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35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使显示光源均匀化的显
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信息科技的时代里,电子装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装置,包括PDA、电脑、音响等3C产品,除了依据使用者的指示执行其特定的功能之外,其还包括一显示面板用以显示电子装置目前的状态,以便告知使用者,目前该电子装置的相关信息,例如电源状态、网络连接状态或是警告状态等信息。 请参阅图l,其为现有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示意图,图中显示面板l与一电子装置10的光源指示区101相结合,请参阅图2,其为显示面板1的剖面视图,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1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多个发光二极管12、一电源线13、一反射片14、一均光板15、一扩散片16以及一显示盖板17。 印刷电路板11分别与上述发光二极管12以及该电源线13相连接,并通过该电源线13所提供的电能驱动该发光二极管12发出光源,反射片14则是设置于上述发光二极管12的底部或周围,其目的在于反射光源以避免漏光,均光板15以及扩散片16设置在发光二极管12的上方,其主要功能在于扩散光源并将光源均匀化,显示盖板17则是设置在该扩散片16上方,其表面设有一透光区块171以及一非透光区块172,发光二极管12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穿透该透光区块171,显示面板1利用光线的明暗或是闪烁次数,以便让使用者能够了解电子装置1目前的状态为何。 然而,现有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仍然有下列的缺点
a.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厚度太大 由于现有技术的组成元件过多,包括电路板、发光二极管、扩散片、均光板与显示盖板,这些元件组合之后所形成的显示面板将会变得很厚,而无法获得轻薄短小的电子装置。 b.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费用较高且组合不易 现有技术的组成元件过多,包括扩散片与均光板都是价格昂贵的光学元件,造成显示面板的费用过高,组合上也较为困难。 c.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在显示二种颜色以上的光源时,会有混色的问题产生
当有些显示面板需要使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光源时,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在结构设计上,未考虑到不同色系光源之间会有混色的问题存在,而影响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组成元件较少,不仅组装容易,费用也较为便宜,并且不会有混色的问题产生。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结合于一电子装置的光源指示区,包括一双层板、一软性电路板以及一显示盖板。 其中,双层板包括一反射板以及一透明板,透明板形成于反射板上方,且具有一凹 槽以及一斜面。 软性电路板具有一侧照式发光二极管,该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容置于透明板的凹槽 处,并朝向该斜面发射光线,该显示盖板覆盖于该双层板与该软性电路板的上方,且具有一 透光区块。 由于光线在透明板内部的强度会随着其行进的距离长度而逐渐减弱,因此,本发 明的透明板斜面的厚度相对于侧照式发光二极管由近而远递减,也就是说,斜面越靠近凹 槽处的厚度越大,反之,厚度则越薄,其目的在于使每一条光线在从斜面射出之前,在透明 板内部所行进的距离相同,进而获得较均匀的光线输出。 因此,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只需要一个透明板即可达到光线均匀的效果,不需要额 外设置扩散片和均光板,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不仅组成元件少、组装容易、整体厚 度也会较薄而费用也较便宜。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双层板也可以是具有多个凹槽以及多个斜面,而软 性电路板则是具有多个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并分别容置于上述凹槽中,其中上述这些侧照 式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源,而上述这些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彼此之间则是利用 该反射板隔开。因此,当不同颜色的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同时发光时,将不会有混色的问题产 生。
由以上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子 装置的显示面板不仅可以减少组成元件,同时可以达到光源均匀化的效果,在使用不同色 系的光源进行显示时,本发明还利用反射板加以阻隔以避免混色的问题产生。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剖面视图; 图4为光线在本发明的双层板内部行进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结合于一 电子装置的光源指示区,该电子装置可以是PDA、笔记 本电脑、手机或是音响等。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中显示面板30包括一双层 板31、一软性电路板32以及一显示盖板34。 其中,双层板31包括一反射板311以及一透明板312,反射板311为白色ABS材 质,且具有良好的反射特性。 透明板312形成于反射板311上方,且具有一凹槽313以及一斜面314,该斜面 314的倾斜角度介于10 30度之间并以20度为最佳,其中该斜面314的厚度相对于凹槽313由近而远递减,也就是说,斜面越靠近凹槽313处的厚度越大,反之,厚度则越薄,透明 板312所采用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 软性电路板32具有一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并容置于该透明板312的凹槽313处, 且该软性电路板32可提供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电源,而该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则是朝向 该斜面314发出光线。 显示盖板34覆盖于该双层板31与该软性电路板32的上方,其中该显示盖板34 具有一透光区块341以及非透光区块342,其制作方式可以利用不透光漆料涂在一透明的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表面,再以激光雕刻方式雕刻出透光区块341,使光线可以 透过该透光区块341显示出来。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光线在本发明的双层板内部行进的示意图,光线在进入双 层板31之后,会在透明板312内部进行折射,并在碰到反射板311之后进行反射,最后再由 透明板312的斜面314射出,但由于光线的强度会随着其在透明板312内部行进的距离长 度而逐渐减弱。 为了能够在斜面314上获得均匀的光线输出,本发明的透明板312的斜面314在
设计上越靠近凹槽313厚度越大,反之,厚度越薄,其目的在于使每一条光线在从斜面314
射出之前,在透明板312内部所行进的距离相同,如图中的光线A与光线B所示,斜面314
的设计可以使两条光线的行进距离差异降至最低,进而获得较均匀的光线输出。 因此,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只需要一个透明板即可达到光线均匀的效果,不需要额
外设置扩散片和均光板,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不仅组成元件少、组装容易、整体厚
度也会较薄而费用也较便宜。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将双 层板31设计成具有多个凹槽313以及多个斜面314,同时软性电路板32则是具有多个侧照 式发光二极管33 (图中未示)并分别容置于上述凹槽313中。 上述这些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可提供相同颜色的光源,也可以是分别提供不同 颜色的光源。若为不同颜色的光源,则上述这些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彼此之间利用该反射 板311隔开。因此,当不同颜色的侧照式发光二极管33同时发光时,将不会有混色的问题产生。 由以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不仅可以减 少组成元件,同时可以达到光源均匀化的效果,在使用不同色系的光源进行显示时,本发明 还利用反射板加以阻隔以避免混色的问题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 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及变化。然而这些依据本发明实 施例所作的种种改良及变化,当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界定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括双层板,由反射板以及透明板所组成,上述透明板形成于上述反射板上方,且具有凹槽以及斜面;软性电路板,具有侧照式发光二极管,上述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容置于上述透明板的凹槽处;以及显示盖板,覆盖于上述双层板与上述软性电路板的上方,其具有透光区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透明板与上述显示盖板的材料为聚碳酸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反射板的材质为不透光的ABS塑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上述透明板具有多个凹槽及多个斜面时,则上述软性电路板具有多个分别容置于上述凹槽的侧照式发光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这些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源,且上述这些相邻两个侧照式发光二极管之间利用上述反射板隔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介于10到30度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斜面的厚度相对于上述侧照式发光二极管由近而远递减。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电子装置具有光源指示区,上述显示面板结合于上述光源指示区。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一双层板、一软性电路板以及一显示盖板;双层板由一反射板以及一透明板所组成,该透明板形成于该反射板上方,且具有一凹槽以及一斜面,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一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其中该侧照式发光二极管容置于该透明板的凹槽处,该显示盖板覆盖于该双层板与该软性电路板的上方,其具有一透光区块。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不仅可以减少组成元件,同时可以达到光源均匀化的效果,在使用不同色系的光源进行显示时,本发明还利用反射板加以阻隔以避免混色的问题产生。
文档编号G09F9/30GK101739900SQ20081017047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陈璟忠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