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264707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由多个图像供给装置供给的各图像显示成单一的共用画面的图像 显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演示或会议等中,有时使用能够将多个参加者各自所操作的个人电脑等终端的 显示画面,显示成所有参加者能够视觉确认的单一共用画面的图像显示系统。在下述专利 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将投影画面分割成多个图像区域,将从多个图像生成装置发送给图 像投影装置的各图像分别布局到各个分割图像区域中,同时进行投影的技术(专利文献1
寸乂 O另外,在演示或会议中,通常因发表者或发言者轮流交接等使得参加者的任务流 动性地更换。因此,在将各参加者的终端的显示画面分割显示成共用画面时,为了实现有效 的演示或辩论的灵活化,优选能够有效地进行共用画面的布局的变更操作。但是,目前为止 尚未针对提高这种图像显示系统的便利性作出充分的研究。专利文献1 :W02005/08860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40101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从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发送来的供给图像布局成 共用画面来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提高画面显示内容的变更操作的便利性的技术。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能够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实 现。[应用例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具有使多个用户视觉确认共用的图像的单一共用画面,并具 备多个图像供给装置,该图像供给装置具有图像显示部、和利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的 图像生成供给图像并向外部发送的图像发送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其将上述共用画面分 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能够将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分别供给的上述供给图像显示到 上述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分别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上显示用户能够操作上述共用画 面中的显示状态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并且将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的上述图 像显示部的显示图像,作为上述供给图像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根据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的每一个中的由上述用户借助上 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能够使各图像供给装置的用户分别借助共用画面操作用图 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内容。因此,由于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内容,所以 对各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而且,共用画面中显示有利用各图像供给装置中的显示图像而生成的供给图像,但该供给图像中不包括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因此,各用户能够在共用 画面中仅显示所期望的图像,从而对各用户而言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2]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包括具有分割布局 框的布局图像,所述分割布局框用于表示上述共用画面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的构 成;上述分割布局框可以通过上述用户在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操作而变 更;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根据上述分割布局框的变更,来变更显示上述共用画面中的上 述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的构成。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由于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画面构成,所以对各 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3]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对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而言,当上述用户在 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i)进行了将上述分割布局框的边界向上述布局框内的区域 拖动的操作时,生成新的分割布局框;(ii)进行了将存在于上述分割布局框彼此之间的边 界向上述布局图像的外侧拖动的操作时,消去上述分割布局框。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各用户通过在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拖动分割布局框的边 界,能够增加或减少分割布局框。因此,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布局,对各用 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4]根据应用例2或应用例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具有一 览显示识别图像的识别图像一览区域,所述识别图像用于分别识别从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 置供给的上述供给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在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中,显 示通过上述用户所选择的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各用户能够通过在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识别图像一览 区域中,任意选择表示供给图像的识别图像,从而在共用画面中显示该供给图像。因此,各 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对各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5]根据应用例4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在上述用户将从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选择 出的上述识别图像拖放到上述分割布局框内时,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将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 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显示到与被拖放了上述识别图像的上述分割布局框对应的上述共 用画面中的画面区域。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各用户通过在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拖放表示各供给图像 的识别图像,能够变更共用画面中的各供给图像的布局。因此,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 面的显示布局,对各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6]根据应用例4或应用例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在上述用户将从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选择出的上述识别图像拖放到与上述分割布局框内的外周缘靠近的位置时,上述图 像供给装置在与上述靠近的位置对应的区域中,生成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 给图像用的新的分割布局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在上述共用画面的与上述新的分割布局框对应的画面区域中, 显示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各用户通过在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拖放表示供给图像的 识别图像,能够在共用画面中生成该供给图像用的分割布局框。因此,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 共用画面的显示布局,对各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7]根据应用例1 应用例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 图像包括用于对上述共用画面中的分割数进行切换的切换转变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将上述共用画面以上述用户通过上述切换转变图像指定的分 割数进行分割。根据该图像显示系统,各用户通过操作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切换转变图像, 能够在共用画面中增减分割布局框。因此,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布局,对各 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8]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系统能够将从多个图像供给装置 分别供给的供给图像,借助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到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的单一共用 画面上,该图像显示方法具备下述步骤(a)在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各自的图像显示部上,显示用户用于对上述共用画 面的分割状态进行操作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b)在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的每一个中,使用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 的显示于上述图像显示部的图像,生成上述供给图像,并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和(c)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根据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每一个中的由上述用户 借助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根据该图像显示方法,各图像供给装置的用户能够分别借助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 来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内容。因此,各用户能够任意变更共用画面的显示内容,从而对各用 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而且,虽然在共用画面中显示有利用各图像供给装置中的显示图像 而生成的供给图像,但在该供给图像中不包括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因此,各用户能够在共 用画面中仅显示所期望的图像,从而对各用户而言提高了便利性。[应用例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将来自多个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显示到使多个用 户视觉确认共用的图像的单一共用画面上,所述图像供给装置具有图像显示部、和利用在 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生成上述供给图像并向外部发送的图像发送部,该图像显示装置根据用户借助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各自的上述图像显示部中 显示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并且,将上述共用 画面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显示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的上述图像显示部 的显示图像。
6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共用画面上显示的图像中不包括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因 此,各用户能够在共用画面中仅显示所期望的图像,从而对各用户而言进一步提高了便利 性。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装置)及 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实现该方法或系统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 介质等方式实现。


图1是表示图像显示系统的构成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图像供给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框图。图4是用于对确立各图像供给装置与图像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所需的交换进行 说明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桌面画面的图,(B)是表示操作窗口的图。图6是表示被显示到投射屏幕的等候图像的图。图7㈧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正向投射屏幕投射供给图像的状态的图,⑶是表示 操作窗口的图。图8㈧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正向投射屏幕投射供给图像的状态的图,⑶是表示 操作窗口的图。图9㈧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正向投射屏幕投射供给图像的状态的图,⑶是表示 操作窗口的图。图10是用于对受理了显示布局的变更操作时的各图像供给装置与图像显示装置 之间的交换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Il(A)是表示以单画面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时的操作窗口的图。(B)是表示以双 画面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时的操作窗口的图。(C)是表示以四画面显示模式进行显示时的操 作窗口的图。图12(A1)、(A2)是用于对双画面显示模式时,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与图像显示 装置200连接时的显示布局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B1)、(B2)是用于对四画面显示模式时, 第二至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b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依次连接时的显示布局的变化 进行说明的图。图13(A)、(B)是用于对通过操作窗口中的显示模式切换键的第一键,从双画面显 示模式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时的变更操作进行说明的图。(C)是进而通过指示器341点 击了第一键321时,以单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显示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 的图。图14(A)是表示四画面显示模式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是表示通过指示器 341按下了操作窗口 300的第一键321时,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的图。(C) (E)是表示 每当进而通过指示器341点击第一键321,而以优先级高的顺序显示供给图像501b 501d 的图。图15 (Al)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双画面显示模式的一方的布局框内显示供给图像501b,另一方的布局框为非显示状态时的 操作窗口 300的图。(A2)是表示进而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一键321而切换成单画面显示 模式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i)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 示装置200连接的状态下,单画面显示模式的布局框为非显示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 (B2)是表示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一键321而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时,显示优先级最高 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的图。图16 (Al)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在四画面显示模式的布局框中同时显示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 的图。(A2)是表示进而通过指示器341按下了第二键322时,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使 得供给图像501a、501b被横向并排同时布局显示的图。(Bi)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 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四画面显示模式的布局框中同时显示所有的供给 图像501b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2)是表示当进而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二键 322时,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17 (Al)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的状态下,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是表示 进而通过指示器341按下了第三键323时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被同时布局显示的图。(Bi)是表示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aUOOb与图像显示 装置200连接,以双画面显示模式同时显示了 2个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 的图。(B2)是表示进而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三键323时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18 (Al)、(Bi)分别是表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以 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B2)分别是表示通 过拖动滑动块(Slider)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19 (Al)、(Bi)分别是表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以 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B2)分别是表示通 过拖动滑动块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20 (Al)、(Bi)分别是表示两个图像供给装置100a、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以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各个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B2) 分别是表示通过拖动滑动块342拖动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21 (Al)、(Bi)分别是表示两个图像供给装置100a、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以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各个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B2) 分别是表示通过拖动滑动块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22 (Al)、(Bi)分别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连接,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了各个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 (A2)、(B2)分别是表示通过拖动滑动块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的 图。图23(A1)、(Bi)分别是表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或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d从 图22(A1)、(B1)中所说明的状态退出时的状态图。(A2)、(B2)分别是表示通过拖动滑动块 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24(Al)、(Bi)分别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
8200连接,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了各个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 (A2)、(B2)分别是表示通过拖动滑动块342将显示布局的模式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的 图。图25 (Al)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的状态下,通过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 是表示在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上通过指示器341指定了供给图像501a并对其双 击时,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所选择的供给图像501a被放大显示的图。(Bi)是表示在所 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四画面显示模式 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2)是表示在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 像310上通过指示器341指定了供给图像501a并对其双击时,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所 选择的供给图像501a被放大显示的图。图26 (Al)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的状态下,通过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 是表示若用指示器341双击了 ID图像显示区域330中所显示的ID图像331a 331d中的 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则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 501a被放大显示的图。(Bi)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四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 图。(B2)是表示若用指示器341双击了 ID图像显示区域330中所显示的ID图像331a 331d中的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则投射屏幕SC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放大显示来自第一 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的图。图27 (Al)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的状态下,通过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是表 示通过指示器341双击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时,替代供给图像501a而显示来自第二图 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的图。(Bi)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 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状态下,在单画面显示模式下不显示图像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 图。(B2)是表示通过指示器341双击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时,显示来自第二图像供给装 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的图。图28 (A)是表示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 状态下,通过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C)是表 示若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上,则替代供给图像501a 而显示供给图像501b的图。图29 (Al)、(Bi)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 连接,在双画面显示模式下的两个布局框中均不显示图像的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 (A2)是表示若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中左侧的布局 框内,则在左侧的布局框中显示供给图像501b的图。(B2)是表示若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 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中右侧的布局框内,则在右侧的布局框中显示供给图 像501b的图。图30 (Al)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 四画面显示模式下,仅右侧下段的布局框内为非显示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A2)是
9表示若通过指示器341将与处于非显示状态的供给图像501d对应的供给图像缩略图332d 拖放到非显示状态的布局框内,则在该布局框内显示来自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d的供给 图像501d的图。(Bi)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 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被显示到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 的图。(B2)是表示若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d拖放到显示了来自第三图像 供给装置IOOc的供给图像501c的布局框内,则供给图像501c的显示位置与供给图像501d 的显示位置互换的图。图31 (A)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 单画面显示模式下供给图像501a被显示在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i)是 表示通过指示器341将与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对应的供给图像缩略图 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上的比较中央的区域CA内时,以单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替换所 显示的供给图像的图。(B2)是表示当拖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比较左侧的外周端的区域 LA时,切换为双画面显示模式的图。(B3)是表示当拖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比较右侧的外 周端的区域RA时,切换为双画面显示模式的图。图32 (A)是表示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双 画面显示模式下供给图像501a、501b被显示在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Bi) 是表示当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上比较中央的区域 CA内时,以双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在被拖放的布局框内显示与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对应 的供给图像501c的图。(B2)是表示当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拖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比 较上侧的外周端的区域UA时,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的图。(B3)是表示当将供给图像缩略 图332c拖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比较下侧的外周端的区域DA时,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 的图。图中1000. · ·图像显示系统;IOOa IOOd. · ·图像供给装置;IOla IOld. · ·桌 面画面;110. ..CPU;130. ..VRAM;140. ..RAM;150...操作部;160...显示部;170...无 线 LAN/IF ; 180. · ·总线;200. · ·图像显示装置;210. · · CPU ;220. · · EEPROM ;230. . . RAM ; 240. . . VRAM ;250...操作部;260...图像显示部;270...光学系统;280...无线 LAN/IF ; 290...总线;300...操作窗口;310...屏幕图像;320...显示模式切换键;321...第一 键;322...第二键;323...第三键;330. .. ID图像显示区域;331a 331d. .. ID图像; 332a 332d. · ·供给图像缩略图;333a. · ·用户识别用图像;341···指示器;342. · ·滑动 土夬;400...等候图像;501a 501d...供给图像;CA、LA、RA、UA、DA...区域;Ml...图像捕 捉模块;M2...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3...通信控制模块;M4...用户接口模块;M21...图像 取得模块;M22...显示布局控制模块;M23...显示图像生成模块;M24...显示图像输出模 块;M25. · ·更新信息生成模块;M26. · ·通信控制模块;Pl. · ·图像供给程序;P20. · ·控制程 序;SC...投射屏幕。
具体实施例方式A.实施例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构成的概略图。该图像显 示系统1000具备4个图像供给装置IOOa 100d、图像显示装置200和投射屏幕SC。4个
10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分别能够借助局域网(LAN)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各图像 供给装置IOOa IOOd在建立了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连接之后,将用自身所显示的 桌面图像等显示图像而生成的供给图像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图像显示装置200能够 将由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供给来的图像,分割布局到投射屏幕SC上,来同时进行显示。图像显示系统1000例如能够在会议或演示等出示多个参加者事前准备的资料图 像并彼此进行对话的场合下应用。各参加者登录4个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中的任意 一个,借助图像显示装置200将各自的资料图像投射显示到全体参加者能够视觉确认的共 用投射屏幕SC。图2是表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内部构成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 的第二至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b IOOd的内部构成也一样,所以省略了其图示及说明。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例如能够由搭载了 Windows (注册商标)作为操作系统 的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构成。具体而言,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具备中央处理装置 (CPU) 110、硬盘驱动器(HD) 120、描画用存储器(VRAM) 13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40。而 且,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还具备操作部150、显示部160和无线LAN接口(IF) 170。上述 各构成要素110 170借助总线180彼此连接。CPUllO是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逻辑电路,将HD120等外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 序或模块在作为主存储装置的RAM140中展开并执行。RAM140是易失性存储器,暂时存储 CPUllO的运算结果、向图像显示装置200供给的供给图像数据等。VRAM130是用于展开根 据数据而描画的显示图像的数据,并对其暂时缓存的存储器,一般能够由RAM140进行高速 的数据读写。操作部150是对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用户、即参加者的操作进行受理的 接口,例如由键盘、触摸板、鼠标等构成。显示部160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根据VRAM130 中保持的内容显示图像。无线LAN/IF170是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 和外部设备连接起来的接口。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借助无线LAN/IF170与图像显示装 置200交换信号。HD120中存储有图像供给程序Pl。图像供给程序Pl生成并发送向图像显示装置 200供给的供给图像数据,并且向作为用户的参加者提供用于对投射屏幕SC的显示状态进 行变更操作的接口。图像供给程序Pl具有图像捕捉模块Ml、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通信 控制模块M3和用户接口模块M4。图像捕捉模块Ml捕捉显示部160的显示图像。S卩,图像捕捉模块Ml从VRAMl30 取得显示部160上显示的图像的数据。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利用图像捕捉模块Ml取得的 图像数据,生成用于向图像显示装置200供给的供给图像数据。具体的供给图像数据的内 容及其生成方法将在后面进行说明。通信控制模块M3通过控制无线LAN/IF170,来控制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通 信。具体而言,通信控制模块M3取得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机型信息,建立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之间的连接。这里,“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机型信息”中包括用于确定图像显示装置 200De识别信息、和与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图像再生特性相关的信息(例如可显示的最大分 辨率、色彩曲线(color profile)等)。而且,通信控制模块M3将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生成的供给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用户接口模块M4在显示部160上显示用户接口用的图像、即操作窗口(后述), 借助操作窗口来受理用户的指示。用户接口模块M4所受理的用户的指示,被通信控制模块 M3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而且,用户接口模块M4取得由图像显示装置200发出的操作 窗口的更新信息(后述),并且更新操作窗口的显示内容。图3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内部构成的框图。图像显示装置200是投影机,具 备CPU210、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EEPR0M220、RAM230、VRAM240、操作部250、图像显示部 260、光学系统270和无线LAN/IF280。上述各构成部210 280借助总线290彼此相连。CPU210是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逻辑电路,将EEPR0M220中存储的程序或模块在 RAM230展开并执行。RAM230暂时存储CPU210的运算结果。VRAM240暂时缓存根据显示用 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描画数据(例如以位图方式配置的像素值的数据)。操作部250由操作 键、触摸屏等构成,受理以投射图像的变焦、聚焦为代表的显示状态的调整等与图像显示装 置200相关的各种操作。图像显示部260根据VRAM240中存储的描画数据,利用液晶面板、数字微镜器件 (DMD)来调制从RGB光源射出的光,生成投射用的图像。光学系统270由多个透镜构成,通 过图像显示部260对所生成的图像调整尺寸或焦点,并投射到投射屏幕SC。无线LAN/IF280 是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将图像显示装置200和外部设备连接起来的接口。图像显示装置200 通过无线LAN/IF280与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交换信号。EEPR0M220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控制程序P20。控制程序P20 具有图像取得模块M21、显示布局控制模块M22、显示图像生成模块M23、显示图像输出模 块M24、更新信息生成模块M25和通信控制模块M26。图像取得模块M21取得由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供给的供给图像数据。显 示布局控制模块M22根据由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发送的用户的指示,对供给图像 在投射屏幕SC上的布局显示的设定进行变更。显示图像生成模块M23根据由显示布局控 制模块M22对布局显示的设定,生成对由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供给的供给图像进 行了布局的投射用图像数据(显示用图像数据)。显示图像输出模块M24根据显示用图像 数据生成描画数据,并将其存储到VRAM240中。更新信息生成模块M25生成用于在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中更新操作窗口 的显示内容的更新信息。通信控制模块M26通过控制无线LAN/IF280,来控制与各图像供给 装置IOOa IOOd之间的通信。具体而言,通信控制模块M26执行机型信息的发送等用于 建立通信路径的处理、供给图像的接收、更新信息的发送等。图4是用于对建立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连接 所需的交换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在该图中,没有按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每一个 来区别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处理顺序,而面向纸面在右侧一连串地进行了图示。 首先,对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最初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时的交换处理进行说明。其 中,在附图中,面向纸面在左侧以时间序列表示了投射屏幕SC的显示图像的迁移,面向纸 面在右侧以时间序列表示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显示画面的迁移。在图像显示装置200未与任意一个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连接的状态下,投 射屏幕SC上显示对起动图像供给程序Pl来开始供给图像进行催促的信息。这里,例如若
12会议的参加者在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中起动了图像供给程序P1,则第一图像供给装置 IOOa的通信控制模块M3检索能够连接的图像显示装置200并请求其机型信息(步骤[1])。 通信控制模块M3在得到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响应之前,一直显示正在对能够与显示部160 连接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检索的信息。若收到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请求,则图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控制模块 M26对其做出响应,并根据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请求发送机型信息(步骤[2])。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图像显示装置200在投射屏幕SC上显示正在建立与第一图像供给装 置IOOa的连接的信息。若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通信控制模块M3取得了机型信息,则将机型信息中 包含的与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图像再生特性相关的信息发送给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供给 图像生成模块M2开始以基于被发送的信息的标准来生成供给图像的准备。而且,通信控制 模块M3进行用于发送供给图像的设定、准备(步骤[3])。并且,此时用户接口模块M4在显 示部160上显示操作窗口。图5是用于对操作窗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显示有操作窗口 300 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中的显示部160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实例中,显示有桌 面画面101a,在桌面画面IOla上除了操作窗口 300之外,还显示有壁纸、桌面图标、任务栏 等。另外,即使在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上显示了演示程序等应用程序的画面的情况下, 当起动操作窗口 300时,也在该应用程序的画面上显示操作窗口 300。图5(B)是仅放大显示了操作窗口 300的图。操作窗口 300具有屏幕图像310和 显示模式切换键320。屏幕图像310是投射屏幕SC的显示图像被缩小后的图像。在屏幕图 像310中,根据图像显示装置200和与其连接的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之间的通信, 实时反映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该时刻,投射屏幕SC上没有显示 来自外部的供给图像,所以在图中通过对屏幕图像310施加阴影线,来表示投射屏幕SC处 于非显示状态。显示模式切换键320是用户能够借助操作部150进行操作的部件,是用于对投射 屏幕SC中的供给图像的显示布局的模式进行切换的键。显示模式切换键320具有与显示 布局的模式对应的三个键321、322、323。关于显示模式切换键320及显示布局的模式的详 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操作窗口 300中还设置有ID图像显示区域330 (用虚线表示),该ID图像显示区 域330用于一览显示对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图像供给装置及用户进行识别用的ID 图像。ID图像是在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中由用户接口模块M4生成的图像。ID图 像包括作为供给图像的缩略像的供给图像缩略图、和用于识别提供该供给图像的用 户的用户识别用图像。供给图像缩略图是在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100d,通过缩小向图像显示装置200 供给的供给图像而生成的图像。其中,供给图像缩略图被定期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图 像显示装置200将接收到的各供给图像缩略图,作为操作窗口 300的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连 接的所有图像供给装置。由此,操作窗口 300的供给图像缩略图与供给图像的显示内容同 步。用户识别用图像是基于用户预先登记的用户图标、用户名等用户信息,在各图像供给装 置IOOa IOOd中生成的图像。其中,在附图中,作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ID图像331a,在ID图像显示区域330显示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和对登录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 IOOa的参加者(称为“用户a”)进行表示的用户识别用图像333a。在显示了操作窗口 300之后,第一图像显示装置IOOa的通信控制模块M3将连接 设定用数据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图4的步骤[4])。这里,“连接设定用数据”中包括 用于建立通信路径的信息、图像显示装置200用于识别第一图像显示装置IOOa的信息及上 述的ID图像等。取得了连接用信息的图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控制模块M26,在RAM230上 确保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用的存储区域(步骤[5])。接着,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布局控制模块M22,判定是否有用于对来自新连接 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区域(布局框)的空闲(步骤 [6])。这里,由于图像显示装置200上仅连接有第一图像供给装置100a,所以显示布局控制 模块M22将投射屏幕SC整个面设定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用的布局框。随后,图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控制模块M26,在投射屏幕SC显示包括正在取得投 射用图像数据的信息的等候图像(步骤[7])。然后,向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发送供给图 像的发送开始请求(步骤[8])。图6是表示在步骤[7] [8]中投射屏幕SC上显示的等候图像的图。该等候图 像400中不仅显示有上述信息,还显示有请求了发送供给图像的装置的ID图像。在附图中, 显示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ID图像331a。在步骤[9](图4)中,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生成供给 图像,在步骤[10]中,通信控制模块M3开始供给图像的发送。在步骤[11]中,在图像显示 装置200中开始供给图像的投射显示处理。若在投射屏幕SC上显示了供给图像,则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更新信息生成模块 M25根据显示图像生成模块M23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生成屏幕图像310的图像数据。然 后,将该屏幕图像310的图像数据作为对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更新信息发送给第一图 像供给装置IOOa (步骤[12])。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用户接口模块M4使用接收到的更新信息,来更新操作 窗口 300(图5(B))的屏幕图像310(步骤[13])。由此,投射屏幕SC的显示图像和操作窗 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同步。图7㈧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200将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 501a,投射到投射屏幕SC的状态的图。在投射屏幕SC上,以布局于整个面的方式显示了供 给图像501a。在本说明书中,将一张供给图像如此布局于投射屏幕SC整体的显示布局的模 式,称为“单画面显示模式”。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200中,默认设定了该单画 面显示模式。这里,在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显示部160上显示了操作窗口 300,但在投射 屏幕SC上显示的供给图像501a中没有显示操作窗口 300。这是因为在第一图像供给装置 IOOa中,以不包括操作窗口 300的形式生成了供给图像501a。具体而言,在图像捕捉模块 Ml捕捉显示部160上的显示图像时,将操作窗口 300分层窗口化(layer window)。然后, 透过操作窗口 300来捕捉操作窗口 300以外的显示图像。供给图像生成模块M2使用该捕 捉图像,生成供给图像501a。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不在投射屏幕SC上显示操作窗口 300。由此,能够避免在投射屏幕SC上用户所准备的资料图像被操作窗口 300遮挡,提高了图像 显示系统1000的便利性。图7(B)是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中显示的操作窗口 300大显示的图。图7 (B) 除了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的内容发生变更之外,与图5(B)大致相同。屏幕图像 310通过由图像显示装置200发送的更新信息而与投射屏幕SC的显示图像同步。图8(A)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基础上,将第二图像供给装置 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之后的状态的图。图8(A)除了追加了第二图像供给装置 IOOb这点以外,与图7(A)大致相同。在该例子中,第二图像显示装置IOOb中显示有操作窗 口 300以及桌面画面101b。其中,将操作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参加者称为“用户b”。虽然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以图4中说明的顺序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但已 经在投射屏幕SC上以整个面布局的方式显示了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 501a。因此,由于没有用于显示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的布局框,所以在步骤 [6]以后,图像显示装置200不执行步骤[7] [11]的图像显示处理,而执行步骤[12]的 更新信息的发送处理。然后,在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aUOOb的每一个中,使用被发 送的更新信息来更新操作窗口 300(步骤[13])。其中,该更新信息中包括用于更新操作 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的图像数据、和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所有图像供给装置的 ID图像。图8(B)是表示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aUOOb中显示的被更新后的操作窗 口 300的图。图8(B)除了追加了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ID图像331b这点以外,与图 7(B)大致相同。若建立了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连接,则操作 窗口 300中被追加显示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ID图像331b。由此,第一图像供给装置 IOOa的用户a能够知道作为新的其他参加者的用户b借助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登录了 图像显示装置200。图9(A)是用于对进而将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装置100c、100d分别与图像显示装 置200连接之后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9(A)除了追加了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装置100c、 IOOd这点以外,与图8㈧大致相同。在该例子中,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装置100c、100d中 分别显示有操作窗口 300以及桌面画面101c、101d。其中,以下将操作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 装置100c、100d的参加者分别称为“用户C”及“用户d”。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投射屏幕SC 保持单画面显示模式的设定,所以在投射屏幕SC上一直仅显示供给图像501a。图9(B)是表示建立了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装置100c、100d分别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之间的连接之后的各图像供给装置100a IOOd中显示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图9 (B) 除了追加了第三和第四图像供给装置100c、IOOd的ID图像331c、331d这点以外,与图8 (B) 大致相同。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以各图像供给装置100a IOOd与 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顺序,向ID图像显示区域330不断追加显示各ID图像331a 331d。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以该连接顺序对各图像供给装置100a IOOd赋予优先级。这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通过在各图像供给装置 100a IOOd中对操作窗口 300进行操作,能够变更投射屏幕SC上的供给图像的显示布局。 通过借助该操作窗口 300进行的显示布局的变更操作,能够在投射屏幕SC上同时显示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所供给的各供给图像。图10是用于对经由操作窗口 300受理了投射屏幕SC的显示布局的变更操作时, 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交换处理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其 中,在图10中,没有按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每一个区别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处理顺序,而面向纸面在右侧一连串地进行了图示。若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用户接口模块M4受理了经由操作窗口 300的 用户操作(步骤[20]),则将该用户的操作内容向图像显示装置200发送(步骤[21])。收 到了该操作内容的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布局控制模块M22根据该操作内容,变更投射 屏幕SC的显示布局的设定(步骤[22])。另外,此时显示布局控制模块M22也可以根据需 要而进行供给图像的发送请求。然后,显示图像生成模块M23根据新的显示布局的设定,使 用来自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供给图像来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在显示布局的变更被反映到投射屏幕SC上之后,更新信息生成模块M25基于投 射屏幕SC的显示图像数据,生成屏幕图像310的图像数据。然后,将屏幕图像310的图像 数据作为更新信息,发送给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步骤[23])。在各图像供给装置 IOOa IOOd中,使用该更新信息对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进行更新,使屏幕图像310 的内容与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同步(步骤[24])。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如果已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则通 过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中任意一个均能够变更投射屏幕SC的显示布局。由此,提 高了图像显示系统1000的便利性。下面,对经由操作窗口 300进行的显示布局的变更操作具体说明。其中,如上所 述,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的显示内容与投射 屏幕SC的显示内容同步。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在屏幕图像310的显示内容变更了的情况 下,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也同样地变更。图Il(A) (C)是用于对通过操作窗口 300的显示模式切换键320来切换投射屏 幕SC上的显示布局模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这里,为了便于说明,设想只有用户a操作的 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状态。其中,在图11 (B)、(C)中图示了 用户能够借助操作部150而使其在桌面画面上任意移动的指示器341。图11 (A)表示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投射屏幕SC上 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与图7(A)大致相同。此时, 显示模式切换键320处于第一键321被按下的状态。这样,在第一键321被按下时,投射屏 幕SC被设定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图11 (B)是表示用户a通过指示器341按下了显示模式切换键320的第二键322 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若第二键322被按下,则投射屏幕SC被分成左右两部分,供给图 像501a被显示在面向纸面左侧的布局框内。以下,将具有如此被分割成两个布局框的显示 布局模式称为“双画面显示模式”。图11 (C)是表示用户a通过指示器341按下了显示模式切换键320的第三键323 时的操作窗口 300的图。若第三键323被按下,则投射屏幕SC被纵横分割成四部分,供给 图像501a被显示在面向纸面的左上布局框内。以下,将具有投射屏幕SC被纵横四分割的 布局框的显示布局模式称为“四画面显示模式”。这样,通过分别按下显示模式切换键320
16的第一至第三键321 323,能够将投射屏幕SC的显示布局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双画面 显示模式、四画面显示模式。图12(A1)、(A2)是用于对在图Il(B)中所说明的双画面显示模式时,用户b操作 的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时的显示布局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其 中,图12(A1)与图Il(B)大致相同。在双画面显示模式时,若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则与 图8中说明的情况不同,投射屏幕SC中存在未显示图像的布局框。因此,根据图4的步 骤[6]以后的处理顺序,在投射屏幕SC上左右布局地显示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100a、 IOOb各自的供给图像501a、501b(图12 (A2))。而且,在操作窗口 300的ID图像显示区域 330中追加显示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ID图像331b。图12(B1)、(B2)是用于对在图Il(C)的四画面显示模式时,第二至第四图像供给 装置IOOb IOOd依次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时的显示布局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其 中,图12(B1)与图Il(C)大致相同。该情况下,根据图4的步骤[6]以后的处理顺序,在投 射屏幕SC空白的布局框内,以图12(B2)的箭头所示的顺序布局第二至第四图像供给装置 IOOb IOOd的供给图像501b 501d。图13 图17是用于说明通过显示模式切换键320进行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 的变更操作的图。图13(A)示意地表示了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aUOOb与图像显示 装置200连接,各个供给图像501a、501b通过双画面显示模式被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 作窗口 300。处于该状态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操作窗口 300的第一键321,则投射屏幕SC 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图13(B))。然后,在投射屏幕SC中显示最先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连接的、优先级高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然后,若进一步通过指 示器341点击了第一键321,则在投射屏幕SC上以单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显示第二图像供 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 (图13(C))。需要说明的是,之后每当通过指示器341点击第 一键321时,供给图像50la、50Ib可以被互相交替地显示。图14(A)示意地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各自的供给图像501a 501d通过四画面显示模式被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在处于该状态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操作窗口 300的第一键321,则投射屏幕SC 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图14(B))。而且,在投射屏幕SC上显示首先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连接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然后,每当进一步通过指示器341点 击第一键321时,便以优先级高的顺序在投射屏幕SC不断显示供给图像501b 501d(图 14(C) 图14(E))。其中,当在处于图14(E)的显示状态时进而点击第一键321时,可以返 回到图14(B)的显示状态。图15 (Al)示意地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在双画面显示模式的一方的布局框内显示供给图像501b,另一方的布局框为非显示状 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用于设成这种显示状态的操作方法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此时, 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一键321而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则已经显示的供给图像501b 重新布局于整个面来进行显示(图15(A2))。图15 (Bi)示意地表示了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
17连接的状态下,单画面显示模式的投射屏幕SC为非显示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用 于设为这种显示状态的操作方法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此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一键 321而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则显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 501a (图 15(B2))。图16 (Al)示意地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在四画面显示模式的投射屏幕SC上同时显示了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 窗口 300。此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二键322,则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 式,横向并列地同时布局显示供给图像501a、501b (图16 (A2))。另外,之后每当点击第二键 322时,可以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在一张一张地变化的同时以两张为一组来显示各 供给图像501a 501d。图16 (Bi)除了只有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为非显示状态这点 以外,与图16(A1)大致相同。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若在与图像显示 装置200连接的状态下,使图像供给装置处于睡眠状态,则在投射屏幕SC上,该图像供给装 置的供给图像成为非显示。而且,可以按照用户的指示,随意使请求图像成为非显示。在该状态下,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二键322,则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画面显 示模式(图16 (B2))。而且,在不处于非显示状态的图像供给装置IOOb IOOd当中,显示 优先级高的第二和第三图像供给装置100b、IOOc的供给图像501b、501c。另外,之后每当 点击第二键322时,可以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逐张变化地显示供给图像501b、501c、 501d。图17 (Al)示意地表示了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 连接的状态下,在投射屏幕SC上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此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三键323,则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 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被同时布局显示(图17 (A2))。其中,供给图像501a 501d 按照优先级的顺序被布局。图17 (Bi)示意地表示了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100a、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 连接,以双画面显示模式在投射屏幕SC上同时显示了两个供给图像501a、501b时的操作窗 口 300。此时,若通过指示器341按下第三键323,则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 式。而且,两个供给图像501a、501b分别布局显示于上侧的横向排列的两个布局框内(图
17(B2))。此时,投射屏幕SC的下侧的布局框成为空闲显示区域。因此,当处于该显示状态 时,来自最新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被显示在这些布局框内 (图4的步骤[6]以后的处理)。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的操作窗口 300中,除了基于上述显示模式切换 键320的操作以外,还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操作来变更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图18 图24是用于对通过滑动块342实施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的变更操作 进行说明的图。图18(A1)、(Bi)分别表示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100a与图像显示装置200 连接,在投射屏幕SC上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的操作窗口 300。图
18(Al)、(Bi)除了分别替代指示器341而图示了滑动块342这点以外,与图10(A)大致相 同。这里,在本实施例的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中,若在操作窗口 300中使指示器341在屏幕图像310的布局框的边界上(框线上)移动,则指示器341被切换成滑动块 342。图IS(Al)是滑动块342被显示在屏幕图像310的右侧的外周端的状态,图18 (Bi)是 滑动块342被显示在屏幕图像310的左侧的外周端的状态。这样,在单画面显示模式下,使滑动块342显示在屏幕图像310的右侧的外周端或 左侧的外周端,直接向屏幕图像310的中央拖动滑动块342。于是,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 画面显示模式,将之前所显示的供给图像501a显示到滑动块342被拖动的方向侧的布局框 内(图18(A2)、(B2))。而且,显示模式切换键320成为替代第一键321而显示第二键322 被按下的状态。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中,通过拖动滑动块342,能够切换显示布局的 模式。其中,在通过滑动块342切换显示布局的模式时,与之对应,显示模式切换键320的 状态也被切换。这里,由于图像显示装置200上仅连接有第一图像供给装置100a,所以另一方的 布局框成为非显示状态。另外,在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图像供给装置时,可 以在两个布局框内按照优先级来显示这些供给图像。图19 (Al)、(Bi)分别与图18 (A2)、(B2)大致相同。此时,使滑动块342显示在屏幕 图像310中央的布局框的边界上,直接向显示有供给图像501a的布局框侧拖动滑动块342。 于是,供给图像501a消失,投射屏幕SC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成为非显示的状态(图19 (A2)、 (B2))。图20 (Al)、(Bi)分别表示了两个图像供给装置100a、IOOb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 接,各自的供给图像501a、501b以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当 处于该显示状态时,使滑动块342显示于屏幕图像310中央的布局框上,向左侧(图20 (Al) 的虚线箭头的方向)或者右侧(图20 (Bi)的虚线箭头的方向)拖动滑动块342。在向左侧 拖动了滑动块342时,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在右侧的布局框内的供 给图像501b被显示于整个面(图20 (A2))。另一方面,在向右侧拖动了滑动块342时,投射 屏幕SC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并且显示在左侧的布局框内的供给图像501a被显示于 整个面(图20 (B2))。图21 (Al)、(Bi)除了滑动块342的显示位置不同这点以外,分别与图20 (Al)、(Bi) 大致相同。在图21 (Al)中,滑动块342位于屏幕图像310的上侧的外周端,在图21 (Bi) 中,滑动块342位于屏幕图像310的下侧的外周端。在该显示状态下,若向屏幕图像310的 纵向的中央拖动滑动块342,则投射屏幕SC被从双画面显示模式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 更具体而言,在从屏幕图像310的下侧向上侧拖动了滑动块342时(图21 (Al)),切换成四 画面显示模式。而且,原本显示的两张供给图像501a、501b分别被显示到下侧的两个布局 框中(图21(A2))。另一方面,在从屏幕图像310的上侧向下侧拖动了滑动块342时(图 21 (Bi)),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两张供给图像501a、501b分别被显示到上侧的两个布局 框中(图21(B2))。另外,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上连接有3个以上图像供给装置的情况下, 可以在剩余的布局框中新追加显示处于未显示状态的供给图像。图22 (Al)、(Bi)分别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 200连接,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了各自的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该 显示状态下,在图22 (Al)中,从将屏幕图像310上下分割的布局框的边界上向下侧拖动滑动块342。于是,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于上侧的 布局框内的两张供给图像501a、501b保持原样被继续显示(图22(A2))。另一方面,在图 22 (Bi)中,从将屏幕图像310上下分割的布局框的边界上向上侧拖动滑动块342。于是,投 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于下侧的布局框内的两张 供给图像501c、501d保持原样被继续显示(图22(B2))。图23 (Al)、(Bi)分别表示了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或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d从 图22(A1)、(B1)中说明的状态退出时的状态。即,在图23(A1)中,第一图像供给装置100a 的ID图像331a消失,在图23 (Bi)中,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d的ID图像331d消失。在该 状态下,若执行与图22(A1)、(Bi)中说明的操作同样的滑动块342的操作,则投射屏幕SC 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滑动块342被拖动的方向侧的布局框被删除。而且,在投射屏幕 SC的一方的布局框内,显示供给图像501b或供给图像501c,在另一方的布局框内成为不显 示图像的状态(图23(A2)、(B2))。图24 (Al)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 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了各自的供给图像501a 501d时的操作窗口 300。此时,使滑动块 342显示在屏幕图像310的上侧的外周端,并拖动到下侧的外周端。于是,投射屏幕SC被切 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成为非显示(图24(A2))。另外,在四 画面显示模式下将滑动块342从屏幕图像310的左侧或右侧的外周端,拖动到相反侧的外 周端的情况下也同样(图24 (Bi)、(B2))。图25 (Al)、(A2)、(Bi)、(B2)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了指示器341的图像选择,进行 投射屏幕SC的显示状态的变更操作的图。图25 (Al)表示了在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双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501b 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在图25(A1)中,用虚线包围供给图像501a,示意性地表示了其被 指示器341选择。这里,在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上,通过指示器341指定并双击供给图像 501a。于是,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所选择的供给图像501a被放大显示 (图25(A2))。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指定并双击供给图像501a的情况也同样(图25 (Bi)、 (B2))。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能够在投射屏幕SC上,从分割布局的多 个供给图像中任意选择一张,将其放大显示于整个面。图26、图27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了指示器341的ID图像选择,进行投射屏幕SC 的显示状态的变更操的图。图26(A1)除了利用指示器341选择的图像不同这点以外,与图 25 (Al)大致相同。在图26 (Al)中,从显示在ID图像显示区域330的ID图像331a 331d 中选择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若利用指示器341双击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则投射屏 幕SC被切换成单画面显示模式,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被放大显示 (图26(A2))。在四画面显示模式下双击供给图像缩略图332a的情况也同样(图26 (Bi)、 (B2))。图27 (Al)除了在单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供给图像501a这点、和通过指示器341 选择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这点以外,与图26(A1)相同。当以单画面显示模式在投射屏 幕SC上仅显示了供给图像501a时,利用指示器341双击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于是,在投 射屏幕SC上,替代供给图像501a而显示来自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 (图
2027 (A2))。其中,在投射屏幕SC处于非显示状态时,通过指示器341双击了供给图像缩略图 332b的情况也同样(图27 (Bi)、(B2))。另外,也可以通过替代供给图像缩略图而双击用户识别用像,来变更投射屏幕SC 的显示状态。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能够从显示于操作窗口 300的ID 图像任意选择图像供给装置,使来自该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在投射屏幕SC上显示于 整个面。图28 图30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了指示器341的ID图像的拖放,进行投射屏幕 SC的显示状态的变更操作的图。图28(A)与图27 (Al)大致相同。在图28(A)的显示状态 时,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上(图28 (B))。于是,在 投射屏幕SC上,取代供给图像501a而显示供给图像501b (图28 (C))。其中,在本实施例的 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根据释放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的位置来执行显示布局模式的切换, 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图29 (Al)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双 画面显示模式下的两个布局框中均没有显示图像的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此时,通过指示 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屏幕图像310中左侧的布局框内。于是,在投射屏幕 SC的左侧的布局框中显示供给图像501b(图29(A2))。另一方面,当通过指示器341将供 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右侧的布局框内时(图29 (Bi)),在投射屏幕SC的右侧的布局框 内显示供给图像501b (图29 (B2))。另外,在作为供给图像缩略图的释放位置的布局框内已 经显示有来自其他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对供给图像进行替换。图30 (Al)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 四画面显示模式下仅右侧下段的布局框内为非显示状态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在投射屏 幕SC中显示有三张供给图像501a 501c。此时,通过指示器341将与处于非显示状态的 供给图像501d对应的供给图像缩略图332d向非显示状态的布局框内拖动。于是,在该布 局框内显示来自第四图像供给装置IOOd的供给图像501d(图30(A2))。图30(B1)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100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在 四画面显示模式下所有的供给图像501a 501d被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 此时,例如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d向显示有来自第三图像供给装置IOOc 的供给图像501c的布局框内拖放。于是,供给图像501c的显示位置与供给图像501d的显 示位置被互换(图30(B2))。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通过在操作窗口 300中将ID图像拖放 到屏幕图像310上的布局框内,能够将来自该ID图像所表示的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显 示到该布局框内。这里,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通过进而利用指示器341对 ID图像拖放,能够切换显示布局的模式。以下将对其具体方法进行说明。图31 图32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了指示器341的ID图像拖放,来进行投射屏幕 SC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的图。图31㈧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 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供给图像501a以单画面显示模式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在图31㈧中,为便于说明,通过对屏幕图像310附加阴影线,将屏幕图像310 沿左右方向区分成三个图像区域LA、CA、RA。当处于图31㈧的显示状态时,如在图28中说明那样,通过指示器341将与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对应的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向屏幕图像310上拖放。 此时,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释放到屏幕图像310的比较中央的区域CA内时,与在图28 中说明的情况同样,以单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替换了显示于投射屏幕SC的供给图像(图 31(B1))。另一方面,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拖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中比较左侧的外周 端的区域LA时,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式。而且,来自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 的供给图像501b被显示于左侧的布局框内,原来显示的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 给图像501a被显示于右侧的布局框内(图31(B2))。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b释放到靠 近屏幕图像310中比较右侧的外周端的区域RA时,投射屏幕SC也被切换成双画面显示模 式。而且,来自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b的供给图像501b被显示于右侧的布局框内,原来显 示的来自第一图像供给装置IOOa的供给图像501a被显示于左侧的布局框内(图31 (B3))。图32(A)表示了所有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供 给图像501a、501b在双画面显示模式下显示于投射屏幕SC时的操作窗口 300。其中,在图 32(A)中,通过对屏幕图像310附加阴影线,将屏幕图像310沿上下方向划分成三个图像区 域 UA、CA、BA。在处于图32(A)的显示状态时,通过指示器341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向屏幕图 像310上拖放。此时,例如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释放到屏幕图像310中比较中央的区 域CA内时,以双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在所释放的布局框内显示与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对 应的供给图像501c (图32 (Bi))。另一方面,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释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中比较上侧的外周 端的区域UA时,投射屏幕SC被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这里,在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被 释放到左侧的布局框内的情况下,供给图像501c显示于左侧上段的布局框内。在供给图像 缩略图332c被释放到右侧的布局框内的情况下,供给图像501c显示于右侧上段的布局框 内。原来显示的来自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IOOaUOOb的供给图像501a、501b分别显示 于下段的两个布局框内(图32(B2))。并且,在将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释放到靠近屏幕图像310中比较下侧的外周端的 区域DA时,投射屏幕SC也被切换成四画面显示模式。而且,在供给图像缩略图332c被释 放到左侧的布局框内的情况下,供给图像501c显示于左侧下段的布局框内。在供给图像缩 略图332c被释放到右侧的布局框内的情况下,供给图像501c显示于右侧下段的布局框内。 原来显示的来自第一和第二图像供给装置100a、IOOb的供给图像501a、501b分别显示于上 段的两个布局框内(图32(B3))。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1000,能够将来自4个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供给图像501a 501d在共用的投射屏幕SC上分割布局,同时进行显示。而且,虽 然显示在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显示部160中,但借助未被显示在投射屏幕SC上 的操作窗口 300,各用户能够任意操作投射屏幕SC上的显示状态。这样,可提供在会议或演 示等中各参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发表等新的便利性。B.变形例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 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还能够实现以下的变形。
22
Bi.变形例 1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通过硬件实现的构成的一部分替换成软件,也可以反过 来,将通过软件实现的构成的一部分替换成硬件。例如,可以将图像供给程序Pi的功能的 一部分硬件化。B2.变形例 2:在上述实施例中,4个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但图 像显示装置200上还可以进而连接多个图像供给装置。B3.变形例 3: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装置200具有将投射屏幕SC纵向分割成两部分的双 画面显示模式、和纵横二分割的四画面显示模式等分割布局的显示模式。但是,图像显示装 置200也可以具有更多分割布局的显示模式。例如,可以具有将投射屏幕纵向或横向分割 成三部分的显示模式、或分割成多个布局框的显示模式。B4.变形例 4: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装置200所具有的分割布局的显示模式以相同的大小 构成了各布局框。但是,也可以以不同的大小构成投射屏幕SC的各布局框。各用户能够借 助操作窗口 300任意改变这些布局框的大小。B5.变形例 5: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装置200向所连接的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发 送用于使操作窗口 300的显示内容同步的更新信息等、作为图像显示系统1000中的服务器 发挥功能。但是,图像显示装置200也可以不发送操作窗口 300的更新信息。例如,可以由 最初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图像供给装置发送用于使各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操作窗口 300同步的更新信息。B6.变形例 6: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与图像显示装置200连接的顺序,对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赋予了从高到低的优先级。但是,也可以以其他的顺序赋予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优先级。例如,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的优先级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用户 任意设定、变更。另外,可以不对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赋予上述的优先级。不过,在 对投射屏幕SC上的各供给图像的布局进行控制方面,优选对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 赋予优先级。B7.变形例 7: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将除去操作窗口 300的自身的 显示图像,作为各供给图像501a 501d发送给图像显示装置200。但是,各图像供给装 置IOOa IOOd也可以仅将应用软件的窗口等、显示图像的任意区域提供给图像显示装置 200。各供给图像501a 501d只要利用显示图像生成即可。B8.变形例 8:上述实施例中,在操作窗口 300中设定了 ID图像显示区域330,但也可以省略ID 图像显示区域330。不过,由于ID图像显示区域330作为用于一览显示供给图像的区域发 挥作用,所以为了提高作为参加者的用户的便利性,优选设置ID图像显示区域330。另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操作窗口 300中设置有显示模式切换键320,但也可以省略显示模式切换键320。而且,可以在操作窗口 300中显示用于对显示方式与显示模式切换键320不同的显 示模式进行切换的图标。B9.变形例 9:在上述实施例中,屏幕图像310的显示内容与投射屏幕SC的显示内容同步。但是, 也可以在屏幕图像310中不反映投射屏幕SC的全部显示内容,还可以在屏幕图像310中仅 反映投射屏幕SC上的供给图像的显示布局。即,可以在屏幕图像310中仅显示投射屏幕SC 的布局框。B10.变形例 10 上述实施例中,在新连接了图像供给装置的情况下,当布局框没有空闲时,不显示 该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图4的步骤[6])。但是,在新连接了图像供给装置的情况下, 当布局框没有空闲时,也可以自动切换显示模式,生成布局框,即时显示该供给图像。Bll.变形例 11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利用指示器341将操作窗口 300的屏幕图像310中 显示的供给图像501a 501d向其他的布局框拖动,来变更各供给图像501a 501d的显
示位置。B12.变形例 12: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装置200构成为向投射屏幕SC投射图像的投影仪。但 是,图像显示装置200也可以不是投影仪,而例如是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中生成 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B13.变形例 13: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由个人电脑构成,但图像供给装置 IOOa IOOd也可以不由个人电脑构成。而且,即使在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由个人电 脑构成的情况下,所搭载的操作系统也可以不是Windows(注册商标)。不过,图像供给装置 IOOa IOOd优选具有能够从显示图像捕捉除去了操作窗口 300之后的图像的功能。B14.变形例 14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通过无线方 式彼此连接,但是各图像供给装置IOOa IOOd与图像显示装置200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 连接。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多个用户视觉确认共用的图像的单一共用画面,并具备多个图像供给装置,该图像供给装置具有图像显示部、和利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生成供给图像并向外部发送的图像发送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其将上述共用画面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能够将由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分别供给的上述供给图像显示到上述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中;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分别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上显示用户能够对上述共用画面中的显示状态进行操作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并且,将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的上述图像显示部的显示图像,作为上述供给图像发送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根据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每一个中的由上述用户借助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包括具有分割布局框的布局图像,所述分割布局框用于表示 上述共用画面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的构成;上述分割布局框可以通过上述用户在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操作而变更,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根据上述分割布局框的变更,来变更显示上述共用画面中的上述一 个或多个画面区域的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而言,当上述用户在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 (i)进行了向上述布局框内的区域拖动上述分割布局框的边界的操作时,生成新的分 割布局框;( )进行了向上述布局图像的外侧拖动存在于上述分割布局框彼此之间的边界的操 作时,消去上述分割布局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具有一览显示识别图像的识别图像一览区域,所述识别图像 用于分别识别从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供给的上述供给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在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上的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中,显示通 过上述用户所选择的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用户将从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选择出的上述识别图像拖放到上述分割布局 框内时,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将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显示到与被拖 放了上述识别图像的上述分割布局框对应的上述共用画面中的画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用户将从上述识别图像一览区域选择出的上述识别图像拖放到与上述分割布 局框内的外周缘靠近的位置时,上述图像供给装置在与上述靠近的位置对应的区域中,生 成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用的新的分割布局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在上述共用画面的与上述新的分割布局框对应的画面区域中,显示 通过上述识别图像进行识别的上述供给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包括用于对上述共用画面中的分割数进行切换的切换转变 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将上述共用画面以上述用户通过上述切换转变图像指定的分割数 进行分割。
8.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显示系统能够将从多个图 像供给装置分别供给的供给图像,借助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到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 的单一共用画面上,该图像显示方法具备下述步骤(a)在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各自的图像显示部上,显示用户用于对上述共用画面的 分割状态进行操作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b)在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的每一个中,使用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的显 示于上述图像显示部的图像,生成上述供给图像,并提供给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和(c)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根据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每一个中的由上述用户借助 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来自多个图像供给装置的供给图像,显示到 使多个用户视觉确认共用的图像的单一共用画面上,所述图像供给装置具有图像显示部、 和利用在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来生成上述供给图像并向外部发送的图像发送部,该图像显示装置根据用户借助上述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各自的上述图像显示部中显示 的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进行的操作,变更上述共用画面的显示状态,并且,将上述共用画面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显示除去了上述共用画面操作用图像的 上述图像显示部的显示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在将从多个图像供给装置发送来的供给图像布局显示到共用画面上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提高画面显示内容的变更操作的便利性。图像显示系统(1000)具备多个图像供给装置(100a~100d)和图像显示装置(200)。图像显示装置(200)通过将投射屏幕(SC)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画面区域,能够同时显示从各图像供给装置供给的供给图像。各图像供给装置(100a~100d)将各用户能够对投射屏幕中的显示布局进行操作的操作窗口(300)显示于显示部(160),并且将除去了操作窗口(300)的显示部(160)的显示图像作为供给图像提供给图像显示装置(200)。
文档编号G09G5/14GK101902652SQ2010101893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9日
发明者小松泰彦, 菊地阳介, 野沟朋弘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