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包含反射组件);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未含反射组件);图4A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架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包含反射组件);。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导光架 1 分岔型发光部 10起始段 101 光轨 102反射组件11 导光部 12导光条 120 第一导光条 121第二导光条 122 第三导光条 123发光组件2 第一导光路径 21第二导光路径22 第三导光路径 23第四导光路径24 反射面 3转折处 31 渐缩段 4显示区 5 底边 a内侧缘间距 b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架1,其应用于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2的一背光模块,该发光组件2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lngDisplay)。该具有光轨的导光架1包括至少一分岔型发光部10、包覆该分岔型发光部10的反射组件11、及连接于该分岔型发光部10的预定形状的导光部12;其中,该分岔型发光部10包括起始段101及由该起始段101延伸的多条光轨102,该起始段101设有容置该发光组件2的容槽,该光轨102传递该发光组件2所发射的光线,并导引该光线至该导光部12;该导光部12可以各种不同的形状与形式连接于该分岔型发光部10,用以提供线状、或环状照明的显示区5;该容置区101、光轨102及该导光部12均为具有无色透明的光学特性、吸水性低、及良好的加热特性的材料经射出成型所制成。该材料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俗称“压克力”)、或环稀烃聚合物树脂(COP,Cycloolefin Polymer),所以,该光线得以在该容置区101、光轨102及该导光部内顺利传递。其中,该具光轨的导光架1更将该反射组件11包覆于该导光部12的侧表面、或进一步于该导光部12的底面,将该光线由该导光部12的顶面发射出来,用以提高该导光部12的辉度。
如图1所示,该导光部10为多个导光条120,分别连接该光轨102,该光线沿第一导光路径21传递,用以形成两并行线状的该显示区5。
如图2和图2A所示,该导光部10为U型导光件,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121、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121的第二导光条122,其中该第二导光条122连接于该光轨102,该两第一导光条121分别具有相对的两内侧缘,该多条光轨102的其中最外侧的两光轨夹挤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a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b,用以使该光线传递至该两第一导光条121时,得以不受限制地顺利传递,避免因限制产生的光滞留及光损耗。
如图2所示,该第二导光条122设有相对于该光轨102的多个反射面3,该光线沿第二导光路径22传递,以使该光线均匀分布至该第二导光条122内;并且,该反射面3可变化凹设深度,以调整该反射面3反射的光通量的多寡;该导光部12进一步于该反射面3设置圆弧状的多个转折处31,以避免该光线于该转折处33集中而造成限制,因而产生光滞留及光损耗。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导光部12依需求为该导光条120或该U型导光件,用以形成特定区域的线状或环状照明,同时减少该发光组件2的设置、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图3和图3A所示,该导光部10为矩形框,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121、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121的两第一端部的第二导光条122、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121的两第二端部的第三导光条123,同图2所示,该三角形的底边a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b,用以使该光线传递至该两第一导光条121时,得以不受到限制顺利传递,避免因限制产生的光滞留及光损耗。
如图3所示,其中该第三导光条123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变小的渐缩段4,依亮度等于单位截面积上辐射的光通量的原理,当该光通量固定时,该亮度随着截面积缩小而提高,所以,该渐缩段4系可避免因该光线传递产生的光损失造成该亮度降低的情况,以使该光线传递至该第三导光条123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光轨10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该光轨102可与该导光条120或该U型导光件的该第一导光条121呈一对一对应,该光线可沿该第一导光路径21传递;及,如图2所示,该U型导光件的该第二导光条122对应于该两光轨102处分别设有两反射面3,以使该光线沿该第二导光路径22传递。
如图3所示,该光轨102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中,最外侧的该两光轨102对应接设于该第二导光条121,并且,该第二导光条122在对应于中间的该光轨102处凹设有两相反的反射面3,该光线可沿第三导光路径23传递,又,沿该第三导光路径23传递的该光线的光通量可用该中间的该光轨102的宽度加以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矩形框可提供一高均度的环状照明的该显示区5。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导光部12可以各种不同形状形成线状或环状照明,该导光部12更可以连接一个以上的该分岔型发光部10,用以提高该导光部12的辉度;如图4和图4A所示,该导光部12为该矩形框,该分岔型发光部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设于该导光部12的相对两侧,用以对称设置,该两分岔型发光部10分别接设于该导光部12的该第二导光条122、及该第三导光条123;其中,该第二导光条122、及该第三导光条123分别在两端部分别设有对应该光轨102的两反射面3,且为避免该光线因限制造成光损失,该反射面3因凹设而产生的转折处31为圆弧状,该光线同图2所示沿该第一导光路径21及该第二导光路径22传递,以使该光线均匀分布于该导光部;其中,该两第一导光条121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缩小的渐缩段4,该渐缩段4可避免因该光线传递产生的光损失造成该亮度降低的情况,以使该光线传递至该两第一导光条121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矩形框可提供一高均度、及高辉度的环状照明的该显示区5。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导光部12依需求为该导光条120、U形导光件、或该矩形框,皆用以提供特定区域的线状或环状的该显示区5的照明;利用设置至少一该发光组件2,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利用该反射面3的设置,用以调整反射该光线,以使该光线均匀分布于该导光部12内,达到该具有光轨的导光架1的高均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设置两个该发光组件2,提高该导光部12的辉度,达到该具有光轨的该导光架1的高辉度的目的。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具有光轨的该导光架1是提供特定区域的线状或环状的该显示区5的照明,其可应用于需识别、指引等的产品,不仅运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而且有更多元化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上述揭露的技术手段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特征所作的可推知的修饰与变化,皆应包含于如后随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架,设于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的一背光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架包括至少一分岔型发光部,包括起始段、及由该起始段延伸的多条光轨,该起始段设有容置该发光组件的容槽;反射组件,包覆该分岔型发光部;及用以提供线状、或环状照明的显示区的预定形状的导光部,与该分岔型发光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部为分别对应于该光轨的多个导光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部为U型导光件,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第二导光条,其中该第二导光条连接于该光轨,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具有相对的两内侧缘,该多条光轨的其中最外侧的两光轨间为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条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反射面,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部为矩形框,其具有两第一导光条、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两第一端部的第二导光条、及连接该两第一导光条的两第二端部的第三导光条;该第二导光条连接于该光轨,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具有相对的两内侧缘,该多条光轨的其中最外侧的两光轨间为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大于该第一导光条的两内侧缘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条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第一反射面,该第三导光条分别于两端设有多个第二反射面,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第一及第二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导光条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变小的使该光线传递至该第三导光条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渐缩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分岔型发光部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连接该第二及第三导光条;其中,该第二及第三导光条分别设有相对于该光轨的多个第一反射面;其中,该导光部具有因设置该第一反射面而产生的多个转折处,该转折处为圆弧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架,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一导光条分别于中间部分设有宽度逐渐变小的使该光线传递至该第一导光条时,仍能维持高均度的渐缩段。
专利摘要一种导光架,其应用于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的一背光模块;该导光架包括至少一分岔型发光部、包覆该分岔型发光部的反射组件、及连接于该分岔型发光部的预定形状的导光部,其中该分岔型发光部包括起始段及由该起始段延伸的多条光轨,该起始段设有容置该发光组件的容槽,该光轨传递该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并导引该光线至该导光部,该导光部依需求为一预定形状,用以形成特定线状、或环状照明的显示区,并同时因减少该发光组件的设置而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G09F9/35GK2648472SQ0325264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3日
发明者郭佳昕 申请人:三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