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能量回收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27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能量回收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面板设备,且更为具体的说涉及包括能量回收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表示现有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将一帧划分为其发光数目彼此不同的多个子场来驱动图像灰度级。每个子场被划分为均匀产生放电的复位部分,选择放电单元的寻址部分和根据放电数目实现灰度级的维持部分。例如,将对应于1/60秒的帧部分(16.67ms)划分为8个子场,从而显示具有256灰度级的图像。另外,8个子场的每一个被再次划分为寻址部分和维持部分。这里,在每个子场,维持部分以2n的比率增加(n=0,1,2,3,4,5,6,7),而每一子场的复位部分和寻址部分在每个子场都不改变。
另一方面,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包括将交替的维持电压(Vs)加到Y电极和Z电极以维持在维持周期期间选择的单元的放电的驱动设备。
这种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分别被包括在Y电极驱动单元和Z电极驱动单元中。在每个驱动单元中包括的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如图3所示。
图2是现有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的结构。图3是由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形成的脉冲形状。如图2和3所示,现有的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使用能量回收电路以回收面板中不需要的产生的能量,也就是,反应能量。
首先,在状态1中,接通第一开关Q1,且断开第二到第四开关Q2、Q3、Q4。因此,在电容Css中存储的能量因为谐振的缘故被提供到面板Cp,且因此Vp上升。在状态1中,如图4所示,在电感L中流动的电流是+IL,这是因为其被从电容Css提供到面板Cp。
在状态2中,接通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且断开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这样,Vp变为维持电压Vs。在状态1的结束时间,也就是,Vp的值由LC谐振在t1变为最大时,维持电压Vs被加到面板Cp。这里,维持电压Vs代表维持放电单元的放电的电压。
之后,在状态3中,接通第三开关,且断开第一、第二和第四开关Q1、Q2和Q4。因此,在面板Cp中存储的能量由LC谐振放电到电容Css,回收了能量,且Vp下降。在状态3中,在电感L中流动的电流变为-IL,这是因为电流从面板Cp流到电容Css,如图4所示。
最后,在状态4中,接通第三和第四开关Q3,Q4,且断开第一和第二开关Q1,Q2。因此,Vp变为地电平。在状态3的结束时间,也就是,在t2,Vp维持地电平。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中包括的能量回收电路仅使用一个电感以回收和提供能量,且这样现有的能量回收电路指示驱动效率根据电感L而不同。
换句话说,如果电感L的感应系数较高,那么减少功耗,且因此能量回收电路的驱动效率变高,相反的,维持脉冲中电压的升高变得缓和且难以引起强的放电,因此存在放电效率变低的问题。
现在,在提供能量到面板Cp的时间ER-up中,使得通过具有相对低的感应系数的电感提供能量,且在回收能量到电容Css的时间ER-down中,使得通过具有相对高的感应系数的电感回收能量,从而解决问题。
图4是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的另一实例。如图4所示,现有能量回收电路从电容Css经一供应路径提供能量到面板Cp,该供应路径顺序通过第一开关Q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感L1。
另外,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具有使得从面板Cp经一回收路径回收能量到电容Css的结构,该回收路径顺序通过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开关Q3。
因为电容Css的能量被通过具有相对低的感应系数的第一电感L1提供到面板Cp,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允许电压快速升高,因此产生相对强的放电并改进放电效率。另外,现有的能量回收电路允许面板Cp的能量被通过相对高的感应系数的第一电感L2回收到电容Css,从而减少能耗。
图5是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的另一实例。如图5所示,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允许从电容Css经顺序通过第一开关Q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感L1’的供应路径提供能量到电容Css。另外,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经顺序通过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第三开关Q3的回收路径,从面板Cs回收能量到电容Css。
这里,因为,仅通过第一电感L1’将电容Css的能量提供到面板Cp,也就是,在能量提供路径产生相对低的感应系数,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允许电压快速升高,因此产生相对强的放电且改进放电效率。另外,现有的能量回收电路允许面板Cp的能量被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回收到电容Css,也就是,在能量回收路径产生相对高的感应系数,从而减少能耗。
但是,在允许在能量回收路径产生相比能量提供路径更高的感应系数,且由此提高放电效率的结构中,能量提供和能量回收的切换时间彼此不同,且能量提供路径和能量回收路径的感应系数彼此也不同,因此引起在能量提供操作和能量回收操作之间的不平衡。
图6是由如图4和5所示的现有能量回收电路形成脉冲波形。如图6所示,因为在现有能量回收电路中,能量提供和能量回收的切换彼此不同,且能量提供路径和能量回收路径的感应系数彼此不同,随着时间经过,在电容Css中存储的能量的电压Vcss持续变小,小于Vs/2。
换句话说,因为以相比能量回收过程相对低的感应系数执行能量提供过程,而存在由于第一电感L1,L1’的饱和而电容Css中电荷损失的可能性。另外,因为以相比能量提供过程相对高的感应系数执行能量回收过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相比电容Css的电容,由于图4中第二电感L2中或图5中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中存储的能量的相对增加,而仅有更少量的电荷被回收到电容Css。因此,存在提供到面板Cp的能量的电压不稳定且因此驱动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背景技术的这些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本发明能够通过恒定地维持在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来保证驱动稳定性。


将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表示现有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图2是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的实例;图3是现有回收电路形成的脉冲形状;图4是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的另一实例;图5是现有能量回收电路的再一实例;图6是由如图4和5所示的现有回收电路形成的脉冲形状;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电路;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电路;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波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且通过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电压控制的电容,其将所述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且将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感应系数、其中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一电感,和具有第二感应系数、其中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二电感。
等离子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四感应系数、其中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四电感,以及允许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三电感。
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且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且通过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回收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且将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感应系数、其中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一电感,和具有第二感应系数、其中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二电感。
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四感应系数、其中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四电感,以及允许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三电感。
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且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提供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电极,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回收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所述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且将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且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第一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电路。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Cp,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80,电压施加单元90和电压维持单元100。
等离子显示面板Cp包括电极ELD。
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V1的能量。在这时,第一电压V1优选地是维持电压Vs的0.5倍,以维持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在该电容中存储维持放电需要的能量。
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80适于通过谐振经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向电极ELD提供由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提供的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且适于允许通过谐振经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电极ELD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
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80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81、能量回收控制单元83和电感单元85。
能量提供控制单元81包括第一开关Q1和第一二极管D1。接通第一开关Q1形成提供在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中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中存储的能量到面板Cp的路径。该第一开关Q1的一端和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一端连接。该第一二极管D1阻止反向电流从面板Cp经第一开关流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和第一开关Q1的另一端连接。
能量回收控制单元83包括第三开关Q3和第二二极管D2。接通第三开关Q3形成从面板Cp回收能量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中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路径。这个第三开关Q3的一端公共地连接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一端以及第一开关Q1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阻止反向电流经第三开关Q3从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流到面板Cp。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和第三开关Q3的另一端连接。
电感单元85以及面板Cp一起构成串联LC谐振电路,且包括具有第一感应系数、其中通过能量提供控制单元81输入的能量流动的第一电感L1,以及具有第二感应系数、其中输入进能量回收控制单元83的能量流动的第二电感L2。在这时,第一感应系数小于第二感应系数。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且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面板Cp的电极ELD。另外,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且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面板Cp的电极ELD。
在由谐振将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ELD之后,电压施加单元90将第二电压V2加到电极ELD,且在由谐振从电极ELD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之后,将第三电压V3加到电极ELD。在这时,第一电压优选地等于维持电压Vs,且第三电压V3优选地电极地电平电压。这个电压施加单元90通过接通第二开关Q2将第二电压V2加到电极ELD,且通过接通第四开关Q4将第三电压V3加到电极ELD。
电压维持单元100分配第四电压V4,以由此维持第一电压V1恒定。电压维持单元100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Css’。将第四电压加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Css’的一端,且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Css’的另一端连接在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70中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一端。这样,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Css’和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串联连接,以由此分配第四电压。在第四电压等于维持电压Vs的情况中,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Css’和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具有相同电容值,从而将维持电压的0.5倍的电压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如下。
在能量提供步骤中,接通第一开关Q1,且全部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二开关到第四开关Q2、Q3、Q4。因此,在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中存储的能量被提供到面板Cp,其中提供能量的路径从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经第一开关Q1一第一二极管D1一电感单元85的第一电感L1到面板Cp。
在维持电压保持步骤中,接通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且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因此,在面板Cp中保持维持电压Vs。
在能量回收步骤中,接通第三开关Q3,且全部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一、第二和第四开关Q1、Q2、Q4。因此,在放电的情况下从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回收面板的反应能量的一部分。其中回收能量的路径从面板Cp经电感单元85的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第三开关Q3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电感L1饱和,由此引起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中的电荷损失,或者在第二电感L2中存储的能量相对增加,由此使得相比电容仅更少量的电荷被回收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这样,在回收低于Vs/2的能量并在电容Css中存储的情况中,电压维持单元100将等于维持电压的第四电压(V4=Vs)降低Vs/2,使得将Vs/2的电压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因此,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电压保持Vs/2。换句话说,在将能量充电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情况中,通常充电Vs/2电压的能量。
在基本电压保持步骤中,接通第三和第四开关Q3、Q4,且断开第一和第二开关Q1、Q2。因此,加到面板Cp的电压变为地电压GND。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电路。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相比第一实施例在电感单元上不同。
换句话说,第一实施例的电感单元85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每个具有彼此不同的感应系数。在这时,第一电感L1包括在能量提供路径中,而第二电感L2包括在能量回收路径中。
另一方面,第二实施例的电感单元85’包括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在这时,第四电感L4包括在能量提供路径中,且第四电感L4和第三电感L3包括在能量回收路径中。因此,在能量回收过程中有关谐振的能量是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的和。
该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且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面板Cp的电极ELD。另外,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且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感L4的一端。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如下。
在能量提供步骤中,接通第一开关Q1,且全部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二开关到第四开关Q2、Q3、Q4。因此,在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中存储的能量被提供到面板Cp。提供能量的路径从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经第一开关Q1-第-二极管D1-电感单元85’的第四电感L4到面板Cp。
在维持电压保持步骤中,接通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且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因此,在面板Cp中保持维持电压Vs。
在能量回收步骤中,接通第三开关Q3,且全部断开其它开关,也就是,第一、第二和第四开关Q1、Q2、Q4。因此,在放电的情况下从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回收面板的反应能量的一部分。其中回收能量的路径从面板Cp经电感单元85’的第四电感L4-电感单元85’的第三电感L3-第二二极管D2-第三开关Q3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
在这个过程中,第四电感L4饱和,由此引起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中的电荷损失,或者在第四L4和第三电感L3中存储的能量相对增加,由此使得相比电容仅更少量的电荷被回收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这样,在回收低于Vs/2的能量并在电容Css中存储的情况中,电压维持单元100将等于维持电压的第四电压(V4=Vs)降低Vs/2,使得将Vs/2的电压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因此,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电压保持Vs/2。换句话说,在对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充电能量的情况中,通常充电Vs/2电压的能量。
在基本电压保持步骤中,接通第三和第四开关Q3、Q4,且断开第一和第二开关Q1、Q2。因此,加到面板Cp的电压变为地电压GND。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波形。如图9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中,虽然能量提供和能量回收的切换时间彼此不同,且能量提供路径和能量回收路径分别彼此不同,加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Css的第一电压恒定地维持在Vs/2。
这样描述了本发明,很明显可以对本发明以多种方式做出改变。这种改变不被认为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这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改变意在被包括在下面权利要求的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其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以及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且通过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所述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并且将所述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一电感,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一电感,该电感单元还包括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第二电感,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二电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进一步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四感应系数的第四电感,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四电感,以及允许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三电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9.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其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ELD),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回收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和电压维持单元,其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电极,且通过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回收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且将所述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第一电感,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一电感,以及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第二电感,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二电感。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提供在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到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其形成路径以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电感单元,其包括具有第四感应系数的第四电感,通过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单元输入的能量流过该第四电感,以及允许在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单元中输入的能量流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三电感。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16.一种包括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设备,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电极;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其提供和回收对应于第一电压的能量;能量提供和回收控制单元,其适于通过具有第一感应系数的提供路径将由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提供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且通过具有第二感应系数的回收路径从所述电极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电压施加单元,其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提供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二电压加到所述电极,且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能量回收到所述电极之后将第三电压加到所述电极;和电压维持单元,其分配第四电压且维持所述第一电压恒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设备,其中该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其将所述第四电压分压以将所述第一电压加到所述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设备,其中,该能量提供和回收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所述电压维持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并且将第四电压加到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的一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设备,其中该用于控制电压的电容具有和所述用于提供和回收的电容相同的电容值。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驱动设备,其中该第二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是维持电压,其能够保持维持放电,所述第一电压是所述维持电压的0.5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等离子显示面板设备,且更为具体的说涉及包括能量回收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本发明能够通过恒定地保持在能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能量来保证驱动稳定性。
文档编号G09G3/20GK1770236SQ2005100992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崔正泌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