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5701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领域中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电气通信连合(ITU)统计截至2008年底,手机用户的签约数量仅中国、 印度及美国三个国家的总数就超过十亿。手机生产的数量一直是直线上升,因此手机的增 值服务业务也是令人瞩目的热点。这里扩大手机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解 决手机的网络入口问题,即如何简单的使手机直接连接网络。 解决手机的网络入口问题,日本早在2000年就有题为"提供信息服务(情報提供 寸一 )"(专利文献1)的专利申请,提出了用手机的照相功能直接拍摄二维条码,可直 接上网的提案。该提案倍受手机生产厂家得关注,到了 2005年在日本销售的手机,几乎全 部搭载了拍摄二维条码直接上网的功能。并且仅在半年之内,手机拍摄二维条码直接上网 这一功能就已被普及了。 此后,就手机拍摄二维条码直接上网的技术又有了一些改进的专利申请,例如日 本著名的夏普公司在2007年还申请了题为"手机终端装置及其信息读取程序(携帯端末 装置及"情報読取y 口夕',A )"(专利文献2)的专利发明内容,提出了操作更加简单,使 识别二维条码的识别率更高的方法。但是,由于二维条码自身就存在着的不美观,不能直接 通过视觉表达一定的商务内容,不具有美学创意性等问题。因此,尽管手机对二维条码的识 读技术的不断提高,但解决不了二维条码的根本问题。 最近,用户针对二维条码不美观,不能直接表示一定的商务内容等问题,提出能否 将商品或企业的商标直接变成二维条码,为适应用户的要求,日本在2007年又有人提出 "带有商标的二维条码(口 -"付巻二次元-一卜")"(专利文献3)的专利申请,使手机拍摄 上网技术提升了一个等级。 但是,仅仅是一个补救方案,首先该方案是在二维条码的点阵上叠加商标的图案, 由于二维条码的点阵分布的位置及印刷面积是根据代码值的不同而随机出现的,因此会造 成商标图案的严重失真,影响美学的创意性。 再有,该方案还提出用具有吸收红外线的黑色油墨印出的二维条码,再在二维条 码上,用红外线透明彩色油墨印制商标,将手机拍照的镜头改为红外线镜头,这样,即使印 刷有商标,但是手机只能拍照出对红外线吸收的二维条码的图像,因此可解决商标与二维 条码共存的问题。 但是,按照这样一种方案,手机拍照二维条码就不能同普通的手机照相功能放在
一起,从而提高了手机的制作成本,影响了手机拍照上网的普及,另外,用特殊油墨印制商
标,也造成印刷成本的提高,其结果也不利于该技术的普及。专利文献1特开2002-111909专利文献2特开2007-242028专利文献3特开2007-2764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于在电子文件中埋入 信息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分布位置,以及等量印刷面积的商标与二维条码重合的宏观代码构 成方案,使印刷出的带有商标的二维条码,具有美学的创意性。同时不影响手机的识别精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于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微观代码,以 及微观代码的构成方案,使印刷图像的图像质量不会降低。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将一种适于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方法具有将 电子文件与纸介质文件统一,文件与信息一体化有利于纸介质文件的电子化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是由信息埋入部分与信息识别部分组 成,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其中信息埋入部分 (1)输入以图像形式表现的文档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在内的至少一种将被埋
入信息的数据,以及表示该文件的阅读时间权限,阅读与修改权限,文件过程管理信息在内 的至少一种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或文件全内容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 (2)将附加信息变换成微观代码的形式的代码;
(3)将微观代码的形式的代码埋入上述图像中;
(4)输出埋有信息的图像数据。
其中信息识别部分 (1)读取被埋入信息的电子图像或印刷图像;
(2)识别用微观代码并还原埋入的信息;
(3)输出识别结果。 而且,所述的信息埋入微观代码由包括集中分散的分布、不同的形状分布、不同的
方向分布、不同的点阵大小分布及不同的位置分布在内的几何学形态的点阵分布。 而且,所述的信息埋入微观代码由包括不同的灰度值分布、不同的频率分布、不同
的传播方向分布、不同的调制方式分布、不同的力学特性分布以及不同的相位调制分布在
内的物理学形态的点阵分布。 而且,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是按照包括代码上最小 印刷面积在内的印刷网屏特性进行网点分布的。 而且,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是按照包括网点点的大小特性,网点 大小特性,网点间隔特性以及网点的灰度特性在内的至少一种在内的印刷网屏特性进行网 点分布的。 而且,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可以进行二维线性分布, 也可以进行二维非线性的分布。 而且,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可以印刷在可用肉眼进
行真伪判别的防伪标签的上面构成肉眼与机器识别两用的新型防伪标签。 而且,在由CMYK组成的无数颜色中,总可以找到一种以上的颜色,这种颜色印刷在印刷媒体上,如果通过图像传感器拍照或扫描,所构成的RGB图像,将这种RGB图像再进 行CMYK分版,所得到的CMYK的各个值,不等于最初的CMYK各个值。 而且,被埋入的图像数据包括PDF图像数据,BMP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 像数据,EPS图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在内的可表示图像的数据形式。


图1 (a)是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b)是信息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用手机实现印刷多媒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二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4是四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5是六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6是八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7是将四进制信息宏观代码埋入商标中的一个例子; 图8是将八进制信息宏观代码埋入商标中的一个例子; 图9是将四进制信息宏观代码埋入图像中的一个例子; 图10是将八进制信息宏观代码埋入图像中的一个例子; 图11是利用不同灰度进行信息埋入的示意图; 图12是利用不同颜色进行信息埋入的示意图; 图13是二进制信息微观观代码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14是四进制信息微观观代码通过点阵位置不同来记录信息的示意图; 图15是六进制信息微观观代码通过点阵位置不同来记录信息的示意图; 图16是八进制信息微观观代码通过点阵位置不同来记录信息的示意图; 图17是二维线性与非线性点阵分布的形式表现的微观代码示意图; 图18是一个基准点阵的分布例子的意图; 图19是采用微观代码技术与全息技术制成的防伪商标; 图20是RGB颜色与CMYK颜色之间变换的一个特性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 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宏观代码,是指图像传感器在非固定焦距的情况下所能识读的信 息代码。所述微观代码,是指图像传感器在固定焦距的情况下,以足够的放大倍数所能读取 到的信息代码。 所谓宏域是指针对非固定焦距的宏观代码,所能表示一个多比特信息的区域。所 谓宏域分割是对宏域进行分割后的最小单位,一个宏域分割也可表示图像传感器在非固定 焦距的情况下,所能读取到的最小面积。当普通二维条码每一宏域只表示一个比特的信息 时,该宏域不存在宏域分割或该宏域等于一个宏域分割。 所谓像素点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所谓网点是与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的像素点
5所对应的印刷网屏最小单位,网点是由印刷设备所能印刷的最小单位点组成的。 所谓微域是指针对固定焦距的微观代码,所能表示一个多比特信息的区域。所谓
微域分割是对微域进行分割后的最小单位,一个微域分割也可表示图像传感器在固定焦距
的情况下,所能读取到的最小面积。微域在印刷网屏理论中,为印刷网屏网点的大小区域,
一个微域分割相当于构成网屏网点的一个点的大小。 所谓信息记录效率是指印刷媒体上实际记录的信息量与该区域最大可记录的信 息量的比。 所谓印刷面积率是指印刷媒体上为记录信息实际所要印刷的面积与该区域最大 面积的比。 图1 (a)是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输入步 骤S工中,输入将被埋入信息的包括PDF图像数据,BMP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像数 据,EPS图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在内的可表示图像的任何图像数据形式,同 时输入表示该文件的阅读时间权限,阅读与修改权限,文件过程管理信息在内的任何信息 安全管理信息,或与该文件内容有关的电子文件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在微观代码变换步 骤S2中,将附加信息变换为微观代码。在信息埋入步骤S3中,按照下列给出的信息埋入方 法将附加信息埋入到包括PDF图像数据,BMP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像数据,EPS 图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在内的图像数据中。在信息埋入结果的输出步骤S4 中,将埋入附加信息的图像数据存入内存中,或通过网络传送到其他地方,或打印输出的等 等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 图1 (b)是信息识别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 (b)所示在输入步骤S工中,读取 被埋入信息的电子图像数据包括PDF图像数据,BMP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像数 据,EPS图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在内的可表示图像的任何图像数据,也可将 印刷图像通过扫描仪或其他图像传感器读取成电子图像。在识别微观代码步骤S2中,将包 括PDF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像数据,EPS图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 在内的可表示图像的任何图像数据转换成BMP格式的图像数据,将微观代码抽出,并按照 微观代码的构成规则识别出微观代码的码值。在输出步骤S3中,将上述识别出的信息送到 内存中,或记录到数据库中,或通过网络传送到对方,或打印输出等等用户所指定的操作。
图2是用手机实现印刷多媒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手机拍摄包括二维 条码在内的以图像形式表示的宏观代码,按照宏观代码数据所标示的网址上网,从网络上 下载多媒体数据,或认证数据,或下一步的动作命令。再用手机的微观代码读取镜头点击埋 有与下载内容相关信息的印刷图像,手机即可播放下载的多媒体内容,或提示认证结果,或 执行下载的命令动作。 图3是二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图3 (a)表示信息"0",图3 (b)表示信息 "1"。同传统的二维条码相比,该代码在表示任意信息时的印刷面积是一致的,即在任意一 个比特上都可印刷上相应的图像。避免在普通的二维条码上印刷图像时,由于信息内容的 变化,印刷面积不一致,随机改变,致使印刷出的图像会出现较大的随机分布,使图像看起 来很不舒服。该代码的信息记录效率是普通二维条码的1/2,描述一个比特信息的印刷面积 率也是1/2。信息记录效率与印刷面积率这两个参数是越大越好。信息记录效率越大,在印 刷介质中记录的信息量就越大,同样印刷面积率越大,在代码上印刷出的图像的失真就越小。但是,提高印刷面积往往是损失了信息记录效率。本发明给出一个尽可能小的损失信 息记录效率,而尽可能大的扩大印刷面积率的方法。 图4是四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图4(a)表示信息"0",图3 (b)表示信息 'T,图3(c)表示信息"2",图3(d)表示信息"3"。同图3的二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相比,信 息记录的效率同样是1/2,可是印刷面积率可达到3/4。 图5是六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图5 (a)表示信息"0",图5 (b)表示信息 'T,图5(c)表示信息"2",图5(d)表示信息"3",图5(e)表示信息"4",图5 (f)表示信息 "5"。图5所示的六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信息记录率是0. 4,印刷面积率是5/6。虽然印刷 面积率有显著的成效,但是信息记录率明显下降。 图6是八进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一种形式。图6 (a)表示信息"0",图6 (b)表示信息 'T,图6(c)表示信息"2",图6(d)表示信息"3",图6(e)表示信息"4",图6 (f)表示信息 "5",图6(g)表示信息"6",图6(h)表示信息"7",图6(i)表示定位信息。图6所示的八进 制信息宏观代码的信息记录率是0.33,印刷面积率是8/9。印刷面积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同 图5 —样信息记录率下降得很多。因此,从信息记录率与印刷面积率两者考虑的情况下,可 以采用图4的代码形式,如果重点考虑图像的质量可以考虑图6的代码形式。
图7是将图4的代码埋入到商标中的例子。如图7所示,701为信息点阵,702为 定位点阵,703为主水平定位点阵行,704为主垂直定位点阵列,705为副水平定位点阵行, 706为副垂直定位点阵列。将图4代码的白色的点阵保留,黑色部分与商标、图像或图形等 的图案进行重合,即可得到可以直接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的宏观代码。为更能 逼真的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白色点阵部分也可同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重 合,只是灰度值要小于普通图案的最小灰度值即可。 图8是将图6的代码埋入到商标中的例子。如图8所示,SOl为信息点阵,802为 定位点阵,803为主水平定位点阵行,804为主垂直定位点阵列,805为副水平定位点阵行, 806为副垂直定位点阵列。将图6代码的白色的点阵保留,黑色部分与商标、图像或图形等 的图案进行重合,即可得到可以直接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的宏观代码。为更能 逼真的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白色点阵部分也可同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重 合,只是灰度值要小于普通图案的最小灰度值即可。 图9是将图4的代码埋入到图像中的例子。将图4代码的白色的点阵抽出,变换 成黄色点阵。再将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中的黄色分量去掉,再同黄色点阵进行重合, 即可得到可以直接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的宏观代码。 图10是将图6的代码埋入到图像中的例子。将图6代码的白色的点阵抽出,变换 成黄色即CMYK四色中的Y颜色点阵的代码。再将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中的黄色分量 去掉,再同黄色点阵进行重合,即可得到可以直接表示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的宏观代 码。同理,将图6代码的白色的点阵抽出,变换成蓝色即CMYK四色中的C颜色点阵的代码, 也可以将图6代码的白色的点阵抽出,变换成粉红色即CMYK四色中的M颜色点阵的代码, 也可以将图6代码的白色的点阵抽出,变换成黑色即CMYK四色中的K颜色点阵的代码,此 时,手机的照相机还可加入红外线滤光镜头,直接用红外线照明,通过摄像头接收到红外线 的黑白图像,进行代码识别可提高处理速度以及可作为商品防伪领域的应用。
在进行商标、图像或图形等的图案的颜色变换时,如果该颜色分量大于平均颜色分量,可将代码的黑色部分作为该颜色进行重叠处理,如果该颜色分量小于平均颜色分量, 可将代码的白色部分作为该颜色进行重叠处理。 利用人眼对图像灰度的识别能力比较低的视觉特性,宏观代码的黑色部分与白色
部分的区别如图11所示,还可采用灰度的差别来实现,即宏观代码的黑色部分采用灰度比
白色部分较高的印刷灰度,也可以说白色部分采用灰度比黑色部分较低的印刷灰度,从而
达到信息记录的目的。相反,也可将宏观代码的黑色部分采用灰度比白色部分较低的印刷
灰度,也可以说白色部分采用灰度比黑色部分较高的印刷灰度,从而达到信息记录的目的。 如图12所示,图9以及图10所提出的通过信息代码与商标、图像或图形的颜色变
换达到信息埋入的目的的方法,也适合于包括QR 二维条码或MD 二维条码在内的所有的二
维条码,可通过颜色变换达到信息埋入的效果,可使二维条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下面,介绍本发明提出的微观代码的原理与构造。定义为微观代码,就是考虑其代
码的点的尺寸一般在瑞利判据所计算出的肉眼看不见的数值即0. lmm以下。 首先,图3给出的二维宏观代码,是建立在尽可能使印刷面积加大的观点所实现
的代码方式。如果从相反的观点,即印刷面积最小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图12所示的二
进制微观代码形式。 图13的(a)为代码"1", (b)为代码"O"。在记录信息上是通过有信息点为"l", 无信息点为"O"。这种现象可认为是通过印刷出现的差异实现信息记录的。在物理学上, 也可解释为在二维平面上的一个脉冲的跳变。或者说是利用不同频率的分布实现信息的记录。 图4给出的二维的宏观代码,也是建立在尽可能使印刷面积加大的观点所实现的 代码方式。也可从相反的观点,即印刷面积最小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图13所示的二进 制微观代码形式。 图14的(a)为代码"O", (b)为代码"1", (c)为代码"2", (d)为代码"3"。在记 录信息上是通过点阵的位置不同直接记录一个多比特信息。这种现象不仅可以认为是通过 印刷点阵状态的差异实现信息记录的,也可认为是通过不同的点阵位置或不同的形状实现 信息记录的几何学现象。在物理学上,也可解释为是使用二维图像的格子内的点阵的相位 调制结果记录信息。 同理,图5给出的二维宏观代码,也是建立在尽可能使印刷面积加大的观点所实 现的代码方式。同样从相反的观点,即印刷面积最小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图14所示的 二进制微观代码形式。 图15的(a)为代码值"O", (b)为代码值"l", (c)为代码值"2", (d)为代码值 "3", (e)为代码值"4", (f)为代码值"5"。在记录信息上是通过点阵的位置不同直接记录 一个多比特信息。这种现象不仅可以认为是通过印刷出现的差异实现信息记录的,也可认 为是通过不同的点阵位置或不同的形状实现信息记录的几何学现象。在物理学上,也可解 释为是使用二维图像的格子内的点阵的相位调制结果记录信息。 而且,图6给出的二维宏观代码,也是建立在尽可能使印刷面积加大的观点所实 现的代码方式。同样从相反的观点,即印刷面积最小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图15所示的 二进制微观代码形式。 图16的(a)为代码值"O", (b)为代码值"l", (c)为代码值"2", (d)为代码值"3", (e)为代码值"4", (f)为代码值"5", (g)为代码值"6", (h)为代码值"7", (i)为定
位点阵。同上述原理相同,在记录信息上是通过点阵的位置不同直接记录一个多比特信息。 这种现象不仅可认认为是通过印刷出现的差异实现信息记录的,也可认为是通过不同的点 阵位置或不同的形状实现信息记录的几何学现象。在物理学上,也可解释为是使用二维图 像的格子内的点阵的相位调制结果记录信息的。 将复数个上述图13-16给出的一个点阵的按照矩阵的形式排列,可构成一组信息 模组。 首先定义平面印刷的二维分布的点阵图像为
公式l
= V (x, y) 由于图像4为二值化的图像,因此4的值为"O"或"l"。 假设x与y值是非随机性的,复数个如图12-15那样的微观点阵在给定的坐标系 中必然可以得出一个代码值。图16是将4*4个图15那样的微观点阵构成一个代码的例子。
如图17所示,例如设Sn = 0, S12 = 0, S14 = 2, S15 = 2, S21 = 4, S22 = 4, S24 = 6, S25 = 6, S41 = 0, S42 = 0, S44 = 2, S45 = 2, S51 = 4, S52 = 4, S54 = 6, S55 = 6。则代码值为:
公式2
V = S^8"+S^8"+S^8"+S4氺8^+S^8"+S6氺8"+S7氺89
+S8*88+S9*87+S10*86+Sn*85+S12*84+S13*83+S14*82
+S15*81+S16*80
贝U V = 0^5+0站"+2站"+2^2+4站n+4站w+6站9
+6*88+0*87+0*86+2*85+2*84+4*83+4*82
+6*81+6*80微观点阵可由水平n个点阵与垂直m个点阵的矩阵组成即n*m,n与m可以是数字 1,或2,甚至可以到无穷个。微观点阵可以用CMYK任意颜色来印刷,也可以用红外线,紫外 线,或此行油墨印刷。也可用电子形式的图像点阵来表示。
微型点阵的分布可以是二维非线性的分布,设;
公式3xi+1-xi = k P( t ) k为任意整数 i = 1,2,.…,n,P(t) =0_1为随机函数
yj+1-yj = vP( e ) v为任意整数
j = 1,2, ,m, P( e) =0-1为随机函数
& = 0及71 = 0 则微观点阵可以由二维非线性点阵分布的形式表现,即
公式4
; = ij;(kP(t), vP(e)} 上述二维非线性点阵分布的形式表现的微观代码个个点阵由于是随机分布的,因 此作为信息模组不具有一定的代码值。但是如果给出一个具有包括欧几里德距离在内的任 意距离尺度的基准点阵,便可得出一个固定的代码值。
9
由二维非线性点阵分布的形式表现的微观代码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具有特殊的应 用效果。 图18是十字形基准点阵的分布方法。如图18所示,基准点阵为十字形,信息点阵 分布在基准点阵的4个角上,在一组信息模组中,十字形基准点阵可以由一个组成,也可由 复数个组成。基准点阵也可以由其他任何形式组成。 基准点阵可以用CMYK四色中的任意一种以上颜色来印刷,可以用RGB三色中的任
意一种以上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用红外线,紫外线的颜色,或磁性油墨来印刷或表示。 图19是采用微观代码技术与全息技术制成的防伪商标。如图19所示;1901为印
刷有微观代码的部分,1902为全息防伪图像部分。印刷有微观代码的部分的图像使用微观
代码识读装置进行代码读取,全息防伪图像部分可直接用肉眼判别真伪。用识读装置进行
真伪辨别的特点是对真伪判别精度高,用肉眼判别真伪虽然比较直观,但是判别真伪的精
度低。这种将两种鉴别真伪的方法结合起来,融合了两种鉴别真伪方法的特点。 图20表示RGB颜色与CMYK颜色相互变换中所具有的特性。如图20所示;在由
CMYK组成的无数颜色中,总可以找到一种以上的颜色,这种颜色印刷在印刷媒体上,如果通
过图像传感器拍照或扫描,所构成的RGB图像,将这种RGB图像再进行CMYK分版,所得到的
CMYK的各个值,不等于最初的CMYK各个值。利用这一特性加之上述为微观代码的构成特性
可以实现数字化的防伪印刷。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方法,可对传统的纸介质商务传票 进行信息埋入,也可针对电子化的商务传票进行信息埋入。可做到纸介质文件与电子文件 的统一,以及文件信息一体化。 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不仅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阅读者以及阅读时间的管理,而
且还可对纸介质文件进行阅读者以及阅读时间的管理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3.本发明还提出了一个不仅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自动读取自动数据库录入的解
决方案,而且还提出了可对纸介质文件进行自动读取自动数据库录入的解决方案。 4.本发明提出针对PDF文件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信息埋入与信息识别的综合解
决方案,可扩大PDF文件的应用范围。 5.本发明提出的宏观代码剧具有最大的印刷面积,可使商标图案直接印刷在代码 上。微观代码具有肉眼不易发现的最小点阵面积,埋入到印刷图像中,不影响图像质量。
权利要求
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是由信息埋入部分与信息识别部分组成,具体处理步骤如下其中信息埋入部分(1)输入以图像形式表现的文档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在内的至少一种将被埋入信息的数据,以及表示该文件的阅读时间权限,阅读与修改权限,文件过程管理信息在内的至少一种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或文件全内容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2)将附加信息变换成微观代码的形式的代码;(3)将微观代码形式的代码埋入上述图像中;(4)输出埋有信息的图像数据。其中信息识别部分(1)读取被埋入信息的电子图像或印刷图像;(2)识别用微观代码并还原埋入的信息;(3)输出识别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信息埋入微观代码由包括集中分散的分布、不同的形状分布、不同的方向分布、不同的点 阵大小分布及不同的位置分布在内的几何学形态的点阵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信息埋入微观代码由包括不同的灰度值分布,不同的频率分布、不同的传播方向分布、不 同的调制方式分布、不同的力学特性分布以及不同的相位调制分布在内的物理学形态的点 阵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是按照包括代码上最小印刷面积在内的 印刷网屏特性进行网点分布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4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是按照包括网点点的大小特性,网点大小特性,网点 间隔特性以及网点的灰度特性在内的至少一种在内的印刷网屏特性进行网点分布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4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可以进行二维线性分布,也可以进行二 维非线性的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几何学的或物理学的点阵分布的微观代码,可以印刷在可用肉眼进行真伪判别的防 伪标签的上面构成肉眼与机器识别两用的新型防伪标签。
8. 根据权利要求1到6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CMYK组成的无数颜色中,总可以找到一种以上的颜色,这种颜色印刷在印刷媒体上, 如果通过图像传感器拍照或扫描,所构成的RGB图像,将这种RGB图像再进行CMYK分版,所 得到的CMYK的各个值,不等于最初的CMYK各个值。
9. 根据权利要求1到6所述的一种在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被埋入的图像数据包括PDF图像数据,BMP图像数据,TIFF图像数据,PS图像数据,EPS图 像数据,DXF图像数据,JPG图像数据在内的可表示图像的数据形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种适于在诸如PDF等电子文件中埋入信息的微观代码的生成方法,其具体处理步骤包括读取以图象形式表现的文档文件以及表示该文件的阅读时间权限,阅读与修改权限,文件过程管理信息等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或文件全内容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将附加信息变换成微观代码的形式的代码,将微观代码的形式的代码埋入上述图像中;输出该图像文件。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子文档与印刷文档的统一,文档票据与信息一体化,可进行对文档的安全管理,可防止文档票据的伪造篡改以及可构成文档票据的自动读取系统。该方法具有导入成本低、利于推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G09F3/02GK101727606SQ20091022839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顾泽苍 申请人:顾泽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