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探针、光学屏的检查装置、光学屏的检查方法

文档序号:261092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查探针、光学屏的检查装置、光学屏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探针、光学屏的检查装置、光学屏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显示图象的光学屏广泛使用液晶屏,并且,广泛使用具有该液晶屏20、和驱动液晶屏20的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10。
图9表示显示装置10的结构。
液晶屏20具有配置在显示面上的各像素中的液晶单元(未图示)、设置在各液晶单元中的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二端子元件(未图示)、在液晶屏20的各行中布线的多个扫描线21、以及在液晶屏20的各列中布线的多个数据线22。
而且,从液晶屏20引出的多个数据线22和扫描线21统一排列在基板30的一边31上。
在图9中,多个数据线22在基板30中统一配置在一边31的大致中央部分,第奇数个扫描线21A排列在数据线22的右侧,第偶数个扫描线21B排列在数据线22的左侧。
驱动电路40具有对扫描线21供给依次选择扫描线21的扫描信号的扫描线驱动器(未图示)、和对各数据线供给选择的扫描线上的像素的数据信号的数据线驱动器(未图示)。
在配置在基板30的一边上的数据线22和扫描线21上设置信号输入用的输入连接端子32,在驱动电路40上设置信号输出用的输出连接端子41。而且,输出连接端子41连接在输入连接端子32上,通过从驱动电路40对数据线22和扫描线21外加信号,在液晶屏20上显示图象。
近年,为了显示高清晰的图象,液晶屏20的像素数大幅度增加,伴随这种增加,扫描线21以及数据线22的线间隔变窄。
另外,在这样的液晶屏20中,进行图象显示检查,检出本来相互应该绝缘的信号线(扫描线21、数据线22)之间是否产生短路,电流泄漏等缺陷(例如,文献特开2003-66870号公报)。
在图象显示检查中,为了对扫描线21和数据线22发送图象检查用信号,准备检查用的探针50,把该检查探针50暂时与数据线22以及扫描线21连接。然后,通过检查探针50对数据线22以及扫描线21外加检查用信号,检查液晶屏20是否正常工作。
这里,图10是放大检查探针50和数据线22的连接部分的图。当然,检查探针50如图10所示,具有连接在扫描线21的端子23以及数据线22的端子23上的探针端子,在把检查探针50连接到扫描线21以及数据线22上时,必须把检查探针50的端子与扫描线21的端子23以及数据线22的端子23的一个一个对位,连接。
近年,要求小型、显示高清晰图象的液晶屏20,所以必须在小的区域中配置非常多的像素。
这样,信号线(扫描线21、数据线22)的间隔变得非常窄,例如以21μm的间隔(图10中的符号g)排列数百条信号线。
如果这样以窄间隔配置信号线(扫描线21、数据线22),则连接在信号线(扫描线21、数据线22)上的检查探针50也必须非常窄地制作其端子。
可是,制造这样窄的端子间隔的检查探针50时需要很多加工步骤和很多成本。
例如如果通过蚀刻形成检查探针50,在21μm间隔的蚀刻中,为了完全防止短路等缺陷,成本非常高。
此外,一个一个正确对位连接以窄间隔(例如21μm)配置的端子是非常困难的作业,例如必须一边用监视器确认用CCD相机拍摄的图象,一边进行连接作业。
准备具有相机或监视器的对位用装置需要很大成本,而且产生在连接作业中需要很多时间的问题。
如果液晶屏20的图象显示检查中花费很大成本,则制品成本增大,此外如果在图象显示检查中需要很多时间,就产生制造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方便连接光学屏的光学屏检查探针、方便检查光学屏的光学屏检查装置、方便制造光学屏的光学屏检查方法。
本发明的检查探针,在布设有多个信号线并且引出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所述信号线以彼此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电子机器的特性检查中,暂时连接在所述信号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对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信号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信号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的布线部;在所述布线部以给定间隔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在所述布线部和所述信号线交叉的状态下,在从所述信号线上压接时,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信号线接触,取得所述信号线和所述布线部的导通的接触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从信号线之上压接基板时,设置与信号线交叉的布线部,各布线部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信号线统一导通,在信号线的引出方向排列多个布线部,所以布线部彼此的间隔与信号线间的间隔无关,不受影响。因此,与信号线的细致化无关,能加工容易地宽阔取得检查探针的布线部的间隔。因此,能使检查探针的加工非常简单,能划时代地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在把检查探针连接到信号线上时,只通过把检查探针的基板压接在数据线上,各布线部和给定信号线通过接触部导通,所以能极简单地进行信号线和检查探针的连接作业。
本发明的检查探针在每列中各具有产生同一基色的像素,并且所述不同基色在行方向以一定顺序配置,以将二个以上的不同基色混色进行彩色显示,并且在每列中各配置有驱动所述像素的共同数据线,并且在引出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所述数据线以彼此平行的状态配置的光学屏的特性检查中,暂时连接在所述数据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当对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数据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数据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的布线部;在所述布线部中以给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在所述布线部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的状态下,从所述数据线上压接时,与每隔给定间隔的所述数据线接触,取得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布线部的导通的接触部。
在该结构中,首先,光学屏把二个以上的基色(例如红色、绿色、蓝色)混色,进行彩色显示,在这样的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时,按各基色点亮,检查显示的不均匀。这时,对驱动同一颜色的像素的数据线统一输入相同的信号。例如对与红色像素连接的全部数据线输入相同的信号。
因此,在把检查探针连接到数据线上时,把基板压接在数据线的引出部。因为设置在基板上的布线部在与数据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所以布线部跨在数据线上,从而与全部数据线交叉。而且,在布线部中每隔给定间隔设置接触部,所以这些接触部与给定的数据线即与同一颜色像素上连接的数据线接触。据此,能取得布线部和给定数据线的导通。
在数据线的引出方向隔开给定间隔设置给定个数布线部,例如设置与各基色对应的布线部,各布线部与分别对应的同一颜色的数据线导通。
如果对这些布线部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就通过接触部对与同一颜色的像素连接的全部数据线同时发送相同的信号,光学屏以给定的一种颜色点亮。从这时的点亮状态进行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判定是否存在显示不均匀等缺陷。
以往,如果对扫描线一个一个按顺序连接探针的端子,则随着数据线的间隔变得细致,探针的端子也必须细致地设置,伴随着数据线的细致化,难以避免检查探针的加工成本的增大、数据线和检查探针的连接作业的复杂化。
在本发明中,从数据线之上压接基板时,设置与数据线交叉的布线部,各布线部与同一颜色的数据线统一导通,这些布线部在数据线的引出方向隔开间隔按各基色排列,所以布线彼此的间隔与数据线彼此的间隔无关,不受影响。因此,与数据线的细致化无关,能加工容易地宽阔取得检查探针的布线部的间隔。因此,能使检查探针的加工非常简单,能划时代地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当把检查探针连接在数据线上时,只通过把检查探针的基板压接在数据线上,就能使各布线部和给定数据线导通,所以能极简单地进行数据线和检查探针的连接作业。
鉴于光学屏的庞大制造量,使在一个一个光学屏上连接检查探针的作业变得简单意味着非常缩短图象显示检查所需要的时间,能取得与制造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划时代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设置与所述基色的数量对应的个数的所述布线部,在一个所述布线部上配置的接触部设置在与同一基色的数据线对应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只具有基色的数量的布线部,在各布线部中,在与各色数据线接触的位置设置接触部,所以如果把基板压接到数据线的引出部上,就能把各布线部同时连接到全部颜色的数据线上。
因此,没必要按检查的各色切换检查探针,在检查一个光学屏时,可以只安装一次检查探针,所以减少连接的时间,能提高检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布线部具有信号导通的导通布线、绝缘覆盖所述导通布线的绝缘膜,所述接触部配置为从所述导通布线凸起为凸形的形状,覆盖除了所述接触部的部分的所述布线部设置所述绝缘膜。
根据这样的结构,导通布线中除了设置接触部的位置都由绝缘膜覆盖,所以在把布线部向数据线压接时,导通布线与给定数据线以外不接触。因此,来自布线部的检查信号只发送到给定的数据线,不会错误地把检查信号外加到其他数据线上,所以能正确进行图象显示检查。接触部是从绝缘膜突出的形状,所以在把布线部向数据线压接时,能可靠地与数据线接触,确保导通布线和数据线的导通。因此,不会由于布线部和数据线的接触不良而产生检查错误,能进行恰当的图象显示检查。
这里,所述接触部由压接到所述数据线上时弹性变形的导电性的弹性体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接触部压接到数据线上时,接触部弹性变形为覆盖数据线,所以接触部和数据线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部和数据线的导通变得可靠。因此,数据线布线部(导通布线)的连接变得可靠。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色是红、蓝、绿3色,在所述光学屏中,按顺序反复布置驱动红色像素的红色数据线、驱动蓝色像素的蓝色数据线、驱动绿色像素的绿色数据线,所述布线部具有与全部所述红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红色用布线部、与全部所述蓝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蓝色用布线部、与全部所述绿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绿色用布线部,在所述红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红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配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蓝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蓝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配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绿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绿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配置所述接触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检查探针中分别设置与红色数据线对应的红色用布线部、与绿色数据线对应的绿色用布线部、与蓝色数据线对应的蓝色用布线部,所以对于把RGB三色混色进行彩色显示的光学屏,如果连接本发明的检查探针,就能进行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图象显示检查。
此外,不仅对各色设置一个布线部,也可以对各色设置2个以上布线部。
例如不是用一个布线部连接全部的红色数据,把每隔一个的红色数据线作为一组,把红色数据线分为2组,第一布线部与第一组红色数据线连接,第二布线部与第二组红色数据线连接。如果这样把数据线分为多组,从布线部对各组输入检查信号,则与只按各色把数据线分类检查时相比,能进行详细的图象显示检查。
本发明的检查探针在每行中各配置驱动所述像素的共同扫描线,并且在所述扫描线引出的引出部,所述扫描线以彼此平行的状态配置的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时,暂时连接在所述扫描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当对所述扫描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扫描线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扫描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的布线部;设置在所述布线部中,在所述扫描线的引出部,在所述引出部与所述扫描线交叉的状态下,从所述扫描线上压接时,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扫描线接触,取得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布线部的导通的接触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首先光学屏具有扫描线,例如对相邻的扫描线输入彼此反相的检查信号,进行在扫描线间是否泄漏的缺陷检查。这时,例如在相邻的扫描线输入彼此反相的检查信号时,对第奇数个扫描线统一输入相同的信号,再对第偶数个扫描线统一输入反相的信号。
因此,在把检查探针连接到扫描线上时,把基板压接到扫描线的引出部上。设置在基板上的布线部在与扫描线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所以布线部跨在扫描线上,从而与全部扫描线交叉。而且,在布线部以给定间隔设置接触部,所以这些接触部与给定的扫描线例如第奇数个扫描线或第偶数个扫描线接触。据此,能取得布线部和给定扫描线的导通。
如果对这些布线部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就通过接触部对扫描线发送信号,光学屏点亮。从这时的点亮的状态进行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进行在扫描线间是否存在泄漏缺陷的检查。
根据这样的结构,各布线部对光学屏的扫描线以给定间隔连接,所以如果对相邻的扫描线外加反相的检查信号,就能进行在相邻的扫描线间是否产生泄漏缺陷的检查。
如果象以往那样,对扫描线一个一个按顺序连接检查探针的端子,则随着扫描线的间隔变得细致,必须把探针的端子也细致设置,但是在本发明中,当把扫描线上压接基板时,设置与扫描线交叉的布线部,使各布线部与每隔给定间隔的扫描线导通,在扫描线的引出方向隔开间隔排列这些布线部,所以布线部彼此的间隔与扫描线间的间隔无关,不受影响。因此,与扫描线的细致化无关,能加工容易地宽阔取得检查探针的布线部的间隔。因此,能使检查探针的加工非常简单,能划时代地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当把检查探针连接在扫描线上时,只通过把检查探针的基板压接在扫描线上,就能使各布线部和给定扫描线导通,所以能极简单地进行扫描线和检查探针的连接作业。
鉴于光学屏的庞大制造量,使在一个一个光学屏上连接检查探针的作业变得简单意味着非常缩短图象显示检查所需要的时间,能取得与制造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划时代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布线部设置2个,在一个所述布线部上配置的接触部每隔一个间隔与所述扫描线接触,取得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布线部的导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设置2个布线部,并且各布线部每隔一个间隔与扫描线接触,所以2个布线部分别与第奇数个扫描线和第偶数个扫描线连接。因此,如果对2个布线部输入彼此反相的检查信号,通过布线部在第奇数个扫描线和第偶数个扫描线输入反相的检查信号,进行在第奇数个扫描线和第偶数个扫描线之间是否产生泄漏缺陷的图象显示检查。
此外,在把扫描线分类时,并不局限于把每隔一个的扫描线作为一组,分类为2组的情况,当然可以分类为3组以上。
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检查探针、通过所述检查探针对所述光学屏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的检查信号发送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产生与所述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即与数据线以及扫描线的细致化无关,能加工容易地宽阔取得检查探针的布线部的间隔。因此,能使检查探针的加工非常简单,能划时代地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当把检查探针连接在数据线以及扫描线上时,只通过把检查探针的基板压接在数据线以及扫描线上,就能通过接触部使各布线部和给定信号线(数据线、扫描线)导通,所以能极简单地进行信号线(数据线和扫描线)和检查探针的连接作业。
本发明的光学屏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把所述检查探针与所述光学屏连接的连接步骤、通过所述检查探针对所述光学屏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入步骤。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连接步骤中,把检查探针与数据线以及扫描线连接的作业非常简单,所以能非常高效地进行光学屏的检查。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实施例1中,在检查装置上设置成为检查对象的液晶屏的状态的全体结构的图。
图2是在实施例1中,检查探针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1中,检查探针连接在液晶屏的数据线上的状态的图。
图4是在实施例1中,放大表示检查探针与数据线接触的部分的图。
图5是在实施例1中,检查探针的剖视图。
图6是在实施例1中,检查探针连接在数据线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实施例2中,检查探针连接在液晶屏的扫描线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变形例1中,检查探针连接在液晶屏的数据线上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放大以往的检查探针和数据线的连接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图示本发明实施例,并且参照对图中的各要素付与的符号进行说明。
(实施例1)下面,就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实施例1加以说明。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之前,简单说明成为检查对象的液晶屏20以及该液晶屏20的检查概要。
在本发明中成为检查对象的液晶屏20是把R(红色)、G(绿色)和B(蓝色)混色,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屏20,在各列中排列产生R(红色)、G(绿色)和B(蓝色)的像素。而且,在行方向观察时,R(红色)、G(绿色)和B(蓝色)以该排列顺序重复配置(例如参照图9、图3)。
在各像素中配置液晶单元(未图示)、设置在液晶单元中的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二端子元件(未图示),在液晶屏20的纵向(列方向)配置数据线22,在液晶屏20的横向(行方向)配置扫描线21。即属于相同的行的像素由公共的扫描线21连接,属于相同列的像素即产生相同颜色的像素由公共的数据线22连接。
这里,把与红色像素连接的数据线22称作红色数据线22R,把与绿色像素连接的数据线22称作绿色数据线22G,把与蓝色像素连接的数据线22称作蓝色数据线22B。
而且,数据线22以及扫描线21从液晶屏20的显示部28引出,统一配置在基板30的一边31(在图9中,下方的一边)上。
具体而言,全部数据线22从液晶屏20的显示部28原封不动引出(例如在图9中,向下方引出),在基板30的一边31的附近,全部数据线22以彼此平行的状态排列,在基板30的一边与输入连接端子32连接。
这里,在基板30的一边的附近,全部数据线22彼此平行配置,从而构成引出部24。
此外,扫描线21按奇偶在彼此相反一侧引出,第奇数个扫描线21在右侧引出,第偶数个扫描线21在左侧引出。
而且,在右侧引出的第奇数个扫描线21A、在左侧引出的第偶数个扫描线21B都向基板30的一边31延伸,在基板30的一边31与输入连接端子32连接。这里,在基板30的一边31的附近,扫描线21彼此平行配置,从而构成引出部25。
这里,在进行液晶屏20的图象显示检查时,像素能分类为R(红色)、G(绿色)和B(蓝色)等3组,按各色进行图象显示检查。例如在关于红色的点亮检查时,对与红色像素连接的数据线(红色数据线22R)统一发送相同信号,液晶屏全体点亮为红色。在该状态下,进行关于红色的点缺陷、线缺陷、像素不均匀,并且根据显示不良,检查数据线彼此间是否发生短路等缺陷。这里,例如如果存在红色数据线22R的任意一个与其它数据线22(绿色数据线22G、蓝色数据线22B)的任意一个间泄漏等缺陷,则像素不恰当地点亮,所以可检测到缺陷。
同样,在绿色的点亮检查时,对绿色数据线22G统一发送相同信号,液晶屏全体点亮为绿色,在蓝色的点亮检查时,对蓝色数据线22B统一发送相同信号,液晶屏全体点亮为蓝色,进行图象显示检查。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光学屏的检查装置的实施例1。
图1是把成为检查对象的液晶屏20设置到检查装置中的状态的全体结构。
检查装置100具有在液晶屏20的图象显示检查时,暂时连接在液晶屏20上的检查探针200;和通过检查探针200对液晶屏20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的检查部(检查信号发送部件)500。
此外,还可以具有作为拍摄液晶屏20的显示图象的摄像部件的CCD相机;根据来自该CCD相机的图象数据,自动进行液晶屏的图象显示检查的图象处理部件。
下面,说明检查探针200的结构。此外,虽然是对数据线22和扫描线21双方进行向液晶屏20的连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连接在液晶屏20的数据线22上的检查探针200。
图2是检查探针200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把检查探针200连接在液晶屏20的数据线22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放大表示检查探针200与数据线22接触的部分的图。图5是检查探针200的剖视图。图6是检查探针200连接在数据线22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检查探针200,如果从数据线22之上压接安装在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上(参照图3),就与全部数据线22连接、导通(参照图4)。
检查探针200具有基板210、配置在基板210上的3个布线部300R、300G、300B、以及针对各布线部300R~B而设置的并且输入来自检查部500的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入焊盘400R、400G、400B。
3个布线部300R~B,分别是红色用布线部300R、绿色用布线部300G、蓝色用布线部300B,在图2中,从上开始按顺序为红色用布线部300R、绿色用布线部300G、蓝色用布线部300B。
这里,设置红色用布线部300R、绿色用布线部300G、蓝色用布线部300B等3个布线部,与相邻的布线部的间隔d未特别限定,所以是任意的,例如为了加工容易而取很宽的值,例如可以为40μm左右。
在检查探针200对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参照图9)从上压接时,布线部300R~B与各数据线22R~B连接导通。
即红色用布线部300R与液晶屏20的红色扫描线21R的全体同时连接导通。同样绿色用布线部300G与液晶屏20的绿色扫描线21G的全体同时连接导通,蓝色用布线部300B与液晶屏20的蓝色扫描线21B的全体同时连接导通(参照图4)。
各布线部300R~B具有在图2中在靠近基板210的上边,横向直线延伸的主轴部310;从主轴部310的一端向下方延伸后,向斜下方以约45度引出配置的连接轴部320。连接轴部320的下端,与信号输入焊盘400R~B连接。
下面,说明布线部300R~B的剖面构造。
布线部300R~B具有配置在基板210之上的导电性的布线(导通布线)330、电绝缘保护导通布线330的绝缘膜340、以及在主轴部310以给定间隔设置的接触部350(例如参照图5)。
导通布线330从信号输入焊盘400R~B到连接轴部320及主轴部310进行布线。
跨导通布线330的连接轴部320和主轴部310设置绝缘膜340,但是在主轴部310以给定间隔设置间隙341。
此外,设置间隙341的位置与连接布线部300R~B的数据线22R~B的间隔对应,例如如果是红色用布线部300R,就用和红色数据线22R对应的间隔设置绝缘膜340的间隙341。绝缘膜340例如由聚酰亚胺等形成。
接触部350设置为在主轴部310从导通布线330突起的形状,至少顶端从绝缘膜340突出。
接触部350是导电性的弹性体,在通常状态下,在顶端具有凸的圆形(参照图5),但是压接到数据线22R~B上时,柔软变形,包围覆盖数据线22R~B,使接触面积增加(参照图6)。
这里,设置在某一个布线部(300R~B)上的多个接触部350在检查探针200从数据线22R~B上压接时,与给定的同一颜色的数据线(22R~B)的全部同时接触,取得同一颜色的全部数据线(22R~B)和导通布线330的导通,接触部350,如果是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主轴部310,就与全部红色数据线22R分别对应设置,如果是绿色用布线部300G,就与全部绿色数据线22G分别对应设置,如果是蓝色用布线部300B,就与全部蓝色数据线22B分别对应设置(参照图4)。
即数据线22R~B按照R(红色)、G(绿色)和B(蓝色)的顺序重复排列,如果是红色用布线部300R,就配置接触部350,从而跳过绿色数据线22G和蓝色数据线22B与全部红色数据线22R接触,所以接触部350对于数据线22的排列间隔(例如20μm),以其3倍的间隔(例如60μm)配置。
如图5所示,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主轴部310如果沿着其轴向切开,则与红色数据线22R接触的接触部350按顺序排列,其间由绝缘膜340掩埋。
而且,在绿色用布线部300G和蓝色用布线部300B中,接触部350的间隔也同样,但是与红色用布线部300R对比,绿色用布线部300G以及蓝色用布线部300B各自的接触部350配置在左右偏移一条数据线的位置,从而在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接触部350与红色数据线22R接触的同时,绿色用布线部300G的接触部350与绿色数据线22G接触,蓝色用布线部300B的接触部350与蓝色数据线22B接触。
信号输入焊盘400R~B在基板210的下方并列配置3个,从图2中的右侧开始按顺序配置红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R、绿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G、蓝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B。
而且,红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R与红色用布线部300R连接,绿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G与绿色用布线部300G连接,蓝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B蓝色用布线部300B连接。
检查部500依次对各信号输入焊盘400R~B外加检查用的信号,用于检查驱动液晶屏20。
下面,说明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检查装置100的使用形态。
在液晶屏20的图象显示检查时,在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安装检查探针,连接在数据线22上(连接步骤)。
这时,从数据线22之上压接检查探针200,从而使布线部300R~B的主轴部310与数据线22正交。
全部接触部350与给定的数据线22接触,使导通布线330和数据线22导通。
例如如图4的放大图所示,以和红色数据线22R相同的间隔设置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接触部350,所以如果在引出部24上压接,使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主轴部310与数据线22正交,则红色用布线部300R的全部接触部350与红色数据线22R同时接触。
绿色用布线部300G的接触部350与绿色数据线22G接触,蓝色用布线部300B的接触部350与蓝色数据线22B接触。
这时,如图6所示,接触部350的顶端弹性变形,从而包围数据线22,以大面积使接触部350和数据线22接触,可靠地使接触部350和数据线22导通。
在该状态下,从检查部500对各信号输入焊盘400R~G依次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信号输入步骤)。
例如当进行红色像素的点亮检查时,只对红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R输入驱动信号。
从对红色用信号输入焊盘400R通过导通布线330和接触部350对红色数据线22R的全体同时输入驱动信号。而对绿色数据线22G以及蓝色数据线22B不输入驱动信号。因此,通过红色数据线22R对红色像素外加电压,全部红色像素点亮。
检查员目视这时的点亮的样子,或者根据用CCD相机拍摄的图象检查,从而进行关于红色的图象显示检查。接着按绿色、蓝色的顺序进行点亮检查。
如果检查结束,检查探针200就从数据线22离开,把质量好的液晶屏向下一制造步骤输送。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实施例1,能产生以下的效果。
(1)当从数据线22上压接检查探针200时,设置与数据线22交叉的布线部300R~B,各布线部300R~B与同一颜色的数据线(22R、22G、22B)导通,把布线部300R~B在数据线22的引出方向隔开间隔排列,所以布线部(300R~G)彼此的间隔d与数据线22的排列间隔无关,不受影响。因此,与数据线22的细致化无关,能加工容易地宽阔取得检查探针200的布线部300R~G的间隔。因此,能使检查探针200的加工非常简单,能划时代地降低制造成本。
(2)在把检查探针200连接到数据线22上时,只把检查探针200的基板210压接在数据线22上,就能使各布线部300R~B与给定数据线22R~G通过接触部350导通,所以能极简单地进行数据线22和检查探针200的连接作业。
鉴于液晶屏20的庞大制造量,使在一个一个液晶屏20上连接检查探针200的作业变得简单就意味着非常缩短图象显示检查所需要的时间,能取得与制造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划时代的效果。
(3)只有基色(R、G、B)个布线部300R~G,在各布线部300R~B中,在与各色(R、G、B)的数据线22R~B接触的位置设置接触部350,所以如果把基板210压接到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就能在全部颜色的数据线22R~B上同时连接各布线部300R~G。
因此,没必要按各检查的颜色更换检查探针200,在检查一个液晶屏20时,可以只安装一次检查探针200,所以能减少连接的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4)导通布线330中除了设置接触部350的位置,由绝缘膜340覆盖,所以当把布线部300R~G压接到数据线22上时,导通布线330与给定的数据线以外不接触。因此,来自布线部300的检查信号只发送给给定的数据线22,不会错误地把检查信号外加到其他数据线22上,所以能正确进行图象显示检查。
(5)接触部350是从绝缘膜340突出的形状,所以在布线部300R~B压接到数据线22上时,能可靠地与数据线22接触,确保导通布线330和数据线22的导通。因此,不会由于布线部300R~B和数据线22的接触不良而产生检查错误,能进行恰当的图象显示检查。
(实施例2)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但是实施例2是连接在扫描线上的检查探针。
在图7中,在液晶屏20上,在行方向设置扫描线21,全部扫描线21在图7中向左侧引出后,向下方延伸,在下方引出,彼此平行排列。这里,扫描线21彼此平行排列,构成扫描线21的引出部25。
检查探针200具有基板210、2个布线部600A、600B、信号输入焊盘410A、410B。
布线部600A、B从上按顺序是奇数用布线部600A和偶数用布线部600B。
各布线部600A、B具有主轴部310、连接轴部320,在剖面构造上,关于具有导通布线330、绝缘膜340、接触部350的点上,与实施例1相同。
这里,奇数用布线部600A连接在第奇数个扫描线21上,偶数用布线部600B连接在第偶数个扫描线21上,布线部600A、B上设置的接触部350的间隔在各自的布线部600A、B中,成为扫描线21的间隔的2倍。
而且,在奇数用布线部600A上设置的接触部350的位置和偶数用布线部600B上设置的接触部350的位置彼此偏离一条数据线,从而奇数用布线部600A的接触部350与第奇数个扫描线21接触的同时,偶数用布线部600B的接触部350与第偶数个扫描线21接触。
信号输入焊盘410A、B配置有与奇数用布线部600A连接的奇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A、与偶数用布线部600B连接的偶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B。
而且,在奇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A和偶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B中,从检查部500输入的信号彼此反相。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把检查探针200连接到扫描线21上时,从扫描线21上压接检查探针200,从而布线部600A、B与扫描线21正交。奇数用布线部600A的接触部350与第奇数个扫描线21接触,偶数用布线部600B与第偶数个扫描线21接触。
而且,从检查部500通过信号输入焊盘(奇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A、偶数用信号输入焊盘410B)输入彼此反相的信号,所以在第奇数个扫描线21A和第偶数个扫描线21B中,输入彼此反相的检查信号。
通过输入检查信号,液晶屏20点亮,在第奇数个扫描线21A和第偶数个扫描线21B之间进行是否存在泄漏缺陷的图象显示检查。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实施例2,在扫描线的检查中,能取得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1)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1。
变形例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但是在设置6个布线部的点上不同。
在实施例1中,红色用布线部300R具有与全部红色数据线22R连接的接触,通过一个红色用布线部300R对红色数据线22R统一输入检查信号。
这点在变形例1中,对各色(R、G、B)各设置2个布线部,各布线部具有与每隔一个的各色数据线22R~G接触的接触部350。
设置2个红色用布线部,第一红色用布线部300R1和第二红色用布线部300R2具有接触部350,从而分别与每隔一个的红色数据线22R接触。
同样,第一绿色用布线部300G1和第二绿色用布线部300G2具有分别与每隔一个的绿色数据线22G接触的接触部350,第一蓝色用布线部300B1和第二蓝色用布线部300B2具有分别与每隔一个的蓝色数据线22B接触的接触部350。
根据这样的结构,对于相同颜色的数据线(22R~B)设置2个布线部,所以能把数据线22R~B分类为6个组,对连接在各布线部上的数据线22的各组分别输入检查信号,进行图象显示检查,所以与如实施例1那样单纯按各色把数据线22分类时相比,能详细确定缺陷的部位。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中的变形、改良包含在本发明中。
作为基于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检查对象即光学屏,并不局限于液晶屏,当然可以是具有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各种光学屏。
在实施例1中,表示连接在数据线上的检查探针的例子,在实施例2中,说明连接在扫描线上的检查探针的例子,但是在一个检查探针中,当然可以同时具有与数据线连接的布线部和扫描线连接的布线部。
在检查探针的布线部上设置接触部时,可以设置为与每隔一个的信号线(数据线、扫描线)接触,可以设置为与每隔两个的信号线接触,当然可以按照图象显示检查中要求的精度变更接触部接触的信号线的间隔。
在所述实施例中,以液晶屏的图象显示检查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基于本发明的检查探针的检查对象,可以是配置半导体等窄间隔的信号线的电子机器。
本发明能在配置液晶屏和信号线的电子机器的检查中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查探针,是在布设有多个信号线、并且在引出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所述信号线以彼此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的电子机器的特性检查中,暂时连接在所述信号线上的检查探针,包括基板;布线部,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当对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信号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信号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以及接触部,其在所述布线部中以给定间隔设置,在所述信号线的引出部,当所述布线部以与所述信号线交叉的状态从所述信号线的上方压接时,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信号线接触,取得所述信号线与所述布线部的导通。
2.一种检查探针,在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中暂时连接在所述光学屏中的数据线上,所述光学屏,在每列中各具有产生同一基色的像素,而且所述不同基色在行方向以一定顺序配置,以将二个以上的不同基色混色进行彩色显示,并且每列中各配置有驱动所述像素的共同数据线,并且在引出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所述数据线以彼此平行的状态配置,所述检查探针包括基板;布线部,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当对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数据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数据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以及接触部,其在所述布线部中以给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引出部,当所述布线部以与所述数据线交叉的状态从所述数据线的上方压接时,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数据线接触,取得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布线部的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部,设置与所述基色的数量对应的个数;在一个所述布线部上配置的接触部,设置在与同一基色的数据线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查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部,具有使信号导通的导通布线、和绝缘覆盖所述导通布线的绝缘覆膜;所述接触部,配置为从所述导通布线凸起为凸形的形状,而所述绝缘覆膜,设置成覆盖除了所述接触部的部分的所述布线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色是红、蓝、绿3色,在所述光学屏中,按顺序反复布设驱动红色像素的红色数据线、驱动蓝色像素的蓝色数据线、以及驱动绿色像素的绿色数据线;所述布线部,具有与全部所述红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红色用布线部、与全部所述蓝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蓝色用布线部、以及与全部所述绿色数据线公共导通的绿色用布线部;在所述红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红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地配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蓝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蓝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地配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绿色用布线部中,与所述绿色用数据线的布线间隔对应地配置所述接触部。
6.一种检查探针,是在每行中各布设有驱动所述像素的共同扫描线,并且在所述扫描线引出的引出部,所述扫描线以彼此平行的状态配置的光学屏的图象显示检查时,暂时连接在所述扫描线上的检查探针,包括基板;布线部,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当对所述扫描线的引出部压接该基板时,在与所述扫描线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所述扫描线的引出方向设置多个;以及接触部,其设置在所述布线部中,在所述扫描线的引出部,当所述引出部以与所述扫描线交叉的状态从所述扫描线的上方压接时,与能输入同一检查信号的所述扫描线接触,取得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布线部的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部设置2个;在一个所述布线部上配置的接触部,每隔一个间隔与所述扫描线接触,取得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布线部的导通。
8.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探针;和通过所述检查探针,向所述光学屏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的检查信号发送部件。
9.一种光学屏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探针与所述光学屏连接的连接步骤;和通过所述检查探针,对所述光学屏输入检查用的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入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检查探针,在对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压接基板(210)时,在与数据线(22)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给定长度,并且在数据线(22)的引出方向具有给定间隔,设置多个布线部(300)。在布线部(300)中以给定间隔设置接触部(350)。接触部(350)在数据线(22)的引出部(24)中,在布线部(300)与数据线(22)交叉的状态下,从数据线(22)上压接时,与每隔给定间隔的数据线(22)接触,取得数据线(22)和布线部(300)的导通。
文档编号G09F9/30GK1815304SQ200610006709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日
发明者山岸英一, 前田晃利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