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4708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组件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等优 点,因此其普遍地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中。以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ctive Matrix OLED,AM0LED)而言,在画素区域中通常包括有机发光组件以及薄膜晶体管(TFT),且有机 发光组件由薄膜晶体管及其操作时所产生的电流来驱动。然而,由于在制作薄膜晶体管数组时,经常会因制程变异的影响,导致不同的薄膜 晶体管彼此间的临界电压(Vth)可能不尽相同,使得薄膜晶体管操作时所产生的驱动电流 也有所差异,进而造成各有机发光组件所发出的亮度可能无法一致,以致于显示器在显示 影像时画面存有亮度不均勻(mura)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藉以改善其显示影像时画面 有亮度不均勻的问题。本发明内容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藉以使显示器 中的有机发光组件受驱动而发出一致的亮度。本发明内容的一技术样态是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包含多条扫描线、多列 共通电极以及多列画素。上述扫描线是用以依序传送多个扫描信号。上述列共通电极平行 于扫描线作配置,并用以依序传送相对应于扫描信号的多个共通电压信号。上述列画素电 性耦接于扫描线以及列共通电极,并依序接收扫描信号以及相对应的共通电压信号。本发明内容的另一技术样态是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中有机发 光显示器包含多个列画素,每一个列画素包含多个驱动单元以及多个发光组件,且驱动单 元用以驱动发光组件。此驱动方法包含传送一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列画素中一第一列画 素中的驱动单元;传送相对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的一第一共通电压信号,以逆偏压第一列画 素中的发光组件;解除第一扫描信号并传送一第二扫描信号,以控制列画素中一第二列画 素中的驱动单元;以及解除第一共通电压信号并传送相对应于第二扫描信号的一第二共通 电压信号,以逆偏压第二列画素中的发光组件。本发明内容的又一技术样态是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包含多条扫描线、多 列共通电极以及多列画素。扫描线是用以依序传送多个扫描信号。列共通电极平行于扫描 线作配置,并用以依序传送根据扫描信号产生的多个共通电压信号。列画素电性耦接于扫 描线以及列共通电极。每一个列画素包含多个发光组件以及多个驱动单元。发光组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 于列共通电极中相对应的一列共通电极。驱动单元是用以驱动发光组件。其中,列画素以 逐列方式接收扫描信号以及相对应的共通电压信号,使得每一列画素中的驱动单元由扫描信号中的相对应一者所控制,且每一列画素中的发光组件由共通电压信号中的相对应一者 进行逆偏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应用前述有机发光显示器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 法,可使得显示的影像具有高分辨率(PPI)、无影像残影等优点,而且也可让画素中的发光 组件在驱动时避免受到电压源或薄膜晶体管的临界电压(Vth)变异的影响。

图1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画素电路的示意图。图3 5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如图2所示的画素电路的操作示意图。图6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扫描信号和共通电压信号于不同期间内的操作时序 图。图7绘示如图2所示的画素电路在薄膜晶体管具不同临界电压的情形下其中驱动 电流与数据信号之间变化关系的量测结果。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有机发光显示器102画素区
104外围电路区110扫描线
130列共通电极140列画素
150控制电路155金属接触点
200画素电路210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 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其中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 照原尺寸作图。图1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有机发光显示器100 包含多条扫描线110、多条数据线(D_N-l、D_N-2、D_N-3、…)、多列共通电极(Cathode」、 Cathode_2、…)130以及多列画素(P1、P2、...)140。在此,每一列画素140包括画素数组 中同一列上的多个画素,而每一列共通电极130则是各自相对应于一个列画素140作配置, 以各自提供对应的共通电压予对应的列画素140。上述扫描线110用以依序传送多个扫描信号SCan_l、Scan_2, Scan_3,…等。上 述列共通电极130平行于扫描线110作配置,并用以依序传送相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_l、 Scan_2、Scan_3、…等的多个共通电压信号VSS。上述列画素140电性耦接于扫描线110以 及列共通电极130,并依序接收扫描信号Scanj、Scan_2、Scan_3,…等以及相对应的共通 电压信号VSS。举例而言,第一扫描线110传送扫描信号SCan_l,第一列共通电极 (Cathode_l) 130传送相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_l的共通电压信号VSS,而第一列画素 (Pl) 140接收扫描信号Scan_l和共通电压信号VSS ;之后,第二扫描线110传送扫描信号
6Scan_2,第二列共通电极(Cathode_2) 130传送相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_2的共通电压信号 VSS,而第二列画素(P2) 140接收扫描信号Scan_2和共通电压信号VSS ;依此类推。此外,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100可大致分为画素区102以及外围电路区 104,其中画素区102包括上述扫描线110、数据线(D_N-l、D_N-2、D_N-3、…)、列共通电极 130和列画素140,而外围电路区104则是用以控制画素区102,使画素区102内的组件得 以依序操作。具体而言,外围电路区104包括控制电路150以及电极驱动组件(如晶体管 Ml和M2),其中控制电路150用以控制晶体管Ml和M2,而晶体管Ml和M2电性耦接于金属 接触点155和共通电压信号VSS之间,并通过金属接触点155与列共通电极130耦接。其次,晶体管Ml和M2的一端共同耦接于金属接触点155,而晶体管Ml和M2的 另一端则分别耦接于具低位准的共通电压信号VSS(VSS_L)和具高位准的共通电压信 号VSS(VSS_H)。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50可为一垂直移位缓存器(vertical shift register),而低位准共通电压信号高位准共通电压信号VSS_H则可由有机发光显 示器100中的柔性电路板(FPC)(未绘示)所提供。在操作上,当控制电路150根据扫描信号SCan_l、SCan_2、SCan_3、…等去控制晶 体管Ml和M2时,低位准共通电压VSS_L及高位准共通电压VSS_H会根据晶体管Ml和M2 的导通与否,相对应地提供至列共通电极(Cath0de_l、Cath0de_2、"·)130。举例而言,以 第一列画素(Pl) 140来说,当扫描信号Scan_l输出时,控制电路150相对应地传送控制信 号(如低位准信号)以开启晶体管M2并关闭晶体管M1,此时高位准共通电压VSS_H会经 由晶体管M2和金属接触点155提供至第一列共通电极(Cathodal) 130,使得第一列共通电 极(Cathodal) 130在第一列画素(Pl) 140的数据写入期间内传送高位准的第一共通电压 信号VSS_H(如图6所示的VSS_N,N = 1),此时第一列画素(Pl) 140由相对应第一共通电 压信号VSS_H的扫描信号Scan_l所驱动。之后,在第二列画素(P2)140中,当扫描信号SCan_2输出时,控制电路150相对应 地传送控制信号(如低位准信号)以开启晶体管M2并关闭晶体管M1,此时高位准共通电 压信号VSS_H会经由晶体管M2和金属接触点155提供至第二列共通电极(Cathode_2) 130, 使得第二列共通电极(CathOde_2)130在第二列画素(P2) 140的数据写入期间内传送高位 准的第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H(如图6所示的VSS_N,N = 2),此时第二列画素(P2) 140由 相对应第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H的扫描信号Scan_2所驱动。其余列画素的操作依此类推。除此之外,上述通过控制电路150控制晶体管Ml和M2的方式也可作不同的设 计。举例而言,晶体管Ml和M2的另一端分别设计成耦接于具高位准的共通电压信号VSS_ H和具低位准的共通电压信号VSS_L。在第一列画素( 1)140中,当扫描信号5(^11_1输 出时,控制电路150相对应地传送控制信号(如高位准信号)以开启晶体管Ml并关闭 晶体管M2,而高位准共通电压VSS_H会经由晶体管Ml和金属接触点155提供至第一列 共通电极(Cathodal) 130 ;接着,在第二列画素(P2)140中,当扫描信号Scan_2输出时, 控制电路150相对应地传送控制信号(如高位准信号)以开启晶体管Ml并关闭晶体管 M2,而高位准共通电压VSS_H会经由晶体管Ml和金属接触点155提供至第一列共通电极 (Cathode_2) 130 ;其余列画素的操作依此类推。因此,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依高位准共通电压信号VSS_H和低位准共通电压 信号VSS_L两者与晶体管Ml和M2实际连接的方式,调整上述控制电路150控制晶体管Ml和M2的操作,使得列共通电极130在列画素140的数据写入期间内传送高位准的共通电压 信号,上述仅为方便说明而已,并不以此为限。另外,上述实施例虽以列画素140于数据写入期间内传送高位准共通电压信号为 例,然也可依实际需求,由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将上述实施例设计为传送低位准共通电压 信号(例如通过改变信号VSS_H和VSS_L两者与晶体管Ml和M2实际连接的方式以及调 整控制电路150控制晶体管Ml和M2的操作),以供其它相对应的电路使用,在此并非以上 述实施例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一个列画素140均包括画素数组中同一列上的多个画素, 所以每一个列画素140均可更包括相对应的多个画素电路。图2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 种画素电路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1和图2。画素电路200包含发光组件(如有机发光二 极管Dl)以及驱动单元210,其中二极管Dl的一端(如阳极)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210, 而二极管Dl的另一端(如阴极)则电性耦接于其中的一列共通电极130,使得二极管Dl 可于适当的期间内接收共通电压信号VSS。具体而言,第一列共通电极(Cathodal) 130在 第一列画素(Pl) 140的数据写入期间具有高位准共通电压而对相对应的二极管Dl进行逆 偏压,而第二列共通电极(CathOde_2)130在第二列画素(P2) 140的数据写入期间具有高位 准共通电压而对相对应的二极管Dl进行逆偏压;其余列共通电极的操作依此类推。换言之,列画素(P1、P2、…)140以逐列方式接收扫描信号SCan_l、SCan_2、 Scan_3,…等以及相对应的共通电压信号,使得每个列画素140中的驱动单元210由扫描 信号Scan_l、Scan_2、Scan_3、…等中的相对应一者所控制,且每个列画素140中的发光组 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Dl)由共通电压信号中的相对应一者进行逆偏压。另外,驱动单元210用以驱动二极管D1,并包括储存电容Cst、驱动晶体管M4( — 般为薄膜晶体管)以及开关M1、M2和M3,其中M1、M3和M4可为PMOS晶体管,M2可为匪OS 晶体管,而储存电容Cst、驱动晶体管M4以及开关M1、M2和M3的具体连接方式可如图2所 示,于此不再赘述。大致上来说,驱动晶体管M4桥接于电压源VDD和二极管Dl的阳极之间,且其控制 端电性耦接储存电容Cst的一端。开关M3由扫描信号Scan_N开启,并因此导通驱动晶体 管M4的控制端以及晶体管M4与二极管Dl的阳极耦接的一端。开关Ml由扫描信号SCan_ N开启,并因此将数据电压Vdata耦接至储存电容Cst的另一端。开关M2则是在相对应的 列画素的显示期间开启,并因此将参考电压Vref耦接至储存电容Cst。由于每一个列画素140可更包括多个画素电路200,因此每一个列画素140均可包 括相对应的多个发光组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Dl)以及多个驱动单元210,且每一个驱动 单元210均可包括上述储存电容Cst、驱动晶体管M4以及开关M1、M2和M3,其主要差别在于 不同列画素(P1、P2、…)140中的画素电路200根据不同扫描信号(Scan_l、Scan_2、…) 来进行操作。举例而言,首先第一列画素(?1)140中的画素电路200由扫描信号5(^11_1激 活,使得第一列画素电路200中的二极管Dl发光而进行影像显示,接着第二列画素(P2) 140 中的画素电路200再由扫描信号Scan_2激活,使得第二列画素电路200中的二极管Dl发 光而进行影像显示;其余列画素电路200的操作依此类推。图3 5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如图2所示的画素电路的操作示意图。图6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扫描信号和共通电压信号于不同期间内的操作时序图。同时参照图
83 5以及图6。在此,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3 5以第N列画素中的一个画素电路为例 子来作说明。首先在图3中,于期间tl (在此可称的为放电期间)内,扫描信号SCan_N处于低 位准状态,且共通电压信号VSS_N也处于低位准状态(VSS_L),此时开关M2关闭,开关Ml开 启而使得数据信号Vdata_N经由开关Ml传送至储存电容Cst,致使节点NC具有与数据信号 Vdata_N相对应的电位Vdata,二极管Dl则根据低位准共通电压信号VSS_L而呈顺偏状态, 且开关M3也会开启而使得节点Vg4的电位拉降至VSS_L+V。led。如此一来,节点Vg4便可在 期间tl内拉降至相对低电位,以进行重置(reset)的动作,使得于后续电路操作时电流的 变化均可保持一致,以避免电流曲线产生磁滞现象,进而防止显示影像有残影的出现。接着在图4中,于期间t2(在此可称的为数据写入期间)内,扫描信号ScaruNW 处于低位准状态,而共通电压信号VSS_N则转成处于高位准状态(VSS_H),此时开关M2仍然 关闭,开关Ml和M3仍然开启,而二极管Dl则根据高位准共通电压信号VSS_H而呈逆偏状 态,且晶体管M4会因导通而使得节点Vg4的电压通过晶体管M4充电至VDD-|Vth4|,其中 Vth4代表晶体管M4的临界电压。然后在图5中,于期间t3(在此可称的为发光期间)内,扫描信号SCan_N转成处 于高位准状态,而共通电压信号VSS_N则转成处于低位准状态(VSS_L),此时开关Ml和M3 关闭,开关M2开启而使得节点NC的电位通过开关M2拉升至参考电压Vref,二极管Dl则 根据低位准共通电压信号VSS_L而呈顺偏状态。由于节点NC的电位具有Vref-Vdata的变 化,因此节点Vg4也具有相同的变化,使得节点Vg4的电位增加至VDD-1 Vth4 | +Vref-Vdata, 致使晶体管M4导通而产生驱动电流Ids,藉以驱动二极管Dl发光。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于发光期间内,驱动电流Ids的值可由下列数学算式推导Ids = 1/2 · β · (Vsg4-|Vth4|)2= 1/2 · β · (Vs4-Vg4-1 Vth4 |)2=1/2· β · {VDD- (VDD-1 Vth4 | +Vref-Vdata) -1 Vth4 |}2= 1/2 · β · (Vdata-Vref)2因此驱动电流I ds的值可由1/2 · β · (Vdata-Vref)2来表示,而与电压源VDD和 晶体管Μ4的临界电压Vth4均无直接关系。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因电压源VDD发生电源电 压降(IR-drop)而致使各画素中驱动电流Ids相互不一致,或是因制程变异导致各画素中 晶体管M4的临界电压Vth4彼此均不相同,而致使各画素中驱动电流Ids相互不一致的问 题。图7绘示如图2所示的画素电路在薄膜晶体管具不同临界电压的情形下其中驱动电流 与数据信号之间变化关系的量测结果。如图所示,在临界电压(Vth)分别为-4. 23V、-3. 93V 以及-4. 53V的情形下,当数据信号所对应的电位Vdata改变时,驱动电流Ids仍然仅随着 Vdata改变,而不会受到不同临界电压的影响。另一方面,当第N列画素中的画素电路操作完成之后,接着第N+1列画素中的画素 电路便会以类似第N列画素中的画素电路的操作方式,分别于放电期间t4、数据写入期间 t5以及发光期间t6,根据扫描信号Scan_N+l、共通电压信号VSS_N+1以及数据信号Vdata_ N+1的不同位准来进行操作。由上述图1和图3 6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列画素(P1、P2、…)140内的 画素电路200,会根据所接收到的扫描信号和共通电压信号来进行操作,其中扫描信号和共通电压信号之间均会存有一延迟时间(如图6所示的tl、t4),且在数据写入期间(如图6 所示的t2、t5)扫描信号和共通电压信号的位准呈相反的状态。举例来说,第一扫描信号 Scan_l的位准与第一共通电压信号VSS_1的位准相反;第二扫描信号Scan_2的位准与第 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2的位准相反;其余依此类推。上述扫描信号与共通电压信号之间的 关系,主要是依据画素电路200的设计,因此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和范围内,当可将扫描信号与共通电压信号之间的关系设计成所需态样。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同时参照图1、 图2和图6。首先,传送第一扫描信号Scan_l,以控制列画素140中的第一列画素(Pl) 140 中的驱动单元210。接着,传送相对应于第一扫描信号Scan_l的第一共通电压信号VSS_1, 以对第一列画素(Pl) 140中的发光组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Dl)进行逆偏压。之后,解 除第一扫描信号Scan_l并传送第二扫描信号Scan_2,以控制列画素140中的第二列画素 (P2) 140中的驱动单元210。接着,解除第一共通电压信号VSS_1并传送相对应于第二扫描 信号Scan_2的第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2,以对第二列画素(P2) 140中的发光组件(如有 机发光二极管Dl)进行逆偏压。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扫描信号SCan_l输出时,第一共通电压信号VSS_1便立即 相对应地输出,两者间具有一非常短的延迟时间(如图6所示的tl),且两者的位准相反; 另外,当第二扫描信号Scan_2输出时,第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2便立即相对应地输出,两者 间具有一非常短的延迟时间(如图6所示的t4),且两者的位准相反。然后,解除第二扫描信号SCan_2并传送第三扫描信号SCan_3,以控制列画素140 中的第三列画素(P3) 140中的驱动单元210。接着,解除第二共通电压信号VSS_2并传送相 对应于第三扫描信号Scan_3的第三共通电压信号VSS_3,以对第三列画素(P3) 140中的发 光组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Dl)进行逆偏压。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扫描信号SCan_3输出时,第三共通电压信号VSS_3便立即 相对应地输出,两者间具有一非常短的延迟时间,且两者的位准相反。由此可知,其余列画素(PN) 140中的驱动单元210以及发光组件均根据相对应的 扫描信号共通电压信号VSS_N来进行操作,直到最后一个列画素140中的驱动单 元210以及发光组件操作完成后,再选择性地切换自第一列画素(Pl) 140开始依序操作。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由于每一个列共通电极是各自对应于一个列画素作 配置,因此列共通电极可各自于操作期间内提供对应的共通电压予对应的列画素,相较于 习知以单一共通电极对应所有画素作配置的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更能使画素中的画素 电路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此外,由于每一个列共通电极是依序于对应的操作期间内各自提供共通电压予对 应的列画素,相较于习知技术是以单一固定的共通电压提供给画素中的画素电路而言,本 发明实施例更可使画素中的画素电路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再者,由于画素电路中的驱动电流与电压源和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均无直接关 系,因此可避免因电压源发生电源电压降(IR-drop)而致使各画素中驱动电流Ids相互不 一致,或是因制程变异导致各画素中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彼此均不相同,而致使各画素 中驱动电流相互不一致的问题。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用以依序传送多个扫描信号;多个列共通电极,平行于所述扫描线作配置,并用以依序传送相对应于所述扫描信号的多个共通电压信号;以及多个列画素,电性耦接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列共通电极,并依序接收所述扫描信号以及相对应的所述共通电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画素包含一第一列画素,包含多个第一画素电路,所述第一画素电路中的至少一者包含 一第一发光组件,该第一发光组件的一端电性耦接于所述列共通电极中的一第一列共 通电极;以及一第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一发光组件;以及一第二列画素,包含多个第二画素电路,所述第二画素电路中的至少之一包含 一第二发光组件,该第二发光组件的一端电性耦接于所述列共通电极中的一第二列共 通电极;以及一第二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二发光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列共通电极在该第一 列画素的数据写入期间传送所述共通电压信号中的一第一共通电压信号,该第二列共通电 极在该第二列画素的数据写入期间传送所述共通电压信号中的一第二共通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列共通电极传送该 第一共通电压信号时,该第一列画素是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相对应该第一共通电压信号的一 第一扫描信号所驱动,当该第二列共通电极传送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时,该第二列画素由 所述扫描信号中相对应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的一第二扫描信号所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列共通电极在该第一 列画素的数据写入期间对该第一发光组件进行逆偏压,该第二列共通电极在该第二列画素 的数据写入期间对该第二发光组件进行逆偏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更包含一第一储存电容;一第一驱动晶体管,桥接于该第一发光组件的另一端和一电压源之间,该第一驱动晶 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耦接该第一储存电容的一端;一第一开关,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的一第一扫描信号开启而导通该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 一端和该控制端;一第二开关,由该第一扫描信号开启而将一第一数据电压耦接至该第一储存电容的另 一端;以及一第三开关,在该第一列画素的显示期间开启而将一第一参考电压耦接至该第一储存 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更包含一第二储存电容;一第二驱动晶体管,桥接于该第二发光组件的另一端和该电压源之间,该第二驱动晶 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耦接该第二储存电容的一端;一第四开关,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的一第二扫描信号开启而导通该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 一端和该控制端;一第五开关,由该第二扫描信号开启而将一第二数据电压耦接至该第二储存电容的另 一端;以及一第六开关,在该第二列画素的显示期间开启而将一第二参考电压耦接至该第二储存 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列共通电极传送所述 共通电压信号中相对应该第一扫描信号的一第一共通电压信号,该第二列共通电极传送所 述共通电压信号中相对应该第二扫描信号的一第二共通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信号的相位与该 第一共通电压信号的位准相反,该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与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的位准相 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由该第一共 通电压信号进行逆偏压,该第二发光组件由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进行逆偏压。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电极驱动组件,相对应地桥接于所述列共通电极和一共通电压之间;以及一控制电路,用以根据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开启所述电极驱动组件,使得该共通电压依 序经由所述电极驱动组件耦接至所述列共通电极。
12.—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该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多个列画素,每一所述列 画素包含多个驱动单元以及多个发光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所述发光组件,该 驱动方法包含传送一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列画素中一第一列画素中的所述驱动单元;传送相对应于该第一扫描信号的一第一共通电压信号,以逆偏压该第一列画素中的所 述发光组件;解除该第一扫描信号并传送一第二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列画素中一第二列画素中的 所述驱动单元;以及解除该第一共通电压信号并传送相对应于该第二扫描信号的一第二共通电压信号,以 逆偏压该第二列画素中的所述发光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信号与该第一共通电 压信号的位准相反,该第二扫描信号与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的位准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信号与该第一共通电 压信号之间具有一延迟时间,该第二扫描信号与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之间具有另一延迟时 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解除该第二扫描信号并传送一第三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列画素中一第三列画素中的 所述驱动单元;以及解除该第二共通电压信号并传送相对应于该第三扫描信号的一第三共通电压信号,以逆偏压该第三列画素中的所述发光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共通电压信号、该第二共通 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三共通电压信号依序根据该第一扫描信号、该第二扫描信号以及该第三 扫描信号产生,并分别与该第一扫描信号、该第二扫描信号以及该第三扫描信号之间具有 一延迟时间。
17.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 多条扫描线,用以依序传送多个扫描信号;多个列共通电极,平行于所述扫描线作配置,并用以依序传送根据所述扫描信号产生 的多个共通电压信号;以及多个列画素,电性耦接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列共通电极,每一所述列画素包含 多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所述列共通电极中相对应的一列共 通电极;以及多个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所述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列画素以逐列方式接收所述扫描信号以及相对应的所述共通电压信号,使得 每一所述列画素中的所述驱动单元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的相对应一者所控制,且每一所述列 画素中的所述发光组件由所述共通电压信号中的相对应一者进行逆偏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共通电极在相对应 的所述列画素的数据写入期间传送相对应的所述共通电压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单元更包含 一储存电容;一驱动晶体管,桥接于所述发光组件中相对应一者的第二端和一电压源之间,该驱动 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耦接该储存电容的一端;一第一开关,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相对应的一者开启而导通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和该 控制端;一第二开关,由所述扫描信号中相对应的该者开启而将一数据电压耦接至该储存电容 的另一端;以及一第三开关,在所述列画素中相对应的一者的显示期间开启而将一参考电压耦接至该 储存电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电极驱动组件,相对应地桥接于所述列共通电极和一共通电压之间;以及 一控制电路,用以根据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开启所述电极驱动组件,使得该共通电压依 序经由所述电极驱动组件耦接至所述列共通电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扫描信号的相位均与相对应的所述 共通电压信号的位准相反。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数条扫描线、数个列共通电极以及数个列画素。扫描线是依序传送扫描信号。列共通电极平行于扫描线作配置,并依序传送相对应于扫描信号的共通电压信号。列画素电性耦接于扫描线及列共通电极,并依序接收扫描信号及共通电压信号。此外,一种用于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也在此揭露。
文档编号G09F9/33GK101916533SQ20101018944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俊彦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