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41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平面型显示面板显示电视图像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视接收机等显示装置中,随着显示器件的进步,采用液晶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为LCD)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简称为PDP)等平面显示面板(以下,称为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薄型显示装置的产品化日益盛行。并且,使用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监视器正越来越大型化,例如50型(对角1270×10-3m等)的大型显示面板已投入使用。
随着装置的大型化,在以玻璃为主要部件的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强度上产生问题。即,当对平面型显示面板施加例如来自正面的冲击力、或因装置落下等引起的来自支承部的冲击力等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上有时会产生裂纹等而遭破坏。因此,研讨了各种对策。
在以玻璃为主要部件的平面型显示面板中,大多是在其背面侧设置以加强状态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金属制构件,以弥补玻璃构件强度的不足。作为有关加强平面型显示面板的现有技术,例如,有特开2002-99218号公报(文献1)、特开2002-189426号公报(文献2)、特开平11-119678号公报(文献3)及特开平07-322171号公报(文献4)所述的技术。
上述文献1所述的技术,是在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加强用金属板上追加折弯加强筋。以使强度增大。在该技术中,可以简单地进行显示面板器件的加强,但从另一方面可以预计到包括装置壳体在内的整体的强度是不够的。上述文献2所述的技术,除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加强用金属板外,还设置有增固框架,进行装置整体的加强。但是,在该技术中,背面加强用金属板和增固框架是各不相同的部件,因此在部件数、装置成本、尺寸等方面可能是不充分的。上述文献3所述的技术,通过将背面金属板和构成装置壳体的一部分的背面壳体组合而获得强度。在该技术中,可以减少部件数而且可以获得强度,但从维修等作业中进行再次组装时的螺钉紧固方面考虑担心很难得到足够稳定的强度等。进一步,上述文献4所述的技术,通过使装置壳体具有强度并将平面型显示面板设置在该壳体中,获得作为装置的强度。在本技术中,作为装置虽然可以获得足够的强度,但壳体本身还要承担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加强,因此将使壳体尺寸增大,恐怕很难缩减装置的整体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显示部内采用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在简略的且抑制尺寸增大的结构下,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稳定而得到加强和支承。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且能降低成本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作为可以将备有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部与支承台连接的显示装置,上述显示部的结构为,包括在1个构件内形成围绕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外周的框架状的(形成上述显示装置的外封装部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比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而成的框架构件。此外,上述显示部的结构,还包括在1个构件内除上述第一、第二部分外、还形成有与上述支承台连接的第三部分的框架构件。另外,上述第一部分构成为还形成显示装置的外封装部。
按照本发明,在显示部内采用有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抑制有尺寸增大的简略结构下为该平面型显示面板提供足够的强度,并能提供小型、易于制造且成本低的显示装置。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概观的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的结构中的框架构件的详图。
图4是表示图2的结构中的挠性电缆周边的连接状况的图。
图5是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支承台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7是图6的结构中的框架构件的详图。
图8是表示图6的结构中的挠性电缆周边的连接状况的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支承台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此外,在所有的图中,对具有共同功能的构成要素标以同一符号,并且,为避免烦杂,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图1~图5,是有关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概观的立体图。在图1中,显示装置1,具有将显示部101与支承台2连接并由其支承的结构。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01,构成为具有PDP等平面型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电视等的图像。以下,说明使显示部101为薄型显示器时的例子。
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01中的图像显示,根据来自调谐装置(图中未示出)或视频再生装置(图中未示出)等的信号进行。在支承台2上设置转动装置240,以使显示部101可以相对于支承台2进行二维或三维转动,从而可以相对于设置位置而改变视听位置。
图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01,以进行图像显示的PDP等平面型显示面板400为中心构成。在显示部101内,在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正面侧,以抑制外来光的反射等为目的设置滤光片构件300。该滤光片构件300,包括透明部301和遮蔽部302,通过该透明部301可以看到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在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通过两面粘接剂等配置框架构件500。进一步,在该框架构件500的背面侧,配置安装有根据图像信号驱动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600,并安装在框架构件500内。在电路基板600和平面型显示面板400之间,由作为连接用导体的挠性电缆410连接。该挠性电缆410,经由框架构件500上设有的连接孔510与电路基板600的连接器610连接。进一步,在电路基板600的后侧(背面侧),配置后盖板700,并以覆盖电路基板600的状态安装在框架构件500上。该后盖板700,也构成装置的外封装部件的一部分。上述框架构件500,与支承台2连接。
作为上述框架构件500,例如,采用由高分子材料成形制造的构件。该框架构件500,具有如下的结构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就是指在同一构件内只局部地改变该构件的形状或结构而形成多个部分的状态)地形成包围上述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外周的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比该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以加强状态通过两面粘接剂等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与上述支承台2连接的部分(第三部分)、位于与上述以加强状态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相反一侧的面上并支承上述电路基板600的部分(第四部分)、安装后盖板700的部分(第五部分)、及支承上述滤光片构件300的部分(第六部分)。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框架构件500中上述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与后盖板700、滤光片构件300一起构成显示装置1的外封装部。
装置整体由支承台2支承。支承台2与显示部101的连接,用支承台2上设有的连接凸起210来进行。连接凸起210与显示部101的框架构件500上设有的安装部连接。在该安装部中用螺钉等固定。
图3是表示框架构件500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框架构件500,具有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功能,由平面型显示面板支承部560通过两面粘接剂等(图中未示出)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在该框架构件500上,设置着使挠性电缆410通过的连接孔510、520、530等。通过这些连接孔,将从正面侧的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引出的挠性电缆410引导并连接在背面侧的电路基板600一侧。进一步,在该框架构件500上,还设有安装支承台2(=与支承台2连接)的安装部540,支承台2安装在本图的背侧。此外,在该安装部540上,还设有安装用螺钉孔541,在用螺钉固定支承台2时使用。此外,在该框架构件500上,还设有外封装部550,用于进行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的外封装。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挠性(flexible)电缆410周边的连接状况的截面图。
在图4中,挠性电缆410,通过框架构件500所设有的连接孔530,将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和构成电路基板600的一部分的驱动电路基板601连接。在挠性电缆410的中间部位,设有驱动IC420,该驱动IC420,安装在连接孔530的内壁上。平面型显示面板400,通过两面粘接剂430安装在框架构件500的平面型显示面板支承部560上。这样,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由框架构件500以使其加强的状态支承着,可以防止来自正面的推压或振动等外力造成的破坏。
电路基板600设置在框架构件500的背面侧,该电路基板600,安装并支承在该框架构件500所设有的支承部上。
在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具有作为外封装部件的作用的部件,为框架构件500、后盖板700和滤光片构件300。其中,后盖板700和滤光片构件300,安装在框架构件500上,作为显示装置1整体,具有以框架构件500为中心在其周围安装有部件的结构。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的支承台安装结构(连接结构)的说明图。(a)是支承台安装结构的分解图,(b)是表示其安装状态(连接状态)的图。
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01与支承台2的连接,如图5(b)所示,通过将支承台2的连接凸起210安装在框架构件500所设有的安装部540上进行。这时,将支承台2的连接凸起210穿过(插入)框架构件500所设有的支承孔542,支承台2的连接凸起210对框架构件500的安装部540的固定,通过将螺钉穿过安装螺钉孔541进行。借助于上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01与支承台2的连接,最终由支承台2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承。即,显示装置1,如以上的图4所述,作为整体,具有以框架构件500为中心在其周围安装形成显示部101的相关部件的结构。因此,通过框架构件500与支承台2的连接,构成由支承台2支承显示装置整体的形态。
如以上的图1~图5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示部101内的框架构件500,具有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包围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外周的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以加强状态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与支承台2连接的部分(第三部分)、支承电路基板600的部分(第四部分)、安装后盖板700的部分(第五部分)、及支承滤光片构件300的部分(第六部分)的结构,而且,上述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还形成显示装置1的外封装部,因此,可以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小型化,并由此可以减轻装置的重量和降低成本等。
图6~图9,是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显示装置1’,由在结构上包括进行显示的PDP等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显示部101’、及支承显示部101’的支承台12构成。显示部101’的图像显示,根据来自调谐装置(图中未示出)或视频再生装置(图中未示出)等的信号进行。在支承台2上设置转动装置240,以使显示部101’可以相对于支承台2进行二维或三维转动,从而可以相对于设置位置而改变视听位置。在显示部101’的表面侧,以抑制外来光的反射等为目的配置着滤光片构件300。该滤光片构件300,具有透明部301和遮蔽部302,通过透明部301可以看到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在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通过两面粘接剂等设置框架构件800。上述滤光片构件300,通过前框720安装在该框架构件800上。该框架构件800,由其安装部与支承台2连接。
在框架构件800的背面侧,设置着多个电路基板600。在电路基板600和平面型显示面板400之间,由挠性电缆410连接。该挠性电缆410,经由框架构件800上设有的连接孔810与电路基板600的连接器610连接。进一步,在电路基板600的后侧,配置后盖板730,构成显示装置的外封装部件的一部分。
作为上述框架构件800,例如,采用由高分子材料成形制造的构件。该框架构件800,具有如下的结构在1个构件内形成有围绕上述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外周的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比该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以加强状态通过两面粘接剂等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与上述支承台2连接的部分(第三部分)、位于与上述以加强状态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相反一侧的面上并支承上述电路基板600的部分(第四部分)、安装后盖板730的部分(第五部分)、及安装前框720的部分。后盖板730,设置成覆盖电路基板600及上述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在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中,后盖板730、前框720及滤光片构件300构成装置的外封装部。
装置整体,由支承台2支承。支承台2与显示部101’的连接,用支承台2上设有的连接凸起210来进行。连接凸起210,与显示部101’的框架构件800上设有的安装部连接。在该安装部中用螺钉等固定。
图7是框架构件800的立体图。框架构件800,具有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功能,由平面型显示面板支承部860通过两面粘接剂等(图中未示出)以加强状态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在该框架构件800上,设置着使作为连接用导体的挠性电缆410通过的连接孔810、820、830等。通过这些连接孔,将从正面侧的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引出的挠性电缆410引导并连接在背面侧的电路基板600一侧。进一步,在该框架构件80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支承台2的安装部840,支承台2安装在该图7的背侧。此外,在该安装部840上,还设有安装用螺钉孔841,在用螺钉固定支承台2时使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的挠性电缆周边的连接状况的截面图。挠性电缆410,通过框架构件800所设有的连接孔830,将平面型显示面板400和构成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的驱动电路基板601连接。在挠性电缆410的中间部位,设有驱动IC420。该驱动IC420,安装在连接孔830的内壁上。
平面型显示面板400,通过两面粘接剂430安装在框架构件800的平面型显示面板支承部860上。这样,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背面侧,由框架构件800加强,可以防止来自正面的推压或振动等外力造成的破坏。设在框架构件800的背面侧的电路基板600,安装并支承在框架构件800所设有的支承部上。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的支承台安装结构的说明图。(a)是支承台安装结构的分解图,(b)是表示其安装状态(连接状态)的图。显示装置1’中的显示部101’与支承台2的连接,如图9(b)所示,通过将支承台2的连接凸起210安装在框架构件800所设有的安装部840上进行。将支承台2的连接凸起210穿过(插入)框架构件800所设有的支承孔842后,该连接凸起210对安装部840的固定,通过将螺钉穿过安装螺钉孔841进行。借助于显示部101’与支承台2的连接,最终由支承台2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承。即,在显示装置1’中其显示部101’,作为整体,具有以框架构件800为中心在其周围安装部件的结构。因此,通过框架构件800与支承台2的连接,构成由支承台2支承显示装置整体的形态。
如以上的图6~图9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显示部101’内的框架构件800,具有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有围绕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外周的框架状部分(第一部分)、以加强状态支承平面型显示面板400的部分(第二部分)、与支承台2连接的部分(第三部分)、支承电路基板600的部分(第四部分)、安装后盖板730的部分(第五部分)、及支承前框720的部分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小型化,并由此可以减轻装置的重量和降低成本等。
另外,作为上述平面型显示面板400,除PDP外,还可以采用液晶面板、场致发射型面板、或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面板等,作为显示部,也可以是采用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采用场致发射型面板的场致发射型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FED)、或采用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面板的发光二极管型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
另外,框架构件的材质,并不限定于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例如金属等。当采用金属材料时,通过对其进行冲压加工等构成该框架构件。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支承台2配置在显示部101、101’的下方的结构,但本发明也不限定于此,支承台2也可以配置在显示部101、101’的侧面或上方侧。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将显示部与支承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平面型显示面板(flat panel display panel),进行图像显示;及框架构件,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有围绕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外周的框架(frame)状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比该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还包括可以与所述支承台连接的第三部分,而且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部分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
3.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将显示部与支承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平面型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滤光片(optical filter)构件,配置在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电路基板,安装有驱动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后盖板,覆盖所述电路基板;及框架构件,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有围绕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外周的第一部分、位于比该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可以与所述支承台连接的第三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一侧的面上并支承所述电路基板的第四部分、安装有所述后盖板的第五部分、及支承所述滤光片构件的第六部分。
4.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将显示部与支承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平面型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及框架构件,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有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外封装部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比该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还包括可以与所述支承台连接的第三部分,而且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部分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
6.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将显示部与支承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平面型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滤光片构件,配置在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电路基板,安装有驱动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后盖板,覆盖所述电路基板;及框架构件,在1个构件内一体状地形成有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外封装部的第一部分、位于比该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可以与所述支承台2连接的第三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一侧的面上并支承所述电路基板的第四部分、安装有所述后盖板的第五部分、及支承所述滤光片构件的第六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由高分子材料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在所述第三部分上,具有与所述支承台的连接部嵌合的连接单元,并可以由该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承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设有用于使在所述平面型显示面板和所述电路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用导体通过的贯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采用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化及降低成本等。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备有平面型显示面板的显示部,作为框架构件,具有在1个构件内形成围绕该述平面型显示面板的外周的框架状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比该第一部分更靠内侧并在该平面型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该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的结构。此外,还具有在1个构件内除上述第一、第二部分外还形成有与支承台连接的第三部分的结构。
文档编号G09F9/00GK1758839SQ200510105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8日
发明者白石干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