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92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监测及控制设备,该远程监测及控制 设备通过通信来对负载执行监测和控制。
背景技术
通常,存在用于对负载执行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公知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在所述 公知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通过信号线传输包含开关接通/关断信息的传输信号,以及 利用所述传输信号来打开和关闭用于接通或关断提供给所述负载的电源的继电器。这些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一个实例是集中式控制系统,所述集中式控制系统包 括由具有开关的操作终端和具有用于接通或关断提供给负载的电源的继电器的控制终端 构成的终端设备、以及由传输单元构成的中央设备。对于所述操作终端和所述控制终端中 的每个都可以提供多个。所述传输单元、操作终端和控制终端连接到双线型信号线。所述 传输单元通过使用单独分配给所述操作终端和所述控制终端的终端地址,来识别操作终端 和控制终端。所述传输单元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表格作为数据表格,在所述控制表格中, 操作终端和控制终端通过地址彼此配对。如果通过使用传输信号(例如,时分复用传输信 号)通知关于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终端的开关的接通/关断操作信息,则传输单元通过所述 传输信号,向在控制表格中与操作终端配对的控制终端发送继电器打开或继电器关闭命 令。响应于这个命令,控制终端打开或关闭它的继电器。因此,操作终端的开关被接通或关 断,以由此对负载进行控制。在这方面,典型的是,每个操作终端包括多个开关,以及多个负载被连接到每个控 制终端。在传输单元的控制表格中,在一个电路接一个电路的基础上,对开关和负载进行彼 此配对。在即使每个操作终端包括多个开关,该每个操作终端也仅仅存在一个特有的终端 地址的假设情形下,所述终端地址将涵盖在每个操作终端中设置的所有开关。这使得不能 指定开关中的要被实际操作的一个开关。为此,将不同的负载编号分配给每个操作终端中 的相应开关,并且使用操作终端的终端地址加上开关的端部处的负载编号作为开关地址。 通过这样做,可以指定所述开关中的要被实际操作的一个开关。类似地,将不同的负载编号 分配给每个控制终端中的负载,并且使用控制终端的终端地址加上负载的端部处的负载编 号作为负载地址。另外,与每个控制终端相连的多个负载可以组成单个负载电路,在这种情 况下,使用每个控制终端的终端地址作为负载地址。在控制表格中,开关和负载不仅可以以一一对应的关系彼此配对,而且可以以一 对多的对应关系彼此配对。例如,在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接通或关断提供给作为负载的照 明设备的电源的情况下,传输单元可以设置用来采用单个开关来接通或关断单个电路的照 明设备的单独控制,以及用来采用单个开关来集中地接通或关断多个电路的照明设备的集 中控制。换言之,单独控制意味着属于单个电路的负载通过一个指令来控制,而集中控制意 味着属于多个电路的负载通过一个指令来控制。集中控制被分为组控制和模式控制。在组控制中,要被控制的负载的范围与开关预先配对,并且通过操作所述开关中的一个开关来 集中地接通或关断属于所述范围中的每个范围的负载。在模式控制中,要被控制的负载的 地址的范围和与相应的地址对应的负载的接通/关断条件预先与开关配对,并且通过操作 所述开关中的一个开关来单独地接通或关断属于所述范围中的每个范围的负载。为了执行如上所述的组控制或模式控制,在传输单元的控制表格中,与用于执行 组控制或模式控制的开关对应的组编号或模式编号与要被控制的负载的地址配对。在操作 用于执行组控制或模式控制的开关中的一个开关之后,传输单元检查控制表格,提取要被 控制的负载的地址,并且确定负载的接通/关断条件。然后,传输单元向具有通过检查控制 表格而识别出的地址的控制终端发出指令。当希望控制一个存在多个负载的场所(例如,会议室)中的负载的操作时,必须使 用多个开关。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增加了操作终端所占用的空间。在这方面,对组控制或 模式控制的使用,使得可以采用单个开关来控制负载的操作。然而,需要预先设置要被集中 地控制的负载,以便执行组控制;以及需要预先设置负载的操作条件,以便执行模式控制。 这需要使用用于执行上述设置的操作单元,从而增加所要求的开关的数目,以及增加操作 终端所占用的空间。作为在如上所述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操作终端,已经提出了一种监测 及控制设备(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 10-243478 (JP10-243478A)),该监测及控制 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布置在设备主体中且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面板、以及布置在设备 主体中且由层叠在显示面板的屏幕上的透明触摸开关构成的操作输入单元。所述监测及控 制设备响应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相关联的操作输入单元的操作输入而执行负载控制, 并且还执行指示负载条件的屏幕显示。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设备主体被附着到墙壁上。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后部和前部,其中所述后部被夹持在限定在所述墙壁中的附接孔内部, 所述前部从墙壁表面向前突出。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它可以设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即,屏幕显 示)以及对操作输入单元的操作的响应(即,负载控制)。因此,取决于设置的内容,操作输 入单元可以被给予各种各样的功能。由于操作输入单元的功能和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是可 改变的,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执行多种目的的操作,以及即使在操作多个负载时也可 以减少操作终端所占用的空间。此外,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能够切换操作模式和设置模式,在所述操作模式中,响 应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相关联的操作输入单元的操作而控制负载,以及在所述设置模 式中,设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以及对操作输入单元的操作的响应。通过在设置模式下操 作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可以设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以及负载控制(即,组控制或模式 控制的内容)。如果在安装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工作场所执行上述设置时花费长的时间段,则 有时可能阻碍在该工作场所工作的其它工人的任务。因此,需要快速完成在该工作场所的 设置任务。例如,可能存在如下情形,其中设置有彼此部分不同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多个远 程监测及控制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为了通过按照上述方式操作所述监测及控 制设备来执行不同种类的设置,需要为各个监测及控制设备重复地执行相同的设置任务。 这降低了所述设置任务的效率。
6
同时,这种监测及控制设备可以被配置来具有被固定到墙壁的主体单元以及可移 动地附接到所述主体单元前侧的面板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电源电路和与信号线相连的 通信电路。所述面板单元包括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操作输入单元和控制单元。在这种配置 的情况下,所述面板单元具有连接器,该连接器电连接到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前侧上的连 接器。当附接到所述主体单元时,通过从经由所述主体单元和所述面板单元的连接器而从 所述电源电路提供的电流来操作所述面板单元。这个配置使得可以利用新的主体单元和新 的面板单元来独立地替换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例如,可以通过仅仅替换面板单元,提供具 有不同屏幕尺寸显示面板的监测及控制设备。在如上所述划分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情况下,当安装监测及 控制设备或替换主体单元或面板单元时,已经预先连接到电源线和信号线的主体单元被固 定到墙壁上。然后,面板单元被附接到保持在供电状态的主体单元。为此,当面板单元被附 接到主体单元时,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的连接器的接触件可以在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的连 接器没有对准的状态下,彼此接触。因此,异常电流可能流过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的连接 器。另外,所述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的接触件可以在不同时刻与另一连接器的接触件接 触。这可能在开始向各个电路提供电流的时间方面产生时间滞后。结果是,可能在主体单 元或面板单元中发生故障或其它损坏。为了防止发生损坏,可以想到的是,使用这样一个配置,在该配置中,在与面板单 元相对的主体单元的表面上设置机械开关的操作件,用来检测面板单元的附接,从而使得 在附接到面板单元后,所述机械开关被接通来开始对面板单元供电。然而,这种可移动部 件,比如所述机械开关的操作件,使得主体单元的结构变得复杂。与面板单元相对的主体单 元的表面可以通过在表面上设置例如功能扩展终端,来按照不同的方式有效地使用。然而, 如果机械开关的操作件被设置在所述表面上,则与操作件的体积成比例地减少可有效使用 的空间。利用如上所述的配置,有时从主体单元移除面板单元,以用于维修所述监测及控 制设备或其它目的。从主体单元移除面板单元,断开了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从而停止从主体 单元的电源电路向所述面板单元供电。此时,生成比如冲击电流(surge current)等的噪 声,是常有的情形。因此,如果在面板单元的操作期间,例如,当布置在面板单元内的CPU正 在将数据存储在闪速存储器等的存储区时,从主体单元移除面板单元,则所述CPU可能遭 受到故障或其它损坏,所述故障或其它损坏将由比如冲击电流等的噪声而导致。由于在JP10-243478A中所公开的操作终端中使用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面 板,所以必须使用内部电源,该内部电源的容量大于设置有开关的操作终端的内部电源的 容量。为了使所述内部电源安全,需要使用布置在配电板等的外壳内的远程控制变压器。因 此,配电板需要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远程控制变压器的空间。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增加了配 电板的尺寸。另外,用来将电源(AC 100V)输入到所述远程控制变压器的电源线需要被插 入到所述配电板内。这导致一个问题,即增加了安装步骤的数目。另外,在JP10-243478A中所公开的监测及控制设备(或多功能开关)具有这样一 个配置,在该配置中,如图26中所示,具有液晶显示器(未示出)和触摸开关(未示出)的 面板单元2020被可移动地附接到主体单元2010的前表面上,通过附接件(未示出)将所 述主体单元2010固定到墙壁上。
参见图27,主体单元2010和面板单元2020通过扁平线缆2056彼此电连接,并且 还通过防掉绳2057连接到一起,从而即使在面板单元2020与主体单元2010分离时,也可 以防止面板单元2020与地面碰撞并最终遭受损坏。由于在JP10-243478A中所公开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中,主体单元2010和面板单元 2020通过防掉绳2057连接到一起,所以需要大量工作来执行将监测及控制设备附接到墙 壁上的任务。另外,当执行对面板单元2020的维修(例如,检查或修复)时,需要将防掉绳 2057从面板单元2020移除。因此,所述维修操作需要大量的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及控制设备,该监测及控制设备使得可以利用 具有可重写存储器的外部存储介质来执行设置任务,从而允许复制设置信息和提高设置 任务的效率,并且该监测及控制设备可以防止在正常状态期间移除和插入所述外部存储介 质,从而避免所存储的设置发生变化,否则,如果可以容易地移除和插入所述外部存储介 质,则所存储的设置将会发生变化。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及控制设备,该监测及控制设备可以免除用于检测 面板单元的附接的机械开关,同时抑制在面板单元被附接到主体单元时发生损坏。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及控制设备,该监测及控制设备能够在移除面板单 元之前,停止将电流供应给面板单元,从而避免在将面板单元从主体单元移除时,发生由比 如冲击电流等的噪声而造成的故障或其它损坏。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监测及控制设备,该监测及 控制设备能够减小配电板的尺寸以及安装步骤的数目。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及控制设备,该监测及控制设备能够防止面板单元 掉落,以及允许容易地执行安装和维修任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监测及控制设 备,该监测及控制系统通过通信来控制负载,所述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在它的屏幕上 显示图形图像;操作输入单元,用户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执行输入操作;控制单元,用于 根据与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所述图形图像相关的用户的输入操作,执行负载控制,以 及用于允许所述显示面板根据所述负载的状态来显示图形图像;通信电路,用于发送负载 控制信号;设备外壳,该设备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后面的插座,包括可重写存储器的 外部存储介质被可移除地装配在所述插座中,以及在将所述外部存储介质装配在所述插座 中的状态下,将所述设备外壳附接到在墙壁中形成的附接孔中,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 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设置信息,执行对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图形图像以及负载控制 的设置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外部存储介质通过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侧部中形成的插入插槽来 插入在所述插座中,在所述设备外壳被附接到墙壁上的状态下,所述插入插槽的至少一部 分被容纳在所述附接孔中。利用这种配置,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屏幕显示和所述负载控制的设置任务可以通 过将所述外部存储介质插入到所述插座中来执行,这提高了在工作场所执行设置任务的效 率。所述存储介质插入孔的至少一部分是在所述墙壁的附接孔内开口的。这使得不可以在 所述主体单元被固定到所述墙壁上的正常状态下,插入或移除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从而防止用户容易地插入或移除所述外部存储介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前表面上的主体侧连接器,以及所述面板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相对设置的面板侧连接器,通过 将所述主体侧连接器与所述面板侧连接器连接,来将所述主体单元和所述面板单元彼此电 连接,其中当所述面板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耦接时,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述电源电路向所 述面板单元供电,并且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检测电源,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彼此连 接时,向与所述面板侧连接器相连的至少一个检测电路提供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当流过所 述检测电路的电流改变了所述检测电源和所述主体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点处的电势时,检 测到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连接器 之间的连接时,接通对所述面板单元的供电。利用这个配置,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主体侧连接器和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开始向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供电。相应地,如果在不连接所述 连接器的情况下将所述面板单元附接到所述主体单元,则即使在所述连接器的接触件彼此 错误地连接时,也可以避免发生损坏。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前表面上的主体侧连接器,以及所述面板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相对设置的面板侧连接器和结束 操作部件,通过将所述主体侧连接器与所述面板侧连接器相连,来将所述主体单元和所述 面板单元彼此电连接,其中当所述面板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耦接时,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 述电源电路向所述面板单元供电,并且其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当所 述面板单元被附接到所述主体单元时,响应于所述结束操作部件的操作,关断对所述面板 单元的供电。利用这个配置,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结束操作部件的操作,停止对所述 面板单元供电,从而可以避免发生当向所述面板单元供电的同时将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与所 述主体侧连接器断开时将发生的损坏。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显示面板在它的屏幕上显示操作键,所述操作输入 单元接收使用所述操作键来进行的输入操作,传输通信单元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来发送传 输信号,并且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信号线传输的所述传输信号 生成内部电源;第二电源电路,用于根据设置在外部的远程控制变压器提供的电源生成内 部电源;以及切换(changeover)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中的一 个。利用本实施例,如果除了连接到同一信号线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之外的其它终端消 耗少量电流,则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中要求的内部电源可以根据通过所述信号线输入的 传输信号来生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远程控制变压器来向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供电变得 没有必要。结果是,不需要提供用于容纳远程控制变压器的空间,以及不需要执行将所述电 源线延伸到所述远程控制变压器中的任务。这使得可以减小配电板的尺寸,以及安装步骤 的数目。即使由除了连接到同一信号线Ls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之外的其它终端消耗的电流 量增加,以及即使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中要求的内部电源不能根据通过所述信号线输入 的传输信号来生成,也可以通过操作所述切换开关来容易地选择远程控制变压器,从而可 以从所述远程控制变压器供电。即使当利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替换现有系统时,所述电源线未延伸到所述远程控制变压器中,也可以通过操作切换开关来容易地执行替换任务, 以便选择从所述传输信号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还包括板框,所述板框具有前板部 分和外周夹持块,所述前板部分具有窗口,通过所述窗口将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暴露出, 所述外周夹持块被布置来包围和夹持与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垂直延伸的所述面板单元 的外周表面,所述板框被合适地固定到所述墙壁表面上;以及板盖,所述板盖具有前壁部分 和外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覆盖所述前板部分并且具有盖窗口(cover window),通过所述 盖窗口暴露出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以及所述外壁部分被布置来包围所述板框的外周夹 持块,所述板盖从所述板框的前表面安装到所述板框上,其中所述盖窗口的尺寸允许所述 面板单元以其间基本没有间隙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窗口中,以及在所述面板单元的外周表面 上设置至少一个防掉臂(leg)。利用这个配置,即使当将锁定爪从锁定孔移除时,防掉凸缘1025与所述板盖的前 壁部分接触,从而防止面板单元掉落。此外,将面板单元从前侧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单元的 前表面,并且将板盖附接到板框上。这使得安装工作容易。另外,可以通过仅仅从板框拆下 板盖并向前拉出面板单元,来将面板单元与主体单元分离。这使得对面板块的维修(比如, 检查或修复)变得容易。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持在安装状态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部 分剖面侧视图。图2是示出使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示图。图3是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示意方框图。图4是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透视图。图5A是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从面板单元的前侧看到的面板单元的分解透视 图,以及图5B是从面板单元的后侧看到的面板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彼此分开的主体单元和面板单元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图8是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正视图。图9是从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面板单元的后侧看到的面板单元的透视图。图IOA是示出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面板单元的剖面图,以及图IOB是示出所述 面板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示意方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示意方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示意方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示意方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透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方框 图。图17是示出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8例示了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中使用的显示面板中的一个显示实例。图19A和19B例示了到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电源连接的实例。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主要部件的电路图。图21是示出了使用根据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远程监测及控制 系统的系统配置图。图22是示出了从前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分解 透视图。图23是示出了从后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分解 透视图。图24是第九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垂直剖面图。图25是第九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水平剖面图。图26是示出常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侧视图。图27是所述常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下面描述的每个监测及控制设备被用作图2中示出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的 操作终端。所述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基本配置与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描述的远程监测 及控制系统的基本配置相同。更为具体地,图2中示出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包括白炽灯Li、荧光灯L3、用于空 调的风扇线圈L3和扬声器L4,来作为负载,其中每个荧光灯L3具有反转式发光设备。白 炽灯Ll由白炽灯变暗控制终端33A、33B和33C控制,所述控制终端的容量(1500W、800W和 500W)取决于灯的数目。荧光灯L2由控制终端33D和荧光灯变暗控制终端33E控制,其中 每个控制终端33D具有用于控制荧光灯L2的发光和熄灭的继电器,以及所述荧光灯变暗控 制终端33E用于控制光的输出功率。风扇线圈L3由风扇线圈控制终端33F控制,从而使得 风扇线圈L3在三个操作等级中的一个操作等级下操作,所述三个操作等级即强等级、中 等等级以及弱等级。扬声器L4的音量由音量控制终端33G控制。负载的其它实例包括电 动窗帘、电动屏幕和通风扇。所述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包括设置有开关SO的操作终端31A、一对变暗操作终端 31B和31C、以及接触点输入操作终端31D,所述接触点输入操作终端31D连接到能够产生接 触点输出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另外,可以通过将具有操作部分的无线发射机34a和无线 接收机34b组合,提供另外的操作终端。在所例示的实例中,中继器(或放大器)35被布置 在信号线Ls上,从而传输信号可以在没有衰减的情况下传输。在所例示的实例中,用作操 作终端的两个监测及控制设备IA和IB连接到所述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在下文中,如果 不需要彼此区分,则监测及控制设备IA和IB将被简称为“监测及控制设备1,,)。从远程控 制变压器36 (S卩,降压变压器)向监测及控制设备IA提供AC 24V的电源,用于降低民用电 源(例如,AC100V)的电压,并且输出具有降低后的电压的电源。在下述描述中,如果不需 要彼此区分,则操作终端ΙΑ、1B、31A和31D将被简称为“操作终端31”。类似地,如果不需 要彼此区分,则控制终端33A到33G将被简称为“控制终端33”。
所述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还包括传输单元30,用于定期地通过信号线Ls发送传输信号。被用作传输信号的是例如24V的双极性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 备1以外的操作终端31和控制终端33中,所述传输信号是被整流到安全内部电源的全波 形信号。为传输单元30提供民用电源。现在将对所述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操作进行简要的描述。所述传输单元30执行正常轮询,通过所述正常轮询,将承载被改变为循环码的终 端地址的传输信号定期地正常发送到信号线Ls。被用作传输信号的是双极性信号,所述双 极性信号包含指示信号传输的启动的开始脉冲、指示信号模式的模式数据、承载在具体呼 叫操作终端31或控制终端33时使用的终端地址的地址数据、在控制负载L时使用的控制 数据(包括负载编号)、在检测传输错误时使用的校验和数据、以及关于信号返回时段(即, 时隙)的数据,在所述信号返回时段内,要从操作终端31或控制终端33接收返回信号。如果通过开关的操作,在操作终端31中生成监测输入,则操作终端31将与传输信 号的开始脉冲同步的中断信号发送到信号线Ls。已经生成中断信号的操作终端31进入锁 存状态,在所述锁存状态中,设置中断标志。在检测到中断信号后,传输单元30发送传输信 号,该传输信号的模式数据被设置为搜索模式。响应于具有搜索模式的传输信号,保持在锁 存状态下的操作终端31在信号返回时段内,将终端地址返回给传输单元30。在接收到终端 地址后,传输单元30发送传输信号,该传输信号请求与所述终端地址匹配的操作终端31发 送回关于锁存状态的信息。通过确认锁存状态,传输单元30确定操作终端31已经生成中 断信号。在做出这个确定后,传输单元30向操作终端31发送用于释放所述锁存状态的传 输信号,从而将操作终端31从所述锁存状态释放。在通过如上所述的操作从操作终端31接收到所述请求后,传输单元30请求在控 制表格中与操作终端31配对的控制终端33来控制负载L。然后,传输单元30向控制终端 33发送用于确定要被控制的负载L的状态的传输信号,以及从控制终端33接收关于所述负 载状态的信息。从控制终端33接收的关于负载状态的信息由传输单元30确定。如果负载 L当前正在关断状态,则传输单元30向操作终端31和控制终端33发送用于使所述负载进 入接通状态的传输信号。向操作终端31发送传输信号的理由是确保在设置在操作终端31 中的接通/关断指示灯的指示中反映负载状态的变化。响应于传输信号,控制终端33向传 输单元30发送回接收确认信号。在如上所述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如果操作终端31的开关SO被操作,则传输 单元30将开关SO的地址(S卩,所述终端地址加上所述负载编号)与控制表格对照,并且向 连接到与开关SO配对的负载L的控制终端33发送指示对负载L的控制的传输信号。这个 操作使得可以在负载L的控制中反映开关SO的接通/关断信息。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包括将背光与液晶显示器组合而构成的 显示面板2、以及由层叠在显示面板2的屏幕(或前表面)上的透明扁平触摸开关构成的操 作输入单元3。显示面板2是矩阵显示器类型,在所述矩阵显示器类型中,多个像素以矩阵 模式排列。图片图形通过像素的组合来表示。操作输入单元3包括透明薄片件和布置在所 述薄片件上的多个透明电极接触点。操作输入单元3是压敏型触摸开关,所述压敏型触摸 开关输出指示利用手指等触摸的所述薄片件上的点的信号。显示面板2和操作输入单元3协作来形成触摸屏显示器。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1还包括通过信号线Ls连接到传输单元30的通信电路11, 用于发送和接收传输信号(或通信命令)。通信电路11连接到用作控制单元的主微型计算 机12。主微型计算机12根据在作为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内置存储器的闪速存储器13中存 储的程序和数据进行操作。至少操作终端31的地址被存储在闪速存储器13中。另外,闪 速存储器13设置有至少一个存储区,用于存储通过使用下面要描述的外部存储介质而设 置的设置信息。主微型计算机12通过锁存电路14,向液晶控制器15输出指示显示面板2的显示 内容的数据。液晶控制器15通过使用在DRAM 16中预先寄存的数据,来在显示面板2的预 定位置上显示指定的内容。显示面板2的对比度和背光的亮度通过对比度调节单元17和 背光反转电路18自动地调节,所述对比度调节单元17和背光反转电路18由主微型计算机 12控制。主微型计算机12具有响应于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而激活蜂鸣器19的功能。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包括插座(socket) 4,将包括SD存储卡(注册商标) 的存储卡MC(参见图5)作为外部存储介质来可移动地插入到所述插座4中。主微型计算 机12执行与合适地装配的存储卡MC之间的通信,从而使得可以将在存储卡MC中存储的内 容发送到闪速存储器13中。关于显示面板2的屏幕显示和负载控制的设置信息被预先存 储在存储卡MC中。所述设置信息被发送到闪速存储器13,从而主微型计算机12可以基于 所述设置信息,执行屏幕显示和负载控制。换言之,如果存储卡MC被装配在插座4中,则主微型计算机12根据在所述存储卡 MC中存储的设置信息,自动地执行关于显示面板2的屏幕显示和负载控制的设置。一旦所 述设置结束(或如果所述设置信息被完全发送到闪速存储器13),则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操 作不受后续移除存储卡MC的影响。更不用说,可以在存储卡MC保持装配在插座4中时使 用监测及控制设备1。可以通过使用存储卡MC而执行的设置的种类包括例如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 中描述的对组控制或模式控制的设置(即,对在组控制中要被集中控制的负载L的设置,或 者对要在模式控制中控制的负载L的状态的设置),对用来针对时间来控制负载L的调度控 制的设置,以及对要在显示面板2上显示的各种信息的设置。在将使用远程监测及控制系 统的建筑物的简单地图显示在显示面板2上以及使用所述地图上的指示负载L的符号来执 行对所述负载的监测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地图数据可以被用作所述设置信息。另外,可以通 过使用存储卡MC,执行密码的设置和存在或取消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声音的初始设置。通过信号线Ls,将要在传输单元30的控制表格中反映的设置内容,比如关于组控 制或模式控制的设置,从通信电路11发送到传输单元30。换言之,开关SO和负载L之间的 配对关系由传输单元30的控制表格管理。因此,传输单元30可以改变控制表格,以反映由 监测及控制设备1设置的设置内容。通过使用专用软件的通用个人计算机,来将设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卡MC中以及准 备所述设置信息。将所述设置信息从存储卡MC发送到闪速存储器13。通过操作输入单元 3的操作,还可以将所述设置信息从闪速存储器13发送到存储卡MC。通过在办公室或其它场所中预先准备设置信息以及将设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卡MC 中,安装工人可以通过仅仅将存储卡MC装配到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插座4中,来执行各种设置。与通过在工作场所操作监测及控制设备1来执行设置任务相比,这帮助更大程度地 提高设置任务的效率。在将多个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安装在建筑物的各层的情形下,针对 多个监测及控制设备1,执行部分不同的设置任务。此时,如果针对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的 一个监测及控制设备的设置结束,则通过使用存储卡MC,来对所述设置信息进行复制并转 移到另一监测及控制设备。 这使得可以大大地降低在执行设置任务时所需要的时间。现在参见图4,监测及控制设备1包括通常为矩形盒状的设备外壳5,并且类似于 暗装式(flush-mounted)布线设备,以将设备外壳5的后部嵌入到墙壁中的方式来将监测 及控制设备1附着到墙壁上。监测及控制设备1被分割为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其中, 所述主体单元6被固定到墙壁上使得主体单元6的后部被嵌入到墙壁中,以及所述面板单 元7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单元6的前侧,从而使得所述面板单元的前部从墙壁表面向前 突出(参见图6)。在下文中,将在监测及控制设备1附着到墙壁上的假设下,定义监测及控 制设备1的左边、右边、顶部和底部。监测及控制设备1包括被分割地设置在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中的不同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向内部电路供电的电源电路10 (参见图3)和通信电路11被设置在主 体单元6中,而(用于显示面板2、操作输入单元3、主微型计算机2等的)其它电路被设置 在面板单元7中。主体单元6包括主体壳60,该主体壳60由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盒状嵌入主体61 和附接到嵌入主体61的前表面的主体盖62构成。承载不同种类的电子部件的电路板(未 示出)被容纳在主体壳60内。主体单元6在它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线相连的电源端 子部分(未示出)和连接到信号线Ls的信号端子部分(未示出)。如图5A中所示,面板单元7包括面板壳70,所述面板壳70由在前表面具有矩形开 口的盒状面板主体71和附接到所述面板主体71的前表面的面板盖72构成。承载比如主 微型计算机12等的不同种类的电子部件的电路板73被容纳在面板壳70内。在面板单元 7中,矩形显示窗口 74形成在面板壳70的前壁的一部分中。显示面板2和操作输入单元3 被布置在显示窗口 74内。在显示窗口 74的下方以及在面板壳70的前壁中的横向中点处, 设置操作部件75,用于操作要在稍后描述的按键开关。在操作部件75的左侧,设置LED窗 口(未示出),从LED照射的光通过所述LED窗口。LED基底76被布置在面板壳70内的与 LED窗口对应的位置中,其中所述LED基底76承载用于状态显示的LED。保护膜片77被粘 接到面板壳70的前表面上。LED基底76的位置不限于面板壳70的左下角。LED基底76 可以被布置在面板壳70的四个角中的任何一角处。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通过使用暗装式布线设备的被装配到墙上的嵌入 盒Bl(参见图1),来附着到墙壁上。这是为了减少设备外壳5从墙壁表面突出的突出量, 利用广泛使用的暗装式布线设备来在外观上给出统一的感觉,以及减少用于安装目的的构 件的成本。矩形安装孔Hl(参见图1)形成在墙壁件Wl(参见图1)中,从而限定墙壁表面 WO (参见图1)与嵌入盒Bl对准。用于附接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附接腔通过安装孔Hl和嵌 入盒Bl的内部空间来限定。通过安装孔Hl插入主体单元6,并且从嵌入盒Bl的前侧将主体单元6附接到嵌入 盒Bl上。主体壳60的形状和尺寸被形成为使得主体壳60的后部可以容纳在所述附接腔 内。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单元6的主体壳60的尺寸被形成为与嵌入盒Bl的尺寸对应,该嵌入盒Bl可以容纳供单行连接使用的两个安装框(未示出)。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供单行 连接使用的安装框”指的是能够容纳在宽度方向(或垂直方面)并排布置的具有单位尺寸 的三个布线设备的安装框。所述布线设备是暗装型,并且由JIS (日本工业标准)进行标准 化。如果两个供单行连接使用的安装框在横向方向并排布置,则称为“双行连接使用”。本 实施例的主体单元6具有的尺寸使得所述主体单元6能够被安装在供双行连接使用的嵌入 盒Bl中。更为具体地,主体壳60包括一对附接块63,该对附接块63集成地形成在所述主体 壳60的垂直相对端上,以彼此延伸。所述附接块63以如下形式设置,即从主体壳60的前 面末端部分向上和向下突出,以及沿着主体壳60的整个横向长度延伸。正如在将暗装式布 线设备固定到嵌入盒Bl时使用的安装框,每个附接块63具有多个盒式附接孔64 (在本实 施例中为2个),通过所述盒式附接孔64来插入安装螺丝。在位于盒式附接孔64的上方和 下方的附接块63的区域中,形成有板固定孔65,用于使用螺丝来固定被附接到设备外壳5 的前面末端部分上的装饰板(未示出),从而覆盖附接块63。主体壳60和面板壳70设置有彼此啮合的加固单元,以将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耦接在一起。如图6中所示,主体壳60具有在主体壳60的前表面上形成的耦接凹陷部分 66,以及在耦接凹陷部分66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形成的锁定孔67。锁定孔67用作主体 壳60的加固单元。对耦接凹陷部分66的深度进行设置,以确保耦接凹陷部分66的底面可 以位于墙壁表面WO的后部。锁定孔67在耦接凹陷部分66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每个 上成对地形成。再次参见图6,面板壳70具有耦接突出部分78和在所述耦接突出部分78的左侧 表面和右侧表面上形成的锁定块79,其中所述耦接突出部分78向后突出并且与所述耦接 凹陷部分66耦接。锁定块79用作面板壳70的加固单元。对耦接突出部分78的突出尺寸 进行设置,来确保当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耦接突出部分78的末端表面(或 后部表面)可以位于墙壁表面WO的后部。锁定块79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使得当耦接 突出部分78与耦接凹陷部分66耦接时,锁定块79可以与锁定孔67对准。锁定块79在它 们的末端上设置有朝向面板壳70的外部突出的锁定爪79a,由此提供锁定爪79a被可移动 地安装到锁定孔67的悬臂式卡扣结构。因此,如果耦接突出部分78与耦接凹陷部分66耦接,则作为如图7中所示的锁定 块79与锁定孔67啮合的结果,锁定爪79a被插入到锁定孔67。因此,面板单元7与主体单 元6机械地耦合。每个锁定爪79a通常被形成为三角形,并且具有前部和后部倾斜表面,以 便于下述操作,即将面板单元7附接到主体单元6的操作以及从主体单元6移除面板单元 7的操作。除了这个配置之外,还可以使用锁定块设置在主体壳60中以及锁定孔形成在面 板壳70中的配置。由于如上所述,锁定爪79a具有三角形,所以如果向前拉出面板主体71时,所述锁 定爪79a被弯曲且从锁定孔67中移除。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向前拉出面板主体71,来从主 体单元6中拆除面板单元7。面板单元7的横向尺寸基本上等于主体单元6的横向尺寸,但是面板单元7的垂 直尺寸被设置为稍小于主体单元6的垂直尺寸。因此,当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 时,主体单元6的前表面没有被面板单元7完全覆盖。附接块63的具有板固定孔65的部分暴露在面板单元7的上侧和下侧,如图8中所示。可以通过将装饰板附接到附接块63上来遮盖所暴露出的部分。面板单元7的厚度(或前后尺寸)被设置为使得,当附接所述装 饰板时,所述装饰板从墙壁表面WO突出的突出量变为基于等于面板单元7的突出量。面板单元7在它的后表面上(S卩,在耦接突出部分78的末端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主体单元6连接的面板侧连接器80 (参见图9)。主体单元6在它的前表面上(即,在耦 接凹陷部分66的底面上)设置有要被连接到面板侧连接器80的主体侧连接器68 (参见 图6)。通过将面板侧连接器80和主体侧连接器68连接到一起,来将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 元7彼此电连接。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中的至少一个由可移动的栈连接器 (stack connector)构成,该可移动栈连接器可以沿着设备外壳5的前表面,在一个平面中 相对于设备外壳5在预定的范围内移置。这使得即使在由于主体壳60和面板壳70的尺寸 变化或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例如,连接器)的装配位置变化而导致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 板侧连接器80没有对准时,也可以将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可靠地互连。参见图5B,存储卡MC的插座4被装配到容纳在面板壳70内的电路板73上。插座4在这样的位置处被装配到电路板73的后部表面上,即,使得插座4可以在前后方向上 与显示面板2重叠。因此,与显示面板2和插座4在与设备外壳5的前表面共平面的平面 上并排布置的配置相比,可以大大地扩大显示面板2的屏幕,以及可以在不改变设备外壳5 的尺寸(即,可以安装在供双行连接使用的嵌入盒中的设备外壳5的尺寸)的情况下使得 所述屏幕变得容易观看。插入插槽81形成在面板壳70的一个侧面上。插座4具有与插入插槽81对准布置的开口,从而使得存储卡MC可以通过插入插槽81插入到所述开口中。插入插槽81形成 在面板壳70的耦接突出部分78的左表面(或当从后侧观看时为右表面)上,并且被布置 在这样一个位置上,使得当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墙壁时,插入插 槽可以容纳在附接腔(即,墙壁件Wl的安装孔Hl和嵌入盒Bl的内部空间)内。因此,可 以在将面板单元7从主体单元6拆除的状态下,在面板单元7的后侧(或耦接突出部分78 的侧面)执行插入和移除存储卡MC的任务。插入插槽81可以在与设备外壳5的前表面垂 直的任何外周表面(即,右面、上面、或下面以及左面)上形成。然而,如果如本实施例中, 插入插槽81布置在左表面上,则变得可以在不对用于将显示面板2和操作输入单元3连接 到电路板73的柔性线缆(在所述电路板73上方延伸)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布置插座4。这 还便于插入和移除存储卡MC的任务。利用如上所述的配置,当设备外壳5被附接到墙壁上时,插入插槽81在墙壁表面WO的后侧(或在所述墙壁的内侧)是开放的。这使得不可以在设备外壳5保持被附接到墙 壁上的正常状态下,插入或移除存储卡MC。相应地,可以防止恶意移除存储卡MC,以及防止 用户不利地插入或移除存储卡MC。由于插座4设置在面板单元7中,所以可以通过仅仅从 主体单元6移除存储卡MC而不必将主体单元6从墙壁拆除,来执行对存储卡MC的插入或 移除。显示面板2被布置在插座4的前侧。因此,与插入插槽81朝向设备外壳5中的从墙壁表面WO向前突出的部分而开口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少显示面板2从墙壁表面WO突出 的突出量,以及减少设备外壳5从墙壁表面WO突出的突出量。插入插槽81不必在所述附 接腔内完全开放,而是可以在所述附接腔内部分开放。
沟槽部分82基本上形成在面板壳70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垂直中心部分中。 因此,当在面板壳70的左侧和右侧抓住面板壳70,以从主体单元6移除面板单元7时,用户 变得容易通过将手指放在沟槽部分82来抓住面板壳70。这便于拆卸面板单元7的任务。向前开口的切口(cutout)69形成在与面板壳70对准的主体壳60的耦接凹陷部 分66的侧壁上。由于切口 69的设置,即使在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上时,也可以 通过切口 69暴露出沟槽部分82。这提供了这样一个优点,即可以在不妨碍耦合凹陷部分 66的情况下,容易地抓住面板壳70的左侧和右侧。在本实施例中,要被容纳在面板壳70内的显示面板2和电路板73的尺寸与耦接 突出部分78的后壁的前表面的尺寸相同,从而使得显示面板2和电路板73可以容纳在面 板壳70的耦接突出部分78内(参见图5A和5B)。 电路板73的前表面基本上被显示面板 2覆盖。为了可以(通过按压设置在面板壳70的前壁的操作部件75)在设备外壳5的前侧 操作按键开关SW,设置从电路板73的下侧的中点向下延伸的舌块73a。按键开关SW被装 配在舌块73a的前表面上。因此,如图9中所示,以这样的方式来布置舌块73a,即所述舌块 73a从耦接突出部分78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现在参见图10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孔83形成在面板壳70的后壁中的与按 键开关SW对应的部分上。按照包围舌块73a的方式,沿着通孔83的外缘垂直地设置外壁 84。因此,通过通孔83向后暴露出舌块73a。换言之,舌块73a与面板壳70协作,形成面板 单元7的外周的一部分。通过按照这种方式从面板壳70暴露出舌块73a的后表面,可以将 与按键开关SW对应的面板壳70部分的厚度(或前后尺寸)减少面板壳70的后壁厚度。为了在面板单元7与主体单元6耦接时,防止舌块73a和外壁84对主体壳60的 附接块63中的一个附接块产生干扰,在与舌块73a和外壁84对应的一个附接块63的部分 中形成遮蔽物凹陷部分63a(参见图6)。如图IOB中所示,当面板单元7被合适地附接时, 遮蔽物凹陷部分63a的底面面向舌块73a的后部表面,并且遮蔽物凹陷部分63a的底面用 作接触表面63b,当舌块73a被向后弯曲时,接触表面63b与舌块73a的后表面接触。换言 之,在按压按键开关SW后,舌块73a的后表面与接触表面63b接触,这使得主体单元6可以 接收施加到按键开关SW的外力。因此,可以抑制舌块73a和面板壳70的弯曲变形,该弯曲 变形将由于按键开关SW的操作而造成。按键开关SW被提供来例如强行取消对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也就是说,在按键 开关SW的按压操作之后,取消对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这使得可以避免当擦洗面板单元 7的前表面时可能发生的对操作输入单元3的误操作。如果在上述状态下再次按压按键开 关SW,则对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变为有效。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1不限于上述存储卡MC的插座4布置在面板单元7的实施 例的配置。或者,插座4可以设置在主体单元6中。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用于存储卡MC的 插入插槽81形成在主体壳60中。因此,需要将主体单元6从墙壁拆卸,以便插入或移除存 储卡MC。作为又一替换例,可以使用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被形成为单个单元来使得面 板单元7不可分离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存储卡MC的插入插槽81形成在这样一个 位置上,即插入插槽81可以被放置在所述附接腔内(即,墙壁件Wl的安装孔Hl和嵌入盒 Bl的内部空间)。尽管由SD存储卡构成的存储卡MC被用作上述实施例中的外部存储介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者,比如USB存储器等的其它存储卡或存储设备可以用作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第二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与第一实施 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描述中省略。如图11中所示,主体单元6包括电源端子部分Tl以及信号端子部分T2,所述电源 端子部分Tl与电源线相连,所述信号端子部分T2与信号线Ls相连。电源端子部分Tl和 信号端子部分T2被布置在主体单元6的后表面上。在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如图11中所示,主体单元6包括检测单元21 和电源控制单元22,其中,所述检测单元21用于检测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 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电源控制单元22用于控制接通/关断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 器68供电。在检测单元21已经检测到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后,则开始向面板单元7 供电。在图11中,面板单元7的主微型计算机12和其外围电路被例示为控制单元20。在 图11中没有例示与下面的描述无关的组件。主体单元6包括检测电源23,用于在连接器68和80彼此连接时,向与面板单元7 内的面板侧连接器80相连的检测电流线Le提供电流。检测单元21通过监测检测电源23 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连接点的电势,来检测连接器68和80的连接或未连接。更加具体地,彼此配对(或彼此接触的)的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的 接触件中的至少一组被用作检测管脚Pla和Plb。主体单元6的检测管脚Pla连接到检测 电源23,而面板单元7的检测管脚Plb连接到检测电流线Le。检测电源23具有通过上拉 电阻器连接到检测管脚Pla的正电势点Vc。检测电流线Le中与检测管脚相对的一端Plb 连接到地。检测单元21连接到检测电源23和主体侧连接器68(或检测管脚Pla)之间的 连接点,以监测所述连接点的电势,作为检测输入。如果检测输入等于或大于所指定的值(即,如果检测输入具有高电平),则这意味 着检测管脚Pla和Plb不彼此连接(电流没有从检测电源23提供给检测电流线Le)。从而, 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80不彼此连接。相反,如果检测输入小于所指定的值(即, 如果检测输入具有低电平),则这意味着检测管脚Pla和Plb彼此连接(电流被从检测电源 23提供给检测电流线Le)。从而,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80彼此连接。为了保持阻抗相对低以及提高可靠性,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之间的电路接地 端子的连接(即,接地连接)可以通过多组接触件(图11中未示出)实现。因此,当面板 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上时,用于接地连接的接触件首先彼此连接,然后,在通常情况 下,检测管脚Pla和Plb彼此连接。结果是,检测电源23将电流馈送到检测电流线Le。电源控制单元22用于对置于电源电路10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电源开关24 进行接通/关断控制。如果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80彼此连接,则电源控制单元22 将响应于从检测单元21提供的控制输入来接通电源开关24。在电源开关24被接通时,电 流开始从电源电路10馈送到主体侧连接器68。因此,通过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 器80,将电源从电源电路10提供给面板单元7。检测单元21和电源控制单元22通过例如 微型计算机等来实现。电源开关24可以是具有接触点的开关或不具有接触点的开关。只有在从检测单元21向电源控制单元22提供控制输入时(S卩,当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80彼此连接时),电源控制单元22才保持电源开关24接通。如果通过移除 面板单元7来断开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之间的连接,以由此将检测电流线 Le与检测电源23断开,则电源控制单元22关断电源开关24,由此停止从电源电路10向主 体侧连接器68供电。利用上述配置,当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主体侧连接器68保持与电 源电路10断开,直到检测单元21检测到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之间的连接 为止。这使得可以在不提供电流的情况下,将面板侧连接器80连接到主体侧连接器68。由 于这个特征,可以避免发生在连接器68和80彼此连接时可能出现的损坏。在执行用来在提供电流时将面板侧连接器80连接到主体侧连接器68的带电连接 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器68和80的接触件可能在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对准 的状态下彼此接触。这可能留下面板侧连接器80的接触件与不与面板侧连接器80配对的 主体侧连接器68的接触件接触的机会。结果是,异常电流可能流动,以造成主体单元6或 面板单元7中的故障或其它损坏。另外,在面板侧连接器80的接触件与主体侧连接器68 的接触件接触的时刻方面可能存在差异(variation)。因此,开始供电的时刻随电路的不同 而不同(例如,对显示面板2的供电可以在开始对主微型计算机供电之后开始)。这可能造 成面板单元7中的操作故障。本监测及控制设备1所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避免发生在上述带电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故障,来提高可靠性。在使用如本实施例中主体单元6被嵌入在墙壁中的结构 的情况下,通常在电源线34和信号线Ls被预先连接到主体单元6的状态下,将主体单元6 附接到墙壁上。在下文中,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上。因此,能够避免发生由于带 电连接而造成的故障的上述配置在本发明中是非常有用的。当面板单元7从主体单元6移除时,停止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 这排除了在供电状态下将主体侧连接器68暴露给外部的可能性。由于这些特征,可以防止 在主体单元6中发生在电流流过附接到保持在供电状态下的主体连接器68的外部材料时 将发生的故障或其它损坏。能够通过机械开关来检测面板单元7附接到主体单元6。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需 要在与面板单元7相对的主体单元6的表面上提供用于所述机械开关的操作件。相反,在 本实施例的配置中检测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电连接。省略可移动部件(比如,用于所述 机械开关的操作件),使得可以简化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结构。可以按照许多不同的方式, 有效地使用与面板单元7相对的主体单元6的表面。例如,功能扩展端子可以设置在与面 板单元7相对的主体单元6的表面上。因此,与在该表面上设置机械开关的情形相比,可以 增加可有效使用的空间。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是横向延伸型,在横向延伸型中,接触件在横 向方向并排设置。在如同本实施例通过确定检测管脚Pla和Plb之间的连接,来检测连接 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检测管脚Pla和Plb分别布置在主体侧连接器 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的横向中点处。即使面板单元7被倾斜地附接到主体单元6,并且进 入面板侧连接器80仅仅在它的一个横向端部与主体侧连接器68接触的状态(一侧接触状 态),也检测不到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直到连接器68和80的中间部分彼此接触。 这帮助增加检测单元21检测到所述连接的可靠性。
电源控制单元22不限于在检测单元21检测到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时开 始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的配置,而是可以具有如下的配置,即在从检测 到连接的时间开始的预定时间延迟之后,开始对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这使得即使当面 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反复地连接和断开连接器68和80,也可以在不产生抖动 (chattering)的情况下开始对面板单元7供电。主体单元6的电源电路10经常将具有不同电压的不同种类的电源提供给面板单 元7,例如主微型计算机12和它的外围电路(比如,接口电路等)。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 是,在相应的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开关24,从而电源控制单元22可以独立地控制电源开关 24。这使得可以将时间滞后施加到开始供电的时刻。例如,可以在执行对主微型计算机12 供电后,开始对所述外围电路供电。检测单元21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而可以是任何如下配置,即在当由于从 检测电源23给检测电流线Le供电而改变检测电源23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连接点的 电势(即,检测输入)时,检测单元21可以检测到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例如,将可 能的是,使用将主体侧连接器68的两个接触件用作检测管脚的配置,与检测管脚配对的面 板侧连接器80的接触件通过检测电流线短路,主体侧连接器68的检测管脚中的一个与正 电势点Vc连接,另一检测管脚的电势被用作检测输入。利用这个配置,如果连接器68和80 彼此连接,从而将电流从检测电源23提供给检测电流线Le,则检测输入从低电平改变到高 电平。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与第二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区别在于,检测 管脚设置在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的多个点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检测管脚Pla设置在主体侧连接器68的左端部分 (即,图12中的下端部分),检测管脚P2a设置在中间部分,检测管脚P3a设置在右端部分。 检测管脚Plb、P2b和P3b设置在面板侧连接器80中的与检测管脚Pla、P2a和P3a对应的 部分。检测管脚Plb、P2b和P3b连接到对应的检测电流线Lel、Le2和Le3。与各个检测电 流线Lei、Le2和Le3 (即,检测管脚Pla、P2a和P3a)对应地设置检测电源23。检测单元21从检测电源23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连接点(即,检测管脚Pla、 P2a和P3a)接收检测输入。如果所有检测输入为高电平,则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 80已经彼此连接。换言之,检测单元21采用针对各个检测电流线Lei、Le2和Le3获得的 检测输入的逻辑乘积。如果没有向检测电流线Lei、Le2和Le3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电流,则 检测单元21确定连接器68和80彼此不连接。因此,电源控制单元22不会开始从电源电 路10向面板单元7供电,直到并且除非检测电源23向所有检测电流线Lei、Le2和Le3馈 送电流。即使当面板单元7被倾斜地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也不会检测到连接器68和80 之间的连接,直到面板侧连接器80的左端、中间和右端都与主体侧连接器68接触。这帮助 提高检测单元21的连接检测可靠性。相应地,可以防止在连接器68和80没有彼此完全连 接的状态下(例如,在面板侧连接器80仅仅在它的一个横向端部与主体侧连接器68接触 的状态(一侧接触状态)下)开始向面板单元7供电。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68和80中的每个设置有三个检测管脚,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只要检测管脚设置在连接器68和80的不同点上,就可以防止在连接器68和80没有彼此完全连接的情况下开始对面板单元7供电。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其它配置和功能保持与第二实施例中的那些配置和功能相同。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与第三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的区别在于,所有连接到面板侧连接器80中的不同点的检测电流线串联,以便形成单个检测电流线Le。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中示出的,面板单元7的检测管脚Plb和P2b彼此连接,以及主体单元6的检测管脚P2a和P3a彼此连接。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检测电流线Lei、Le2 和Le3被合并为单个检测电流线Le。检测电源23仅仅连接到主体侧连接器68的检测管脚 Pla。从检测电源23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连接点(即,检测管脚Pla),向检测单元21提供检测输入。如结合第二实施例所讨论的,如果检测输入为低电平,则检测单元21确 定电流正从检测电源23馈送到检测电流线Le,以及连接器68和80已经彼此连接。利用这个配置,可以使用单个检测输入,来监测连接到面板侧连接器80的不同点的检测电流线的供电状态。与如同第二实施例监测多个检测输入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少使 用例如微型计算机来监测检测输入所要求的输入端口的数目。另外,可以降低处理负担。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其它配置和功能保持与所述第三实施例中的那些配置和功能相同。尽管结合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主体单元6是嵌入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者,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主体单元6可以是暴露型,其中,主体单元6 通过它与墙壁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来固定到墙壁上。第五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与第一实 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描述中省略。在本发明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主体单元6包括电源控制单元200,用于在面板 单元7如图14中所示附接到主体单元6的状态下操作面板单元7的结束操作部分时,控制 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操作输入单元3被用作所述结束操作部分。如果 指定的操作输入被施加到操作输入单元3,则电源控制单元200关断对主体侧连接器68的 供电,以及从而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在图14中,面板单元7的主微型计算机12和它的 外围电路被例示为控制单元20。在图14中没有例示与下面的描述无关的组件。电源控制单元200被设计来对置于电源电路10和主体侧连接器68之间的电源开 关24进行接通/关断控制。当指定的操作输入被施加到操作输入单元3时,电源控制单元 200响应于根据操作输入单元3生成的结束信号来关断电源开关24。在电源开关24被关 断时,主体侧连接器68与电源电路10断开,由此停止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 电,以及最终切断通过主体侧连接器68和面板侧连接器80从电源电路10向面板单元7供 电。电源控制单元200通过例如微型计算机等来实现。电源开关24可以是具有接触点的 开关或不具有接触点的开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20,将从操作输入单元3输出的结束信号发送到主体单元6的电源控制单元200。在从操作输入单元3接收到结束信号后,控制单元20执行 结束过程,通过所述结束过程,安全地停止面板单元7的操作。电源控制单元200不会在接 收到所述结束信号后,立即关断电源开关24,而是在接收所述结束信号之后的一个时间滞 后后,关断电源开关24,从而控制单元20可以在所述时间滞后期间执行所述结束过程。由 于可以在通过所述结束过程来安全地停止面板单元7的操作后,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所 以可以避免发生这样一种情形,即由于在将数据存储在闪速存储器13的过程期间停止供 电而破坏数据。或者,控制单元20可以在所述结束过程的最后步骤中,将结束信号发送到 电源控制单元200,从而电源控制单元200可以响应于所述结束信号来关断电源开关24。操作输入单元3允许工人执行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相关联的操作。例如,如果工 人从在显示面板2上显示的菜单屏幕中选择结束图标(图形或符号),则显现用于允许工 人选择执行或不执行结束过程的选择屏幕。如果在选择屏幕中选择结束过程执行图标,则 将结束信号从操作输入单元3输入到控制单元20。作为响应,控制单元20执行结束过程, 并且将结束信号发送到电源控制单元200。为了避免发生这样一种情形,即由于工人对操 作输入单元3的误操作而导致在正常时间不利地执行结束过程,可以期望使用例如如下配 置,即当选择结束过程执行图标时要求工人输入预先存储的密码。用于使操作输入单元3 生成结束信号的输入操作不限于上述输入操作。作为替换实例,可以通过在若干秒内连续 地触摸多个所指定的图标,来执行所述输入操作。利用上述配置,当为了维护监测及控制设备1或其它目的而需要从主体单元6拆 卸面板单元7时,可以通过预先在操作输入单元3中执行用于生成结束信号的输入操作,来 在拆卸面板单元7之前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因此,可以避免生成比如冲击电流等的噪 声,如果在供电状态下拆卸面板单元7以断开连接器68和80,则将产生所述噪声。结果是, 可以避免在面板单元7或主体单元6中,发生在拆卸面板单元7期间可能发生的由于比如 冲击电流等的噪声而导致的故障或其它损坏。由于在拆卸面板单元7之前停止从电源电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所以当 从主体单元6拆卸面板单元7时,可以防止将主体单元6在供电状态下暴露给外部。由于 这些特征,可以防止在主体单元6中,发生在电流流过附接到保持供电状态的主体侧连接 器68的外部材料时将会发生的故障或其它损坏。由于在面板单元7被从主体单元6中拆卸下来的状态下,执行插入和移除存储卡 MC,所以不可能在将电流供应给面板单元7时插入或移除存储卡MC。由于这些特征,可以防 止产生比如冲击电流等的噪声,该噪声将会在插入和移除存储卡MC期间由施加于插座4上 的电压而产生。这使得可以防止在所述噪声的影响下,损坏存储卡MC。通过使用图14中所示的检测单元21,提供下述有利的效果。即使停止从电源电 路10向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以便拆卸面板单元7,在将面板单元7再次附接到主体单元6 后,也自动地恢复对主体侧连接器68供电。这使得可以开始向面板单元7供电。当面板单 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主体侧连接器68保持与电源单元10断开,直到检测单元21 检测到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为止。这使得可以将面板侧连接器80连接到保持在电 流切断状态下的主体侧连接器68。结果是,即使连接器68和80的接触件在连接器68和 80的相对位置没有对准的状态下彼此接触,或者即使在面板侧连接器80的接触件与主体 侧连接器68的接触件接触的时刻方面存在差异,也不可能发生异常电流流过连接器68和80,以及在开始向不同的电路供电的时刻方面发生时间滞后。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面板单元7中的用于指示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位置的LED 77被用作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对面板单元7的供电。更为具体地,从电源电路10向LED 77 供电,以及在将电源从电源电路10馈送给面板单元7时,LED 77保持接通。根据LED 77的 接通/关断状态,工人可以确定是否向面板单元7提供了电流。因此,当从主体单元6拆卸 面板单元7时,工人可以通过确认LED 77的接通/关断状态,看到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 这使得确保在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后,从主体单元6拆卸面板单元7。在控制单元20执 行结束过程时,可以通过改变LED 77的接通/关断模式(例如,通过闪烁LED 77),向工人 通知正在进行结束过程。第六实施例如图1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与第五实施例中的监测及控制设备 的区别在于,独立于操作输入单元3来设置由按键开关构成且用作面板单元7的结束操作 部分的结束开关SW’,从而可以通过操作所述结束开关SW’来生成结束信号。结束开关SW’包括操作件820,所述操作件820设置在面板壳70的右表面上,并且 在面板单元7被附接到主体单元6时,向着主体单元6的前表面布置结束开关SW’。在按压 操作件820后生成结束信号。当从主体单元6拆卸面板单元7时,工人抓住面板壳70中的 设置有操作构件820的部分。这使得可以在断开连接器68和80之间的连接之前,且在不 必执行操作输入单元3的任何麻烦操作的情况下,停止从电源控制单元20向面板单元7供
^^ o操作件820的位置不限于面板壳70的右表面,而可以是与面板壳70的前表面相 交的面板壳70的任何外周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设置在耦接突出部分78的左表 面和右表面上的锁定块79与主体单元6的锁定孔67啮合,将面板单元7和主体单元6耦 接在一起。当拆卸面板单元7时,工人通常抓住面板壳70的左侧和右侧,以便释放锁定块 79和锁定孔67之间的啮合。因此,如果操作件820被布置在面板壳70的左表面和右表面 之一上,则当工人抓住面板壳70时,可以自然地操作所述操作件820。作为本实施例的替换实例,可以使用如下的配置,即通过操作用作所述结束开关 SW’的操作件820的释放键,来释放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之间的机械耦合。更为具体 地,面板单元7的锁定块79可以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释放键,从而当所述释放键被操作 时,可以从锁定孔67中移除锁定爪79a。不释放主体单元6和面板单元7之间的耦接,直到 所述释放键被操作。在这个结构中,需要操作所述释放键,以便拆卸面板单元7。因此,必须 操作用作所述释放键的结束开关SW’的操作件820。换言之,必须操作所述操作件820,以 拆卸面板单元7,从而通过电源控制单元20停止对面板单元7供电。相应地,可以防止在没 有停止向面板单元7供电的情况下拆卸面板单元7。结束开关SW’不限于所述按键开关,而可以是例如用于滑动所述操作件820的滑 动开关。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其它配置和功能保持与所述第五实施例中的那 些配置和功能相同。尽管结合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主体单元6是嵌入型,但是本发 明不限于此。或者,所述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主体单元6可以是暴露型,其中,主体单元6通过它与墙壁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来固定到墙壁上。第七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16到图19和图2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 设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描述中省略。图21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监测及控制设备(操作终端)1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 统的系统配置图。在该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按照分支连接方法(或者按照多点连接方 法),通过双线型信号线Ls将本发明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设置有用于切换对应负载L的操 作状态的切换开关S1的操作终端110、和控制终端120连接到传输单元30。控制终端120 被设计来控制锁存型远程控制继电器130,所述远程控制继电器130用于允许或中断从民 用交流电源AC向负载L供电。向操作终端1和110以及控制终端120分配不同的地址,从 而传输单元30可以通过使用这些地址来识别它们。图21中的参考标记140表示远程控制变压器,该远程控制变压器用于从民用交 流电源AC导出用来使远程控制继电器130、控制终端120和监测及控制设备1工作的电源 (具有AC 24V)。远程控制变压器140、传输单元30以及控制终端120被装配到图中未示出 的配电板上。因此,所述配电板需要具有用于容纳远程控制变压器140的空间。另外,需要 将用来将民用交流电源AC提供给远程控制变压器140的馈电线引入(draw into)到所述 配电板。主体单元6在它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连接端子T1以及连接端子T2,其中引到远程控 制变压器140的输出端的馈电线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T1,以及信号线Ls被连接到所述连 接端子T2。用于操作按键开关SW的操作部分75和用于使从LED 770照射的光通过的LED窗 口 76’被设置在面板壳70的前表面以及显示窗口 74的下方。在将电流提供给面板单元7 时,LED 770总是接通。LED 770被用来当室内空间保持黑暗时向用户通知监测及控制设备 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通过通信电路11获取的负载状态(即,负载 L的操作状态)显示在显示面板2上。将传输信号递送到信号线Ls,所述传输信号包括指 示操作输入单元3的操作的监测数据,并且与在显示面板2上显示的显示内容相关联。换 言之,在显示面板2上显示要被监测的各个负载的当前操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根据所述 显示内容操作操作输入单元3,来控制负载L。图18例示了在显示面板2的屏幕上显示的屏幕页面的一个实例。在显示面板2 的屏幕上显示与要被监测和控制的负载L对应的多个操作键dl到d8。用户可以通过触摸 与在显示面板2上显示的操作输入单元3的各个操作键dl到d8对应的位置,来执行用于 控制负载L的输入操作。例如,可以通过触摸称为“负载A1”的操作键dl,来切换负载A1 的接通/关断状态。操作键dl到d8能够指示与之对应的负载L的状态。如果负载L中的 一个负载处于关断状态,则布置在各个操作键dl到d8的左端的关断标记MofT被接通为绿 色。如果负载L中的一个负载处于接通状态,则布置在各个所述操作键dl到d8的右端的 接通标记Mon被接通为红色。监测及控制设备1被设计来监测和控制多个负载L。因此,如果在显示面板2的一 个屏幕页面上显示所有与负载L对应的操作键,则操作键的尺寸变得太小。这可能使得对
24负载状态的显示变得难以辨认,或者难以操作所述操作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在显 示面板2的一个屏幕页面上显示的操作键的数目相对少,从而通过切换显示内容来显示与 负载L对应的操作键。换言之,要被监测和控制的负载L被分为多个负载组。在显示面板 2的各个屏蔽页面上显示所述负载组中的每个负载的状态。通过操作显现在显示面板2的 屏幕的右端区域上的标签Ta、Tb和Tc,来切换要显示的负载组。优选地,基于安装负载L的空间或负载L的种类,来进行对所述负载组的分类,使 得相关联的负载可以属于同一负载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安装负载L的区域A、B和 C来对负载组进行分类。如果选择了称为“区域A”的标签Ta,则在一个屏幕页面上显示在 区域A中安装的负载A1到A8的状态。类似地,如果选择了称为“区域B”或“区域C”的标 签Tb或Tc,则在另一个屏幕页面上显示在区域B和区域C中的各个区域中安装的负载的状 态。在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如图16中所示,用于生成内部电源的电源电 路10包括第一电源电路10A,用于根据通过信号线Ls发送的传输信号生成内部电源;以 及第二电源电路10B,用于根据通过远程控制变压器140提供的交流电(具有AC 24V)生成 内部电源。通过切换开关(或切换单元)8来选择所述第一电源电路10A和第二电源电路 10B中的一个,所述切换开关8由滑动开关构成且布置在主体单元6的后表面上,如图20A 和20B中所示。如果如图20A中所示,向上滑动切换开关8,则响应于切换开关8的操作,接触点 8A接通,而接触点8B断开。因此,选择第一电源电路10A。如果如图20B中所示,向下滑动 切换开关8,则响应于切换开关8的操作,接触点8A断开,而接触点8B接通。因此,选择第 二电源电路10B。将在由此选择的第一电源电路10A或第二电源电路10B中生成的内部电 源从电源输出单元10C提供给主微型计算机、液晶模块4等。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模块4包 括显示面板2、操作输入单元3、液晶控制器15、对比度调整单元17和背光反转电路18。在由第一电源电路10A生成内部电源的情况下,如图20A所示,信号线Ls连接到 连接端子T2。在由第二电源电路10B生成内部电源的情况下,在信号线Ls连接到连接端子 T2时,从远程控制变压器140引出的电源线需要连接到连接端子T2,如图20B中所示。利用本实施例,如果由除了监测及控制设备1之外的连接到同一信号线Ls的其它 终端(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操作终端100和控制终端120)消耗少量电流,则在监测及控制 设备1中需要的内部电源可以根据通过信号线Ls输入的传输信号来生成。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用于向监测及控制设备1供电的远程控制变压器140变得不必要。结果是,不需要提供 用于容纳远程控制变压器140的空间以及不需要执行将电源线延伸到远程控制变压器140 中的任务。这使得可以减小配电板的尺寸,以及减少安装步骤的数目。即使由除了监测及 控制设备1之外的连接到同一信号线Ls的其它终端所消耗的电流量增加,以及即使在监测 及控制设备1中需要的内部电源不能根据通过信号线Ls输入的传输信号来生成,也可以通 过操作切换开关8来容易地选择远程控制变压器140,从而可以从远程控制变压器140提供 电源。即使当利用监测及控制设备1来替换现有系统时,所述电源线未延伸到远程控制变 压器140中,也可以通过操作切换开关8来容易地执行替换任务,以便选择从所述传输信号 ^[共 o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滑动开关构成的切换开关8来切换第一和第二电源电路10A和10B,但是所述切换单元不限于此。作为替换实例,可以通过利用操作输入单元3 执行输入操作,来切换第一和第二电源电路10A和10B。第八实施例现在将会参照图2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与选 择第一和第二电源电路10A和10B之一作为用于生成内部电源的电源电路的第七实施例不 同,使用第七实施例的配置的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当选择第一电源电路10A时,取决于根 据通过信号线Ls输入的传输信号生成的直流电的电压电平,来调整输入到将在后面描述 的三端子整流器IC2的电流。本实施例的其它配置保持与第七实施例中的配置相同。与第 七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描述中省略。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1包括电源电路10A。第一电源电路10A包括电阻型 压降电路、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以及阻抗变换单元,作为它的主要组件,其中所述电阻型 压降电路用于降低根据通过信号线Ls输入的传输信号而生成的直流电的电压,所述三端 子整流器电路IC2用于将具有已经通过电阻型压降电路降低的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具有 指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所述阻抗变换单元用于检测根据传输信号生成的直流电的电压电 平,以及用于如果所检测的电压电平小于指定的阈值,则将电阻型压降电路的降压电阻的 阻抗值变换为比在所述电压电平等于或大于所指定的阈值时可得到的阻抗值小的阻抗值。所述电阻型压降电路包括第一串联电路、第二串联电路、齐纳(zener) 二极管ZD1 和电容器C1,其中,所述第一串联电路具有彼此串联的电阻器R3、R4和R5,所述第二串联电 路具有彼此串联的电阻器R6和R7,所述齐纳二极管ZD1串联到所述第一串联电路,以及所 述电容器C1并联到所述齐纳二极管ZD1。所述第二串联电路通过晶体管Q1并联到所述第 一串联电路。所述齐纳二极管ZD1具有过压保护功能。所述阻抗变换单元包括电压检测器IC1以及晶体管Q1和Q2,所述电压检测器IC1 用于检测通过利用整流器DB1对通过信号Ls输入的传输信号进行整流而生成的直流电的 电压电平,所述晶体管Q1和Q2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器IC的检测结果而导通或截止。本实施 例的电压检测器IC1检测在所述电阻器R1和R2的连接点处的分压电平,作为所述直流电 的电压电平。所述电压检测器IC1被配置来如果所述分压电平小于预定阈值,则输出用于 导通所述晶体管Q2的导通信号,但是如果所述分压电平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则不输 出所述导通信号。利用上述电源电路10A,如果所述电压检测器IC1所检测的分压电平被确定为等 于或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则所述晶体管Q1和Q2保持截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阻型压降 电路由所述第一串联电路(即,电阻器R3、R4和R5)、齐纳二极管ZD1和电容器C1构成。因 此,所述压降电阻器的阻抗值变为等于所述电阻器R3、R4和R5的综合阻抗值。这意味着所 述压降电阻器由电阻器R3、R4和R5构成。如果电压检测器IC1所检测的分压电平被确定为小于所述预定阈值,则通过从所 述电压检测器IC供应的所述导通信号来导通所述晶体管Q1和Q2。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 阻型压降电路由第一和第二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即,电阻器R3、R4、R5和电阻器R6、R7的 并联电路)、齐纳二极管ZD1和电容器C1构成。因此,所述压降电阻器的阻抗值变为等于所 述电阻器R3到R7的综合阻抗值。这意味着所述压降电阻器由电阻器R3到R7构成。由于 具有电阻器R3、R4和R5的第一串联电路与具有电阻器R6和R7的第二串联电路并联,所以所述压降电阻器的总阻抗值小于仅仅针对所述第一串联电路的阻抗值。被输入到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的用于生成内部电源的电压(即,被输入到图20 中所示的端子IN的电压)被设置为低于被输入到电源电路10A的电压。因此,被输入到三 端子整流器电路IC2的电压需要降低到指定的电压电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降低步 骤通过所述压降电阻器来执行。在被输入到电源电路10A的传输信号的电平由于传输单元 30和监测及控制设备1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变小的情形下,如果所述压降电阻保持恒定,则 被输入到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的电流减小。在这种情形下,存在一种可能性,即获得期望 的内部电源变得不可能。利用上述的本实施例,通过电压检测器IC1检测所述分压电平。如果所述分压电 平被确定为小于预定阈值,则将压降电阻器的阻抗值变换为相对低的阻抗值,从而防止降 低输入到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的电流。结果是,所述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可以获得期 望的内部电源。在本实施例中,对电阻器R3到R7的电阻值进行设置,从而可以通过平衡压降电阻 器中的热损失和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中的热损失,来降低总的热损失。在本实施例的电源电路10A中,对压降电阻器的电阻值进行设置,从而使得可以 通过平衡所述压降电阻器中的热损失和所述三端子整流器电路IC2中的热损失,来降低总 的热损失。在输入到监测及控制设备1的传输信号的电平由于传输单元30和监测及控制 设备1之间的距离增加所产生的布线电阻而导致变得更小的情形下,所述压降电阻器的阻 抗值被变换为相对低的阻抗值。这使得可以防止在降低热损失时,降低输入到三端子整流 器电路IC2的电流。相应地,可以获得在监测及控制设备1中需要的期望内部电源。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电阻型压降电路由第一和第二串联电路、齐纳二极管ZD1和 电容器C1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电阻型压降电路。电阻型压降电路可以具有 任何其它配置,只要在输入到电源电路10A的传输信号的电平为低时,所述其它配置可以 降低阻抗值。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阻抗变换单元由电压检测器IC1和晶体管Q1和Q2构成,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的阻抗变换单元。所述电阻型压降电路和所述阻抗变换单元可 以合并为单个单元。第九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22到2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与第 一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描述中省略。本实施例的监测及控制设备包括设置有基底1053b的主体单元6 (参见图24), 设置有操作输入单元3和显示面板2且通过稍后描述的耦接单元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单元 6的面板单元7,以及用于遮蔽安装腔的框状装饰板1030。装饰板1030包括板框1031,用于通过板螺丝固定到附接板1040上以用来覆盖 和遮蔽所述安装腔和所述附接板;以及板盖1032,用于遮蔽所述板螺丝。板框1031由金属 材料制成,而板盖1032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板框1031包括前板部分1031a和多个夹持块1031b,所述前板部分1031a具有正 方形的前表面,所述多个夹持块1031b从所述前板部分1031a的末端表面向后延伸并且包 围面板主体71的外周表面。所述板框1031的前板部分1031a具有框侧暴露窗口 1061a和 多个通孔1060,通过所述框侧暴露窗口 1061a暴露出面板单元7的前表面,以及将所述板螺丝从前侧插入到所述多个通孔1060中。板盖1032包括前壁部分1032a和外壁部分1032b,所述前壁部分1032a用于覆盖 板框1031的前表面,以及所述外壁部分1032b用于与所述夹持块1031b相对地包围板框 1031。所述板盖1032被从所述板框1031的前侧固定到所述板框1031上,同时允许所述外 壁部分1032b与所述板框1031的夹持块1031b滑动地接触。通过所述板框1031的夹持块 1031b和所述板盖1032的外壁部分1032b之间的摩擦力,将所述板盖1032夹持在所述板框 1031 中。所述板盖1032的前壁部分1032a具有盖侧暴露窗口 1061b,通过所述盖侧暴露窗 口 1061b暴露出面板单元7的前表面。所述盖侧暴露窗口 1061b被形成为所具有的尺寸基 本上与面板主体71的前表面的尺寸相同,从而所述面板主体71可以在之间不留下间隙的 情况下装配到所述盖侧暴露窗口 1061b上。隔离物1063从所述板框1031的前板部分1031a向前突出,以与所述板盖1032的 前壁部分1032a的后表面接触。如图25中所示,所述隔离物1063在如下的位置上与所述 板盖1032的前壁部分1032a的后表面接触,所述位置即,所述板盖1032的前壁部分1032a 包围与所述面板主体71的前表面相交的外周表面的前面末端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2和23中所示,防掉凸缘(lug) 1025从所述面板主体71的 上外周表面和下外周表面突出,从而当附接到墙壁上的门打开或关闭时,不应该由于施加 到墙壁的冲击,而导致锁定爪79a从锁定孔67移除以及面板单元7掉落到地面上。防掉凸 缘1025形成在所述面板主体71的外周表面的后端部分中。换言之,防掉凸缘1025与板盖 1032的前壁部分1032a分开地在所述前壁部分1032a的后方形成。如上所述,面板主体71可以在之间不留下间隙的情况下装配到所述板盖1032的 盖侧暴露窗口 1061b上。因此,如果从锁定孔1067中移除锁定爪79a并向前移动面板单元 7,则防掉凸缘1025的前表面与板盖1032的前壁部分1032a的后表面接触,从而防止所述 面板单元7掉落到地面上。切口孔1062与防掉凸缘1025对准地形成在板框1031的前板部分1031a中,从而 所述防掉凸缘1025不会阻碍相对于主体单元6来附接和拆除所述面板单元7。因此,如果 从所述板框1031移除板盖1032,则变得可以在不必从主体单元6移除板框1031的情况下 (即,在不必移除所述板螺丝的情况下),相对于主体单元6来附接或拆卸面板单元7。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仅仅向后移动面板单元7,来将面板单元7附接到 主体单元6以及从所述主体单元6移除所述面板单元7。与设置有防掉绳的常规配置相比, 这有助于将监测及控制设备附接到墙壁的安装任务。面板单元7可以被放置在一个位置, 使得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进行维修和修复仅仅向前拉出板盖1032以将板盖1032从板框 1031中移除,然后向前拉出面板单元7,以从主体单元6中移除面板单元7 (而不必从主体 单元6中移除板框1031)。这使得易于执行维护任务。尽管在上述配置中,防掉凸缘1025被形成为从面板主体71的上外周表面和下外 周表面突出,但是它们可以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如果从锁定 孔67中移除锁定爪79a,则面板单元7的上部趋于朝向板盖1032下落。因此,利用防掉凸 缘1025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上外周表面和下外周表面上的配置,可以通过形成在面板主 体71的上外周表面上的防掉凸缘1025,来基本上防止面板单元7掉落。在防掉凸缘1025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的情况下,面板单元7的下降力分散在所 述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这使得可以可靠地防止面板单元7掉落。或者,防掉凸缘1025可以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上外周表面、下外周表面、左外周 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与防掉凸缘1025仅仅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上外周表面和下外周表 面或者仅仅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相比,利用这个配置,面板单 元7朝向板盖1032作用的下落力更为均勻地分散。或者,防掉凸缘1025可以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整个外周表面。与防掉凸缘1025 形成在面板主体71的上外周表面、下外周表面、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相比,利用这 个配置,面板单元7朝向板盖1032作用的下落力更为均勻地分散。在上述配置中,防掉凸缘1025与板盖1032的前壁部分1032a分开,从而当从锁定 孔67中移除锁定爪79a且向前移动面板单元7时,所述防掉凸缘1025可以与板盖1032的 前壁部分1032a接触。或者,可以使用防掉凸缘1025的前表面总是保持与所述板盖1032 的前壁部分1032a的后表面接触的配置。利用这个配置,防掉凸缘1025和板盖1032的前 壁部分1032a之间的接触有助于将面板单元7夹持在主体单元6中。这有助于防止将锁定 爪79a从锁定孔67中移除,这使得可以防止面板单元7掉落。为了利用增加的夹持力将板盖1032夹持在板框1031中,以及可靠地防止面板单 元7掉落,可以使用如下的配置,即用于卡扣耦接的附接爪形成在板盖1032的外壁部分 1032b的内表面上以及用于与所述附接爪啮合的附接孔形成在板框1031的夹持块1031b 中。在这种情况下,如同所述锁定爪79a,所述附接爪被形成为三角形,从而可以通过仅仅向 前拉出板盖1032,来从板框1031中移除所述板盖1032。在本实施例中,板框1031由金属材料制成,而板盖1032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或 者,板框1031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以及板盖1032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尽管已经针对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 不背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在通过通信来监测和控制负载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监测及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屏幕上显示图形图像;操作输入单元,用户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进行输入操作;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与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所述图形图像相关的所述用户的输入操作来执行负载控制,以及允许所述显示面板根据所述负载的状态来显示所述图形图像;通信电路,用于发送负载控制信号;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后面的插座,包括可重写存储器的外部存储介质被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插座中,并且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被装配在所述插座中的状态下,将所述设备外壳附接到在墙壁中形成的附接孔中,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设置信息,针对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所述图形图像以及针对所述负载控制来执行设置操作;以及其中,通过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侧部中形成的插入插槽,将所述外部存储介质插入在所述插座中,在所述设备外壳被附接到所述墙壁的状态下,所述插入插槽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所述附接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输入单元包括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前 表面上的透明触摸开关,电路板在所述设备外壳中被安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面,以及所述 插座被装配在所述电路板的后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外壳包括主体壳和面板壳,其中,所述 主体壳以所述主体壳的后部容纳在所述附接孔中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墙壁上,所述面板壳可 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主体壳的前部,在所述设备外壳被附接到所述墙壁上时,所述面板壳的 前部从所述墙壁的表面向前突出,其中,所述主体壳中至少包括电源电路和所述通信电路,以组成主体单元,所述电源电 路用于输出驱动电源;以及所述面板壳中至少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操作输入单元,以 组成面板单元,以及其中,所述插入插槽形成在所述面板壳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壳具有耦接凹陷部分,所述耦接凹陷部分 的底面位于所述墙壁表面的后方,以及所述面板壳具有被安装在所述耦接凹陷部分中的耦 接突出部分,所述耦接凹陷部分的内表面和所述耦接突出部分的侧面之一具有与在另一个 上设置的锁定孔啮合的锁定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壳具有从所述面板壳的基本为矩形的前 表面的一对相对侧向后延伸的侧部,并且在所述各个侧部中形成凹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壳的所述耦接凹陷部分的侧壁在与所述 面板壳的凹陷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向前开口的切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单元在所述面板壳中包括前表面上装配 有按键开关的板,通过在所述面板壳的后壁中形成的通孔向外暴露出所述板的后表面中与 所述按键开关对应的部分,所述主体单元具有与所述板的后表面中与所述按键开关对应的 部分相对的接触表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前表面上的主体侧连接器,以及所述面板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相对设置的面板侧连接 器,通过将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连接,来将所述主体单元和所述面板单 元彼此电连接,所述主体侧连接器和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是在沿着所述墙壁表 面的平面内相对于所述设备外壳在所指定的范围内可移置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前表面 上的主体侧连接器,以及所述面板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相对设置的面板侧连接 器,通过将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连接,来将所述主体单元和所述面板单 元彼此电连接,其中,当所述面板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耦接时,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述电源电路向所 述面板单元供电,以及其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检测电源,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彼此连接时,向与 所述面板侧连接器连接的至少一个检测电路提供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当流过所述检测电 路的所述电流改变了在所述检测电源和所述主体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点上的电势时,检测 到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连接器之 间的连接时,接通对所述面板单元的供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当通过中断流到所述检测电路的电流而改变所述 电势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连接器之间断开连接,并且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 连接器之间断开连接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关断对所述面板单元的供电。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中,设置多个所述检测电路,并且所述检测电路 在多个点上连接到所述面板侧连接器,并且当电流流到所有所述检测电路时,所述检测单 元检测到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彼此串联,以及当流到所述检测电 路的电流改变了所述电势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为每个检测电路提供所述检测电源,从而允许所 述电流从所述检测电源流到各自的检测电路,并且所述检测单元监测每个检测电路的电势 的变化,并且通过采用监测结果的逻辑乘积来检测所述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前表面 上的主体侧连接器,以及所述面板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相对设置的面板侧连接器 和结束操作部件,通过将所述面板侧连接器与所述主体侧连接器连接,来将所述主体单元 和所述面板单元彼此电连接,其中,当所述面板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耦接时,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述电源电路向所 述面板单元供电,以及其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面板单元被附接到所述主体单 元时,响应于所述结束操作部件的操作,关断对所述面板单元的供电。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束操作部件包括结束开关,所述结束开关 具有设置在所述面板单元的一个表面上的操作件,该表面在所述面板单元被附接到所述主 体单元的状态下暴露在外部,并且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结束开关的所述操作件的 操作而关断对所述面板单元的供电。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输入单元还用作所述结束操作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单元具有附接部件,所述附接部件被机 械地耦接到所述主体单元,并且通过操作释放键来从所述主体单元释放所述附接部件,所 述释放键设置在与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垂直延伸的所述面板单元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所 述释放键还用作所述结束开关的所述操作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单元具有发光指示件,所述发光指示件 响应于来自所述电源电路的供电而接通。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屏幕上显示操 作键,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接收使用所述操作键进行的输入操作,传输通信单元响应于所述 输入操作来发送包括监测数据的传输信号,以及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 源电路以及切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信号线发送的所述传输信号 来生成内部电源,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根据通过设置在外部的远程控制变压器提供的电 源来生成所述内部电源,所述切换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源电路之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压降电路、整流器电路以 及阻抗改变单元,所述压降电路用于降低根据通过所述信号线输入的所述传输信号而生成 的DC电源的电压,所述整流器电路用于将降低后的DC电源变换为具有指定电压的DC电 源,所述阻抗改变单元用于检测根据所述传输信号而生成的DC电源的电压电平,以及用于 当所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低于阈值时,将所述压降电路中的降压电阻器的阻抗改变为比在所 检测到的电压电平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可得到的阻抗更低的值。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板框,具有前板部分和外周夹持块,所述前板部分具有窗口,通过所述窗口将所述面板 单元的前表面暴露出,以及所述外周夹持块被布置来包围和夹持与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 垂直延伸的所述面板单元的外周表面,所述板框被合适地固定到所述墙壁表面上;以及板盖,具有前壁部分和外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覆盖所述前板部分并且具有盖窗口,通 过所述盖窗口暴露出所述面板单元的前表面,所述外壁部分被布置来包围所述板框的所述 外周夹持块,所述板盖从所述板框的前侧安装到所述板框上,其中,所述盖窗口所具有的尺寸允许所述面板单元在之间基本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安装 到所述窗口中,并且在所述面板单元的外周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防掉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防掉凸缘设置在所述面板单元的上外周表 面和下外周表面上。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防掉臂设置在所述面板单元的左外周表面 和右外周表面上。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防掉凸缘设置在所述面板单元的上外周表 面、下外周表面、左外周表面和右外周表面上。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防掉凸缘沿着所述面板单元的整个外周表 面来设置。
26.如权利要求21到2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防掉凸缘的前表面与所 述板盖的所述前壁部分的后表面接触。
全文摘要
在用于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监测及控制设备中,设备外壳具有位于显示面板后面的插座,并且将包括可重写存储器的外部存储介质可移动地装配在该插座中。在外部存储介质被装配在所述插座中的状态下,将所述设备外壳附接到在墙壁中形成的附接孔中。控制单元根据在外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设置信息,针对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形图像和负载控制来执行设置操作。通过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侧部中形成的插入插槽,将外部存储介质插入在所述插座中,在所述设备外壳被附接到墙壁的状态下,所述插入插槽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附接孔中。
文档编号G09F9/00GK101800039SQ2010100044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三浦启, 佐佐木知明, 吉川启介, 吉村祐一, 喜多村贤志, 川又基嗣, 广石昭彦, 木村克彦, 直井祐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