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0366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驱动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之驱动方法的发明。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作为人与信息之间主要的沟通界面,目前平面显示器主要有下列几种等离子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OELD)、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以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等。其中,等离子显示器以其大尺寸、自发光、无视角依存、轻薄以及全彩色等优点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之主流。
请参考图1,该图为一种公知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等离子显示器100主要是由前基板(front substrate)110、后基板(rear substrate)120、扫描电极(scan electrode)112、保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114、寻址电极(address electrode)122以及障壁(rib)130所构成。其中,扫描电极112与保持电极114成对设置在前基板110上,且扫描电极112与保持电极114上覆盖有介电层116与保护层118。此外,寻址电极122与障壁130设置于后基板120上,其中障壁130于前基板110与后基板120之间围出多个放电(discharge)空间140,且每一放电空间140中填充有放电气体(图中未表示出)。此外,放电空间140内还设置有萤光材料层(fluorescent material layer)150,且每一对扫描电极112与保持电极114均与寻址电极122交错于放电空间140内,其中通过扫描电极112、保持电极114以及寻址电极122所提供的电压,可使放电气体产生放电现象,以发出紫外光来照射萤光材料层150,进而点亮等离子显示器100。
请参考图2,该图为公知的等离子显示器驱动信号的时序图。一般而言,等离子显示器所显示的帧图像(frame)由多个子帧(sub-frame)所构成,而每一个子帧包括重置期间(resetperiod)Tr、寻址期间(address period)Ta以及保持期间(sustainperiod)Ts。在重置期间Tr中,通过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上之重置脉冲202来清除前一子帧显示时所残留的壁电荷(wall charge),使得等离子显示器的每个显示单元都位于相同的起始状态,以增加面板显示时的均匀度。接着,在寻址期间Ta中,施加寻址脉冲204于寻址电极上,并同时依序输入扫描脉冲206至各扫描电极上,以在欲点亮的显示单元中累积壁电荷。然后,在保持期间Ts中,对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交替施加保持脉冲208,以使有壁电荷存在的显示单元发生放电,而呈现点亮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知的完整的驱动信号会在每一个子帧中通过重置脉冲来清除残留的壁电荷,但当显示单元处于保持期间而其电源中断时,将使得壁电荷残留在显示单元中。如此一来,下次激活等离子显示器时,将可能因为初始输入的驱动信号并不完整,使得重置脉冲未完全建立便输入后续之扫描脉冲或保持脉冲。其中,由于残留的壁电荷未被完全消除,因此再次激活等离子显示器时,将使得显示单元内的空间电压值(gap voltage,在此就是壁电荷电压加上扫描脉冲或保持脉冲之电压)大于放电气体之放电点火电压(firing voltage),因而造成显示单元的误放电(errordischarge)。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清除残留的壁电荷,以避免等离子显示器产生误放电的驱动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此等离子显示器例如具有多个扫描电极、多个保持电极以及多个寻址电极,并适于通过多个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以重复重置期间、寻址期间以及保持期间而显示连续的帧图像。此驱动方法的特征是在输入驱动信号之前或驱动信号中断时,输入壁电荷清除信号至扫描电极,以清除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周围所残留的壁电荷。
本发明之驱动方法是通过壁电荷清除信号来清除驱动信号中断时可能残留的壁电荷,因此可有效避免等离子显示器重新激活时因残留壁电荷所造成的误放电。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的一种等离子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公知的等离子显示器之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等离子显示器之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4A~4D依序为显示单元处于保持期间时,其壁电荷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壁电荷清除信号的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另一种壁电荷清除信号的时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等离子显示器110前基板112扫描电极114保持电极116介电层118保护层120后基板122寻址电极130障壁140放电空间150荧光材料层
202、302重置脉冲204、304寻址脉冲206、306扫描脉冲208、308保持脉冲Ta寻址期间Tr重置期间Ts保持期间Vf放电点火电压Vs保持脉冲之电压值Vwall壁电压Vg空间电压值502、602第一脉冲504、604第二脉冲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该图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等离子显示器之驱动信号的时序图。考虑显示时的灰阶变化,等离子显示器的每一帧通常可分割为多个子帧,其中每一子帧具有不同的保持期间,并可相互搭配而显示不同的灰阶度。本实施例所示其中一个子帧之驱动波形,以作为举例之用。
首先,在重置期间Tr中,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加载有重置脉冲302,其中通过重置脉冲302可先使等离子显示器的所有显示单元放电,再将放电所产生的电荷缓慢清除,以使得每个显示单元都位于相同的起始状态,进而增加面板显示时的均匀度。
接着开始寻址期间Ta,其中寻址电极上施加有寻址脉冲304,而扫描电极上施加有扫描脉冲306,以选择欲点亮之显示单元进行壁电荷之累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仅绘出一条扫描电极,但实际运作时,在此寻址期间Ta内依序对等离子显示器的每一条扫描电极均施加扫描脉冲,以搭配寻址电极上之寻址脉冲而将对应的显示数据写入对应的显示单元内。
将显示数据写入所有的显示单元之后,则进入保持期间Ts,其中以交错的方式在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施加相同电压值的保持脉冲308,以使之前进行写入动作的显示单元持续放电,而维持点亮的状态。请参考图4A~4D,这些图依序表示显示单元处于保持期间时,其壁电荷的变化示意图。
首先,如图4A所示,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在寻址期间内储存有一定数量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此时在扫描电极上施加电压值为Vs的保持脉冲,而保持电极则处于接地电压下,其中保持脉冲的电压值(sustain voltage)Vs比气体的放电点火电压(firingvoltage)Vf为低。然而,由于之前进行写入动作的显示单元内具有壁电荷所形成的壁电压(wall voltage)Vwall,因此在保持脉冲的电压值Vs与壁电压Vwall相加,显示单元之气体所承受的空间电压值Vg=Vwall+Vs。此电压值Vg大于气体的放电点火电压Vf,使得显示单元内之气体开始电离放电,且扫描电极上的正电荷以及保持电极上的负电荷分别受到同极性的电压排斥而往对向电极移动,并造成如图4B所示之相反极性的壁电荷累积。接着,如图4C所示,改为在保持电极上施加电压值为Vs的保持脉冲,而扫描电极则处于接地的状态。此时,空间电压值Vg又将因为保持脉冲的电压值Vs与壁电压Vwall之和超过气体之放电点火电压Vf,而再次引发气体放电。然后,再回到如图4D所示之原始状态。
基于上述图4A~4D的步骤,只需反复提供保持脉冲至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便可维持显示单元内之气体放电,使得显示单元持续发光。然而,当显示器在保持期间因关闭电源或其它因素造成驱动信号中断时,将使得壁电荷残留在显示单元中,而造成重新驱动时可能发生之气体误放电等问题。因此,本发明之驱动方法是在下一次之驱动信号输入前,先提供一壁电荷清除信号至扫描电极上,以清除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上可能残留的壁电荷。
请参考图5,该图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壁电荷清除信号的时序图。本发明之壁电荷清除信号例如具有第一脉冲502以及第二脉冲504,且第一脉冲502与第二脉冲504例如分别是极性相反的正指数波与负指数波。举例而言,若驱动信号在对保持电极输入保持脉冲时中断,此时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分别累积有正电荷与负电荷。当对扫描电极施加第一脉冲502时,由于第一脉冲502为正指数波,因此可驱使扫描电极上之正电荷往保持电极上移动,并可同时吸引保持电极上之负电荷,以达到清除残余壁电荷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加第一脉冲502时,可能因空间电压值较大而导致气体放电,然而由于第一脉冲502为指数波形,因此即使在此期间产生放电仍将因为其电压变化不大而属于弱放电,不易被人眼察觉。此外,在施加第二脉冲504的期间,则可在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上重新累积壁电荷。
另外,若驱动信号在对扫描电极输入保持脉冲时中断,此时扫描电极上累积有负电荷,而保持电极上累积有正电荷,此时在对扫描电极施加第一脉冲502的期间,扫描电极上的负电荷将会持续累积。此外,在对扫描电极施加第二脉冲504的期间,可驱使扫描电极上累积之负电荷往保持电极上移动,并吸引保持电极上之正电荷,以清除残余的壁电荷,且由于第二脉冲504为指数波形,因此即使在此期间可能因空间电压值过大而导致气体放电,仍将因为其指数波形之电压变化不大而属于弱放电。
承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清除壁电荷信号可有效清除驱动信号中断时所残留的壁电荷,以避免下次重新驱动时可能发生的误放电。此外,本发明亦可通过对第一脉冲(或第二脉冲)的波形与周期的调整,而降低可能发生弱放电的机率,且重新累积之壁电荷量亦可通过对第二脉冲(或第一脉冲)之调整进行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之驱动方法亦可选择在驱动信号中断时即送出此清除壁电荷信号,可达到相同的清除壁电荷的效果。
本发明之清除壁电荷信号可依不同的面板特性与其驱动方式进行调整,其中诸如上述之脉冲波形的斜率、电压值,以及脉冲波之个数与位置等皆可能因实际情形与设计需求而有所不同。因此,上述之指数波形的清除壁电荷信号仅为举例之用,在本发明之其它实施例中,还可提出具有其它脉冲波形之清除壁电荷信号。图6所示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之另一种壁电荷清除信号的时序图,其中壁电荷清除信号之第一脉冲602与第二脉冲604例如分别是正三角波与负三角波。然而,关于此第一脉冲602与第二脉冲604之作用请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驱动方法是在下一次之驱动信号输入之前,或在驱动信号中断时输入壁电荷清除信号至扫描电极,用以清除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上可能残留之壁电荷。因此,通过本发明之驱动方法可有效避免等离子显示器开机时因残留壁电荷所造成之误放电,进而改善显示质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该等离子显示器具有多个扫描电极、多个保持电极以及多个寻址电极,并适于通过多个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以重复重置期间、寻址期间以及保持期间而显示连续之帧图像,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上述这些驱动信号之前或上述这些驱动信号中断时,输入壁电荷清除信号至上述这些扫描电极,以清除上述这些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周围所残留之壁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壁电荷清除信号包括第一脉冲以及第二脉冲,且该第一脉冲与该第二脉冲之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脉冲之波形是斜率渐减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脉冲之波形是斜率渐增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脉冲包括正指数波与正三角波中之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脉冲包括负指数波与负三角波中之一种。
全文摘要
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此等离子显示器具有多个扫描电极、多个保持电极以及多个寻址电极,并适于通过多个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以重复重置期间、寻址期间以及保持期间而显示连续的帧图像。此驱动方法是在输入驱动信号之前或驱动信号中断时,输入壁电荷清除信号至扫描电极,以清除扫描电极与保持电极周围所残留的壁电荷,因此可有效避免等离子显示器重新激活时因残留壁电荷所造成的误放电。
文档编号G09F9/313GK1779759SQ200410091578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傅春霖, 简钰庭, 林琦修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