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81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一维码、二维码的识别的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一维码、二维码(以下,总称作代码)的部件、食品的管理众所周知。如果使用该代码,则能够取得制造商的信息、历史(例如 物流过程的历史)、真伪(判定是否为伪造品)、制造年月日、其它对应对象物体涉及的各种信息等。此外,以电子方式读取代码,并将其发送,从而进行各种申请、获得信息的技术也众所周知。作为防止伪造该代码的技术,使用全息图(hologram)的技术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 - 2687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技术,提供如下技术在不损害全息图效果的情况下,使得在通常的观察下难以辨认埋入的代码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在进行使用读出器(reader)电子方式读取时,不能够进行外表为相同外观的伪造品的读取的技术。虽然作为该技术,有使代码复杂化的方法、使用特殊的墨水、水印技术的方法等,但这些技术的细节广为人知,使用时防止伪造效果降低。另外,使代码复杂化、或者使用水印技术时,确保电子方式读取代码的精度成为问题。在此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容易识破外表为相同外观的伪造品、并且代码的读取精度高的识别介质的技术。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介质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看,依次包括胆留型液晶层,被施以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光学功能层,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自,具有层叠λ/4板和线偏振光过滤层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使自然光从与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的情况下,朝着所述胆留型液晶层选择性透射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功能;以及代码形成层,其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由从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构成的代码,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来形成全息图像,该全息图像在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所述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印刷来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工序;和将所述代码形成层和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体化的工序。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介质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看,依次包括胆留型液晶层,被施以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光学功能层,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自,具有层叠λ/4板和线偏振光过滤层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使自然光从与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的情况下,朝着所述胆留型液晶层选择性透射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功能;以及代码形成层,其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由从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构成的代码,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来形成全息图像,该全息图像在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所述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包括第一辊,缠绕有粘贴能够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标签部的第一分离片;第二辊,缠绕有粘贴包含所述胆留型液晶层的第二标签部的第二分离片;印刷单元,印刷所述代码形成层;以及粘贴单元,将所述第二标签部粘贴于通过所述印刷单元印刷的所述代码形成层。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明,能提供制造容易识破外表为相同外观的伪造品、并且代码的读取精度高的识别介质的技术。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能提供能够通过印刷来形成代码形成层的同时,在其上粘贴对于代码形成层的读取提供识别性的胆留型液晶层的标签部的识别介质的制造 >J-U ρ α装直。


图I是表示识别介质的截面结构的概念 图2是表示识别介质的光学原理的原理 图3是表示识别介质的显示方式的区别的概念 图4是进行识别介质的识别的系统的一例;
图5是光学读取装置的概念 图6是光学读取装置的框 图7是表示光学读取装置的动作的过程的流程 图8是表示识别介质的截面结构的概念 图9是识别介质的正视图(Α)、截面图(B)、分离状态的截面图(C);
图10是表示多个构成识别介质的纸标签(label)部粘贴于分离片(separator)的状态的正视图(A)和侧视图(B);
图11是表示多个构成识别介质的全息图标签部粘贴于分离片的状态的正视图(A)和侧视图(B);
图12是识别标签制造装置的概念图。符号说明
100识别介质;101透明保护层;102胆留型液晶层;103全息图加工;104 λ/4板;105线偏振光过滤层;106圆偏振光过滤层;107代码印刷图案;108基体材料膜层;109粘着层;300读取装置;303照明;304圆偏振光过滤器;305台;320放大透镜;700识别介质;701分离片(脱模纸);702 二维码显示;703全息图显示;704其它印刷显示;711粘着层;712基体材料纸;714粘着层;715线偏振光过滤层;716 λ/4板;717圆偏振光过滤层;718胆留型液晶层;719透明保护层;720纸标签部;721辊;730全息图标签部;731分离片;732辊;750识别标签制造装置;751导辊;752导辊;753印刷头;754粘贴辊;755缠绕辊。
具体实施方式
(I)第一例
在图I中示出识别介质100。识别介质100从进行观察的一侧(识别面侧)开始,具有透明保护层101、胆甾型液晶层102、λ/4板104、线偏振光过滤层105、代码印刷图案107、基体材料膜层108、粘着层109层叠的结构。透明保护层101是保护最表面的透明树脂膜层。透明保护层101选择TAC (三乙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等不扰乱透射光的偏振光特性的材料。胆留型液晶层102设为选择性地反射红色的右圆偏振光的光学特性。对胆留型液晶层102实施通过按压压纹模而进行的全息图加工103。通过全息图加工103,在胆留型液晶层102形成凹凸结构,通过在该凹凸结构产生的光学干涉生成全息图像。该全息图像能够通过观察来自胆留型液晶层102的反射光而视觉辨认。 λ /4板104和线偏振光过滤层105以两层构成圆偏振光过滤层106。为使圆偏振光过滤层106成为在从为非观察面侧的代码印刷图案107侧入射自然光时,将左圆偏振光选择性地透射至观察面侧(图的上侧)的光学功能,调整λ/4板104和线偏振光过滤层105的方向。代码印刷图案107是通过在基体材料膜层108上印刷墨水而形成的二维码的图案,构成代码形成层。基体材料膜层108是具有使印刷的二维码的内容显眼的背景色的树脂膜层。粘着层108是粘着材料的层。利用粘着层108的功能将识别介质100粘贴于对象物体。此外,在粘着层108的露出面粘贴有省略图示的分离片(脱模纸),粘贴于对象物体时揭下该分离片,以露出粘着层109的状态将识别介质100粘贴于对象物体。此外,还可以不使用基体材料膜,而通过印刷在圆偏振光过滤器106的线偏振光过滤器105侧形成代码图案印刷107。(全息图和代码图案的关系)
利用全息图加工103构成的全息图像为标志、易视觉辨认的花纹。该全息图像与代码图案为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关系。因此,同时检测出全息图像时,代码图案的电子方式读取变得困难。另外,还可以特别地选择在利用代码读取装置同时读取全息图像和代码印刷图案107时,由于全息图像的影响而代码更难以确实地读取的内容的全息图像。(光学功能)
在图2中,概念性地示出识别介质100的光学功能。以下,对自然光从胆留型液晶层102侦彳(图的上侧)照射的情况下的识别介质100的光学功能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中,省略透明保护层101的记载。首先,说明基本光学特性。在照射至识别介质100的自然光之中红色的右圆偏振光被胆留型液晶层102反射。来自该胆留型液晶层102的反射光成为包含起因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的反射光。此外,胆留型液晶层102不反射的左圆偏振光、线偏振光、红色之外的右圆偏振光透射胆留型液晶层102,入射至圆偏振光过滤层106。该入射光在进入圆偏振光过滤层106的线偏振光过滤层105的代码印刷图案107侧时成为线偏振光,入射至代码印刷图案107,并在此反射。来自该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反射光包含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图像。来自该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反射光在朝图的上或下方向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层106时成为左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即,圆偏振光过滤层106的特性为当从线偏振光过滤层105侧入射自然光时,从λ/4板104侧出射左圆偏振光。因此,来自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反射光(线偏振光)作为左圆偏振光朝图的上方向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层106。该透射光因为是左圆偏振光,所以透射胆留型液晶层102,出射至观察面侧。(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
对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选择性地透射左旋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110观察识别介质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由胆留型液晶层102反射的右圆偏振光被左圆偏振光Iio过滤器隔断。另一方面,在出射至胆留型液晶层102的观察面侧时成为左圆偏振光的来自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反射光透射左圆偏振光过滤器110。因此,成为被观察光112中不包含胆留型液晶层102的全息图像,而是包含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像的状态。即,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观察识别介质100时,看不见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而能看见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像。该状态的一例示于图3 (A)中。在图3 (A)中,示出看不见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103’(参照图3 (B)),能选择性 地看见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图像107’的状态。(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
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选择性地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111观察识别介质100时,由胆留型液晶层102反射的右圆偏振光透射右圆偏振光过滤器111,所以在被观察光113中包含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另一方面,出射胆甾型液晶层102至观察面侧时成为左圆偏振光的来自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反射光被右圆偏振光过滤器111隔断。因此,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像不包含于被观察光113。即,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观察识别介质100时,能看见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看不见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像。该状态的一例示于图3 (B)0在图3 (B)中,示出能选择性地看见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103’,看不见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图像107,的状态。(不使用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情况)
在不使用左右的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情况下,能够同时从识别介质100观察为右圆偏振光的来自胆甾型液晶层102的全息图像、和为左圆偏振光的来自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像。该状态的一例示于图3 (C)。在图3 (C)中,示出能同时看见基于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像103’和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二维条形码的图像107’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全息图像103’从观察侧看位于近前,所以在两者重合的部分,二维条形码的图像107’被掩盖,难以认出。另外,在图3 (C)中,夸张地示出该情形。(使用例)
以下,对识别介质100的使用例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对将识别介质100适用于附于商品的二维条形码时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4中,示出进行使用识别介质100的识别的系统的一例。在图4 (A)中,示出整体的概要,在图4 (B)中,示出使用附带照相机的便携电话对识别介质100进行摄像的情形。在图4中,示出数据服务器201、互联网线路202、便携基站203、便携基站的天线204、便携电话205、产品206、识别介质100、照相机208、左圆偏振光过滤器209。数据服务器201对识别介质100的二维条形码信息的解码信息进行对照。互联网线路202与便携基站203连接,便携基站203经由天线204与便携电话205进行通信。便携电话205具备照相机208,具有将使用照相机208摄像的二维条形码信息解码,通过便携基站203经由互联网202发送至数据服务器201的功能。产品206是电子部件、机械部件等各种部件、食品、日用品、服装、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等产品、产品包装。在产品206,粘贴有将真伪判定功能及指定内容(例如,辨识制造者的信息、物流过程的历史信息等)编码并印刷的识别介质100。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用户使用便携电话205的照相机208,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209对识别介质100摄像。照相机208取得的数据经由便携基站203、互联网线路202送至数据服务器201。数据服务器201基于接收的数据,将识别介质100的代码与自身所记忆的为比较对象的数据进行对照。然后数据服务器201基于取得的代码内容,将特定的信息(例如,辨识产品206涉及的制造者的信息)送至便携电话205。这样,通过对识别介质 100摄像、将其图像数据解码、并送至数据服务器201而进行询问,该询问的结果(回答)被从数据服务器201送至便携电话205,显示于便携电话205。另外,不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而直接对识别介质100摄像时,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也同时被摄像。因此,其图像数据中胆甾型液晶的全息图像成为障碍,不能够进行二维条形码(代码印刷图案107)的解码。(读取装置)
在图5中,示出进行图I的识别介质100的读取的读取装置300。读取装置300具备CCD等摄像装置301、控制部302、照明303、圆偏振光过滤器304、放大透镜320、台305。摄像装置301进行识别介质100的摄像。控制部302进行装置整体的动作控制、基于摄像装置301摄像的图像的代码的译解及真伪判定。照明303对识别介质100照射白色自然光。圆偏振光过滤器304是将识别介质100的胆留型液晶层102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该情况下为右圆偏振光)隔断的光学过滤器(该情况下为左圆偏振光过滤器)。圆偏振光过滤器304能够通过省略图示的移动单元,以能够自由地从光轴上(摄像装置301的前方)退避的方式移动。放大透镜320是在使用例如微型OCR代码等小得用肉眼难以视觉辨认的代码时利用的放大光学系统。放大透镜320也能够从光轴退避。台305是放置粘贴有识别介质100的对象物体(例如,电子部件、各种商品等)306的台。图6是表示控制部302的结构的框图。控制部302作为执行后述流程图的过程的计算机发挥作用。控制部具备CPU、存储器、接口,具有以软件构成的以下功能部。控制部302具备图像提取部306、解码部307、解码内容输出部308、图像判定部309、解码可否判定部310、真伪判定部311、报知部312、驱动部313。图像提取部306从图像数据提取图像的内容。解码部307对所提取的图像进行解析,并对代码(二维条形码数据)进行解析并解码。解码内容输出部308输出已解码的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在此,作为二维条形码的信息,能列举出对象物体306的固有信息(例如,制造编号、各种历史信息)。图像判定部309判定提取的图像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图像(参考图像)匹配。解码可否判定部310判定解码部307中的代码数据的解码是否正常进行。真伪判定部311基于图像判定部309及解码可否判定部310的判定结果判定识别介质100的真伪。报知部312输出报知各种判定结果的报知信号。驱动部313输出用于进行照明303的点亮控制、圆偏振光过滤器304及放大透镜320的移动控制的驱动信号。
(读取装置的动作)
图7是表示读取装置3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执行图7的处理过程的程序存储于控制部302内的适当的存储器区域,由控制部302执行。还可以是该程序存储于适当的存储介质,由该处提供的形态。以在图5的台305上放置粘贴有识别介质100的对象物体306的状态开始处理。当处理开始时(步骤S501),开始照明303的发光(步骤S502)、使圆偏振光过滤器(左圆偏振光过滤器)304从摄像装置301和识别介质100之间退避(步骤S503)。接着,使用摄像装置301从图I的观察面侧(透明保护层101侦彳)对识别介质100摄像,取得对识别介质100摄像的图像数据(步骤S504)。当取得识别介质100的图像数据时,判定是否二维条形码信息不能够解码、并且、得到的图像与预先准备的参考图像匹配(一致)(步骤S505)。不满足该判定条件时,判定为胆留型液晶层102的全息像的阻碍二维条形码的读取的作用未正常发挥作用,并且该全息像为假的可能性高,进行输出 主旨为有非真品的嫌疑(有为赝品的嫌疑)的报知信息的处理(步骤S506)。在步骤S505中,当二维条形码信息不能解码,并且,得到的图像与预先准备的参考图像匹配时,将圆偏振光过滤器304插入摄像装置301和识别介质100之间(步骤S507 ),再次进行识别介质100的摄像,取得其图像数据(步骤S508)。接着,对该再次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判定是否正常进行解码(步骤S509)。在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解码,则进行异常处理(步骤S510),当完成正常的解码时,输出解码的内容(识别介质100的二维条形码信息K步骤S511)。之后,停止照明303的发光(步骤S512),结束处理(步骤S513)。(真伪判定功能)
首先,如联系图2说明的那样,识别介质100在直视的时候能同时看见二维条形码的花纹和全息图像。而且,当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看时只能看见二维条形码,当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看时只能看见全息图像。由该视觉辨认的像的切换能够判定真伪。若仅为二维条形码,则在被伪造的情况下,真伪判定有困难,但在识别介质100中,以通过上述目视的观察能够进行真伪的判定。另外,如联系图5、图6说明的那样,在使用机械进行的电子方式读取中也能够判定真伪。即,使外观相似而制作的赝品的识别介质100不能够很好地再现对胆留型液晶层102的全息图加工103,所以步骤S505的判定成为“否(NO)”。此外,即使通过了步骤S505的判定,在步骤S509的判定中,如果全息图像残存于图像数据中,则二维条形码不能解码,成为异常,所以能够避免将伪造品的二维条形码信息作为正常的信息读取的不当处理。由此,识别介质100能够通过进行利用以目视观察的真伪判定、以及利用电子方式读取的真伪判定,使识破二维条形码信息的伪造变得容易。(其它)
胆甾型液晶层102选择性反射的中心波长(颜色)不限定于红色,还可以是绿色等其它颜色。另外,胆留型液晶层102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不限定于右旋方向,还可以是左旋方向。例如,将胆留型液晶层102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设为左旋方向时,符号106的部分成为右圆偏振光过滤层。还能够是使基体材料膜层108和粘着层109透明,能够透视到粘贴面的结构。另夕卜,还可以使粘着层109为暗色的颜色,使粘着层作为光吸收层发挥作用。在该情况下,当直视时强调全息图像,难以看到二维条形码。还可以将预先印刷的薄膜贴合而形成二维条形码的图案。(变形例I)
在图I所示的结构中,还能够是省略圆偏振光过滤层106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中,在全息图像之外,还能够隐约看见代码印刷图案。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观察的情况和图I的识别介质的情况相同。在变形例I的情况下,在切换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中,虽然二维条形码的图案和全息图像的明确的切换与图I的识别介质100相比不清晰,但是能够进行利用图7的处理进行的真伪判定及二维条形码信息的读取处理。(变形例2)
作为代码印刷图案107,使用利用了肉眼无法识别的大小的微型字符的OCR代码(以下称为微型OCR代码)代替二维条形码的图案。微型代码OCR代码是将特定的数据通过字符编码(加密)的代码,具有用肉眼难以读取的大小,通过透镜读取。这种情况下的识别介质的使用方法、特征,在图5的装置中,除了利用放大透镜320这一点、代码的方式改变这一点之外,与二维条形码的情况相同。使用微型OCR代码时,因为难以以目视读取代码,所以胆甾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看上去被强调,所以使用全息图像的目视的识别性变高。另外,微型OCR代码字符小,所以当想要不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而通过图像辨认读取微型OCR代码时,全息图像的干扰作用更大,与全息图像成为更加清晰的图像这一点互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利用图7的步骤S505的判定而进行的真伪判定。另外,还可以是将条形码的显示变小,通过使用光学系统放大而读取的方式。(变形例3)
还能使用ID编号代替二维条形码。在该情况下,在图5、图6的结构中图像辨认ID编 号,解码与ID编号对应的固有信息(例如制造编号、辨认编号、固有名称等)。在该结构中,当以使圆偏振光过滤器304退避的状态进行图像辨认时,被胆甾型液晶层102的全息图像干扰,不能够读取ID编号,当以将左圆偏振光过滤器插入光路的状态进行图像辨认时,全息图像消失,能够读取ID编号。在该情况下即使以某种方法取得ID编号,伪造了识别介质,也能够获得使用了难以伪造的胆留型液晶的全息图像的、使不使用圆偏振光过滤器时的ID编号变得难以读取的光学功能、另外相反地能够不受全息图像的影响(干扰)地以良好的精度读取使用圆偏振光过滤器时的ID编号的功能、以及通过难以再现的全息像的图像内容而进行的高伪造判定功能。(变形例4)
还可以采用包含全息图代码的像作为通过全息图加工103形成的全息图像。在该情况下,通过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摄像,进行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代码的读取。然后,通过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摄像,进行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代码的读取。即,能够通过圆偏振光过滤器的切换,选择性地读取两个代码。在该情况下,图5所示的装置具备右圆偏振光过滤器和左圆偏振光过滤器,能够进行右圆偏振光过滤器在光路的插入和退避、左圆偏振光过滤器在光路的插入和退避。即,当将右圆偏振光过滤器插入光路时,成为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识别介质100的摄像,进行由全息图加工103形成的全息图像中包含的全息图代码的读出。此外,当将左圆偏振光过滤器插入光路时,成为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识别介质100的摄像,进行代码印刷图案107的代码的读取。此外在该情况下,还能够进行基于圆偏振光过滤器和读取代码内容的组合的真伪判定。即,能够通过判定采用右圆偏振光过滤器时的解码内容和采用右圆偏振光过滤器时的解码内容是否与预先决定的内容一致,判定识别介质的真伪。该方法还能够使用图4的系统实现。在该情况下,作为配置于便携电话205的照相机208的前方的圆偏振光过滤器,准备左右的圆偏振光过滤器,另外准备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将其在代码读取服务器201中执行。(制造方法)·
对图I的识别介质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在未图示的形成用衬底上形成胆留型液晶层102。在形成用衬底上形成胆留型液晶层102后,按压全息图模,实施全息图加工103。接着,从该形成用衬底揭下胆留型液晶层102,将胆留型液晶层102通过热压或者粘接固定于预先通过粘接剂一体化的圆偏振光过滤层106。另外,将透明保护层101粘接于胆留型液晶层102露出的面(观察面M则。另一方面,准备在将粘着层109安装于背面侧的基体材料膜层108上印刷了代码印刷图案107的材料。然后,为使代码印刷层107与线偏振光过滤层105紧贴,通过将两者通过热压或者粘接而固定,从而获得图I所示的识别介质100。根据该方法,能够进行先准备透明保护层101、形成全息图的胆留型液晶层102、圆偏振光过滤层106层叠的第一部件、和粘着层109、基体材料膜层108层叠的第二部件,在代码印刷图案107形成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贴合而获得识别介质100,进而还将该识别介质100粘贴于对象物体的作业。因此,在部件的制造线、物流线等中,能够进行应要求(on demand)通过印刷形成代码,将印刷有该代码的识别介质粘贴于对象物体的作业。由此,能够将利用本发明的识别介质作为例如具备防止伪造功能的历史管理标牌(tag)使用。(2)第二例
在图8中示出识别介质600。另外,与图I相同符号的部分与图I的情况相同。识别介质600在圆偏振光过滤层106的非观察面侧从观察面侧开始具有金属反射层601、压纹加工层602和层叠的全息图反射层603。压纹加工层602是用于在树脂膜构成全息图像的实施压纹加工的层。金属反射层601是铝蒸镀层等光反射层,具有模仿底料的压纹加工层602的凹凸结构的凹凸表面。根据该结构,由金属反射层601和压纹加工层602构成全息图反射层603。该全息图反射层603的全息图像包含将特定数据编码后的全息图代码(还可以包含其它的图案)。在此还可以是由转印箔构成全息图代码,并将其粘贴的方式。关于该技术,能够利用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平6 — 191525号公报的技术。识别介质600在图5的读取装置300中的代码读取中,在使圆偏振光过滤器304从光轴上退避的状态下,同时对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和全息图反射层603的全息图摄像。此时,全息图反射层603的全息图代码由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掩盖,难以选择性地读取全息图反射层603的全息图代码。而且,当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对该识别介质600摄像时,选择性地对全息图加工103的全息图摄像,当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对该识别介质600摄像时,选择性地对全息图反射层603的全息图摄像。在该情况下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通过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摄像读取代码。(其它)
为使溶剂易于入侵(渗透)粘着层109和基体材料膜层108,设置溶剂进入路径,还可以进而在代码图案印刷107的层、其底料中存在当接触溶剂时发色的材料。例如,在当接触溶剂时破裂的微型胶囊中内包发色剂、显色剂,使该微型胶囊存在于代码图案印刷107的层中。在该情况下,使用溶剂降低粘着层109的粘着功能,当想要从对象物体非法地揭下识别介质100时,溶剂从粘着层109入侵内部。其结果,微型胶囊破裂,在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基础上,能观察到发色花纹。由此,防止非法地再利用使用溶剂揭下的识别介质100。作为上述当接触溶剂时发色的技术,能够利用记载于日本特开2008 - 055813号公报的技术。此外在上述为使溶剂易于入侵粘着层109以及基体材料膜层108而设置溶剂进入 路径的结构中,还可以通过含有用溶剂溶解的染料的墨水形成代码图案印刷107。在该情况下,当想要使用溶剂从对象物体揭下识别介质100时,代码图案印刷107的印刷内容渗出,不能够读取代码。即,不能进行识别介质100的非法再利用。作为该技术,能够利用记载于日本特开平10 - 250228号公报的技术。作为上述含有用溶剂溶解的染料的墨水,能够列举由58重量份的季戍四醇三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acrylate)、29重量份的环氧乙烧(Ethyleneoxide)改性双酌' A 二丙烯酸酯(Bisphenol — A Diacrylate)、5 重量份的2,2 一二甲氧基蔡(Dimethoxyn) — 2 一苯基苯乙丽(Phenylacetophenone)构成的墨水。(3)第三例 (结构)
在图9 (A)中示出从正面看识别介质700的状态。在此,以粘贴于分离片(脱模纸)701上的状态示出识别介质700。将识别介质700粘贴于机械部件、电子部件、其它各种产品等(或者其包装)而使用。识别介质700具备二维码显示702、与二维码显示702重合设置的全息图显示703。二维码显示例如是二维条形码,存储有代码化的、粘贴有该识别介质的对象物体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能够取得该对象物体所涉及的信息的互联网地址等信息。另外,识别介质700具备印刷显示有例如产品名、制造商、批号、其它信息的其它印刷显示705。在图9 (B)中,示出将分离片701粘贴于识别介质700的状态下的截面结构。以下,对识别介质700的截面结构进行说明。识别介质700将基体材料纸712作为基体材料。在基体材料纸712的图的下表面侧设置有由粘着材料构成的粘着层711。将识别介质700粘贴于对象物体时,从粘着层711揭下分离片701,将露出的粘着层711与对象物体接触,从而将识别介质700固定于对象物体。在基体材料纸712的与设置粘着层711 —侧相反侧的面(图中的上表面),设置有构成通过印刷设置的二维码显示702和其它印刷显示704的墨水层。在二维码显示702上,设置有光学透明的粘着层714,在它的上方,配置有层叠线偏振光过滤层715和(λ /4)板716的圆偏振光过滤层717。在圆偏振光过滤层717上,设置有胆留型液晶层718。在胆留型液晶层718实施用于进行全息图显示703的模压加工。在此,将胆留型液晶层718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设定为与从图的下方朝向上方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层717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另外,全息图显示703形成于与二维码显示702重合的位置。而且,在胆甾型液晶层718上,设置有由TAC膜等构成的透明保护层719。(光学功能)
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设定为胆留型液晶层718选择性反射右圆偏振光,左圆偏振光从图的下方朝向上方选择性地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层717。在该情况下,当直视识别介质700时,视觉辨认出二维码显示702、全息图显示703、其它印刷显示704。在该情况下,全息图显示703成为障碍,不能从二维码显示读取代码。在此,当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观察识别介质700时,不能够观察来自胆留型液晶层718的反射光。另一方面,来自二维码显示702的反射光所包含的左圆偏振光从图的下 方朝向上方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层717,进而该左圆偏振光的透射光透射胆留型液晶层718和作为观察装置(viewer )的左圆偏振光过滤器。因此,在隔着左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中,能够选择性地清晰地观察到二维码显示。当然,在该状况下能够进行使用读取装置的二维码显示702的光学方式读取。另外,当隔着右圆偏振光过滤器观察识别介质700时,优先观察到来自胆留型液晶层718的反射光,不能够观察到来自二维码显示702的反射光。这是由于来自二维码显示702的左圆偏振光的反射光被作为观察装置的右圆偏振光过滤器隔断。另外,若在该状态下倾斜识别介质700,改变观察角度,则观察到胆甾型液晶层718的色移(color shift),得到基于该色调变化的识别功能。(制造方法)
如图9 (C)所示,粘贴于分离片701的识别介质700由纸标签部720和全息图标签部730构成。在该结构中,分别制作纸标签部720和全息图标签部730,通过粘着层714的粘着功能使二者合体,得到识别介质700。在图10中,示出多个纸标签部720粘贴于带(ribbon)状的分离片701,成为卷尺状的状态。图10 (A)是从正面看的样子,图10 (B)是表示缠绕于辊721的状态的侧面图。在图11中,示出多个全息图标签部730粘贴于带状分离片731,成为卷尺状的状态。图11
(A)是从正面看的样子,图11 (B)是表示缠绕于辊732的状态的侧面图。例如,从分离片731揭下全息图标签部730,将其粘贴于纸标签部720的全息图显示部702 (参照图9),从而得到图9所示的在粘贴于分离片701的状态下的识别介质700。(制造装置)
在图12中,示出制造识别标签的识别标签制造装置的一例,该识别标签具有图9所示的识别介质700粘贴于分离片701的结构。在图12中,示出识别标签制造装置750。在识别标签制造装置750安装有图10的辊721。在辊721缠绕有粘贴多个纸标签部720 (参照图9 (C))的分离片701。在此,在分离片701设置有穿孔,是之后能够简单地分离的结构。粘贴有多个纸标签部720的分离片701从辊721放卷,经过导辊751,到达导辊752。为印刷单元的印刷头753和导辊752相对配置,能够对纸标签部720印刷。能够在印刷头753印刷的内容是图9的二维码印刷702及其它印刷显示704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印刷头753,能够列举喷墨方式的印刷头。另一方面,在识别标签制造装置750安装有图11的辊732。通过粘着层714的粘着力,在辊732缠绕有粘贴多个全息图标签部730 (参照图9 (C))的带状分离片731。与分离片701从上述辊721的放卷同步地,进行分离片731从辊732的放卷。具有从辊732放卷的全息图标签部730的分离片731被送至由相对的一对辊构成的粘贴辊754,在该处与纸标签部720的进行二维码印刷702及其它印刷显示704的面接触。此时,如图9 (C)所示,全息图标签730的粘着层714与纸标签部720的二维码印刷702的部分接触。在此,由于受到来自粘贴辊754的压力,将全息图标签730确实地粘贴于纸标签部720。另外,在图9 (C)中,图12的分离片731未被图示。利用粘着层714的粘着功能进行该粘贴。此时,还可以与粘着层714的材质对应地照射热、紫外光,促进粘着功能的呈现。在将全息图标签730粘贴于纸标签部720侧后的分离片731缠绕于缠绕辊755。这样,在粘贴辊754中,图9 (B)所示的识别介质700中的多个成为固定于分离片701的状态,其被输出至识别标签制造装置750的外部。在此,在分离片701设有穿孔,以使能够将各个识别介质700连同分离片701 —起切去,从而能以简单的作业得到被粘贴到分 离片701的状态的标签状的识别介质700。图12所示的识别标签700能够在印刷头735处实时地对纸标签部720进行印刷,并且形成使该印刷内容的读取具有识别性的全息图标签部730。该作业能够在成为识别对象的产品的制造现场、流通现场(例如,进行用于出货的包装的现场)进行。例如,在进行产品的出货的设施内,能够进行将与每个客户定制的多种规格的各个产品对应的信息作为二维码显示702从印刷头753印刷,在其上形成用于使其具有识别性的全息图显示703的作业。(其它的公开内容)
以下,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第一公开内容是一种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从进行读取的一侧看,依次具备胆留型液晶层,实施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地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代码形成层,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代码,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形成全息图像,所述全息图像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根据第一公开内容,在不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例如条形码读出器)从该识别介质读取数据时,光学读取装置同时检测出代码层的代码图像(例如二维条形码)和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层的全息图像。此时,全息图像阻碍代码图像的读取,因此如果只使用光学读取装置直接进行光学方式读取,则不能够读取数据。另一方面,隔着隔断胆甾型液晶层选择性反射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进行读取时,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被上述圆偏振光过滤器隔断,因此光学读取装置检测不出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因此,检测代码形成层的代码的信息的S/N变高,能够进行该代码的检测及该代码的解码。即,能够进行代码的选择性读取。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是左右任一方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由圆偏振光过滤器隔断该反射光时的隔断性(不被透射的特性)极高。另外,因为是圆偏振光,所以即使旋转圆偏振光过滤器,该隔断相反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特性也不变化。因此,能够兼顾在不使用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情况下由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阻碍代码形成层的代码的读取的功能、以及通过用圆偏振光过滤器隔断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而光学方式检测出上述代码形成层的代码信息时的检测S/N的确保。
另外,对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加工需要技术知识,即使知道全息图像的内容也不能够简单地再现。另外,胆留型液晶层具有选择性反射特定的中心波长的光学特性,所以还具有不能够简单地进行使用感光材料的全息图干涉结构(构成全息图的压纹结构)的接触复制(contact copy),难以再现全息图模的难以伪造性。这是因为如果不使用具有与从胆甾型液晶层选择性反射的反射光的光谱相同的感光特性的感光材料,则用接触复制不能够得到全息图像的色调、详细的图像信息的再现性。依据该技术,提供在外观上为被全息图像妨碍而不能够清晰地看见代码的状态,但如果隔着选择性地透射与所使用的胆留型液晶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而进行代码的光学方式检测,则排除全息图像的影响,能够读取代码的识别介质。另外,根据该技术,能够得到如下所述的防止伪造效果。首先,即使伪装代码,也难
以伪装胆甾型液晶层的全息图,所以即使代码相同也难以制造(伪造)相同的外观。另外,例如伪造将普通的全息图重合于全息图的物体,而不是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即使制造精巧地模仿了外观的伪造品,通过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也得不到只能够清楚地看到代码,或者代码的像变弱,相反地全息图清楚地浮现等效果,所以易于识破伪造。此外,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形式,如果是光学方式地读取代码的形式则不受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利用CCD等摄像装置得到图像的形式、使用光学受光传感器检测直接反射光、散射反射光的形式、使用受光传感器阵列检测反射光的图样的形式等。第二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公开内容中,在所述胆留型液晶层和所述代码形成层之间配置有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在从与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自然光时,朝向所述胆留型液晶层选择性地透射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根据第二公开内容,来自代码形成层的反射光在透射光学功能层之后从胆留型液晶层的非观察面侧(与进行光学方式读取一侧相反的一侧)入射。该入射光成为与由于光学功能层的功能而胆留型液晶层选择性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因此,隔着选择性地透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而观察该识别介质时,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被该圆偏振光过滤器隔断,因此看不见代码,清楚地视觉辨认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因此,使用全息图像的肉眼识别性变高。这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的情况下也同样,使用全息图像的检测的识别性变高。假设,在没有第二公开内容中的光学功能层的情况下,在隔着选择性地透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中,被代码形成层反射的随机光分量内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分量与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混合,透射圆偏振光过滤器。因此,不能够只清楚地视觉辨认出全息图像,同时也视觉辨认到代码。这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取中也同样。因此,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单独的视觉辨认性、使用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精度降低。第三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公开中,所述代码由从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构成。各种方式、规格的代码被众所周知(或者被提案建议),但在本发明中,能够使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在此,OCR代码是用字符表示的代码,另外,颜色代码是由多个色彩的组合构成的代码。这些代码能够组合多个种类而利用。代码的读取,能够列举将反射光的明暗和0、1对应(Hi状态、Lo状态)而作为数字信号检测的方法、使用了便携电话的照相机功能的二维条形码的读取那样使用摄像装置将代码的花纹作为图像读入,基于此,通过图像处理将代码解码的方法。第四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在第三公开内容中,所述代码具有用肉眼难以辨认的大小。在第四公开内容中,将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等代码设为用肉眼难以辨认的大小,成为能够通过光学系统放大从而读取的形态。由此,提供在直视时胆甾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的显现成为主导、用肉眼难以视觉辨认代码的识别介质。第五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在第一 第四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中,所述全息图像构成与形成于所述代码形成层的所述代码不同的代码。根据第五所述的发明,在形成于代码形成层的代码之外,还使用利用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的代码(全息图代码),所以能够通过它们的组合增大处理的数据量。另外,通过只读取一方的数据、读取双方的数据的组 合,能够得到更高的识别性。此外,在采用第二公开内容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右圆偏振光过滤器和左圆偏振光过滤器明确地分离并检测来自代码形成层的反射光和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因此,通过利用第一圆偏振光过滤器,能够选择性地检测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由此选择性地读取全息图代码。另外,通过利用第二圆偏振光过滤器,能够选择性地检测来自代码形成层的反射光,由此选择性地读取代码形成层的代码信息。第六公开内容是一种数据读取方法,是从识别介质读取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介质从进行读取的一侧看,具备胆留型液晶层,实施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地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代码形成层,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代码,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形成全息图像,所述全息图像在使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使用光学读取装置隔着隔断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进行所述代码的选择性的读取。根据第六公开内容,提供在不隔着隔断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情况下,不能够读取代码,在隔着隔断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的情况下,能够读取代码的数据的读取方法。即,如果不使用圆偏振光过滤器,则同时看见胆甾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像和代码,所以代码的读取受到阻碍。另外,隔着透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而观察该识别介质时,只能看见来自胆留型液晶层的反射光,还是不能够进行代码的读取。这样,提供如果不使用透射特定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过滤器则不能够进行代码的读取的技术。第七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在第六公开内容中,使用光学读取装置进行所述胆甾型液晶层的所述全息图和所述代码的同时读取,基于所述代码的选择性读取及所述全息图和所属代码的同时读取,进行所述识别介质的真伪判定。第八公开内容是一种识别装置,判定第一 第五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识别介质的真伪,其特征在于,具备读取装置,所述读取装置隔着隔断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圆偏振光过滤器选择性地读取所述代码。第九公开内容是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制造第一 第五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印刷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工序;以及使所述代码形成层和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体化的工序。
第十公开内容是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制造第一 第五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识别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缠绕有粘贴能够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标签部的第一分离片;第二辊,缠绕有粘贴有包含所述胆留型液晶层的第二标签部的第二分离片;印刷单元,印刷所述代码形成层;粘贴单元,将所述第二标签部粘贴于通过所述印刷单元印刷的所述代码形成层。根据第一公开内容,提供能够利用胆甾型液晶层的全息图容易识破外表相同的外观的伪造品的识别介质。另外,与此同时,提供通过隔着利用了胆留型液晶层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透射与其相反方向的圆偏振光的性质的圆偏振光过滤器,从而不受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的影响而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代码的读取的识别介质。根据第二公开内容,在隔着圆偏振光过滤器的观察中,能够进行看不见代码形成层的代码图案、而能够清楚地看到胆留型液晶层的全息图的观察。根据第三公开内容,能够得到适合于多种代码规格的识别介质。根据第四公开内容,提供将代码变得用肉眼难以辨认的识别介质。根据第五公开内容,提供能够处理更多代码信息,此外能够得到更高的识别功能的识别介质。根据第六公开内容,提供从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明的优越性的识别介质读取数据的方法。根据第七公开内容,提供能够处理更多代码信息,此外能够得到更高识别功能的数据读取方法。根据第八公开内容,提供具备第一 第五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发明的优越性的识别介质的识别装置。根据第九公开内容,提供制造具备第一 第五公开内容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发明的优越性的识别介质的方法。
根据第十公开内容,提供通过印刷而形成代码形成层,并且能够在其上粘贴给代码形成层的读取带来识别性的胆留型液晶层的标签部的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进行真伪的识别的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 所述识别介质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看,依次包括 胆甾型液晶层,被施以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 光学功能层,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自,具有层叠λ /4板和线偏振光过滤层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使自然光从与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的情况下,朝着所述胆甾型液晶层选择性透射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功能;以及代码形成层,其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由从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构成的代码, 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来形成全息图像,该全息图像在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 所述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印刷来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工序;和 将所述代码形成层和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体化的工序。
2.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所述识别介质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看,依次包括 胆甾型液晶层,被施以全息图加工,选择性反射第一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 光学功能层,从进行读取的一侧来自,具有层叠λ /4板和线偏振光过滤层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使自然光从与所述胆留型液晶层一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的情况下,朝着所述胆甾型液晶层选择性透射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的功能;以及代码形成层,其形成有成为读取的对象的由从条形码、二维码、OCR代码、全息图代码、颜色代码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构成的代码, 通过所述全息图加工来形成全息图像,该全息图像在用光学读取装置与所述代码同时读取时,阻碍所述代码的信息的读取, 所述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包括 第一辊,缠绕有粘贴能够形成所述代码形成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标签部的第一分离片; 第二辊,缠绕有粘贴包含所述胆留型液晶层的第二标签部的第二分离片; 印刷单元,印刷所述代码形成层;以及 粘贴单元,将所述第二标签部粘贴于通过所述印刷单元印刷的所述代码形成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得到容易识破外表为相同外观的伪造品、并且代码的读取精度高的识别介质的技术。一种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介质从读取侧起依次包括反射设有全息图的右圆偏振光的胆甾型液晶层(102);从进行读取的一侧起层叠有λ/4板和线偏振光过滤层,在使自然光从与胆甾型液晶层(102)一侧的面相反的面入射的情况下,使左圆偏振光朝着胆甾型液晶层102选择性透射的圆偏振光过滤层(106);和形成有二维码的代码印刷图案(107),该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印刷来形成代码印刷图案(107)的工序;和将代码印刷图案(107)和胆甾型液晶层(102)一体化的工序。
文档编号B42D15/10GK102959476SQ2011800332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星野秀一, 竹内逸雄, 坂内宗穗, 井田亘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