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6225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高速动车组操作技能培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满足动车组调试员工调试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的空调调试操作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组的装备水平、技术含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环节中,动车组调试是其中关键一环,它关系到动车组的各项功能能否正常实现以及动车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对动车组调试岗位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对于动车组调试岗位的员工技能培训,一直是困扰培训工作的难题。一般来讲,对于该岗位的传统培训仅限于图纸原理的培训,基本没有实做培训。因为一组动车组造价近上亿元,利用原车培训风险大、成本高,生产周期不允许,不可控因素多,而且由于工艺制度的限制不能更深入了解动车组控制原理。上述情况严重制约了调试员工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导致成为动车组生产的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供一种具有较高仿真程度,对场地和环境要求不高,较少的能源和材料消耗,方便调试员工在脱离动车组现车的情况下,实现对动车组调试技能培训的空调调试操作模拟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控制模块I用于接收控制逻辑信号,并将逻辑结果输出送至自身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模块II的控制电路,两个模块通过过桥线相连接;控制模块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连接,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上的一、二号压缩机,一、二号冷凝风机的控制;控制模块II用于显不系统各功能状态和温度设定的功能,并且控制模块I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连接,根据控制模块 I发出的指令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上的一、二号加热器、废排风机、一、二号通风机的控制。本发明的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全冷、半冷、全暖、半暖、通风、废排、自动共七个子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全冷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冷凝风机在启动二号冷凝风机;通风道空气流通正常同时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压缩机,之后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二号压缩机;半冷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时启动一号冷凝风机和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进行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压缩机;偶数时启动二号冷凝风机和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进行判断,正常则启动二号压缩机;全暖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加热器,之后启动二号加热器;半暖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时启动一号加热器;偶数时启动二号加热器;通风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废排子流程在系统运行时不需要选择,而是跟随系统一起运行,判断中压供电是否有电,有则启动中压电源,再启动废排风机;无电则启动后备电源,再启动废排风机;自动子流程首先判断室温与设定温度,室温等于设定温度时,进入通风子流程; 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6°C以上,不是则进入通风子流程,是再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8°C以上,是则进入全暖子流程,不是则进入半暖子流程;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高2°C以上,不是则进入通风子流程,是则判断室温是否高于设定温度4°C以上,不高于则进入半冷子流程,高于则进入全冷子流程。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模拟动车组空调控制器,使后台支持与前台功能模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 CRH3型动车组空调主要功能,体现动车组空调调试技能独特特点,仿真程度高,培训效率高。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图2a、图2b、图2c、图2d是控制模块I的电气原理图;图3是文本显示器;图4a、图4b、图4c是控制模块II的电气原理图;图5a、图5b、图5c是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图6是故障开关位置设置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训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控制模块I用于接收控制逻辑信号,并将逻辑结果输出送至自身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模块II的控制电路,两个模块通过过桥线相连接;控制模块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 连接,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上的一、二号压缩机,一、二号冷凝风机的控制;控制模块II用于显示系统各功能状态和温度设定的功能,并且控制模块I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 连接,根据控制模块I发出的指令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上的一、二号加热器、废排风机、一、二号通风机的控制。一号压缩机、二号压缩机用于实现空调不同制冷量的制冷运行;一号加热器、二号加热器用于实现空调不同制热量制热运行;一号通风机、二号通风机用于实现空调通风道不同风量的送风;一号冷凝风机、二号冷凝风机用于空调冷凝器散热; 废排风机,用于列车客室更新空气。上述元件通过电缆和快接插头与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 II相连接。利用两个电路模块模拟动车组空调控制电路,两个模块互相连接后达到与动车组相同的空调控制的状态。采用两个外挂空调负载模块用来模拟实现空调控制具体动作。参照图2a、图2b、图2c图2d和图4a、图4b、图4c,本发明提出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装置,其电气原理图为以CRH3型高速动车组空调控制电路为基础,经过优化改进使之符合模拟装置的要求,包括信息采集电路、逻辑输出电路、主电路、 PPI网络通信。通过上述电路的建立,满足空调运行的先决条件。工作原理如下一、全冷-61-S01至于全冷位置(控制器输入10. O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当EFMl = I (控制器输入11.5有信号),控制器Q0. 3输出,一号通风机低速运行 (-61-Q11闭合),2S后控制器Q0. 3无输出(-61-Q11断开)、Q0. 4输出切换到一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2闭合)并保持;2S后当EFM2 = I (控制器输入II. 6有信号),控制器 Q0. 5输出,二号通风机低速运行(61-Q13闭合),2S后控制器Q0. 5无输出(61-Q13断开)、 控制器Q0. 6输出,切换至二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4闭合)并保持;当空气流通监测正常即AFDl = K AFD2 = I (控制器输入II. 7、12. O有信号),2S后,当制冷系统LPSl =
I、HPS1= UCMl = 1(控制器输入10. 6、I0. 7、I2. 2有信号),控制器Ql. I输出,一号压缩机运行(-61-Q02闭合)并保持;2S后当LPS2 = UHPS2 = 1、CM2 = I (控制器输入II. O、
II.1、I2. 3有信号),控制器Ql. 2输出,二号压缩机运行(-61-Q04闭合);2S后当CFMl = I (控制器输入12. 4有信号),控制器Ql. 5输出,一号冷凝风机运行并保持(-61-Q05闭合); 2S后当CFM2 = I (控制器输入12. 5有信号),控制器Ql. 6输出,二号冷凝风机运行并保持 (-61-Q06 闭合)。全冷工况启动完毕,一号通风机高速、二号通风机高速、一号压缩机、二号压缩机、 一号冷凝风机、二号冷凝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二、半冷(一号压缩机,二号压缩机交替工作,即上电一次压缩机转换一次)-61-SOI至于手动50%制冷位置(控制器输入10. I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 当EFMl = I (控制器输入11.5有信号),控制器Q0. 3输出,一号通风机低速运行 (-61-Q11闭合),2S后控制器Q0. 3无输出(-61-Q11断开)、Q0. 4输出切换到一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2闭合)并保持;2S后当EFM2= I (控制器输入II. 6有信号),控制器Q0. 5 输出,二号通风机低速运行(-61-Q13闭合),2S后控制器Q0. 5无输出(-61-Q13断开)、控制器Q0. 6输出,切换至二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4闭合)并保持;当空气流通监测正常即AFDl = UAFD2 = I (控制器输入II. 7、I2. O有信号),2S后,当制冷系统LPSl = UHPSl=UCMl = I (控制器输入10. 6、10. 7、12. 2有信号),控制器Ql. I输出,一号压缩机运行 (-61-Q02闭合)并保持,2S后当CFMl = I (控制器输入12. 4有信号),控制器Ql. 5输出, 一号冷凝风机运行并保持(-61-Q05闭合);2S后当CFM2 = I (控制器输入12. 5有信号), 控制器Ql. 6输出,二号冷凝风机运行并保持(-61-Q06闭合)。当系统再次上电,一号压缩机变为二号压缩机运行(LPS2 = I、HPS2 = I、CM2 = I (控制器输入11. O、11. I、12. 3有信号),控制器Ql. 2输出,其余逻辑相同。半冷工况启动完毕,一号通风机高速、二号通风机高速、一号压缩机或二号压缩机、一号冷凝风机、二号冷凝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三、全暖-61-S01至于全暖位置(控制器输入10. 5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当EFMl = I (控制器输入11.5有信号),控制器Q0. 3输出,一号通风机低速运行 (-61-Q11闭合)并保持,2S后当EFM2 = I (控制器输入II. 6有信号),控制器Q0. 5输出, 二号通风机低速运行(-61-Q13闭合),当空气流通监测正常即AFDl = UAFD2 = I (控制器输入II. 7、12. O有信号)且通风道温度低于90°C即AHTl = I (控制器输入12. I有信号), 2S后控制器Q0. 7输出,一号加热器运行(-61-Q07闭合);2S后,控制器Ql. O输出,二号加热器运行(-61-Q08闭合)。全暖工况启动完毕,一号通风机低速、二号通风机低速、一号加热器、二号加热器均处于运行状态。四、半暖(一号加热器,二号加热器交替工作)-61-S01至于半暖位置(控制器输入10. 4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当EFMl = I (控制器输入11.5有信号),控制器Q0. 3输出,一号通风机低速运行 (-61-Q11闭合)并保持,2S后当EFM2 = I (控制器输入II. 6有信号),控制器Q0. 5输出, 二号通风机低速运行(-61-Q13闭合),当空气流通监测正常即AFDl = UAFD2 = I (控制器输入II. 7、12. O有信号)且通风道温度低于90°C即AHTl = I (控制器输入12. I有信号), 2S后后控制器Q0. 7输出,一号加热器运行(-61-Q07闭合)。当系统再次上电,一号加热器运行变为,控制器Ql. O输出二号加热器运行 (-61-Q08 闭合)。半暖工况启动完毕,一号通风机低速、二号通风机低速、一号加热器或二号加热器均处于运行状态。五、通风模式-61-S01至于通风模式位置(控制器输入10. 3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当EFMl = I (控制器输入11.5有信号),控制器Q0. 3输出,一号通风机低速运行 (-61-Q11闭合),2S后控制器Q0. 3无输出(-61-Q11断开)、Q0. 4输出切换到一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2闭合)并保持;2S后当EFM2= I (控制器输入II. 6有信号),控制器Q0. 5 输出,二号通风机低速运行(-61-Q13闭合),2S后控制器Q0. 5无输出(61-Q13断开)、控制器Q0. 6输出,切换至二号通风机高速运行(-61-Q14闭合)并保持。
通风工况启动完毕,一号通风机、二号通风机均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六、自动模式-61-S01至于自动模式位置(控制器输入10. 2有信号)当其它五种模式均处在断开位置后,2S后开始进入该模式运行自动冷解释升温过程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大于设定温度2°C时,启动半冷;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大于设定温度4°C时,启动全冷;降温过程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降到高于设定温度2°C时,全冷变成半冷;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等于设定温度时,半冷变成通风;自动暖解释加热过程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低于设定温度6°C时,启动半暖;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低于设定温度8°C时,启动全暖;升温过程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低于设定温度6°C时,全暖变成半暖;当感温元件测得室温低于设定温度4°C时,半暖变成通风;例如设定温度为24°C时,20°C -24°C,为通风状态;26°C _28°C为半冷;28°C以上为全冷。18°C-16°C为半暖;低于16°C为全暖;升温时,至18°C有全暖转为半暖,升至20°C转为通风。其中各工况逻辑关系见前手动模式逻辑关系。七、废排单元
空调系统有电,中压有电时,JCl监测继电器得电,常闭触电断开,控制器输入 12. 6无信号,控制器Q0. O输出(-61-Q25闭合);I. 5S后控制器Q0. 2输出(-61-Q16闭合) 废排风机运行。空调系统有电,中压无电时,JCl监测继电器失电,常闭触电接通,控制器输入
12.6有信号,控制器Q0. I输出(-61-Q15闭合);I. 5S后控制器Q0. 2输出(-61-Q16闭合) 废排风机运行。参照图3,文本显示器具体型号为西门子TD-400C,通过西门子专用的PPI通信电缆与图2b中的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通信端口相连接,用来显示系统中各工作环节状态信息以及温度显示和温度设定。参照图5a、图5b、图5c控制方法流程流程开始于步骤100,分为七个子流程,步骤101判断是否选择了全冷,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102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03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之后步骤104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05 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步骤106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空气流通正常则步骤111启动一号冷凝风机之后步骤112启动二号冷凝风机,同时步骤107 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08启动一号压缩机,之后步骤109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 正常步骤110启动二号压缩机,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13判断是否选择了半冷,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 114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15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之后步骤116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17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步骤118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
7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19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则步骤122启动一号冷凝风机,同时步骤120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21启动一号压缩机;偶数则步骤125启动二号冷凝风机,同时步骤123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24启动一号压缩机,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26判断系统是否选择了全暖,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127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28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之后步骤129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30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步骤131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32启动一号加热器,之后步骤133启动二号加热器,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34判断系统是否选择了半暖,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135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36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步骤137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步骤138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则步骤 139启动一号加热器,偶数则步骤步骤140启动二号加热器,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41判断系统是否选择了通风,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142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43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之后步骤144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步骤145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46判断中压是否有电,有电则步骤147启动中压电源,之后步骤 149启动废排风机,无电则步骤148启动备用电源,之后步骤149启动废排风机,至步骤161结束。流程开始,步骤150判断系统是否选择自动,没选择则返回继续判断,选择则步骤 151判断室温与设定温度比较结果;若室温高于设定温度,则步骤152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高2°C以上,不高于高2°C以上则进入步骤156通风流程;高于高2°C以上步骤153判断室温是否高于设定温度4°C以上,高于4°C以上,则步骤154进入全冷流程;不高于4°C以上则步骤155进入半冷流程;若室温等于设定温度,则步骤156进入通风流程;若室温低于设定温度,则步骤157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6°C以上,不低于6°C以上,则进入步骤156 通风流程;室温比设定温度低6°C以上,则步骤158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8°C以上,若室温比设定温度低8V以上则进入步骤160全暖流程;若室温未比设定温度低8°C以上,则进入步骤159半暖流程,至步骤161结束。其中,自动流程中全冷流程等同于步骤102-步骤112 ;
半冷流程等同于步骤114-步骤125 ;
全暖流程等同于步骤127-步骤133 ;
半暖流程等同于步骤135-步骤140 ;
通风流程等同于步骤142-步骤145 ;
培训过程
图 是本发明培训流程图,步骤201参照图I将各电路连接插头和气路快接插头
连接完成;确认无误后,接通DCllOV电源、AC380电源;上电自检完毕后进入工作状态;步骤202,废排单元风机应处于运行状态;其它工况可拨动-61-S01置于个工况选择,系统将按程序执行相应动作。上述过程是系统正常状态下的操作过程。步骤203判断调试是否成
8功,“是”即成功,转至206结束;“否”即不成功,系统存在问题,则转至步骤204 ;步骤204,由于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I均设置有故障设置开关,此时接受培训人员要根据图2a、图2b、图2c、图2d和图4a、图4b、图4c电气原理图以及现场情况,进行故障分析和测量,直至查找到故障点并在试卷图纸上标出故障位置,经监考教师确认后,将故障开关拨回正常状态,故障排除。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故障增加训练难度。由图6举例说明其中1、2打X处两个故障开关断开后,接受培训人员进行故障排查的过程。首先拨动-61-S01置于手动全暖,I号、2号风机顺序启动,待空气流通检测正常后,加热器顺序启动,说明上述功能正常,电气线路正常;拨动-61-S01手动全暖置于断开位置,拨动拨动-61-S01置于手动全冷,正常情况下出现仅有二号压缩机和一号冷凝器运行。根据分析图纸及现场观察,发现一号压缩机运行的前提条件-61-K14未激活,而空调控制器已经给出一号压缩机状态正常的信号,用万用表黑表笔接触-61-F01空气断路器负线610517,红表笔依次测量空调控制器输出端Ql. 3,611532号线有电压,-61-K14线圈 611532号线无电压,可判断611532断路;恢复断点后-61-K14激活,-61-Q02激活,一号压缩机启动。二号冷凝风机的运行前提是压缩机有至少其中之一运行,两个空气流通信号其中之一正常,CFM2冷凝风机温度信号正常方可运行。通过分析图纸和现场观察,二号冷凝风机的运行条件具备,空调控制器输出冷二号凝风机的运行控制信号,将万用表黑表笔接触-61-F01空气断路器负线610517,红表笔依次测量空调控制器输出端Ql. 6,610942号线有电压,-61-Q06线圈610942号线无电压,可判断610942断路;恢复断点后-61-Q06激活, 二号冷凝风机启动运行。至此故障排除完毕。步骤205,填写调试故障记录单;步骤206,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控制模块I用于接收控制逻辑信号,并将逻辑结果输出送至自身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模块II的控制电路,两个模块通过过桥线相连接;控制模块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连接,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上的一、二号压缩机,一、二号冷凝风机的控制;控制模块II用于显示系统各功能状态和温度设定的功能,并且控制模块I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连接,根据控制模块I发出的指令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上的一、二号加热器、废排风机、一、二号通风机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全冷、半冷、全暖、半暖、通风、废排、自动共七个子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全冷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 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冷凝风机在启动二号冷凝风机;通风道空气流通正常同时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压缩机,之后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二号压缩机;半冷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 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时启动一号冷凝风机和判断一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进行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压缩机;偶数时启动二号冷凝风机和判断二号压缩机制冷系统压力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返回进行判断,正常则启动二号压缩机;全暖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 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启动一号加热器,之后启动二号加热器;半暖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两个通风机启动完毕后,判断通风道空气流通是否正常, 不正常则返回继续判断,正常则判断系统上电次数,奇数时启动一号加热器;偶数时启动二号加热器;通风子流程首先启动一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一号通风机高速,再启动二号通风机低速,之后启动二号通风机高速;废排子流程在系统运行时不需要选择,而是跟随系统一起运行,判断中压供电是否有电,有则启动中压电源,再启动废排风机;无电则启动后备电源,再启动废排风机;自动子流程首先判断室温与设定温度,室温等于设定温度时,进入通风子流程;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6°C以上,不是则进入通风子流程,是再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低8°c以上,是则进入全暖子流程,不是则进入半暖子流程;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判断室温是否比设定温度高2°C以上,不是则进入通风子流程,是则判断室温是否高于设定温度4°C以上,不高于则进入半冷子流程,高于则进入全冷子流程。
全文摘要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调试操作技能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模块I、控制模块I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控制模块I用于接收控制逻辑信号,并将逻辑结果输出送至自身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模块II的控制电路,两个模块连接;控制模块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连接,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上的一、二号压缩机,一、二号冷凝风机的控制;控制模块II用于显示各功能状态和温度设定,并且控制模块II与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连接,根据控制模块I发出指令实现对外挂空调负载模块II上一、二号加热器、废排风机、一、二号通风机的控制。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模拟动车组空调控制器,使后台支持与前台功能模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CRH3型动车组空调主要功能,体现动车组空调调试技能独特特点,仿真程度高,培训效率高。
文档编号G09B25/02GK102610156SQ20121006629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刘继斌, 安忠义, 徐井全, 王亚彬, 罗昭强, 赵光兴, 郭法娥, 陆培德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