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揩擦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揩擦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教学用黑板的技术创新。
目前普遍使用的教学用黑板是黑色或墨绿色平板,用粉笔书写后,由手工揩擦粉笔字迹,其缺陷是1.手工揩擦造成粉尘飞扬,污染人身与教室。特别是粉尘被吸入人体后,必然损害健康。
2.手工揩擦造成体力的消耗和教学时间的浪费。
3.教师要书写黑板的各部位,非要呈踮脚或弯、跨、蹲的不自然身体姿态;由于教师挡住或黑板的部位太偏太低而影响学生观看黑板的视线;黑板与墙壁造为一体,不适应改变场所时的使用等。
目前人们使用的“无尘粉笔”“真空吸尘黑板揩”,只能从某些方面改善上述缺陷。本发明创造从实现教学用黑板的技术创新着手,提供一种形状与构造不同于且优于“回转式自擦黑板”的自动揩擦黑板,达到仍能使用价廉的粉笔又能克服上述诸多缺陷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内容将结合附图中的示意图予以叙述。
图1是第一种构造的自动揩擦黑板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与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图8是图3的D-D剖视图且×2放大,为便于看清内部结构,在图1上割去了部份护罩(19)、环形黑板(1)、垫板(9)、(压条22);图1中的左支板(5)和右支板(6)上作了局部剖视;在图3上割去了部份护罩(19),卸去了摇把(18)和挡尘板(21)。
如图示。L宽的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1),由L长的驱动辊(2)和张紧辊(3)的辊体撑开。驱动辊4-2)为网状花纹状况;2.有一定的粗糙度状况,如图9中的辊芯(4-2);3.胶粘橡胶层或其它弹性材料层,如图10所示,辊芯(4-2)上为胶粘了橡胶层的状况。当揩擦辊(4)的工作位置允许时,如图18中所示,压盖(4-3)由螺钉紧固在辊芯(4-2)的端面上而将绒布套(4-1)的两端压住。辊芯(4-2)的辊体表面是与辊芯轴线平行的条状花纹状况。
本发明创造中的电动和手动装置。由电力驱动的原动机(17)宜选用配有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电动机,以求有输出转数低和体积、噪音小的优点。原动机(17)紧固在右支板(6)上,其轴上紧固着链轮(12)。链条(15)将链轮(11)、(12)、(13)连接后由支承在支座(16)上的链轮(14)张紧,支座(16)在调节移动后紧固在右支板(6)上。联结在原动机(17)轴端上的手动装置即摇把(18)主要供装配调试时用,用后应卸去。
护罩(19)罩住除L×H范围的其余各部位,以密闭粉尘、噪音并有安全感。通过对护罩的外观设计,达到自动揩擦黑板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条件允许时,可以将自动揩擦黑板的背面紧贴在墙壁上,即由墙壁来替代护罩的背面部份。挡尘板(21)挡住粉尘以利于链条、链轮的工作。集尘盆(20)可以通过左支板(5)下部的空档与护罩(19)左侧面下部的活动窗口取出或放入,以便清除粉尘。
在前述的第一种构造基础上设计的第二种构造的自动揩擦黑板,其特征在于运用带传动或链传动以拖动环形黑板做循环移动,目的是使环形黑板少承受或不承受循环移动的张紧力以求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或者说使一些不宜承受张紧力的环形黑板得以运用。下面以带传动中的同步齿形带和链传动中的滚子链为例予以介绍。当示意图中出现与前述相同的件号时,例如揩擦辊(4),其名称与内容与前述的相同,不予详细重叙。
1.带传动的实施例。图11是该例的主视图,图13是图11的G-G剖视图并×2放大,图15是图11的右视图,图16是图13的T-T剖视图,图18是图15的S-S剖视图并×2放大。为便于看清内部结构,在图11上割去了部分护罩(29)、垫板(31)、环形黑板(23)、同步齿形带(30)以及螺钉(32)、螺母(33)。图11中的左支板(26)和右支板(27)上作了局部剖视。在图13上割去了部份垫板(31)、驱动辊(24)。在图15上割去了部份护罩(29),卸去了摇把(18)、挡尘板(21)。
如图示。在左支板(26)和右支板(27)相间的内侧,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23)的两边沿和同步齿形带(30)的凸起带齿上制有能穿过螺钉(32)的通孔或沉孔,由螺钉(32)和螺母(33)将两根同步齿形带(30)联结在环形黑板(23)上。与同步齿形带(30)相啮合的带轮(28)分别紧固在驱动辊(24)的辊体和张紧轴(25)的两端上,并由驱动辊(24)和张紧轴(25)及其上的带轮(28)撑开环形黑板(23)及其上的同步齿形带(30)。驱动辊(24)的辊体上曲挠着环形黑板(23)以便揩擦辊(4)揩擦粉笔字迹,驱动辊(24)的辊体两端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左、右支板(26)、(27)的孔中,驱动辊(24)的一端轴上紧固着链轮(11),以接受动力而旋转驱动同步齿形带(30)和环形黑板(23)循环移动。不接触环形黑板(23)的张紧轴(25)的两端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调节支座(7)的孔中,调节支座(7)可以在左、右支板(26)、(27)上部的开口槽中滑动,配有螺母(8)的调节支座(7)上的螺杆穿入左、右支板(26)、(27)上部的凸台孔中,旋转螺母(8)可以移动调节支座(7)即移动张紧轴(25)而改变同步齿形带(30)的张紧度。垫板(31)的一平面与环形黑板(23)贴合接触,即在L×H范围,环形黑板(23)由垫板(31)垫着以供粉笔书写。由左、右支板(26)、(27)及垫板(31)为主体构成的机架两条滑行槽供联结在环形黑板(23)上的同步齿形带(30)滑行移动,如图16所示。揩擦辊(4)的辊体两端轴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调压支座(10)的孔中,调压支座(10)分别可以在左、右支板(26)、(27)下部的开口槽中滑动,配有螺母(8)的调压支座(10)上的螺杆穿入左、右支板(26)、(27)下部的凸台孔中,旋转螺母(8)可以移动揩擦辊(4)而改变其与环形黑板(23)的接触压力。揩擦辊(4)的一端轴头上紧固着链轮(13),以接受动力而旋转揩擦环形黑板(23)上的粉笔字迹。原动机(17)紧固在右支板(27)上,其轴上紧固着链轮(12)。链条(15)将链轮(11)、(12)、(13)连接后由支承在支座(16)上的链轮(14)张紧,支座(16)在调节移动后紧固在右支板(27)上。护罩(29)罩住除L×H范围的其余各部位并在尺寸L两侧制有罩住螺钉(32)、螺母(33)的边缘。该例所用的其它构件如示意图中所注的件号(4)、(7)、(8)、(10)、(11)、(12)、(13)、(14)、(15)、(16)、(17)、(18)、(20)、(21),与前述的名称及内容相同,不予重述。
2.链传动的实施例。图12是该例的主视图,图14是图12的K-K剖视图并×2放大,图15是图12的右视图,图17是图14的V-V剖视图,图18是图15的S-S剖视图并×2放大。为便于看清内部结构,在图12上割去了部份护罩(39),环形黑板(34)、垫板(37)、导轨(38)、链条(40)及链条销轴(41)、螺钉(42)。图12中的左支板(26)和右支板(27)上作了局部剖视。在图14上割去了部份链条(40)、链轮(35)及对驱动辊(36)环形黑板(34)作了局部剖切。在图15上割去了部份护罩(39),卸去了摇把(18)、挡尘板(21)。
如图示。在左支板(26)和右支板(27)相间的内侧,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34)的两边沿制有小孔,两根滚子链条(40)上换装了制有螺孔的链条销轴(41),螺钉(42)穿入环形黑板(34)上的小孔后拧紧在链条销轴(41)的螺孔上而将链条(40)联结在环形黑板(34)上。与链条(40)相啮合的链轮(35)分别紧固在驱动辊(36)的辊体和张紧轴(25)的两端上,并由驱动辊(36)和张紧轴(25)及其上的链轮(35)撑开环形黑板(34)及其上的链条(40)。驱动辊(36)的辊体与链轮(35)的贴合部位制有让链条销轴(41)通过的凹槽,驱动辊(36)的辊体上曲挠着环形黑板(34)以便揩擦辊(4)揩擦粉笔字迹,驱动辊(36)的辊体两端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左、右支板(26)、(27)的孔中,驱动辊(36)的一端轴上紧固着链轮(11),以接受动力而旋转驱动链条(40)和环形黑板(34)循环移动。不接触环形黑板(34)的张紧轴(25)的两端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调节支座(7)的孔中,如图示,旋转螺母(8)可以移动张紧轴(25)而改变链条(40)的张紧度。垫板(37)的一平面与环形黑板(34)贴合接触,即在L×H范围,环形黑板(34)由垫板(37)垫着以供粉笔书写。装置在由左、右支板(26)、(27)及垫板(37)为主体构成的机架上的导轨(38)供联结在环形黑板(34)上的链条(40)滑行移动,如图17所示。揩擦辊(4)的辊体两端轴头上配有轴承装配在调压支座(10)的孔中,如图示,旋转螺母(8)可以移动揩擦辊(4)而改变其与环形黑板(34)的接触压力。揩擦辊(4)的一端轴头上紧固着链轮(13),以接受动力而旋转揩擦环形黑板(34)上的粉笔字迹。护罩(39)罩住除L×H范围的其余各部位并在尺寸L两侧制有罩住链条(40)、螺钉(42)的边缘。该例所用的其它构件如示意图中所注的件号(4)、(7)、(8)、(10)、(11)、(12)、(13)、(14)、(15)、(16)、(17)、(18)、(20)、(21)及(25)、(26)、(27),与前述的名称及内容相同,不予重述。
以上介绍的诸构造的自动揩擦黑板,在机构上还应考虑下列方面1.满足各运动零件工作要求的润滑机构;2.使用安装与运输吊装机构;3.方便教学中有些图表的夹持展视的夹具;4.控制电源的开关5.粉笔以及常用教具的放置;6.照明灯光等。这些机构由具体设计时确定。
本发明创造的使用过程是,教师可以呈自然站立姿态甚至坐着用粉笔在L×H范围的下半部份书写,过后即按动开关由电力将书写内容随环形黑板移升至L×H范围的上半部份。学生观看黑板不会因为书写内容所处的部位太低或太偏或教师挡住而影响视线,教师不用揩擦黑板可以继续书写。当用过的书写内容不需要时,按动开关将书写内容随环形黑板经背面向下移至揩擦机构处揩擦干净,克服了由手工揩擦黑板所造成的诸多缺陷。由此周而复始使用它。
使用本发明创造的显著好处是1.不用手工揩擦黑板,没有粉笔灰尘飞扬,既利于保护师生健康又避免了粉笔灰尘污染人身与教室。
2.克服了由手工揩擦黑板造成的体力消耗和教学时间的浪费。
3.教师用粉笔书写始终可以呈自然舒适姿态,学生观看黑板不会因为书写内容太低、太偏或教师挡住而受影响,改善了教学条件。
4.仍可使用价廉的粉笔,有长远的经济价值。
5.可以避免黑板与墙壁造为一体,有利于改变场所时使用和教学环境的美观。
另外,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列显著的优点1.环形黑板在形体上为平皮带状,便于制造。
2.揩擦辊为套装纤维套(绒布套)结构,便于用户自行更换。
3.构造紧凑,形状规矩。外观上能够实现美观。
本发明创造的实施。关于环形黑板,可以由橡皮布(胶印机上的使用件)改型而制成或由其它途径制成;关于胶粘橡胶层的技术为现有和有实例;绒布套目前市场上有出售。所以,实施的条件是成熟的。具有一般技术与设备条件的中、小型工厂均能制造。
本发明创造适用于各类学校和其它教学、演示场所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教学或演示场所使用的自动揩擦黑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上紧固着链轮(12)的原动机(17)紧固在机架上,链条(15)将链轮(11)、(12)、(13)连接后由支承在支座(16)上的链轮(14)张紧,支座(16)经调节移动后紧固在机架上;链轮(11)紧固在由机架中左、右支板上的孔支承的驱动辊上,驱动辊和由调节支座(7)上的孔支承的张紧辊或张紧轴撑开环形黑板后,环形黑板的部份内面与机架中垫板的一平面贴合接触;链轮(13)紧固在由调压支座(10)上的孔支承的揩擦辊(4)上,揩擦辊(4)被装置成与曲挠在驱动辊上的环形黑板呈圆弧相切接触;调节支座(7)和调压支座(10)由机架中左、右支板上的开口槽与凸台支承,调节支座(7)和调压支座(10)由其上的螺纹参与实行调节移动或固定;揩擦辊(4)是由绒布套或其它纤维套(4-1)套装在辊芯(4-2)上后再由压盖(4-3)将(4-1)的两端压住在(4-2)上而构成的总体;集尘盆(20)放置在揩擦辊(4)的下面;护罩(19)或(29)或(39)罩住装置上除L×H范围的其余部位,或由它物替代护罩的某些部份。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黑板为下列之一内容〔1〕、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1)。〔2〕、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23),在其内面两边沿联结着同步齿形带(30)或三角带或平型带。〔3〕、整体或拼接而成的具有曲挠性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34),在其两边沿联结着滚子链条(40)或双节距滚子链条或套筒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辊和张紧辊或张紧轴为下列之一内容〔1〕、由驱动辊(2)和张紧辊(3)的辊体撑开环形黑板(1)。〔2〕、驱动辊(24)和张紧轴(25)上分别紧固着与联结在环形黑板(23)上的同步齿形带(30)相啮合的带轮(28),或驱动辊(24)和张紧轴(25)上分别紧固着与联结在环形黑板(23)上的三角带或平型带相啮合的带轮,由驱动辊(24)和张紧轴(25)撑开环形黑板(23)。〔3〕、驱动辊(36)和张紧轴(25)上分别紧固着与联结在环形黑板(34)上的滚子链条(40)相啮合的链轮(35),或驱动辊(36)和张紧轴(25)上分别紧固着与联结在环形黑板(34)上的双节距滚子链条或套筒链条相啮合的链轮,由驱动辊(36)和张紧轴(25)撑开环形黑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为下列之一内容〔1〕、由左支板(5)、右支板(6)、垫板(9)或由左支板(5)、右支板(6)、垫板(9)、压条(22)为主体构成的机架,其上的凹槽供环形黑板(1)滑行移动。〔2〕、由左支板(26)、右支板(27)、垫板(31)为主体构成的机架,其上的滑行槽供联结在环形黑板(23)上的同步齿形带(30)或三角带或平型带滑行移动。〔3〕、由左支板(26)、右支板(27)、垫板(37)为主体构成的机架,其上的导轨(38)供联结在环形黑板(34)上的滚子链条(40)或双节距滚子链条或套筒链条滑行移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黑板的技术创新。传统的教学用黑板用粉笔书写后,由手工揩擦黑板,造成粉笔灰尘飞扬危害健康和污染人身与环境等。本实用新型用电力驱动按指令工作,由易于制造的平皮带状环形黑板在特定范围供人们用粉笔书写和便于更换构件的揩擦机构在密闭罩内替代人揩擦粉笔字迹。所以具有不用手工揩擦黑板,不受粉笔灰尘危害,节约教学时间,改善教学条件和仍可使用价廉的粉笔等优点。
文档编号B43L1/04GK87209703SQ87209703
公开日1988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灶生 申请人:李灶生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