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00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是适应汽车应急的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消费品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汽车在行走时经常突然出现坏车、死火等故障,司机必须设置路障,以提醒其他车辆及行人注意,并在较短时间内使用随车工具将车拉离现场,但现今使用的路障警示牌与随车应急工具多单独存放,使用起来较麻烦,且警示牌多笨重、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路障警示牌与随车应急工具一体化的,且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端设置的活动扣连接一个可上下伸缩活动的锥形体,底座下端扣合一个中空的箱体,所述的锥形体由若干个同心、等高、直径按尺度递减的硬质筒体依次套接而成,锥形体外表面包覆有软性纤维塑布,每个硬质筒体表面均与软性纤维塑布相固定,软性纤维塑布上分布有若干反光带,中空箱体内放置有拖车绳、电源线等随车工具;上述所述的每个筒体之间相隔5.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底座既可以作为警示标志的底部,也可作为工具箱的盖子,锥形体通过底座两侧的活动扣与底座连接;锥形体由多个筒体套接而成,且筒体表面包覆有软性纤维塑布,其上下伸缩较方便,如需向上拉伸时,只需拉动顶部的筒体,其他筒体在塑布的牵引下从小到大按顺序上升,从而形成锥形体,塑布上贴有反光带,可起到警示作用;应急的工具可放置于中空的箱体内,拿取、存放较便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四方形的底座2,底座2上端两侧设置有活动扣3,锥形体4通过活动扣3与底座2相接,底座2的下端活动扣合一个中空的箱体1,箱体1内放置有随车的应急工具,锥形体4由若干个同心、等高、直径按尺度递减的硬质筒体5依次套接而成,锥形体4的外表面包覆有软性纤维塑布6,每个硬质筒体5的表面均与软性纤维塑布6相固定,软性纤维塑布6上还分布有若干反光带7;使用时,当汽车出现故障需在路边临时停车而需要使用伸缩警示标志时,可用手指牵拉锥形体4位于中心区域最小的硬质筒体5,并垂直往上提,由于直径最小的硬质筒体在顶端,直径最大的在底部,每个硬质筒体相隔5.5cm,各套接的硬性筒体5在塑布6的牵引力作用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上升,最终依靠塑布的扩张力和硬度形成锥形体4;这时即可将该警示标志放置于汽车后一定距离,而塑布上的反光标志,无论夜间或白天均可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当不使用时,用手掌即可将各硬质筒体逐个往下压,使锥形体恢复原状。
当汽车出现故障、死火需要牵引或借电时,可拉动底座与箱体之间的扣合件,即可掀开底座,拿取放置应急工具箱体内的拖车绳和引电电源线等,同时将重新引电发动或将故障汽车脱离马路现场。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一个底座(2)上端通过活动扣(3)活动连接一个可上下伸缩活动的锥形体(4),底座(2)下端扣合一个中空的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体(4)由若干个同心、等高、直径按尺度递减的硬质筒体(5)依次套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体(4)外表面包覆有软性纤维塑布(6),每个硬质筒体(5)的表面均与软性纤维塑布(6)相固定,软性纤维塑布(6)上分布有若干反光带(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5)之间相隔5.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放置有拖车绳、电源线等随车工具。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多功能应急工具箱,主要涉及汽车上的应急配件,其包括一个底座上设置一个可上下伸缩活动的锥形体,锥形体由若干个同心、等高、直径按尺度递减的硬质筒体依次套接而成,锥形体外表面包覆有软性纤维塑布,每个硬质筒体表面均与软性纤维塑布相固定,软性纤维塑布上分布有若干反光带,底座下端扣合有一个放置应急工具的中空的箱体,其内放置有拖车绳、电源线等随车工具,锥形体由多个筒体套接而成,上下伸缩较方便,且塑布上有反光带,起到警示作用,应急工具所放置的箱体,拿、取、存放较便利,本实用新型操作较简单。
文档编号G09F13/16GK2635472SQ0327352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8日
发明者余锦满 申请人:余锦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