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4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餐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盒,尤其涉及一种盛放汤或菜肴时,其汁液不会外溢或相互渗杂的餐盒,可供使用于便当盒或类似的餐盒。
背景技术
便当盒为饮食所必备的用具之一。传统的便当盒结构仅为一可用来盛装食物的容器,其上再覆盖有一容器盖,且便当盒的材质也多半以金属(如不锈钢)为主。然而随着各类需求的增加,便当盒的结构也多様化。例如双层结构的便当盒,第一层为较深的容器,可用来放置主食(如饭或面),第二层为较浅的容器,可卡在第一层的边缘上,且该第二层可区分成复数的容置空间,专用来放置菜肴,使饭与菜、菜与菜之间分开放置,以保持主食与菜肴的食物口感。当然还有许多种的便当盒如可保温的便当盒,或可手提式的便当盒等等。
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繁忙,尤其学生或是上班族,已鲜少有时间准备便当,以致外食的人口增加。目前,外食用来盛装食物的容器中,又以可微波的便当饭盒居多,例如便利商店中所售的餐盒,多以PP(聚丙烯)材质为主,且该餐盒多半仅设有复数区隔空间,以供放置主食或菜肴,而没有提供供盛放汤的独立空间,就算有也必须另外提供附有杯盖的汤杯,来盛装汤液,以避免在运送的过程中,汤液倾倒外漏。
汤杯的提供固然提高了餐盒的可销售质感,然而这也增加了便当制造业者的成本,包括汤杯、杯盖本身的成本,以及将杯盖盖合在汤杯上的时间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直接用来盛装包括汤液与饭菜的餐盒,则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餐盒,其设有至少一可供盛装汤液的空间,并使其在盛装汤液后,汤液不会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餐盒,并使该餐盒内的菜肴、汁液等不会外溢或相互的渗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餐盒,该餐盒可进行该保温、保冷或保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餐盒,该餐盒设有一简易形成的把手,使易于提携该餐盒。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容器与一盖体,其中该容器内部具有隔墙,以将该容器区隔成复数容置空间,其中一容置空间用于盛放汤,其余的容置空间可供盛放其它食物;而该盖体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该盖体相对于容器的容置空间位置向下形成相对的凹陷区,且盖体各凹陷区的底部或外围以及容器相对位置的容置空间的隔墙设有可互相卡合的装置,使盖体与容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述的容器在容置空间的隔墙上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为在该隔墙的内侧墙面上设有一阶级部;而该盖体的下表面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设有一第二卡合部,且该第二卡合部利用在盖体的上表面形成向下的凹陷而凸出于盖体的下表面而形成;所述的每一个隔墙的上端面设有该第一卡合部,而盖体下表面的第二卡合部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设置,使整个餐盒内复数容置空间内的汁液不会外溢或相互渗杂;所述的盖体形成的复数个凹陷区可用来置放餐具以及调味包;所述的餐盒盖体上表面的凹陷区以及容器底部复数个凹陷之间所形成的外部空间中包覆有一隔热材质,使可进行该餐盒的保温、保冷或保鲜;所述的隔热材质为一泡棉;所述的容器边缘环设有一凸片,该凸片上设有一撕裂线,使可沿该撕裂线将部份凸片撕下而形成一把手;
所述的盖体的四周向上凸起形成一圈凸墙,该凸墙内墙面上并环设有一凹槽,以容纳一平面片体嵌合于其中,而将盖体的上表面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一特点是该餐盒盖体上表面的凹陷区以及容器底部复数个凹陷之间所形成的外部空间中包覆有一隔热材质,使可进行该餐盒的保温、保冷或保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该容器边缘环设有一凸片,该凸片上设有一撕裂线,使可沿该撕裂线将部份凸片撕下而形成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点是该盖体的四周向上凸起形成一圈凸墙,该凸墙内墙面上并环设有一凹槽,以容纳一平面片体嵌合于其中,而将盖体的上表面封闭。而该片体的表面则可印有广告文字或图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组件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组件立体组合图;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组件相互卡合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1的33剖面线的剖示图,其显示该餐盒包覆有一隔质材质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的凹陷区可供容纳餐具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其具有一简易形成的把手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复数个餐盒堆栈时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餐盒1;容器10;隔墙11;容置空间111、112、113;凹陷区23a、23b、23c;阶级部14;第一平面141;第二平面142;该盖体20;上表面21;下表面22;底部221;外围222;凸墙25;凹槽251;片体27;面纸44;筷子40;汤匙41;调味包42;牙签43;隔热材质50、50a;凸片60;撕裂线6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A以及图3B,附图内容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餐盒1的分解、组合及部份剖面示意图。该餐盒1包括一容器10、以及一可盖合于该容器10上的盖体20。
该容器10内部具有隔墙11,而可将该容器10隔成复数容置空间111、112、113等,每一个容置空间111、112、113具有一第一高度H,以供放置主食(如饭或面食)或菜肴等,并且其中一容置空间113专用于放置汤液或其它的液体。
该盖体20相对于容器10的容置空间111、112、113等位置向下形成相对的凹陷区23a、23b、23c等,该等凹陷区23a、23b、23c具有一第二高度h,该第二高度h小于该第一高度H,使每一个容置空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可放置食物。盖体20各凹陷区23a、23b、23c的底部或外围以及容器10相对位置的容置空间111、112、113的隔墙11设有可互相卡合的装置,使盖体20可与容器10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可使复数容置空间111、112、113内的汁液不会外溢或相互的渗杂。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盖体20可与容器10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该容置空间111、112、113的周缘的隔墙11上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为在该隔墙11的内侧墙面上设有一阶级部14。该阶级部14具有一第一平面141以及一第二平面142。该第一平面141以及第二平面142之间较佳的角度为呈一锐角θ1。该锐角θ1的角度较佳为80度到89度之间。
该盖体20包括一上表面21、以及一下表面22。该盖体20下表面22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之处亦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卡合部为利用在盖体20的上表面21形成向下的凹陷而凸出于盖体20的下表面22而形成。因此,该凸出于盖体20下表面22会形成一底部221以及一外围222。该底部221的延伸与该外围222夹有一钝角θ2。该钝角θ2与该锐角θ1较佳为相互的互补角度,因此,使该盖体20盖合在容器10上时,该凸出于盖体20下表面22的底部221以及外围222恰可卡固在第一阶级部14上,使盖体20与容器10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复数容置空间111、112、113内的汁液不会外溢或相互的渗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卡合部还可以是设于该隔墙的上端面上,而该第二卡合部可设于该盖体的下表面相对于第一卡合的位置,以供与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未图示)。
请参阅图4,该餐盒1盖体20的复数凹陷区23a、23b、23c以及容器10底部复数个凹陷之间所形成的外部空间中包覆有一隔热材质50、50a,使可进行该餐盒1的保温、保冷或保鲜,若按图4的实施例设隔热或保温材质,则本案餐盒1亦可作为冰淇淋等的冰品的容器使用。
请再参阅图5,盖体20上表面21所形成的复数凹陷区23a、23b、23c等,可做为放置面纸44、餐具(如筷子40、汤匙41等)、调味包42以及牙签43等。
请参阅图6,该盖体20的四周向上凸起形成一圈凸墙25,该凸墙25内墙面上并环设有一凹槽251,以容纳一平面片体27嵌合于其中,以将盖体20的上表面21封闭,使保持餐具的干净并避免在凹陷区内的物品(餐具调味包等)散落。所述的片体27的表面并可印有广告文字或图案271等。
此外,请再参阅图1,在该容器10边缘环设有一凸片60,该凸片60上设有一撕裂线61,使可沿该撕裂线61将部份凸片60撕下而形成一把手,如图7所示。该撕裂线61的形成可利用在压模时,在凸片60的预定地域压的特别的薄,以利于使用者撕裂该凸片60。
实施时,所述餐盒1可用来盛装任何包括固体与液体的食物;或者,具有该避免复数容置空间内的汁液相互渗杂的餐盒也可进一步被使用成保鲜容器,使可减少每一容置空间内的气味相互渗杂的可能性。因此,该餐盒也可以被用来当做一种携带式的食物器皿。
另外,请再参阅图8,由于容器10底部复数个凹陷之间所形成之外部空间与该盖体20的凹陷区相互对应,所以可以顺利的将复数个餐盒彼此之间相互堆栈、放置。如图9所示,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使用复数个容器作为放置菜肴与饭,而仅在最上面的容器置放盖体20。
该餐盒1的材质可为PP(聚丙烯)以供微波、免洗抛弃式的使用,或者其它适于重复使用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餐盒结构,为藉由盖体各凹陷区的底部或外围,使与容器相对位置的容置空间的隔墙相互的卡合,达成水密良好的餐盒,使汤液不会外溢。
2.本餐盒有别于以往的餐盒,其可直接盛装汤液,并利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互嵌卡,而达成快速组合或拆卸餐盒结构,其不但节省了必须使用汤杯的成本,也因为省略了盖合汤杯盖于汤杯上的步骤,而节省制作每一个餐盒的加工时间。
3.视餐盒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精度配合程度,本餐盒可至少达成在盛装汤液的墙肋顶面的良好密合。并可将此概念延伸至该每一个容置空间上,使主食、汤液与菜肴之间的汁液不会相互渗杂,以确保主食与菜肴可维持原有的口感。
4.本餐盒可制作成抛弃式的便当盒,以达到简便的目的;或者也可制作成重复使用式的餐盒,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5.餐盒外部包覆有隔热材质,可进行餐盒的保温、保冷或保鲜。
6.餐盒上设有简易形成的把手,以可利于提携该餐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上均深富实施的进步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餐盒,包括一容器与一盖体,其中该容器内部具有隔墙,以将该容器区隔成复数容置空间,其中一容置空间用于盛放汤,其余的容置空间可供盛放其它食物;而该盖体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相对于容器的容置空间位置向下形成相对的凹陷区,且盖体各凹陷区的底部或外围以及容器相对位置的容置空间的隔墙设有可互相卡合的装置,使盖体与容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在容置空间的隔墙上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为在该隔墙的内侧墙面上设有一阶级部;而该盖体的下表面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设有一第二卡合部,且该第二卡合部利用在盖体的上表面形成向下的凹陷而凸出于盖体的下表面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个隔墙的上端面设有该第一卡合部,而盖体下表面的第二卡合部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设置,使整个餐盒内复数容置空间内的汁液不会外溢或相互渗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形成的复数个凹陷区可用来置放餐具以及调味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餐盒盖体上表面的凹陷区以及容器底部复数个凹陷之间所形成的外部空间中包覆有一隔热材质,使可进行该餐盒的保温、保冷或保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材质为一泡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边缘环设有一凸片,该凸片上设有一撕裂线,使可沿该撕裂线将部份凸片撕下而形成一把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的四周向上凸起形成一圈凸墙,该凸墙内墙面上并环设有一凹槽,以容纳一平面片体嵌合于其中,而将盖体的上表面封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餐盒,包括有一容器与一可盖合在该容器上的盖体。该容器内部设有隔墙,以将该容器区隔成复数容置空间。其中一容置空间可供用于盛放汤液,其余的容置空间可供盛放饭或菜肴。其中,该盖体相对于容器的容置空间位置向下形成相对的凹陷区,且盖体各凹陷区的底部或外围以及容器相对位置的容置空间的隔墙设有可互相卡合的装置,使盖体与容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可避免汤液外溢。
文档编号G09F23/08GK2847950SQ20052010657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问涛 申请人:刘问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