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16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头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轴筒的两端具有笔尖的直液型两头式书写工具。并 且,在本发明中,"前"在第1墨水容器中是指第1笔尖侧,在第2墨水容 器中是指第2笔尖侧,"后"在第1墨水容器中是指第1墨水贮存部一侧, 在第2墨水容器中是指第2墨水贮存部一侧。
背景技术
以往,有关这种两头式书写工具,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一 种书写工具,该书写工具将固定了笔尖、笔尖支架和墨水容器的直液结构 的笔尖单元,装卸自由地安装在筒轴两端。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 还公开了将笔尖、盖座、挂钩、色带着色成与墨水容器中的墨水相同的颜 色,而且用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型品形成墨水容器、笔尖盖和笔帽。[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6786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中,可视别2个墨水收容部内各自的墨 水被分开设置在前后。特别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如果墨水收容 部内存在过多的空气,则无论哪个笔尖向下,上述各墨水前后之间的距离 变大,外观上也不具备趣味性。而且,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在收容 陈列到笔筒等中的状态下,虽然突出到笔筒等的外部的上侧笔尖的墨水颜 色能够看见,但收容到笔筒等的内部的下侧笔尖的墨水颜色则看不见,因 此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为了能够从外部识别墨水的颜色, 采用将着色成与墨水相同的颜色的架子或色带等其他构件(表示色彩的构 件)安装在笔帽上的结构。因此,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的各笔帽采用表示墨水颜色的结构,因此上述笔帽只能戴在与其墨水颜色相同的笔尖一侧,如果误将上述笔帽 戴在了与其墨水颜色不同的相反侧的笔尖一侧,则可能引起使用者识别墨 水颜色的混乱。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的书写工具的墨水容器的墨水收容部的底面与 轴线垂直。因此,当将墨水填充到墨水容器的墨水收容部中时,填充喷嘴 喷出的墨水与墨水收容部的底面冲突,因该冲突而溅起的墨水有可能飞溅 到外部。特别是在两头式书写工具的情况下,由于墨水容器的开口部到底 面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较短,因此容易引起上述墨水的飞溅。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对于从墨水保留构件的后端 突出的引导芯的后端与墨水液面的关系没作任何考虑。因此,在笔尖向上 长期保管的时候,有可能产生笔尖内的墨水退回、或者引导芯内的毛细缝 隙因墨水的干燥而引起堵塞,使上述向上状态一侧的笔尖产生不能书写或 笔迹模糊等墨水流出不良的情况。在上述以往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中,如果 是两侧的笔尖具备墨水保留构件的直液型的情况,在竖起状态下保管书写 工具时,必然处于某个笔尖向上的状态,上述笔尖向上状态的长期保管容 易引起上述向上的笔尖产生墨水流出不良。并且,上述两头式书写工具中, 即使在只有一侧的笔尖具备墨水保留构件的直液型的情况下,在竖起状态 下长期保管书写工具时,为了避免上述墨水流出不良,也必须注意不要使 上述直液型笔尖处于向上的状态。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中,在墨水贮存部内的墨水 剩余量变少的情况下,当使书写工具处于水平状态或笔尖斜向上地书写使 用时,引导芯与墨水贮存部内的墨水的接触状态不充分,有可能产生不能 书写或笔迹飞白等墨水流出不良。并且,在本发明这样的沿轴向延伸设置了隔壁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轴 筒成型时,有可能因成型隔壁的模具的中心销在树脂的压力下沿径向向内 弯曲,而在隔壁上形成开孔,或者有可能在内面与隔壁相连的轴筒侧壁的 外表面产生縮孔。特别是,如果上述轴筒侧壁的外表面存在缩孔,则在轴 筒的外表面实施加饰印刷时,有可能成为印刷不良的原因。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申请的第1方案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的必要条件为通过透明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型形成两端开口的轴筒2;在上述轴筒2的内部一体地形成隔壁3;在上述轴筒2的内部,利用上述隔壁3,设置从上述轴筒2的一端开 口的第1墨水容器5A和从上述轴筒2的另一端开口的第2墨水容器5B, 并使上述第1墨水容器5A与上述第2墨水容器5B互不连通;在上述第1 墨水容器5A的开口部设置与第1笔尖4A相连的第1墨水保留构件6A, 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5A内设置第1墨水贮存 部7A,将第1墨水8A贮存在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内,上述第1墨水 保留构件6A临时保持随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 水;在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部设置与第2笔尖4B相连的第2墨水 保留构件6B,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5B内设置 第2墨水贮存部7B,第2墨水8B贮存在上述第2墨水贮存部7B内,上述 第2墨水保留构件6B临时保持随上述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压力上升而 溢出的墨水;沿轴向延伸设置上述隔壁3,使第1墨水贮存部7A与第2墨 水贮存部7B构成夹着上述隔壁3沿径向重叠的重叠状态;当假设上述隔壁 3的壁厚为C,与上述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为D时,满足0.2《 C/D《2.5的关系。如方案l所述的两头式书写工具l,沿轴向延伸设置隔壁3,将第l墨 水贮存部7A与第2墨水贮存部7B构成夹着上述隔壁3沿直径方向重叠的 重叠状态,由此使从外部看到的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与第 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相互靠近,增加外观的趣味性。此外, 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即使在收容到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 能够同时看见从上述笔筒等的上方露出的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IC 存部7B,能够容易地看见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的颜色和 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颜色。并且,上述方案l的两头式 书写工具1在两端开口的轴筒2的内部一体地形成隔壁3,通过直接在轴筒 2内形成第1墨水容器5A和第2墨水容器5B,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将制造成本抑制到低价。而且,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通过使隔壁3的壁厚C与与隔 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D之比(C/D)满足0.2《C/D《2.5 (最好是 0.3《C/D《1.5)的关系,在轴筒2成型时,不仅能够避免由于成型隔壁3的模具的中心销向径向内方弯曲而在隔壁3上开孔,而且能够抑制与隔壁3 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面上产生縮孔。并且,在存在沿轴向延伸设置的 隔壁3的区域内,与上述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D是指与隔壁3 相连部分以外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当上述C/D小于0.2 (即C/D <0.2 =时),壁3的壁厚C过于比与隔 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D小,成型时有可能由于树脂未填充而在隔 壁3上开孔。而当上述C/D大于2.5 (即C/D 〉2.5)时,隔壁3的壁厚比 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D大得过多,有可能在连接隔壁3的轴 筒2侧壁的外表面产生縮孔。在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在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 侧壁的外表面设置印刷层21 (方案2)。上述方案2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与抑制在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 的外表面产生縮孔的方案1的结构不同,能够在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 壁的外表面确实地实现不会印刷不良的合适的印刷层21。在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在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 7A与第2墨水贮存部7B中贮存颜色互不相同的墨水8A、 8B (方案3)。上述方案3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夹着隔壁3沿径向重叠地设置第1 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并且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 墨水贮存部7B中贮存颜色互不相同的墨水,由此,使所看到的墨水贮存部 内的2种颜色的墨水相互靠近,增加了外观的趣味性。此外,上述方案3 的两头式书写工具l,即使在收容在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同时看 见从上述笔筒等的上方露出的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IC:存部7B, 能够容易地视别2色的组合(即2种颜色的墨水是哪种颜色与哪种颜色的 组合)。并且,上述颜色互不相同的墨水的组合可以列举两者颜色互不相同 的有色墨水时的情况,以及一方为有色墨水另一方为无色墨水(无色液体) 时的情况。在上述方案3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并在 上述第1笔尖4A —侧的轴筒2上自由装卸的第1笔帽9A,同时具备在上 述第2笔尖4B —侧自由装卸的第2笔帽9B,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 上述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将上述第1笔尖4A着色成与第1墨贮存部7A内的墨水相同的颜色,并将上述第2笔尖4B着色成与第2墨水 贮存部7B内的墨水相同的颜色,在将上述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安 装到轴筒2的两端时,能够从外部视别上述第1笔尖4A和第2笔尖4B(方 案4)。上述方案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由于不必在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 9B上设置表示颜色的构件,因此结构简单,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能够低价 地提供。并且,虽然在上述方案1的第1墨水贮存部7A与第2墨水贮存部 7B夹着隔壁3沿径向重叠的结构中,仅看墨水贮存部难以识别笔尖的墨水 的颜色,但由于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方案4的第1笔帽9A和第2 笔帽9B,因此在安装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看见 第1笔尖4A和第2笔尖4B。并且,上述将笔尖着色成与墨水相同的颜色 的结构,可以列举例如为了能够从外部识别墨水的颜色,而在笔尖上含浸 墨水或者在使墨水附着在笔尖的外表面的结构,或者将笔尖的外表面着色 成与墨水相近的颜色的结构,或者将保持笔尖的外表面的笔尖架着色成与 墨水相近的颜色的结构。在上述方案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上述第1笔帽9A能够安 装到第1笔尖4A侧和第2笔尖4B侧的任何一侧,并且上述第2笔帽9B 也能够安装到第1笔尖4A侧和第2笔尖4B侧的任何一侧(方案5)。上述方案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能够 安装到第1笔尖4A侧和第2笔尖4B侧的任何一侧的笔尖上(具体为上述 第1笔帽9A的嵌合部的形状与第2笔帽9B的嵌合部的形状相同,并且第 1墨水容器5A的嵌合部的形状与第2墨水容器5B的嵌合部的形状相同), 无论将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安装到哪个笔尖一侧,都不会产生墨水 颜色识别的混乱,不仅墨水颜色的识别容易,而且不需要使用者区别第1 笔帽9A和第2笔帽9B并分别安装到各自的笔尖上。在上述方案3、 4或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采用第1笔尖4A 或第2笔尖4B向下时,能够从左右视别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 8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结构(方案6)。虽然在第1笔尖4A或第2笔尖4B向下(即第1笔尖4A或第2笔尖 4B中的一方向下,而另一方向上)时,2色的墨水有向上下离开的趋势,但上述方案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填充足够量的墨水,即使在使第1笔 尖4A或第2笔尖4B向下的时候,也能够夹着隔壁3从左右(即径向方向) 视别2种颜色的墨水,在2种颜色的墨水沿径向重叠而接近的状态下确实 地视别。其结果,在使用者购入时,即使是在收容到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 下,也能够同时看见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不仅能够 维持外观趣味性,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视别2色的组合。在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在上述隔壁3的第1墨 水贮存部7A —侧的内面和上述隔壁3的第2墨水贮存部7B —侧的内面, 设置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倾斜面321、 331和341 (方案7)。上述方案7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通过在隔壁3的内面设置相对于 轴线倾斜的倾斜面321、 331和341,在填充墨水时,即使墨水与隔壁3冲 突,也能够抑制墨水从第1墨水容器5A的开口部和第2墨水容器5B的开 口部飞溅。在上述方案7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上述隔壁3的一端与第1 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并且上述隔壁3的另一端与第2 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方案8)。由此,能够将第1墨水容器5A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及第2墨水容器5B 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较长,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填充时的墨水的飞 溅。在上述方案7或8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上述隔壁3最好是由沿轴 线方向延伸的中央壁31和与该中央壁31的两端相连且与轴筒2侧壁相连 的底壁32、 33构成,该底壁32、 33相对于轴线1倾斜(方案9)。由此,能够将第1墨水容器5A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及第2墨水容器5B 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较长,能够进一步防止墨水填充时的墨水的飞 溅。在上述方案7、 8或9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无论是从上述第 1墨水容器5A的开口侧看隔壁3,还是从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侧 看隔壁3,都能在隔壁3的大体全部区域视别倾斜面321、 331和341 (方 案10)。由此,由于在隔壁3上没有与轴线垂直的面,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防止墨水填充时墨水飞溅。在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必要条件为具备能够安装到上述第1笔尖侧的轴筒2的外表面的第1笔帽9A和能够安装到上述第2 笔尖侧的轴筒2的外表面上的第2笔帽9B;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由前方 开口的第1粗径部51A和从上述隔壁3开始直径逐渐縮小的、连接设置在 上述第1粗径部51A的后方的第1细径部52A构成,在上述第1粗径部51A 内设置与第1笔尖4A相连的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 构件6A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5A内设置直接贮存第1墨水8A的第1墨水 贮存部7A;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由前方开口的第2粗径部51B和从上述 隔壁3开始直径逐渐縮小的、连接设置在上述第2粗径部51B的后方的第 2细径部52B构成,在上述第2粗径部51B内设置与第2笔尖4B相连的第 2墨水保留构件6B,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5B 内,设置直接贮存第2墨水8B的第2墨水贮存部7B;能够视别第l细径 部52A内的第1墨水8A及第2细径部52B内的第2墨水8B,在轴筒2的 比第1细径部52A靠前的位置设置与上述第1笔帽9A的嵌合部,在轴筒2 的比第2细径部52B靠前的位置设置与上述第2笔帽9B的嵌合部(方案 11)。上述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使从外部能够看见的第1细径部 52A内的第1墨水8A与第2细径部52B内的第2墨水8B相互靠近,增加 外观的趣味性。此外,上述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即使在收容到笔筒 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同时看见从上述笔筒等的上方露出的第1细径 部52A和第2细径部52B,能够容易地视别第1墨水8A的颜色和第2墨 水8B的颜色。而且,上述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在内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 伸设置的隔壁3的轴筒2的外表面上,容易产生缩孔。因此,如果在存在 隔壁3的轴筒2的外表面设置笔帽的嵌合部,由于縮孔不能形成合适的嵌 合部,容易产生与笔帽的嵌合不良。但是,上述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 1通过在轴筒2的比第1细径部52A靠前的位置设置与笔帽的嵌合部,并 在轴筒2的比第2细径部52B靠前的位置设置与笔帽的嵌合部,即使在内 部存在隔壁3的轴筒2的外表面产生縮孔,也能够获得与笔帽的合适的嵌在上述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在将第1笔帽9A安装 到第1笔尖4A侧的轴筒2的外表面时,使上述第1笔帽9A的后端位于比 第1细径部52A靠前的位置,在将第2笔帽9B安装到第2笔尖4B侧的轴 筒2的外表面时,使上述第2笔帽9B的后端位于比第2细径部52B靠前 的位置(方案12)。上述方案12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将第1笔帽 9A安装到第1笔尖4A侧,上述第1笔帽9A也不覆盖第1细径部52A, 即使将第2笔帽9B安装到第2笔尖4B侦lj,第2笔帽9B也不覆盖第2细 径部52B的外表面。因此,能够从外部容易视别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 8B,获得更好的外观性。在上述方案11或12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上述嵌合部由跨 越结合部511A、 511B和气密密封部512A、 512B构成,将上述跨越结合部 511A、 511B设置在第1粗径部51A的外表面及第2粗径部51B的外表面, 将上述气密密封部512A、 512B设置在第1粗径部51A的前端和第2粗径 部51B的前端(方案13)。上述方案13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与方案11的结构不同,能够回避在 跨越结合部511A、 511B及气密密封部512A、 512B上产生縮孔,能够获得 更加合适的笔帽嵌合结构。并且,通过将气密密封部512A、 512B设置在 第1粗径部51A的前端和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能够尽量减少安装笔帽 时笔帽内空气的压縮。在上述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将从第1墨水贮存部7A 向第1笔尖4A供给第1墨水8A的第1引导芯61A,安插在上述第1墨水 保留构件6A的轴心上,使上述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从第1墨水保留构 件6A的后端向后方突出;将从第2墨水贮存部7B向第2笔尖4B供给第2 墨水8B的第2引导芯61B,安插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轴心上, 使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后端向后方突出; 在上述第1笔尖4A向上时,上述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与上述第1墨水 8A处于接触的状态;在上述第2笔尖4B向上时,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 后端与上述第2墨水8B处于接触的状态(方案14)。上述方案1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在第1笔尖4A向上的状态下长期保 管时,第1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与第1墨水8A处于接触的状态(即第1 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位于第1墨水8A液面的下方),因此,能够回避由 于第1笔尖4A内的墨水退回或干燥而堵塞,能够防止第1笔尖4A墨水流 出不良。同样,上述方案1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在第2笔尖4B向上的状 态下长期保管时,第2墨水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处于接触的 状态(即第2墨水引导芯61B的后端位于第2墨水8B的液面下方),因此, 能够回避由于第2笔尖4B内的墨水退回或干燥引起的堵塞,防止第2笔尖 4B墨水流出不良。并且,上述第1笔尖4A和第2笔尖4B可以列举例如纤维加工体、多 孔质体、毛笔体、合成树脂的挤出成型体、圆珠笔芯、钢笔状的金属板制 笔体等。上述第1引导芯61A及第2引导芯61B可以列举例如合成树脂的 挤出成型体、纤维树脂的加工体。并且,上述第1引导芯61A及第2引导 芯61B也可以是兼具笔尖的结构。在上述方案1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使上述隔壁3的一端与 第1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并且使上述隔壁3的另一端 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方案15)。上述方案1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 水8A的剩余量少时,即使在水平状态书写使用第1笔尖4A—侧,如果使 隔壁3的一端与第1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连接部分位于下 侧,则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剩余量少的第1墨水移动到第1墨水保留构 件6A后端附近,维持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与第1墨水8A的接触状态, 能够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发生(参照图20)。同样,上述方案15的两头式 书写工具1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剩余量少时,即使在 水平状态书写使用第2笔尖4B —侧,如果使隔壁3的另一端与第2墨水保 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连接部分位于下侧,则第2墨水贮存部7B 内的剩余量少的第2墨水移动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端附近,能够维持 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接触的状态,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 发生。在上述方案1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使上述隔壁3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中央壁31、连接上述中央壁31的一端与第1墨水保留构件6A附 近的轴筒2侧壁的第1底壁32、和连接上述中央壁31的另一端与第2墨水 保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第2底壁33,上述第1底壁32和第1墨 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面形成第1凹状空间71A,使上述第1引导芯61A 的后端部位于上述第1凹状空间71A内;上述第2底壁33和第2墨水保留 构件6B的后端面形成第2凹状空间71B,使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 位于上述第2凹状空间71B内(方案16)。上述方案1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即使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 墨水8A的剩余量少的情况下,笔尖斜向上地书写使用第1笔尖4A —侧, 如果使第1凹状空间71A位于下侧,也能够将第1墨水贮存部7A内剩余 量少的第1墨水保持在第1凹状空间71A内,维持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 部与第1墨水8A的接触状态,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发生。同样地,上述方 案1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即使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 剩余量少的情况下,笔尖斜向上书写使用第2笔尖4B侧,如果使第2凹状 空间71B位于下侧,也能够维持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的 接触状态,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发生。在上述方案1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中,最好是在构成上述第1凹状空 间71A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或者第1底壁32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1 凸缘72A,在上述第1凸缘72A与上述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 间,形成具有毛细管力的缝隙73A;在构成上述第2凹状空间71B的轴筒 2侧壁的内面或第2底壁33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2凸缘72B,在上述 第2凸缘72B与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具有毛细 管力的缝隙73B (方案17)。上述方案17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即使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 墨水8A的剩余量变得更少的情况下,通过第1凸缘72A与上述第1引导 芯61A后端部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具有毛细管力的缝隙73A,也能够向第1 引导芯61A的后端部供给第1墨水8A,不会发生墨水流出不良,能够将第 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用尽。同样地,上述方案17的两头式书 写工具中,即使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剩余量变得更少 的情况下,通过第2凸缘72B与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外周面之形成的具有毛细管力的缝隙73B,也能够向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供给 第2墨水8B,不会发生墨水流出不良,能够将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 2墨水8B用尽。 发明效果方案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不仅增加外观的趣味性,而且即使收容在笔 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视别第1墨水贮存部内的墨水的颜色 和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墨水的颜色,并且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控制制 造成本,而且不会在隔壁上开孔或者在与隔壁相连的轴筒侧壁的外表面产 生縮孔。方案2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在隔壁所连接的轴筒侧壁的外表面,确实地设置不会印刷不良的合适的印刷层。方案3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不仅使能够看见的墨水贮存部内的2种颜色的墨水相互靠近,增加外观的趣味性,而且即使在收容到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同时看见第1墨水贮存部和第2墨水忙存部,能够容易视别2种颜色的组合。方案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除了方案3的效果外,还能够使用来识别墨水颜色的结构简单,控制制造成本,并在安装笔帽的状态下,能够容易视别笔尖的墨水颜色。方案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除了具有上述方案4的效果外,无论将第l笔帽和第2笔帽安装到哪个笔尖侧,墨水颜色的识别都变得容易,而且不需要使用者区别第1笔帽和第2笔帽分别安装到各自的笔尖上。方案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即使在收容到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维持外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更容易视别2种颜色的组合。 方案7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防止填充墨水时墨水飞溅。 方案8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更进一步防止填充墨水时墨水飞溅。 方案9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更进一步防止填充墨水时墨水飞溅。 方案10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更进一步地防止填充墨水时墨水飞溅。 方案11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不仅能够增加外观的趣味性,而且即使在收容到笔筒等中陈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视别第1墨水的颜色和第2墨水的颜色,而且即使在内部存在隔壁的轴筒的外表面产生縮孔时,也能获得适当的笔帽嵌合的结构。方案12的两头式书写工具,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视别第1墨水和第2墨水,而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外观性能。方案13的两头式书写工具,不仅能够获得更适当的笔帽的嵌合结构, 而且能够尽量减少安装笔帽时笔帽内的空气的压縮。方案14的两头式书写工具,无论第1或第2笔尖中的哪一个向上地长 期保管,都不会产生墨水流出不良。方案15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即使在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的某一个内 的墨水剩余量少时以水平状态书写使用,也能够将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 内的墨水保持在第1或第2墨水保留构件的后端附近,维持第1或第2引 导芯的后端部与墨水的接触状态,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发生。方案16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即使在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中的任何一 个内的墨水剩余量变得更少的情况下,以笔尖斜向上的状态书写使用,也 能够将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墨水保持在第1或第2墨水保留构件的 后端附近的凹状空间内,维持第1或第2引导芯的后端部与墨水的接触状 态,抑制墨水流出不良的发生。方案17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即使在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任何一 个内的墨水的剩余量变得更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向引导芯的后端部供给足 够的墨水,能够书写到第1或第2墨水贮存部内没有剩余墨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纵断面图。 图3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取下了图1的笔帽的书写工具本体的纵断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轴筒的纵断面图。 图6是图5的E-E线放大剖视图。图7 (a)为图5的F-F线剖视图,(b)为图5的E-E线剖视图,(c) 为图5的G-G线剖视图。图8是图2的第1笔尖侧的放大纵断面图。 图9是图2的第2笔尖侧的放大纵断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2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3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2是图11的H-H线放大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4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5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6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7实施方式的第1笔尖向上的状态的纵断面图。图17是图16的I-I线放大剖视图。图18是表示图16的第2笔尖向上状态的纵断面图。图19是表示图16的水平状态的第1笔尖一侧的纵断面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两头式书写工具的第8实施方式的第1笔尖向上的状态的纵断面图。图21是图20的J-J线放大剖视图。 图22是图20的K-K线放大剖视图。图23是表示图20的水平状态的第1笔尖一侧的纵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图1至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主要由两端具有第1笔尖4A及第2笔 尖4B的轴筒2、能够安装在上述轴筒2的第1笔尖4A —侧的第1笔帽9A、 能够安装到上述轴筒2的第2笔尖4B —侧的第2笔帽9B构成。上述轴筒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将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即无 色透明或非着色透明合成树脂)射出成型而获得。在上述轴筒2的内面形 成隔壁3。由上述隔壁3,在上述轴筒2的内部形成从轴筒2的一端开口的 第1墨水容器5A、和从轴筒2的另一端开口的第2墨水容器5B。由上述 隔壁3阻断上述第1墨水容器5A与第2墨水容器5B之间,使它们不连通, 墨水不互相流动。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丙烯。上述隔壁3由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结构(即至少与轴线平行地延伸的结构或相对于轴线倾斜的结构)构成。g卩,隔壁3的一端与第1墨水保留构 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相连,并且,隔壁3的另一端与第2墨水保 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相连。上述隔壁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 与轴线大体平行延伸的中央壁31、从该中央壁31的两端延伸设置并与轴倾 斜的第1底壁32及第2底壁33构成。上述第1底壁32 —体地连接在第1 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上,上述第2底壁33 —体地连 接在第2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上。通过上述隔壁3, 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被设计成夹着隔壁3沿径向 重叠的2层重叠的状态。上述第1底壁32和第2底壁33,在两面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倾斜面 321、331(即第1底壁32和第2底壁33的第1墨水贮存部7A —侧的内面、 以及第1底壁32和第2底壁33的第2墨水贮存部7B —侧的内面)。上述 第1底壁32及第2底壁33形成在隔壁3的两端,这对于增加倾斜面321、 331有利。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侧的第1底壁32和上述第2墨水保 留构件6B的第2底壁33设定为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最好是相对于轴线 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上述第1底壁32的倾斜面321和第2底壁33的倾斜面331由平面或 圆锥面构成。上述中央壁31形成在轴筒2内部的中央,将轴筒2内部两等 分。沿上述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央壁31可以与轴线平行,但也可以相对于轴 线倾斜。如图7(a)所示,当从第1墨水容器5A的开口侧看隔壁3时,同时看 见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A附近的第1底壁32的倾斜面321、和上述第2 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第2底壁33的倾斜面331,在隔壁3的内面的大 体所有区域看见倾斜面321、 331。同样,如图7 (c)所示,当从第2墨水 容器5B的开口侧看隔壁3时,同时看见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 第1底壁32的倾斜面321、和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第2底壁 33的倾斜面331,在隔壁3的内面的大体全部区域看见倾斜面321、 33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及图6所示,隔壁3的壁厚C (即中央壁31 的壁厚、第1底壁32的壁厚、第2底壁33的壁厚)设定在0.7mm 2.0mm 的范围内,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壁厚D设定在1.5mm 2.0mm的范围内。艮P,隔壁3的壁厚C与轴筒2侧壁的壁厚D之比(C/D)设定在 0.35 1.33的范围内。由此,不仅能够回避轴筒2成型时成型隔壁3的模具 的中心销沿径向向内弯曲在隔壁3上开孔,而且能够抑制在与隔壁3相连 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面产生縮孔。在与上述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面设置由表示文字、图案、 条形码等的印刷层21。上述印刷层21通过例如网板印刷、轧染印刷、胶版 印刷或者复制印刷等获得。由于可以抑制成型时縮孔的发生,因此与上述 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面能够获得没有印刷不良的适当的印刷层 21。上述印刷层21形成为能够从外部视别重叠状态的第1墨水容器5A(即 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容器5B (即第2墨水贮存部7B)。在本实 施方式中,上述印刷层21部分地形成在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 面。特别是,由于本发明中,在与隔壁3相连的轴筒2侧壁的外表面几乎 不存在縮孔,因此即使在容易产生縮孔的隔壁3的连接部分的轴筒2侧壁 的外表面形成印刷层21,也不用担心产生印刷不良。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由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第1粗径部51A、和 从该第1粗径部51A往后连接设置的横断面为半圆形的第1细径部52A构 成。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嵌入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粗径部51A。在上 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5A内(即,由第l墨水保 留构件6A后方的粗径部51A与细径部52A形成的空间),形成第1墨水贝亡 存部7A。同样地,上述第2墨水容器5B也由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第2粗径 部51B、和从该第2粗径部51B向后方连接设置的半圆形横断面的第2细 径部52B构成。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嵌入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粗径部 51B中。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5B内(即由第2 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粗径部51B和细径部52B形成的空间),形成第2 墨水贮存部7B。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细径部52A和第2墨水容器5B的细径部52B 形成夹着隔壁3沿径向重叠的2层重叠的状态。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细 径部52A与第2墨水容器5B的细径部52B重叠部分的外径,被设定为与 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粗径部51A的外径及第2墨水容器5B的粗径51B大致相同的外径。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为临时保持随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压力 上升而溢出的墨水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备多个圆板状梳齿的合成 树脂(例如ABS树脂)的射出成型体。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前 端安装有第1笔尖4A。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轴心贯穿设置轴心 孔,墨水引导芯61A穿插在上述轴心孔内。上述墨水引导芯61A的前端与 第1笔尖4A相连,上述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与第1墨水贮存部7A相连。 上述墨水引导芯61A具有轴向的毛细管通路,可以是纤维加工体、多孔质 体或合成树脂挤出成型体中的任何一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纤维的树 脂加工体(例如聚酯纤维树脂加工体)。同样,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也为临时保持随第2墨水贮存部7B 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备多个圆板状梳 齿的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的射出成型体。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 6B的前端安装有第2笔尖4B。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轴心贯穿设 置有轴心孔,墨水引导芯61B穿插在上述轴心孔内。上述墨水引导芯61B 的前端与第2笔尖4B相连,上述墨水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贮存 部7B相连。上述墨水引导芯61B具有轴向的毛细管通路,可以是纤维加 工体、多孔质体或合成树脂挤出成型体中的任何一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 采用纤维的树脂加工体(例如聚酯纤维树脂加工体)。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着色成与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 大体相同的颜色。即,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由颜色与第1墨水贮存部7A 内的第1墨水8A大体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着 色成与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大体相同的颜色。即,第2墨 水保留构件6B由颜色与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大体相同的 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由于轴筒2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因此从轴筒2 的外部能够看见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和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被着色的 墨水颜色。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内贮存第1墨水8A,第2墨水贮存部7B内贮 存第2墨水8B。上述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采用互相不同颜色的组合。 由于轴筒2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从外部视别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采用含有荧光颜料或荧光染 料的墨水。由此,能够获得发光颜色好,趣味性的两头式书写工具l。上述 第1墨水8A与第2墨水8B的色彩的组合从颜色搭配的趣味性来看,例如 荧光黄与荧光粉红的组合、荧光黄与荧光橙的组合、荧光黄与荧光绿的组 合、荧光粉红与荧光橙的组合、荧光粉红与荧光绿的组合、荧光黄与荧光 蓝的组合或者荧光黄与荧光紫罗兰的组合等较好。上述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在夹着隔壁3沿径向重叠成2层的状 态下可被视别。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中,第1墨水 8A和第2墨水8B的填充量被设定为无论是将第1笔尖4A和第2笔尖 4B中的哪个笔尖朝下,第1墨水容器5A的细径部52A和第2墨水容器5B 的细径部52B中总是存在墨水。由此,在将第1笔尖4A或第2笔尖4B朝 下时,在夹着隔壁3将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左右(即径向方向)重 叠成2层的重叠状态下,能够确实地视别。并且,为了容易视别2种颜色,构成上述重叠部分的隔壁3的轴向的 长度M最好设定为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 后端之间的轴向长度的至少20%以上(最好是50%以上,70%以上更好)。 并且,为了容易视别2种颜色,最好将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的填充 量设定为无论是在将哪个笔尖朝下的情况下,使第1墨水8A与第2墨水 8B的重叠部分的轴向长度,都为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与第2墨水 保留构件6B的后端之间的轴向长度的至少20%以上。上述第1笔尖4A由纤维加工体、毛笔体或多孔质体形成,通过在第l 墨水贮存部7A内含浸第1墨水8A,从外部视别第1墨水8A的颜色,第1 笔尖4A处于着色成第1墨水8A的颜色的状态。同样地,上述第2笔尖4B 也由纤维加工体、毛笔体或多孔质体形成,通过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含 浸第2墨水8B,从外部视别第2墨水8B的颜色,第2笔尖4B处于被着色 成与第2墨水8B相同颜色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笔尖4A与第2 笔尖4B由相同形状的纤维树脂的加工体(例如聚酯纤维的树脂加工体)形 成。除此以外,上述第1笔尖4A和第2笔尖4B还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组合两者的形状不同的纤维加工体的组合;两者为圆珠笔芯的组合;两者 为毛笔的组合;两者为多孔质体的组合;两者为顶端具有狭缝的金属板制 的钢笔状笔尖的组合;两者为由合成树脂的挤出成型体形成的笔体(塑料 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纤维加工体另一方为多孔质体的组合; 一方为纤维 加工体另一方为塑料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纤维加工体另一方毛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纤维加工体另一方为钢笔状笔尖的组合; 一方为纤维加工体另一方 为圆珠笔芯的组合; 一方为多孔质体另一方为塑料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多 孔质体另一方为毛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多孔质体另一方为钢笔状笔尖的组 合; 一方为多孔质体另一方为圆珠笔芯的组合; 一方为塑料笔体另一方为 毛笔体的组合; 一方为塑料笔体另一方为钢笔状笔尖的组合; 一方为塑料 笔体另一方为圆珠笔芯的组合; 一方为毛笔体另一方为钢笔状笔尖的组合; 一方为毛笔体另一方为圆珠笔芯的组合;或者一方为钢笔状笔尖另一方为 圆珠笔芯的组合等。在上述圆珠笔芯的情况下,其外表面最好着色成与第1 墨水贮存部7A和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墨水相同的颜色。并且,本发明 的笔尖包含夹在笔尖与轴筒2之间的笔尖支架。如图8所示,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粗径部51A的前端形成突出到其 外周面的外向突起511A (跨越式结合部),并且,在其内周面上形成环状 气密部512A (气密密封部)。如图9所示,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粗径部 51B的前端同样形成突出到其外周面的外向突起511B (跨越式结合部),并 且,在其内周面上形成环状气密部512B (气密密封部)。由于在上述第1粗径部51A的内部及第2粗径部51B的内部不存在隔 壁3,因此可以抑制成型时在上述粗径部51A、 51B的外周面及内周面上产 生縮孔。因此,在第1粗径部51A的前端和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也不产 生縮孔,其结果,第1粗径部51A的前端设置的嵌合部(即跨越式结合部 511A及气密密封部512A)及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设置的嵌合部(即跨 越式结合部511B及气密密封部512B),具有没有縮孔的合适的形状。并且, 在本发明中,上述气密密封部512A、 512B除直接设置在第1粗径部51A 的前端和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的结构(图7及图8的结构)夕卜,还包括 由安装到第1粗径部51A的前端的内周面和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的内周 面上的环状密封构件形成的结构。由上述环状密封构件构成的气密密封部,由于不会在第1粗径部51A和第2粗径部51B的前端产生縮孔,因此在该 安装的地方能够获得充分的密封性能。第1笔帽9A为一端闭锁另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体,将透明或半透明的 合成树脂(即无色透明或非着色透明合成树脂)射出成型而获得。在上述 第1笔帽9A的内面, 一体形成有能够与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外向突起 511A及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外向突起511B跨越结合的内向突起91A, 以及能够与第1墨水容器5A的环状气密部512A及第2墨水容器5B的环 状气密部512B密封连接的环状密封部92A。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 可以例举聚丙烯。同样,第2笔帽9B也为一端闭锁另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体,将透明或 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即无色透明或非着色透明合成树脂)射出成型而获得。 在上述第2笔帽9B的内面一体形成有能够与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的外向 突起511A及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外向突起511B跨越结合的内向突起 91B,以及能够与第1墨水容器5A的环状气密部512A及第2墨水容器5B 的环状气密部512B密封连接的第2环状密封部92B。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 合成树脂可以例举聚丙烯。艮口,上述第1笔帽9A的嵌合部(即内向突起91A和环状密封部92A) 的形状与第2笔帽9B的嵌合部(即内向突起91B和环状密封部92B)的形 状相同,并且第1墨水容器5A的嵌合部(即外向突起511A和气密密封部 512A)的形状与第2墨水容器5B的嵌合部(即外向突起511B和环状气密 部512B)的形状相同。由此,第1笔帽9A可以安装在具有第1笔尖4A 的第1墨水容器5A和具有第2笔尖4B的第2墨水容器5B中的任何一个 上;第2笔帽9B可以安装在具有第1笔尖4A的第1墨水容器5A和具有 第2笔尖4B的第2墨水容器5B上。即,上述第1笔帽9A可以安装在第1 笔尖4A —侧和第2笔尖4B —侧的轴筒2的任何一个上,并且上述第2笔 帽9B可以安装在第1笔尖4A —侧和第2笔尖4B —侧的轴筒2的任何一 个上。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笔帽9A和第2笔帽9B为单体,具有透明性, 不是具备表示颜色的功能的结构,因此无论安装在第1笔尖4A及第2笔尖 4B的哪个笔尖上,都不会产生墨水颜色识别的混乱,不仅墨水颜色的识别变得容易,而且不需要使用者区别第1笔帽9A与第2笔帽9B并将其分别 安装到其笔尖上的工夫。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1笔帽9A的外表 面一体地形成挂钩93A,而在第2笔帽9B的外表面没有形成挂钩93A。使 用者可以选择将具备上述挂钩93A的第1笔帽9A安装在第1笔尖4A及第 2笔尖4B中的任何一个笔尖上。本实施方式将沿上述轴向延伸设置的隔壁3 (即由中央壁31及其两侧 的2个底壁32、 33构成的隔壁)配置在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与第 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后端之间的沿轴向的中央位置。由此,将第1墨水贮 存部7A的容量与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设定为相等。除此以外,本发 明也可以像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使第1墨水贮存部 7A与第2墨水忙存部7B的容量不同。 (第2实施方式)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隔壁3的位置与第 l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中,将隔壁3的第1笔尖4A—侧的连接 端部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之间的距离Ll设定为比隔壁3的第2 笔尖4B —侧的连接端部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后端之间的距离L2大。 由此,第1墨水贮存部7A的容量被设定为比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大。本实施方式在第1墨水贮存部7A中填充使用者的使用频率比第2墨水 贝亡存部7B中的墨水高的墨水(即消耗速度快的墨水)。由此,能够防止使 用者在一个墨水贮存部中还剩余墨水的情况下,将另一个墨水贮存部中的 墨水用完,获得能够长期使用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 墨水8A和第2墨水8B采用含荧光颜料或荧光染料的墨水。在上述含荧光 颜料或荧光染料的墨水中, 一般认为荧光黄的使用频率高,墨水消耗速度 快。因此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荧光黄作为第1墨水8A,采用荧光 粉红、荧光橙、荧光绿、荧光蓝或者荧光紫罗兰中的任何一种作为第2墨 水8B。第1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与第2墨水贮存部7A的容量之比(第2墨 水贮存部7B的容量/第1墨水贮存部7A的容量)在0.3 0.8 (最好是0.4 0.7)有效。当上述比小于0.3时,不能充分设定隔壁3的轴向长度,要充 分地设定使第1墨水贮存部7A与第2墨水贮存部7B夹着隔壁3在径向重叠的2层重叠结构的状态比较困难。而当上述比大于0.8时,第1墨水贮存 部7A与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差几乎没有。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 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3实施方式)图11及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 式一样,隔壁3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gp,在第1实施方式中中央 壁31位于轴筒2的轴心,而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壁31位于从轴心偏向径向 的位置,构成第1墨水贮存部7A的底壁的第2底壁33的面积被设定为比 构成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底壁的第1底壁32的面积大。由此,第l墨水 贮存部7A的容量(即细径部52A的容量)被设定为比第2墨水贮存部7B 的容量(即细径部52B的容量)大。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一样,在第1墨水贮存部7A中填充使 用者使用频率比第2墨水贮存部7B中的墨水高的墨水(即消耗速度快的墨 水)。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在一个墨水贮存部中还剩余墨水的情况下将另一 个墨水贮存部中的墨水用完,获得能够长期使用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1墨水8A和第2墨水8B釆用含荧光颜料或荧光染料的墨 水。在上述含荧光颜料或荧光染料的墨水中, 一般认为荧光黄的使用频率 高,墨水消耗速度快。因此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荧光黄作为第1 墨水8A,采用荧光粉红、荧光橙、荧光绿、荧光蓝或者荧光紫罗兰中的任 何一种作为第2墨水8B。第1墨水贮存部7A的容量与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之比(第2墨 水贮存部7B的容量/第1墨水贮存部7A的容量)在0.3 0.8 (最好是0.4 0.7)有效。当上述比小于0.3时,成型第2墨水容器5B的细径部52B的 内面的模具的中心销变细,细径部52B的成型困难。而当上述比大于0.8 时,第1墨水贮存部7A与第2墨水贮存部7B的容量差几乎没有。其他的 结构由于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4实施方式)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的特征在于,隔壁3由一端与第1墨 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且另一端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的一个倾斜壁34构成。上述隔壁3由具有大致均匀的壁厚、与轴线倾斜成一定的倾斜角的1 个倾斜壁34构成。在上述倾斜壁34的两面(即第1墨水贮存部7A —侧的 内面和第2墨水贮存部7B—侧的内面),形成有倾斜面341。上述倾斜壁 34的倾斜面341由平面或圆锥面构成。上述倾斜壁34的倾斜面341虽然具 有相对于轴线成一定倾斜角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具有相对于轴线成多个倾 斜角的结构。上述第1墨水容器5A由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第1粗径部51A和从 该第1粗径部51A向后连接设置的第1细径部52A构成,该第1细径部52A 的半圆形横断面且直径向后逐渐縮小。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嵌入上述第1 墨水容器5A的粗径部51A内。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后方的由第1 墨水容器5A的粗径部51A的后部和第1墨水容器5A的细径部52A形成 的空间,形成第1墨水贮存部7A。同样地,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由前方 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第2粗径部51B和从该第2粗径部51B向后连接设置 的第2细径部52B构成,该第2细径部52B的半圆形横断面且直径向后逐 渐縮小。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嵌入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粗径部51B内。 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由第2墨水容器5B的粗径部51B的 后部和第2墨水容器5B的细径部52B形成的空间,形成第2墨水贮存部 7B。当从第1墨水容器5A的开口侧看隔壁3时,在隔壁3内面的大致全部 区域可视别倾斜面341。同样地,从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一侧看隔壁3 时,在隔壁3的大致全部区域可视别倾斜面341。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5实施方式)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的 特征在于,隔壁3由两端与第1墨水保留构件6A附近的轴筒2侧壁相连、 且中央部突出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 —侧的倾斜壁34构成。上述隔壁3由具有大致均匀的壁厚、两端部相对于轴线倾斜的曲面状 纵断面的倾斜壁34构成。在上述倾斜壁34的两面(即第1墨水贮存部7A 一侧的内面和第2墨水贮存部7B —侧的内面),形成有倾斜面341。上述倾斜壁34的倾斜面341由带状曲面、圆锥面或球面构成。上述第1墨水容器5A为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筒体,由上述隔壁3 形成的底面为凹曲面状纵断面。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嵌入上述第1墨水容 器5A的开口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5A内形 成第1墨水贮存部7A。而上述第2墨水容器5B为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 的筒体,由上述隔壁3形成的底面为凸曲面状纵断面。第2墨水保留构件 6B嵌入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部内。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 的第2墨水容器5B内形成第2墨水贮存部7B。当从第1墨水容器5A的开口侧看隔壁3时,在隔壁3的内面的大体全 部区域内可视别倾斜面341。同样地,从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一侧看隔 壁3时,在隔壁3的大体全部区域可视别倾斜面341。 由于其他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6实施方式)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的 特征在于,隔壁3由一端与轴筒2的侧壁相连且沿径向(即与轴线垂直的 方向)延伸的垂直壁35和一端与上述垂直壁35的另一端相连且另一端与 轴筒2侧壁相连的倾斜壁34构成。上述隔壁3由具有大致均匀的壁厚。在上述倾斜壁34的两面(即第1 墨水贮存部7A—侧的内面和第2墨水贮存部7B —侧的内面)形成倾斜面 341。上述倾斜壁34的倾斜面341由平面或圆锥面构成。上述第1墨水容器5A为前方开口的圆形横断面的筒体,由上述隔壁3 形成的底面由倾斜面341和垂直面构成。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嵌入上述第 1墨水容器5A的开口部。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后方的第1墨水容 器5A内,形成第1墨水贮存部7A。而上述第2墨水容器5B为前方开口 的圆形横断面的筒体,由上述隔壁3形成的底面由倾斜面341和垂直面构 成。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嵌入上述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部内。在上述 第2墨水保留构件6B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5B内,形成第2墨水jfc存部7B。当从第1墨水容器5A的开口侧看隔壁3时,在隔壁3内面的存在倾斜 壁34的部分可视别倾斜面341。同样地,从第2墨水容器5B的开口一侧 看隔壁3时,在隔壁3内面的存在倾斜壁34的部分可视别倾斜面341。由于其他的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7实施方式)图16至图19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 工具1的特征在于,墨水引导芯61A、 61B的后端从墨水保留构件6A、 6B 的后端向后突出。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为临时保持随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压力 上升而溢出的墨水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备多个圆板状梳齿的合成 树脂(例如ABS树脂)的射出成型体。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前 端安装有第1笔尖4A。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轴 心孔,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穿插在上述轴心孔内。上述墨水引导芯61A 的前端成为从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前端向前突出的第1笔尖4A,上述 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从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向后突出。上述墨水引导芯61A具有轴向的毛细管通路,可以是纤维加工体、多孔质体或合成树脂挤出成型体中的任何一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聚酯弹 性体等软质合成树脂的挤出成型体构成的芯部611A、和被覆在该芯部611A 的外周的聚縮醛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形成的外皮部612A构成。在上述墨水 引导芯61A的前端,芯部611A和外皮部612A研削成毛笔状,芯部611A 的毛细管通路露出到外部,成为毛笔尖。而在上述墨水引导芯61A的后端,芯部611A和外皮部612A被研削, 芯部611A的毛细管通路露出到径向外侧。在第1笔尖4A向上的状态下(参 照图16),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没入第1墨水8A中,第1引导芯61A 的后端位于比第1墨水8A的液面靠后的位置(下方位置),第1引导芯61A 的后端与第l墨水8A处于接触的状态。并且,在即使笔尖向上的状态下也 能够给第1引导芯61A供给足够的墨水这一点上,上述第1引导芯61A的 后端与第1墨水8A的液面的轴向距离在0.5mm以上(最好是lmm)有效。 并且,在第1笔尖4A向上的状态下(参照图17),处于向下状态的第2笔 尖4B —侧的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处于接触的状态。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为临时保持随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压力 上升而溢出的墨水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备多个圆板状梳齿的合成 树脂(例如ABS树脂)的射出成型体。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前端安装有第2笔尖4B。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轴 心孔,第2引导芯61B穿插在上述轴心孔内。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前端 成为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前端向前突出的第2笔尖4B,上述第2引 导芯61B的后端从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后端向后突出。上述第2引导芯61B具有轴向的毛细管通路,可以是纤维加工体、多 孔质体或合成树脂挤出成型体中的任何一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聚酯 弹性体等软质合成树脂的挤出成型体构成的芯部611B、和被覆在该芯部611B的外周的聚縮醛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形成的外皮部612B构成。在上 述第2引导芯61B的前端,芯部611B和外皮部612B研削成毛笔状,芯部 611B的毛细管通路露出到外部,成为毛笔尖。而在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芯部611B和外皮部612B被研削, 芯部611B的毛细管通路露出到径向方向的外侧。在第2笔尖4B向上的状 态下(参照图18),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没入第2墨水8B中,第2引导 芯61B的后端位于比第2墨水8B的液面靠后的位置(下方位置),第2引 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处于接触的状态。并且,在即使笔尖向上 的状态下也能够给第2引导芯61B供给足够的墨水这一点上,上述第2引 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墨水8B的液面的轴向距离在0.5mm以上(最好是 lmm)有效。并且,在第2笔尖4B向上的状态下(参照图18),处于向下 状态的第1笔尖4A—侧的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与第1墨水8A处于接触 的状态。上述第1底壁32、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6A的后端面及其之间的轴 筒2侧壁形成纵凹状断面的第1凹状空间71A。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位 于上述第1凹状空间71A内。而且,上述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位于比倾 斜状的第1底壁32的前端靠后并且比倾斜状的第1底壁32的后端靠前的 位置。由此,使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与第1底壁32接近,能够尽量地将 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从后方突出的量设置得长一些。在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的剩余量变少的时候,即使使 两头式书写工具1为水平状态(参照图20),或者使第1笔尖4A向上倾斜, 如果使第1凹状空间71A处于下侧,则能够将第1墨水8A保持在上述第1 凹状空间71A内,能够维持第1墨水8A与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的接状态,能够给第1引导芯61A的毛细管通路供给第1墨水8A,进行墨水流 出良好的书写使用。同样,上述第2底壁33、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6B的后端面及其之间 的轴筒2侧壁形成凹状的第2凹状空间71B。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位于 上述第2凹状空间71B内。而且,上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位于比倾斜 状的第2底壁33的前端靠后并且比倾斜状的第2底壁33的后端靠前的位 置。由此,使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与第2底壁33接近,能够尽量地将第 2引导芯61B的后端从后方突出的量设置得长一些。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剩余量变少的时候,即使使 两头式书写工具1为水平状态或者使第2笔尖4B向上倾斜,如果使第2凹 状空间71B处于下侧,则能够将第2墨水8B保持在上述第2凹状空间71B 内,能够维持第2墨水8B与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的接触状态,能够给 第2引导芯61B的毛细管通路供给第2墨水8B,进行墨水流出良好的书写 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7A内填充黑色的第1墨水8A, 在第2墨水贮存部7B内填充灰色(薄墨色)的第2墨水8B。 由于其他的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8实施方式)图20至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头式书写工具1的特征在于,在凹状空间71A、 71B内 设置凸缘72A、 72B。在构成上述第1凹状空间71A的轴筒2侧壁的内面及第1底壁32上一 体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1凸缘72A。在上述第1凸缘72A与上述第1 引导芯61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形成具有毛细管力的缝隙73A。通过上述 缝隙73A,即使当第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的剩余量变少时, 也能够确实地给第1引导芯61A的后端部供给墨水。其结果,能够用尽第 1墨水贮存部7A内的第1墨水8A。同样地,在构成上述第2凹状空间71B的轴筒2侧壁内面及第2底壁 33上一体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2凸缘72B。在上述第2凸缘72B与上 述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形成具有毛细管力的缝隙73B。通过上述缝隙73B,即使当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的剩余量变 少时,也能够确实地给第2引导芯61B的后端部供给墨水。其结果,能够 用尽第2墨水贮存部7B内的第2墨水8B。由于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透明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型形成两端开口的轴筒;在上述轴筒的内部一体地形成隔壁;在上述轴筒的内部,利用上述隔壁,设置从上述轴筒的一端开口的第1墨水容器和从上述轴筒的另一端开口的第2墨水容器,并使上述第1墨水容器与上述第2墨水容器互不连通;在上述第1墨水容器的开口部设置与第1笔尖相连的第1墨水保留构件,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内设置第1墨水贮存部,将第1墨水贮存在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内,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上述第1墨水贮存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在上述第2墨水容器的开口部设置与第2笔尖相连的第2墨水保留构件,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内设置第2墨水贮存部,将第2墨水贮存在上述第2墨水贮存部内,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上述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沿轴向延伸设置上述隔壁,使第1墨水贮存部与第2墨水贮存部构成夹着上述隔壁沿径向重叠的重叠状态;当假设上述隔壁的壁厚为C,与上述隔壁相连的轴筒侧壁的壁厚为D时,满足0.2≤C/D≤2.5的关系,上述两头式书写工具具备能够安装到上述第1笔尖侧的轴筒的外表面的第1笔帽和能够安装到上述第2笔尖侧的轴筒的外表面的第2笔帽;上述第1墨水容器包括前方开口的第1粗径部和从上述隔壁开始直径逐渐缩小的、连接设置在上述第1粗径部后方的第1细径部;在上述第1粗径部内设置与第1笔尖相连的第1墨水保留构件,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内设置直接贮存第1墨水的第1墨水贮存部;上述第2墨水容器包括前方开口的第2粗径部和从上述隔壁开始直径逐渐缩小的、连接设置在上述第2粗径部后方的第2细径部;在上述第2粗径部内设置与第2笔尖相连的第2墨水保留构件,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内,设置直接贮存第2墨水的第2墨水贮存部;能够视别第1细径部内的第1墨水及第2细径部内的第2墨水;在轴筒的比第1细径部靠前的位置设置与上述第1笔帽的嵌合部,在轴筒的比第2细径部靠前的位置设置与上述第2笔帽的嵌合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将第l笔帽 安装到第1笔尖侧的轴筒上时,使上述第1笔帽的后端位于比第1细径部 靠前的位置,在将第2笔帽安装到第2笔尖侧的轴筒的外表面时,使上述 第2笔帽的后端位于比第2细径部靠前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包 括跨越结合部和气密密封部,上述跨越结合部设置在第1粗径部的外表面 及第2粗径部的外表面,将上述气密密封部设置在第1粗径部的前端和第2 粗径部的前端。
4. 一种两头式书写工具,包括本体,由一端具备第1笔尖且另一端 具备第2笔尖的轴筒构成;能够安装到上述第1笔尖侧的本体的外表面的 第1笔帽;以及能够安装到上述第2笔尖侧的本体的外表面的第2笔帽, 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筒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型体构成,在上述轴筒的内部, 通过一体地形成隔壁,设置从轴筒的一端向外部开口并具备第1笔尖的第1 墨水容器、和从轴筒的另一端向外开口且具备第2笔尖的第2墨水容器, 并使上述第1墨水容器和上述第2墨水容器互不连通;上述隔壁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1墨水容器包括前方开口的第1 粗径部、和从上述隔壁开始直径逐渐縮小且连接设置在上述第1粗径部后 方的第1细径部,在上述第1粗径部内设置与第1笔尖相连的第1墨水保 留构件,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内设置直接贮存第1 墨水的第1墨水贮存部,上述第1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第1墨水贮存 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上述第2墨水容器包括前方开口的第2粗径部、和从上述隔壁开始直 径逐渐缩小且连接设置在上述第2粗径部的后方的第2细径部,在上述第2 粗径部内设置与第2笔尖相连的第2墨水保留构件,在上述第2墨水保留 构件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内设置直接贮存第2墨水的第2墨水贮存部,上 述第2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 水;能够视别第1细径部内的第1墨水和第2细径部内的第2墨水,在本体的比第1细径部靠前的位置上设置与上述第1笔帽的嵌合部,在本体的比第2细径部靠前的位置上设置与上述第2笔帽的嵌合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将第l笔帽 安装到第1笔尖侧的本体的外表面时,上述第1笔帽的后端位于比第1细 径部靠前的位置,在将第2笔帽安装到第2笔尖侧的本体的外表面时,上 述第2笔帽的后端位于比第2细径部靠前的位置。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 部包括跨越结合部和气密密封部,上述跨越结合部设置在第1粗径部的外 表面及第2粗径部的外表面,上述气密密封部设置在第1粗径部的前端和 第2粗径部的前端。
全文摘要
一种两头式书写工具,一种两头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透明合成树脂形成轴筒;在轴筒的内部一体地形成隔壁;在轴筒的内部设置第1墨水容器和第2墨水容器;在第1墨水容器的开口部设置与第1笔尖相连的第1墨水保留构件,在第1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1墨水容器内设置第1墨水贮存部,第1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第1墨水贮存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在第2墨水容器的开口部设置与第2笔尖相连的第2墨水保留构件,在第2墨水保留构件后方的第2墨水容器内设置第2墨水贮存部,第2墨水保留构件临时保持随第2墨水贮存部内的压力上升而溢出的墨水;沿轴向延伸设置隔壁,使第1墨水贮存部与第2墨水贮存部构成夹着隔壁沿径向重叠。
文档编号B43K27/08GK101254725SQ2008100933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大池茂 申请人: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