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黑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89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黑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黑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黑板结构一般都是固定于墙壁上的一块黑板,由于此黑板表面光滑,容易产生反光,特别是教室中的黑板,受窗外阳光照射,使得此黑板两侧边的部分产生较强烈的反光,当人体处于此反光路线上时,则会看不清楚黑板上光线反射处的字迹,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它能有效解决由于黑板两侧产生反光而导致位于反光路线上的人看不清楚光线反射处字迹的现象。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包括中板及分别与中板两侧铰接的两块侧板。由于两侧板与中板铰接,当侧板上产生反光时,可转动侧板,从而使反光处与人眼两者之间的连线、反射光线之间形成大于0的夹角,进而使相关的人能够看清楚相应侧板上的内容。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板侧壁设有两片转动片,两片转动片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侧板与中板铰接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轴套;轴套上开有用于插设转动片的插口 ;所述转轴位于轴套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轴套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同。使侧板与中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动片由弧形片、矩形片一体连接组成;所述弧形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转轴的直径;所述矩形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弧形片的直径;所述插口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片的宽度。插口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片的宽度,即决定了侧板的转动幅度。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口的上壁开有至少两个凹口 ;所述矩形片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凹口相配的凸起。凹口与凸起的设置,便于在侧板转动时加以定位,使当凸起嵌于相应凹口时,则侧板固定于相应的位置;且由于侧板可视为悬挂于中板上,因此,插口上壁与矩形片的上表面之间的支持力较大,因此,凹口与凸起的所在位置,可以使凸起与凹口之间嵌合更紧密,从而使侧板定位更稳固;然而,当受外力影响凸起又会离开原先相嵌的凹口,而落入另一凹口中,以方便调整侧板的位置。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相邻凹口的中心与轴套中轴线之间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 10° 至 15°。即当凸起从一凹口移动至与该凹口相邻的另一凹口时,侧板转动的角度为10°至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凹口具有3至4个。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口上下壁的距离与矩形片的厚度相同;所述插口的下壁开有至少两个凹口 ;所述矩形片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凹口相配的凸起。进一步稳固侧板的定位。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矩形片上开有嵌槽,所述凸起嵌于嵌槽中并超出嵌槽,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嵌槽的开口大小,且凸起最大宽度所在处位于嵌槽内;且凸起底部与嵌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便于凸起的移动,也使凸起地移动的过程中,尽量减小对凹口及凸起的磨损。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产生反光的侧板,使反光处与人眼两者之间的连线、反射光线之间形成大于0的夹角,从而使人能够清楚的看到侧板上的内容;
2、凹口与凸起的设置,使侧板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固定于某一位置,从而方便人能够更好地读取侧板上的内容;
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4是实施例3中的转轴相对正常使用情况呈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3中转动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板,2、侧板,13、铰接片一,14、铰接片二,3、铰接轴,4、螺母,11、转动片, 111、弧形片,112、矩形片,113、螺钉,12、转轴,21、轴套,211、插口,2111、凹口,1121、凸起, 1122、嵌槽,1123、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包括中板1及分别位于中板1两侧的两块侧板2,中板1侧壁的上下两端处都设有铰接片一 13,侧板2的相应侧壁的上下两端都设有铰接片二 14,铰接片一 13与铰接片二 14通过铰接轴3实现铰接,铰接轴3超出铰接片一 13、铰接片二 14的部分设有螺纹,并用旋有螺母4,从而稳固铰接轴3,从而可以使侧板2 沿铰接轴3相对中板1转动;图1中只示出了中板1与其中一块侧板2的连接结构,另一块侧板2与中板1的连接结构与该块侧板2与中板1的连接结构相同,因而在图中未示出。实施例2 如图2及图3所示,新型黑板结构,包括中板1及分别位于中板1两侧的两块侧板2。中板1侧壁上设有分别该壁上下两端处的转动片11,转动片11由弧形片111、矩形片112—体连接组成;两个弧形片111之间通过螺钉113固定连接有转轴12 ;弧形片111 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转轴12的直径;矩形片1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弧形片111的直径。侧板2与中板1连接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轴套21 ;轴套21上开有用于插设转动片11的插口 211 ;轴套21的内径与转轴12的外径相同;转轴12位于轴套21中;插口 211 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片112的宽度;从而可以实现侧板2沿转轴12相对中板1转动。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及图5所示,插口 211的上壁开有两个凹口 2111 ;矩形片112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凹口 2111相配的凸起1121。如图6所示,矩形片112上开有嵌槽1122,凸起1121嵌于嵌槽1122中并超出嵌槽 1122,凸起1121的最大宽度大于嵌槽1122的开口大小,且凸起1121最大宽度所在处位于嵌槽1122内;且凸起1121底部与嵌槽1122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123。相邻凹口 2111的中心与轴套21中轴线之间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0°。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凹口 2111的数量为3个。实施例5 与实施例3或4的不同之处在于,凹2111的数量为4个。实施例6 与实施例3或4或5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凹口 2111的中心与轴套21 中轴线之间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3°。实施例7:与实施例3或4或5或6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凹口 2111的中心与轴套21中轴线之间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5°。实施例8 与实施例3或4或5或6或7的不同之处在于,插口 211上下壁的距离与矩形片112的厚度相同;凹口 2111设于插口 211的下壁;凸起1121设于矩形片112的下
表面上。实施例9 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插口 211的上下两壁都设有凹口 2111,矩形片112的上下两表面上都设有凸起1121。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包括中板(1)及分别与中板(1)两侧铰接的两块侧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侧壁设有两片转动片(11),两片转动片(11)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侧板(2)与中板(1)铰接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轴套(21);轴套(21)上开有用于插设转动片(11)的插口(211);所述转轴(12)位于轴套(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1)的内径与转轴(12)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片(11)由弧形片 (111)、矩形片(112)—体连接组成;所述弧形片(11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转轴(12)的直径相同;所述矩形片(1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弧形片(111)的直径;所述插口(211)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片(11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11)的上壁开有至少两个凹口(2111);所述矩形片(112)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凹口(2111)相配的凸起 (1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凹口(2111)的中心与轴套(21)中轴线之间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0°至1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2111)具有 3至4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11)上下壁的距离与矩形片(112)的厚度相同;所述插口(211)的下壁开有至少两个凹口(2111);所述矩形片(112)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凹口(2111)相配的凸起(1121)。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片(112)上开有嵌槽(1122),所述凸起(1121)嵌于嵌槽(1122)中并超出嵌槽(1122),凸起(1121)的最大宽度大于嵌槽(1122)的开口大小,且凸起(1121)最大宽度所在处位于嵌槽(1122)内;且凸起(1121)底部与嵌槽(1122)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1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黑板结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黑板结构,包括中板及分别与中板两侧铰接的两块侧板。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由于黑板两侧产生反光而导致位于反光路线上的人看不清楚光线反射处字迹的现象。
文档编号B43L1/04GK102350904SQ20111022401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陈永华 申请人:安吉县天荒坪镇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