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45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级多路复用(Pixel Level Multiplexing, PLM)架构的液晶 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所需的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数目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平面显示器(FPD)种类繁多,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光显示器 (OLED)以及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然而,不论是何种平面显示器,其显示面板的架构 均相似,即在基板(substrate)上配置有纵横交错的扫描线(scan line)与数据线(data line),且每一条扫描线与数据线交叉处配置一像素(pixel)。像素经由扫描线接收扫描信 号以决定是否被使能或导通,并在其被导通时经由数据线接收数据信号以显示图像。
液晶面板的分辨率越高,其所需的栅极驱动芯片就要越多,且每一条扫描线均需 要设置对应的焊盘(pad)以连接至栅极驱动芯片,这不仅需要相当多的布局面积,同时也 会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因此,如何在维持相同分辨率的情况下减少所需的栅极驱动芯片 的接脚数,便是目前液晶面板驱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图1为根据已知技术的液晶面板的局部电路示意图。液晶面板中的局部电路100 包括多条数据线(如DL1、DL2)以及N条扫描线(如SEi、SOi,其中i、N为正整数,i为扫 描线的索引值,且0 < i《N/2),其中奇扫描线S0i对应于奇像素列110,偶扫描线SEi对应 于偶像素列120,其中偶像素列120与奇像素列110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如111、112、 121以及122),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晶体管、液晶电容以及储存电容等元件,像素单元可采 用已知的像素结构,图1中的像素单元(如111、112、121以及122)仅为示意性的。
以偶像素列120与奇像素列110为例,偶像素列120耦接于偶扫描线SEi,奇像素 列IIO耦接于奇扫描线S0i,奇扫描线S0i的另一端耦接至晶体管M1的一端,晶体管M1的 另一端耦接于下一条偶扫描线SEi+l,且晶体管Ml的栅极耦接于偶扫描线SEi。当偶扫描 线SEi与SEi+1均使能时(即逻辑高电位时),奇像素列110与偶像素列120均会开启以 便数据线(如DL1、DL2)写入像素数据至对应的像素单元(如111U12)中。然后,当只有 偶扫描线SEi使能时,则奇像素列110关闭而剩下偶像素列120开启以便数据线(如DLp DL2)写入像素数据至像素列120的像素单元(如121U22)中以更新像素列120中的像 素电压。其余奇扫描线、偶扫描线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的电路结构可以类推,在此不加赘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的晶体管M1、M2可形成于液晶面板的扇出区150或非有效区 (non-activearea)。 奇扫描线SOi与偶扫描线SEi+l接收的扫描信号(即栅极驱动器所须输出的扫描 信号)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图1的扫描信号波形图,其中在第二期间T2的前半 周期中,偶扫描线SEi与SEi+l均使能,此时,奇像素列110与像素列120均会开启。然后, 在第二期间T2的后半周期中,偶扫描线SEi维持使能,而偶扫描线SEi+l则禁用,此时,仅 剩像素列120开启,利用上述时序,便能依序更新奇像素列110与偶像素列120中的像素数 据。
接着,偶扫描线SEi+1在第三期间T3中使能以便更新所对应的奇像素列与偶像素 列,而在第一期间Tl中,偶扫描线SEi则配合上一条偶扫描线SE卜工的扫描信号,在第一期间 Tl的前半周期中使能以便更新对应奇扫描线SO卜工的奇像素列(如同偶扫描线SEi+1在第二 期间T2的前半周期配合偶扫描线SEi而使能一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期间Tl、第 二期间T2以及第三期间T3的周期相同,其余扫描线的扫描信号可依此类推以更新整个面 板的像素。利用图1的面板架构,仅需半数的扫描信号来驱动所有的像素单元,也就可以减 少栅极驱动芯片的使用数目。 在驱动的过程中,像素单元会因扫描信号的电位变化而受影B向,也就是所谓的馈 通效应(feed through effect)。但是在第二期间T2中,偶像素列120仅受到偶扫描线SEi 的下降沿201所产生馈通效应的影响,而奇像素列110则会受到偶扫描线SEi的扫描信号的 下降沿201与下一条偶扫描线SEi+1的扫描信号的下降沿202所产生馈通效应的影响。因 此,在驱动过程中,奇像素列IIO所受到的馈通效应大于偶像素列120。如果整个画面给予 相同灰度,则因为上述馈通效应的不同将造成画面质量不均。 图3为根据图1的液晶面板100的局部等效电路图。其中像素单元111包括晶体 管Mlll、液晶电容Clc2以及储存电容Cst2,电容Cgs2用来表示晶体管M111的栅极_源极 间的等效电容,电容Cgsf用来表示晶体管M1的栅极-源极间的等效电容。像素单元121 的电路结构与像素单元111相同,在此不加累述。配合图3中的等效电容与图2的信号波 形图,可以计算出扫描信号的电压变化(由高电压Vgh至Vgl)对像素单元111与121的像 素电压(即液晶电容Clc2与Clcl上所储存的像素电压)的影响。 在第二期间T2中,像素单元121上的像素电压仅受到偶扫描线的下降沿 201(请参照图2)的影响,也就是经由电容Cgsl所造成的电压下降,其馈通电压(feed through voltage) AV1可以表示如下
「oo",AVl:(Vgh-Vgl)x-^-
,」 Cgsl + Clcl + Cstl g) 其中上式(1)中的Cgsl、Clc以及Cstl表示相对应的等效电容值。 像素单元111会受到偶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下降沿201与SEi+1的扫描信号的
下降沿202的影响,其馈通电压(feed through voltage) AV2可以表示如下AV2 = (Vgh-Vgl)x- Cgs2
Cgs2 + Clc2 + Cst2
1 + - 其中,上式(2)中,n表示偶像素列120中的像素单元的数目,CX表示Cgs2与 (Clc2+Cst2)串联的值。 由上述公式(1)与(2)可知,像素单元111由于扫描信号所造成的馈通电压AV2 会大于像素单元121由于扫描信号所造成的馈通电压AV1。因此,在驱动过程中,像素单 元111与像素单元121上的像素电压会因扫描信号而有不同的电压变化,这会影响显示的 质量与稳定性。 此外,当偶扫描线SEi禁用时,奇扫描线S0i会处于浮置(floating)的状态,因为 晶体管Mlll的栅极附近有许多电路线或电容等,会导致晶体管Mlll的栅极电压受到这些 电性耦合作用而漂移至共同电压Vcom而影响液晶电容Clc2上的像素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利用间隔的两条扫描线,以配合的方式来驱动像素单 元以减少液晶面板所需的栅极驱动器(接脚)数目,并且在扫描线上增设电容或是改变其 扫描信号的驱动波形来降低扫描信号对像素电压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在扫描线之间增设控制线与对应的晶体管(开关), 只要通过控制线即可扫描所有的扫描线,由此减少所需的栅极驱动器(接脚)数目,并由此 减少扫描信号对每个像素单元的馈通效应差异,以增加液晶面板的显示质量。
承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 该液晶面板包括第i扫描线、第i+1扫描线、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i扫描 线用以扫描第i像素列,所述第i+1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1像素列,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与 所述第i+l像素列相邻;第i+3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3像素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 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 述第i+1扫瞄线,所述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共用端之间;其中,所述第i像素 列、所述第i+1像素列以及所述第i+3像素列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中i为正整数且i 小于等于N-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偶扫描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偶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奇扫描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端为接地端或共用电压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可由第一金属层、绝缘层、第二金属层、钝
化膜、透明电极以及至少一个通孔(via)来形成。其中,所述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
上,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钝化膜形成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透明
电极形成在所述钝化膜上以及所述通孔用以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透明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i+1扫描线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i+3扫描
线接收第二扫描信号,其中在第一期间的前半周期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在第二期间
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前半周期中使能;在第
三期间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使能。所述第一期间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前,所述第二期间在所
述第三期间之前,且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期间的长度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且形成在扇出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该液晶 面板包括第i扫描线、第i+1扫描线、第i+3扫描线以及第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i扫描 线用以扫描第i像素列;所述第i+l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l像素列,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与 所述第i+1像素列相邻;所述第i+3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3像素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 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 于所述第i+1扫瞄线;其中,所述第i+1扫描线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i+3扫描线接收 第二扫描信号,且在第一期间的前半周期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在第二期间中,所述 第一扫描信号使能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前半周期中使能,且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第一使能电压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第二使能电压,其中i 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的第三期间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使能, 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三期间中的所述第二使能电压等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在所 述第二期间中的所述第一使能电压。所述第一期间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前,所述第二期间在 所述第三期间之前,且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期间的长度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i像素列、所述第i+1像素列与所述第i+3像素列分别 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偶扫描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偶扫描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该液晶 面板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 一控制线对应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1扫描线;所述第二控制线对应于第i+2扫描 线与第i+3扫描线;所述第三控制线对应于第i+4扫描线与第i+5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 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第二控制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 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1扫描线与所述第一 控制线,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三控制线,其中,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 i+1扫描线相邻,所述第i+2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线相邻,所述第i+4扫描线与所述第 i+5扫描线相邻,其中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_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第一控制扫描线的扫描期间中,所述第一控制扫 描线使能,且所述第二控制线在所述扫描期间的前半周期中使能,所述第三控制条扫描线 在所述扫描期间的后半周期中使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这些扫描线的每一条分别对应于一个像素列,所述像素 列分别具有多个像素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偶扫描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中的该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该第i+1扫描线 为偶扫描线。 本发明由于采用多条扫描线相互搭配或以间接方式来驱动像素单元,从而减少面 板所需的栅极驱动器(接脚)数目,并且通过增设电容或改变其扫描信号的驱动波形来减 少因扫描信号的电压转换所造成的馈通效应,以及降低扫描信号对像素电压的影响。
为了本发明所述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已知技术的液晶面板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的扫描信号波形 图3为根据图1的液晶面板100的局部等效电路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Cst的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扫描信号波形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8为根据图7的扫描信号波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700 :液晶面板的局部电路 110、710:奇像素列 120 、720 :偶像素列 111、112、121、122 :像素单元 150:扇出区 201 :下降沿 202 :下降沿 502 :通孔 510 :绝缘层 520 :钝化膜 610 、620 :使能电压 711、712、721、722 :像素单元 810、820 :扫描信号的脉冲 DLpDL2:数据线 SOi SOi+2 :奇扫描线 SEi SEi+2 :偶扫描线 SCi+2 :控制线 M1、M2、M111、M121 :晶体管 M701、M702、M703 :晶体管 Tl :第一期间 T2 :第二期间 T3 :第三期间 Clcl、Clc2 :液晶电容 Cst2、Cstl :储存电容 Cgs2 :晶体管Mill的栅极_源极间的等效电容 Cgsl :晶体管M121的栅极_源极间的等效电容 Cgsf :晶体管Ml的栅极_源极间的等效电容 Cst :电容 Ml :第一金属层 M2 :第二金属层 ITO:透明电极 Vghl、Vgh2 :扫描信号的使能电压值
8
Vgl :扫描线禁用时的电压值 Ts:扫描期间 TS1 :扫描期间Ts的前半周期 TS2 :扫描期间Ts的后半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同时参照图1至图3,为了降低像素单元111的馈通电压AV2,本实施例在奇 扫描线S0i上连接电容Cst,如图4所示,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 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其中,电容Cst与奇扫描线S0i上的像素单元111并联,以增加其并 联后的电容值。参照上述公式(2),在增设电容Cst后,公式(2)中的(Cgs+nXCX)变成 (Cgs+nXCX+Cst),即其数值变大,因此馈通电压AV2将会降低而较趋近于馈通电压AVI。 由于电容Cst是并联于奇扫描线S0i上的所有像素单元(如112),因此电容Cst也同样具 有降低奇扫描线S0i上的其它像素单元(如112)的馈通电压的功效。 在其它的奇扫描线(如S0i+》上,本实施例同样在其上并联一个电容Cst,以降低 扫描信号对每一条(奇或偶)扫描线的影响。电容Cst的另一端可耦接于共用电压端Vcom 或接地端,只要可以增加奇扫描线S0i上的等效电容值即可。关于图4的其余电路及其操作 方式如同上述图1与图2的说明,在此不再累述。此夕卜,由于有大电容值的电容Cst存在, 因此奇扫描线比较不会受到其它电路的影响而改变其电压值。 由于电容Cst必须足以影响奇扫描线S0i上所有的像素单元,因此必须具有较大 的电容值,但较大的电容值通常需要大面积才可达成。因此,本实施例以三明治的夹层结构 方式来设计这一电容Cst,参照图5,图5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容Cst的结构图,其中第一金 属层Ml与第二金属层M2为电容Cst的两端,透明电极ITO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另一侧,并 经由通孔502连接至第一金属层Ml。由于第二金属层M2位于透明电极ITO与第一金属层 M1之间,因此可以形成较大的重叠面积以形成较大的电容值。其中,透明电极IT0与第二金 属层M2之间具有钝化膜520,而第一金属层Ml与第二金属层Ml之间具有绝缘膜510。 一 般而言,钝化膜(passivation film) 520的材料例如为二氧化硅(Si02),而栅绝缘膜(gate insulation film) 510的材料例如为氮化硅(SiNx)。图5的电容Cst的结构可由一般的液 晶面板工艺形成,在此不再累述。
第二实施例 除了经由增设电容Cst来降低奇扫描线S0i与偶扫描线SEi之间的差异外,本实施 例还提出一种经由调整扫描信号的驱动波形来降低拉回电压AVI、 AV2之间的差异的方法。 同时参照图6与图1,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扫描信号波形图,适用于驱 动如图1的液晶面板。其中,在第二期间T2中,使得偶扫描线SEi的使能电压620的电压值 为Vgh2,而偶扫描线SEi+1的使能电压610的电压值为Vghl,其中Vgh2大于Vghl。 Vgl为 偶扫描线SEi+1或偶扫描线SEi禁用时的电压值(或称为逻辑低电位)。由于偶扫描线SEp SEi+1的扫描信号波形改变,因此已知技术中公式(1)与公式(2)可以分别修改为公式(3) 与公式(4)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4) 经由上述公式(4)可知,当电压值Vghl下降时,像素单元121上的拉回电压AVI与像素单元lll上的拉回电压AV2会较为接近。在扫描整个面板上的像素单元时,其扫描信号如同图6中的偶扫描线SEi与偶扫描线SEi+1所示,其扫描信号具有延迟时间,或称为扫描期间,依序以相同的波形扫描整个面板区域。经由本发明的公开,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轻易推知其余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信号波形及其时序,在此不再累述。
第三实施例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电路示意图,在图7中,液晶面板中的局部电路700包括多条数据线(如DLp DL2)、控制线SCp奇扫描线S0i以及偶扫描线SE,,其中i为扫描线的索引值,如果液晶面板包括N条扫描线,则0 < i《N/2, i、 N皆为正整数。其中,每一条控制线均对应于一条奇扫描线与一条偶扫描线,以控制线为例,其对应的为奇扫描线SO,与偶扫描线SEi,奇扫描线SO,用以扫描奇像素列710,而偶扫描线SEi用以扫描偶像素列720,其中奇像素列710与偶像素列720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如711、712、721、722)。像素单元中的结构与已知技术相同,即具有液晶电容、储存电容(未图示)以及晶体管等结构,可依照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像素结构,在此不再累述。
晶体管M701耦接于奇扫描线SOi与控制扫描线SCi+1之间,且晶体管M701的栅极耦接第i条控制线SLit)晶体管M703耦接于偶扫描线SEi与第i+2条控制线SCi+2之间,且晶体管M703的栅极耦接第i+1条控制线SC^,其余奇、偶扫描线与对应的控制扫描线的连接关系可依此类推,不再累述。 图7的扫描方式可参照图8,图8为根据图7的扫描信号波形图。液晶面板中的局部电路700包括控制线SCi、奇扫描线S0i以及偶扫描线SEi。控制线SCi在其扫描期间Ts中使能,此时,晶体管M701导通,下一条控制线SCi+1在扫描期间Ts的前半周期TS1中使能以开启奇扫描线SO"接下来,再下一条控制线SCi+2在扫描期间Ts的后半周期TS2使能以导通晶体管M703以开启偶扫描线SEit)如此,在扫描期间Ts中可完成写入像素数据至对应控制线的奇像素列710与偶像素列720上的像素单元(如711、712、721、722)。液晶面板上其余偶扫描线与奇扫描线的扫描方式可以类推,不再赘述。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仅需驱动所有控制线即可对所有的像素单元进行扫描(即对应扫描所有的奇扫描线与偶扫描线),而控制线的数目仅有液晶面板中所有扫描线(包括偶扫描线与奇扫描线)的一半数目,由此可减少驱动面板所需的栅极驱动器数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奇扫描线与偶扫描线主要是用来区分相邻的两条扫描线,本发明并不以其名称为限,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其布局位置也可对调。由于控制线SCi不会直接去开启像素单元,而是与下两条控制线sci+1 、 sci+2相互配
合,以间接方式来使能对应的奇扫描线SOi与偶扫描线SEit)因此,控制线SCi上的扫描信号会有两个脉冲810、820,其中脉冲810是用来配合前两条控制线SC卜p SC卜2,而脉冲820才是用来开启对应于控制线的奇像素列710与偶像素列720。 由于在驱动的过程中,奇像素列710与偶像素列720的驱动方式与其电路结构相同,因此其像素单元(如711与721)所受到的馈通效应一致,也就是控制线SCi、SCi+1、SCi+2上的扫描信号对像素单元711与721的影响相同。奇像素列710与偶像素列720上的像素单元受扫描方式而影响其像素电压的程度较为一致,因此其画面显示的质量较为稳定。而且,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施例仅需使用半数的扫描信号即可驱动所有的像素列,不象已知技术,每个像素列均需要一个扫描信号来驱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可以减少驱动面板所需的栅极驱动芯片的数目、扫描线数目以及面板的扇出区面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晶体管M701 M703与图1中的晶体管Ml、 M2—样,均可形成在扇出区150中。当然,如果面板的布局区域尚有空间,也可依照设计者的需求,将其设置于适当的区域。 图7仅示出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其余的控制线同样会对应于一个奇像素列与一个偶像素列,其结构与驱动方式如上述图7与图8所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经由本发明的公开,应可轻易类推,在此不再累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奇扫描线SOi与偶扫描线SEi仅是用来描述扫描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本发明并不以其为限。如果液晶面板中具有N条扫描线,则奇扫描线SOi与偶扫描线SEi也可以分别用第i扫描线与第i+l扫描线来表示,其中N、i为正整数且i小于N。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经由本实施例的公开,应可轻易推知其余适用的扫描线位置的表示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根据馈通效应的原理,分别提出以新增大电容、改变其扫描信号的波形以及直接调整其驱动电路等方式来降低扫描信号对不同像素列的影响。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可以改善画面质量不均的问题以及减少扫描信号的电位变化对像素电压的影响。 虽然本发明已公开如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该液晶面板包括第i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像素列,其中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3;第i+1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1像素列,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与所述第i+1像素列相邻;第i+3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3像素列;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i+1扫瞄线;以及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共用端之间;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所述第i+1像素列以及所述第i+3像素列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i扫描线为奇扫描线,所述第i+l扫 描线为偶扫描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i扫描线为偶扫描线,所述第i+l扫 描线为奇扫描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共用端为接地端或共用电压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包括 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第二金属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钝化膜,形成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透明电极,形成在所述钝化膜上;以及至少一个通孔,用以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透明电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i+l扫描线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 第i+3扫描线接收第二扫描信号,其中在第一期间的前半周期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 在第二期间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前半周期中 使能;在第三期间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使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期间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前,所述第 二期间在所述第三期间之前,且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期间的长度相等。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形成在扇出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
10. —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第i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像素列,其中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3 ;第i+l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l像素列,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与所述第i+l像素列相邻;第i+3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3像素列;以及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3 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i+l扫瞄线;其中,所述第i+l扫描线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i+3扫描线接收第二扫描信号,且 在第一期间的前半周期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在第二期间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使能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二期间的前半周期中使能,且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所述第一 扫描信号的第一使能电压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第二使能电压。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在第三期间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使能,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所述第三期间中的所述第二使能电压等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在所 述第二期间中的所述第一使能电压。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期间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前,所述 第二期间在所述第三期间之前,且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期间的长度相等。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i像素列、所述第i+1像素列与所 述第i+3像素列分别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14. 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N为正整数,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第一控制线,对应于第i扫描线与第i+1扫描线,其中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5 ; 第二控制线,对应于第i+2扫描线与第i+3扫描线;第三控制线,对应于第i+4扫描线与第i+5扫描线;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第二控制 线,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线;以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i+1扫描线与所述第一 控制线,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三控制线,其中,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1扫描线相邻,所述第i+2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 线相邻,所述第i+4扫描线与所述第i+5扫描线相邻。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控制扫描线的扫描期间中,所 述第一控制扫描线使能,且所述第二控制线在所述扫描期间的前半周期中使能,所述第三 控制扫描线在所述扫描期间的后半周期中使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具有N条扫描线与N个像素列,该液晶面板包括第i扫描线,第i+1扫描线,第i+3扫描线,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其中第i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像素列,第i+1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1像素列,第i+3扫描线用以扫描第i+3像素列,且所述第i像素列与所述第i+1像素列相邻。第一晶体管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所述第i+3扫描线之间,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i+1扫瞄线。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i扫描线与共用端之间以降低第i扫描线上的馈通效应,其中N、i为正整数且i小于等于N-3。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738794SQ20081017483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杨咏舜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