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显示结构及使用其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70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标显示结构及使用其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标显示结构及使用其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尤其是指一种通过利用一个固定罩与一个活动罩的相对位置,实现不同手持状态下不同图标显示的便携式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世界高科技的电子技术,正以难以预估的速度快速发展,使日益发展的电子通信行业不断生产各种易于携带的电子装置。如今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大多内建有重力感应晶片,该通信设备可依据使用者不同的手持状态,改变屏幕的显示方向,对于屏幕显示范围以外的感应按键图标,若需跟随该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手持状态改变图标的方向,一般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额外再使用一个显示屏幕,二是将感应按键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但这两种解决方法都对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设计有所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图标显示结构可显示不同图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利用一个固定罩和一个活动罩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图标显示结构对不同图标的显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标显示结构,用于显示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该图标显示结构包含第一固定框架、第一固定罩、第一活动罩和第一背光模组。第一固定罩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该第一固定罩具有第二不透光区和呈矩阵排列的复数个第二透光孔;第一活动罩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该第一活动罩相对该第一固定罩可平行移动,该第一活动罩具有第一不透光区和规则排列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包含第一透光组合和第二透光组合,该第一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第一图标在该第一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二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第二图标在该第一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第一背光模组位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当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一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一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一图标;当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二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二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二图标。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图标显示结构还包含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一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一活动罩、该第一固定罩和该第一微透镜数组;或者该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一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一固定罩、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微透镜数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固定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一图标为一指向该第一侧壁的箭头,该第二图标为指向该第二侧壁的该箭头;或者,该第一固定框架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一图标为一指向该第一侧壁的箭头,该第二图标为指向该第二侧壁的该箭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一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二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该第一间隔等于该
第二间隔。本发明中的图标显示结构中的第一活动罩和第一固定罩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不同的图标,制作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为了解决随着便携式通信设备不同的手持状态,改变图标指示方向而不对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设计有所限制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利用一个固定罩和一个活动罩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便携式通信设备于不同手持状态下的不同按键图标显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了上述图标显示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设备,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包括图标显示结构、第一致动装置、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第一致动装置用于驱动该第一活动罩相对于该第一固定罩平移;第一重力感应模块用于侦测该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手持状态;第一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一致动装置,该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由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当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该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一致动装置发送第一作动信号,该第一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一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一活动罩,使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该第一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一图标;当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该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一致动装置发送第二作动信号,该第一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二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一活动罩,使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该第二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二图标。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便携式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幕,该第一显示屏幕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显示屏幕耦接于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一处理模块,该第一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该手持状态而改变。本发明中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第一活动罩和第一固定罩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不同的图标,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即可实现不同图标的显示。为了解决图标显示结构可用于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本发明提出通过一个固定罩和一个活动罩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图标显示结构对指示重力方向图标的显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标显示结构,该图标显示结构用于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该图标显示结构包含第二固定框架、第二固定罩、第二活动罩、第二致动装置和第二背光模组。第二固定框架具有依顺时针设置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二固定罩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该第二固定罩具有第二不透光区和呈矩阵排列的复数个第二透光孔;第二活动罩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该第二活动罩相对该第二固定罩可平行移动,该第二活动罩具有第一不透光区和规则排列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包含第一透光组合、第二透光组合、第三透光组合和第四透光组合,该第一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一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二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二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三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三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四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四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第二背光模组位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第二致动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上,用于驱动该第二活动罩相对于该第二固定罩平移;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一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二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二透光组合、该第三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一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一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二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三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三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二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二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活动 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三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四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三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二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三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三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四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一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时,仅该第四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二透光组合及该第三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四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四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图标显示结构还包含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二活动罩、该第二固定罩和该第二微透镜数组;或者该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二固定罩、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微透镜数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一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二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该第一间隔等于两倍的该第二间隔。本发明中的图标显示结构中的第二活动罩和第二固定罩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指示重力方向,制作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本发明就上述图标显示结构还提出另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包括图标显示结构、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第二重力感应模块用于侦测该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手持状态;第二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二致动装置,该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由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一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一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一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二作动信号,该 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二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二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三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三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三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三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四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四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四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四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四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便携式通信设备还包含第二显示屏幕,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二显示屏幕耦接于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二处理模块,该第二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该手持状态而改变。本发明中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第二活动罩和第二固定罩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即可实现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的显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一实施例;图2A为图I中图标显示结构的爆炸图;图2B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背光模组的不意图;图3为图2A中第一活动罩的正视图;图4A及图4B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动罩与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的示意图;图5A及图5B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动罩与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的不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A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第一图标的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第二图标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活动罩的正视图;图9A为本发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9B及图9C为图9A中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图标显示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IOA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IOB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框架与第二致动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第二活动罩的正视图;图12A及图12B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不意图;
图13A及图13B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14A及图14B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的不意图;图15A及图15B为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的不意图;图16为图10中图标显示结构的正视图;图17A及图17B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18A及图18B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19A及图19B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0A及图20B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22k至图22D为图21中便携式通信设备于不同手持状态时的图标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I及图2A,图I为本发明图标显示结构一实施例,图2A为图I中的图标显示结构的爆炸图。图标显示结构I用于显示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图标显示结构I包含第一固定罩120、第一活动罩130、第一固定框架140和第一背光模组180。第一固定罩120设置于第一固定框架140内,第一固定罩120具有第二不透光区122和复数个第二透光孔121,该复数个第二透光孔121呈矩阵排列。第一背光模组180位于第一固定框架140内,其用于提供光源,第一背光模组180可仅为LED灯条、发光片或者冷阴极灯管,也可以如图2B所示,是由反射底板181、光源182、导光板183、棱镜片1841和扩散片1842等组成的组合,光源182可以发出光线,反射底板181将光源182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导光板183可以使得光源182 (例如LED灯条或者CCFL灯管)发出的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变成面光源,棱镜片1841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来使得光线集中以增强辉度,而扩散片1842则进一步使光线均匀分布,反射底板181、光源182、导光板183、棱镜片1841和扩散片1842的叠放顺序由下往上一般依次为反射底板181、光源182、导光板183、棱镜片1841和扩散片1842。第一背光模组180的设置不仅限于上述种类,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第一背光模组180位于第一固定框架140内,实际操作中,可将第一固定框架140上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图标的区域的位置设计成破孔区域,那么第一背光模组180除了可以位于第一固定框架140内,还可以位于于第一固定框架140的下方,第一背光模组180发出的光线从第一固定框架140上的破孔区域照射出来。第一活动罩130设置于第一固定框架140内,第一活动罩130相对第一固定罩120可平行移动。请参考图3,图3为图I中第一活动罩的正视图。第一活动罩130具有第一不透光区132和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其中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包含第一透光组合
1311(涂有点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和第二透光组合1312(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一透光组合1311的排列样式对应第一图标在第一活动罩130上的映射图案,第二透光组合1312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二图标在第一活动罩130上的映射图案。由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标为一指向下方的箭头,第二图标为一指向上方的箭头。当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选择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样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需 要说明的是,图3中将第一透光组合1311涂上点状阴影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上组成第一透光组合1311和第二组合1312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均为通孔。请参考图4A及图4B,图4A及图4B为第一活动罩与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4A中仅示出第一固定框架140和第一活动罩130,且第一活动罩130靠近第一固定框架140的右上角,此时,第一固定罩120覆盖于第一活动罩130上,第一固定罩120与第一活动罩13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活动罩130上仅第一透光组合1311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21,如图4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且第二透光组合1312(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122,第一背光模组180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组合1311及对应于第一透光组合1311的第二透光孔1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一图标。图4B中的标注1311和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只是为了说明第一透光组合1311于此处与第二透光孔121对应,实际上,此时第一固定罩120覆盖于第一活动罩130上,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第一固定罩120。图5B中的标注1312和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的目的与此相同,不另赘述。请参考图5A及图5B,图5A及图5B为第一活动罩与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5A中仅示出第一固定框架140和第一活动罩130,且第一活动罩130靠近第一固定框架140的左下角,此时,第一固定罩120覆盖于第一活动罩130上,第一固定罩120与第一活动罩13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活动罩130上仅第二透光组合1312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21,如图5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且第一透光组合1311 (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122,第一背光模组180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二透光组合1312及对应于第一透光组合1311的第二透光孔1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二图标。本实施例中,发明中的图标显不结构I中的第一活动罩130和第一固定罩1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I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不同的图标,制作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为了将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的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放大,图标显示结构I还包含第一微透镜数组110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微透镜数组110上设有复数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微透镜111,第一微透镜数组110可以从视觉上减小组成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各个透光孔间的间隔,让使用者更容易辨识出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图2、图4B及图5B中第一固定罩120均放置于第一活动罩130上,即第一微透镜数组110、第一固定罩120和第一活动罩130三者的叠放顺序从第一背光模组180往上依次为第一活动罩130、第一固定罩120和第一微透镜数组110。实际操作时,使用者还可以将第一活动罩130放置于第一固定罩120上,即第一微透镜数组110、第一固定罩120和第一活动罩130三者的叠放顺序从第一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第一固定罩120、第一活动罩130和第一微透镜数组110,两种组合的显示效果相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4B及图5B所不,第一固定框架140具有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相对设置,图4B中,第一图标为一指向第一侧壁141的箭头(即图标指向下方),图5B中,第二图标为指向第二侧壁142的箭头(即图标指向上方)。实际操作中,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不一定为指向性的图标,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自行选择、设计,即使选择了如本实施例中的箭头,其指向也不一定为一个朝上一个朝下的反向状态,还可以如图7A及图7B所示,图7A及图7B为本发明的图标显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7A为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一图标的示意图,图7B为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二图标的不意图。第一固定框架140具有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相邻设置,图7A中,第一图标为一指向第一侧壁141的箭头(即箭头指向下方),图7B中,第二图标为一指向第二侧壁142的箭头(即箭头指向右方)。要实现如图7A及图7B中所示的图标显示,只需要将图3中所示的第一透光孔131的排列分布变更为如图8中所示即可。如图8所示,第一活动罩130上具有第一不透光区132和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包含第一透光组合1311(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和第二透光组合1312 (涂有点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由于第一透光组合1311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一图标在第一活动罩130上的映射图案,第二透光组合1312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二图标在第一活动罩130上的映射图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标为一指向下方的箭头,第二图标为一指向右方的箭头。图8中将第二透光组合
1312涂上点状阴影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上组成第一透光组合1311和第二组合1312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131均为通孔。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孔131和第二透光孔121均为方形孔,且第一透光孔131和第二透光孔121等大。实际操作中,第一透光孔131和第二透光孔121并不限于方形孔,还可以选择圆形孔或者三角形孔等。例如第一透光孔131为边长Icm的等边三角形孔,第二透光孔121为边长Icm的方形孔;又或者第一透光孔131为直径Icm的圆形孔,第二透光孔121为边长Icm的等边三角形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选择第一透光孔131和第二透光孔121的形状和大小,优选的是第一透光孔131和第二透光孔121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利用第一活动罩130可相对第一固定罩120平移,从而使两者具有多种相对位置,利用这些相对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图标显示。相邻排列的两个第一透光孔131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LI,相邻排列的两个第二透光孔121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L2,第一活动罩130平移时,优选地,每次于方向Dl或方向D2上进行正向或者反向移动第一间隔LI的整数倍。以图4A、图4B、图5A及图5B为例,第二间隔L2等于两倍的第一间隔LI,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的图标由第一图标更变为第二图标时,第一活动罩130向方向Dl的反向和方向D2的正向各移动一倍的第一间隔LI ;以图7A、图7B及图8为例,第二间隔L2等于2倍的第一间隔LI,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的图标由第一图标变更为第二图标时,第一活动罩130仅需向方向Dl的正向移动一倍的第一间隔LI。第一实施例中,图标显不结构I显不的图标由第一图标变更为第二图标时,第一活动罩130于方向Dl及方向D2上均需发生移动,而第二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的图标由第一图标变更为第二图标时,第一活动罩130只需要于方向Dl上移动,即第一图标变更为第二图标时,第一活动罩130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发生移动,也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发生移动。实际操作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活动罩130的移动方式。请参考图9A,图9A为使用了图标显示结构I的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通信设备3包括图标显示结构I、第一致动装置150、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和第一处理模块170。第一致动装置150用于驱动第一活动罩130相对第一固定罩120平移,本实施例中, 第一致动装置150安装于第一固定框架140的周缘;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用于侦测便携式通信设备3的手持状态;第一处理模块170电性连接第一致动装置150和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第一处理模块170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如图9B所示,当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第一处理模块17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一致动装置150发送第一作动信号,第一致动装置150根据第一作动信号移动第一活动罩130,使第一活动罩130与第一固定罩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此时,第一活动罩130上仅第一透光组合1311(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21,且第二透光组合1312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122,第一背光模组180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组合1311及对应于第一透光组合1311的第二透光孔1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一图标,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框架1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第一图标为一指向第一侧壁141的箭头。图9B中标注1311及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只是为了说明第一透光组合1311于此处与第二透光孔121对应,实际上,此时第一微透镜数组110及第一固定罩120覆盖于第一活动罩130上,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的一指向第一侧壁141的箭头。图9C中标注1312及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的目的与此相似,不另赘述。如图9C所示,当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第一处理模块170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一致动装置150发送第二作动信号,第一致动装置150根据第二作动信号移动第一活动罩130,使第一活动罩130与第一固定罩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此时,第一活动罩130上仅第二透光组合1312 (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21,且第一透光组合1311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122,第一背光模组180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二透光组合1312及对应于第二透光组合1312的第二透光孔1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I显示第二图标,本实施例中,第二图标为一指向第一固定框架140的第二侧壁142的箭头。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框架140的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相对设置(如图4A至图5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若第一固定框架140的第一侧壁143和第二侧壁144相邻设置,即如图6A及图6B所示的图标显示结构,这种图标显示结构安装于便携式通信设备3中时,其显示图标的情形与本实施例相似,不另赘述。
如图9A所示,便携式通信设备3还包含第一显示屏幕320和第一设备外框310,第一显示屏幕320用于显示画面,第一显示屏幕320耦接于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和第一处理模块170,第一显示模块320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便携式通信设备3的手持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本实施例中,便携式通信设备3具有第一手持状态和第二手持状态,该第一手持状态和第二手持状态由第一显示屏幕320与地面不平行时,旋转便携式通信设备3所得。如图9B及图9C所示,第一显示屏幕320具有第五侧边321和第六侧边322,第五侧边321具有第五中点3211,第六侧边具有第六中点3221。当与第一显示屏幕320的其他各边的中点相比,第五中点3211最靠近地面时,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第一手持状态,并将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170,第一处理模块170接收并处理该第一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一显示屏幕3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五侧边321,如图9B所示;当与第一显示屏幕320的其他各边的中点相比,第六中点3221最靠近地面时,第一重力感应模块1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第二手持状态,并将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170,第一处理 模块170接收并处理该第二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一显示屏幕3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六侧边322,如图9C所示。本实施例中,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第一活动罩130和第一固定罩1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I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不同的图标,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即可实现不同图标的显示。本发明中的便携式通信设备3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利用第一致动装置150使第一活动罩130和第一固定罩1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I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可显示不同的图标,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3的外观,即可使用不同图标的显示。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的图标显示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标显示结构2用于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图标显示结构2包含第二固定罩220、第二活动罩230、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致动装置250和第二背光模组280。第二固定罩220设置于第二固定框架240内,第二固定罩220具有第二不透光区222和复数个第二透光孔221,该复数个第二透光孔221呈矩阵排列。第二背光模组280位于第二固定框架240内,其用于提供光源,第二背光模组280可仅为LED灯条、发光片或者冷阴极灯管,也可以如图IOA所示,是由反射底板281、光源282、导光板283、棱镜片2841和扩散片2842等组成的组合,光源282可以发出光线,反射底板281将光源282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导光板283可以使得光源282 (例如LED灯条或者CCFL灯管)发出的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变成面光源,棱镜片2841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来使得光线集中以增强辉度,而扩散片2842则进一步使光线均匀分布,反射底板281、光源282、导光板283、棱镜片2841和扩散片2842的叠放顺序由下往上一般依次为反射底板281、光源282、导光板283、棱镜片2841和扩散片2842。当然第二背光模组280的设置并不仅限于上述种类,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第二背光模组280位于第二固定框架240内,实际操作中,可将第二固定框架240上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图标的区域的位置设计成破孔区域,那么第二背光模组280除了可以位于第二固定框架240内,还可以位于于第二固定框架240的下方,第二背光模组280发出的光线从第二固定框架240上的破孔区域照射出来。结合图10及图IOB所示,第二固定框架240具有依顺时针设置的第一侧边241、第二侧边242、第三侧边243、第四侧边244。第二致动装置250安装于第二固定框架240上,用于驱动第二活动罩230相对于第二固定罩220平移。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框架240的四个侧边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致动装置250。第二致动 装置250可为致动器、弹片、电磁铁等,可以在第二固定框架240的四个侧边上各安装一个致动器,也可以于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使用一个致动器和一个弹片,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二固定装置250不限于如本实施例中安装于第一固定框架240的四个侧边,还可以安装于第二固定框架240的角落,或者第二固定框架240的底部,不以此为限。第二活动罩230设置于第二固定框架240内,第二活动罩230相对第二固定罩220可平行移动。如图11所示,第二活动罩230具有第一不透光区232和复数个第一透光孔231,该复数个透光孔231规则排列,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231包含第一透光组合2311 (如图11中涂有点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二透光组合2312(如图11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三透光组合2313(如图11中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和第四透光组合2314(如图11中涂有交叉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一透光组合2311的排列样式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指向第一侧边241时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二透光组合2312的排列样式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指向第二侧边242时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三透光组合2313的排列样式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指向第三侧边243时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排列样式对应于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指向第四侧边244时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由图1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为一箭头。图11中涂有点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成一个朝向第一侧边241的箭头;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成一个朝向第二侧边242的箭头;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成一个朝向第三侧边243的箭头;涂有交叉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成一个朝向第四侧边244的箭头。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选择图标的样式,不以本实施例中的箭头为限。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图12A及图12B为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当第二活动罩230受重力影响向第一侧边241移动,且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二侧边242移动,而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仅第一透光组合2311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不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示出)都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组合2311及对应于第一透光组合2311的第二透光孔221,从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2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为一向上的箭头,即图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选择使图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图12B中的标注2311和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只是为了说明第一透光组合2311于此处与第二透光孔221对应,实际上,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230上,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第二固定罩220。图13B中的标注2312、图14B中的标注2313和图15B中的标注2314以及上述三幅图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的目的同样如此,不另赘述。如图13A及图13B所示,图13A及图13B为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当第二活动罩230受重力影响向第二侧边242移动,且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三侧边243移动,而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仅第二透光组合2312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不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示出)都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二透光组合2312及对应于第二透光组合2312的第二透光孔221,从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图14A及图14B为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当第二活动罩230受重力影响向第三侧边243移动,且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四侧边244移动,而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三相对位置 时,仅第三透光组合2313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不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示出)都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三透光组合2313及对应于第三透光组合2313的第二透光孔221,从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如图15A及图15B所不,图15A及图15B为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当第二活动罩230受重力影响向第四侧边244移动,且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一侧边241移动,而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四相对位置时,仅第四透光组合2314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不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示出)及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示出)都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四透光组合2314及对应于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第二透光孔221,从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2中的第二活动罩230和第二固定罩2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2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可显示指示重力方向,制作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为了将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图标放大,图标显示结构2还包含第二微透镜数组210(如图10及图16所示),第二微透镜数组210上设有复数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微透镜211,第二微透镜数组210可以从视觉上减小组成图标的各个透光孔间的间隔,让使用者更容易辨识出该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图10、图12B、图13B、图14B及图15B中第二固定罩220均放置于第二活动罩230
上,即第二微透镜数组210、第二固定罩220和第二活动罩230三者的叠放顺序从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第二活动罩230、第二固定罩220和第二微透镜数组210。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将第二活动罩230放置于第二固定罩220上,即第二微透镜数组210、第二固定罩220和第二活动罩230三者的叠放顺序从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第二固定罩220、第二活动罩230和第二微透镜数组210,两种组合的显示效果相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孔231和第二透光孔221均为方形孔,且第一透光孔231和第二透光孔221等大。实际操作中,第一透光孔231和第二透光孔221可以选择方形孔、圆形孔或者三角形孔等。比如第一透光孔231为边长Icm的等边三角形孔,第二透光孔221为边长Icm的方形孔;又或者第一透光孔231为直径Icm的圆形孔,第二透光孔221为边长Icm的等边三角形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选择第一透光孔231和第二透光孔221的形状和大小,优选的是第一透光孔231和第二透光孔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利用第二活动罩230可相对第二固定罩220平移,从而使两者具有多种相对位置,利用这些相对位置,来实现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朝向上方的箭头作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故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二相对位置、第三相对位置和第四相对位置时,图标显示结构2始终显示一个朝向上方的箭头。如图15A及图15B所示,相邻排列的两个第一透光孔231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LI,相邻排列的两个第二透光孔221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L2,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L2等于两倍的第二间隔L2。第二活动罩230平移时,优选地,每次于方向Dl或方向D2上进行正向或者反向移动第一间隔LI的整数倍。以图15A及图15B为例,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的相对位置由第三相对位置变更为第四相对位置时,第二活动罩230于方向Dl的正向方向上移动一倍的第一间隔LI,于方向D2的正向上移动一 倍的第一间隔LI,方向Dl为水平方向,方向D2为竖直方向,图15A中方向Dl的正向为水平向右,方向D2的正向为重力方向,即竖直向下。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二相对位置、第三相对位置和第四相对位置时,图标显示结构2始终显示一个朝向上方的箭头,每一次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第二活动罩230于水平方向(即图15A中的方向Dl)和竖直方向(即图15A中的方向D2)上均会发生位移,且由上述图15A及图15B的例子可知,第二活动罩230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的方向为方向D2的正向,而方向D2的方向即为重力方向,说明第二活动罩230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那么第二活动罩230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可藉由自身重力实现,第二致动装置250移动时的主要耗能为实现第二活动罩230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第二致动装置250做功,减小每一次因改变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相对位置而造成的能耗。第三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2用于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图标显示结构2始终显示一个指向上方的箭头。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将图标显示结构2设计成与图标显示结构I类似的结构,可用于显示第一图标、第二图标、第三图标和第四图标。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第四实施例中可采用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结构的第二活动罩230,如图11所示,第二活动罩230具有第一不透光区232和复数个第一透光孔231,该复数个透光孔231规则排列,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231包含第一透光组合2311 (如图11中涂有点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二透光组合2312(如图11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三透光组合2313(如图11中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和第四透光组合2314(如图11中涂有交叉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第一透光组合2311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一图标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二透光组合2312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二图标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三透光组合2313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三图标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排列样式对应于第四图标在第二活动罩230上的映射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将第一透光组合2311涂上点状阴影、第二透光组合2312涂上斜线状阴影、将第四透光组合2314涂上交叉线状阴影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上组成第一透光组合2311、第二透光组合2312、第三透光组合2313和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231均为通孔。请参考图17A及图17B,图17A及图17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7A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活动罩230及第二致动装置250,当第二活动罩230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三侧边243和第四侧边244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上,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一透光组合2311(图17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二透光组合2312(未示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组合2311及对应于第一透光组合2311的第二透光孔2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第一图标。本实施中,第一图标为一指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一侧边241的箭头,即图17B中朝向右方的箭头。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图标,不以此为限。图17B中的标注 2311和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只是为了说明第一透光组合2311于此处与第二透光孔221对应,实际上,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230上,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第二固定罩220。图18B中的标注2312、图19B中的标注2313和图20B中的标注2314以及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的目的同样如此,不另赘述。请参考图18A及图18B,图18A及图18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8A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活动罩230及第二致动装置250,当第二活动罩230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四侧边244和第一侧边241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上,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二透光组合2312 (图18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未示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二透光组合2312及对应于第二透光组合2312的第二透光孔2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第二图标。本实施中,第二图标为一指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二侧边242的箭头,即图18B中朝向下方的箭头。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二图标。请参考图19A及图19B,图19A及图19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9A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活动罩230及第二致动装置250,当第二活动罩230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一侧边241和第二侧边242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上,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处于第三相对位置,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三透光组合2313 (图19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未示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三透光组合2313及对应于第三透光组合2313的第二透光孔2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第三图标。本实施中,第三图标为一指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三侧边243的箭头,即图19B中朝向左方的箭头。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三图标。请参考图20A及图20B,图20A及图20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罩与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20A中仅示出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活动罩230及第二致动装置250,当第二活动罩230受第二致动装置250驱动,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二侧边242和第三侧边243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上,第二固定罩220与第二活动罩230处于第四相对位置,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四透光组合2314(图16B中涂有斜线状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未示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未示出)及第三透光组合2313(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四透光组合2314及对应于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第二透光孔221,用以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第四图标。本实施中,第四图标为一指向第二固定框架240的第四侧边244的箭头,即图19B中朝向上方的箭头。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四图标。
图17A、图IgA、图19A及图20A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了第二固定框架240、第二活动罩230和第二致动装置250,并示出了第二致动装置250作动时第二活动罩230的不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作业时,是先将第二固定罩220、第二活动罩230及第二致动装置250组装于第二固定框架240上,再去使第二致动装置250作动,使得第二活动罩230相对于第二固定罩220平移,从而实现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而并非先将第二活动罩230和第二致动装置250组装于第二固定框架240上,作动第二致动装置250,使得第二活动装置230相对第二固定框架240发生移动后,再将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230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罩220、第二活动罩230的叠放顺序为从第二背光模组280往上依次为第二活动罩230、第二固定罩220。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两者的叠放顺序变更为从第二背光模组280往上依次为第二固定罩220、第二活动罩230。请参考图21,图21为一种包括第三实施例的图标显示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通信设备4包括图标显示结构2、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和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用于侦测便携式通信设备4的手持状态;第二处理模块270电性连接第二致动装置250和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第二处理模块270用于接收并处理由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请参考图22A至图22D,图22A至图22D为本发明便携式通信设备不同手持状态的示意图,如图22k所示,当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27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二致动装置250发送第一作动信号,第二致动装置250根据第一作动信号移动第二活动罩230,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此时,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示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组合2311及对应于第二透光组合2311的第二透光孔2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结构2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为一向上的箭头,即图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选择使图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图22A中标注2311及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只是为了说明第一透光组合2311于此处与第二透光孔221对应,实际上,此时第二微透镜数组210及第二固定罩220覆盖于第二活动罩230上,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的一指向第一侧壁241的箭头。图22B中的标注2312、图22C中的标注2313和图22D中的标注2314以及未涂阴影的小方框组合的目的同样如此,不另赘述。如图22B所示,当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270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二致动装置250发送第二作动信号,第二致动装置250根据第二作动信号移动第二活动罩230,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此时,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示出)、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二透光组合2312及对应于第二透光组合2312的第二透光孔2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如图22C所示,当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三手持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270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二致动装置250发送第三作动信号,第二致动装置250根据第三作动信号移动第二活动罩230,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三相对位置,此时,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示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示出)及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三透光组合2313及对应于第三透光组合2313的第二透光孔2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如图22D所示,当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四手持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270根据接收到的第四手持状态信息向第二致动装置250发送第四作动信号,第二致动装置250根据第四作动信号移动第二活动罩230,使第二活动罩230与第二固定罩220处于第二四相对位置,此时,第二活动罩230上仅第四透光组合2314 (未涂有阴影的小方框组合所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21,且第一透光组合2311 (未示出)、第二透光组合2312 (未示出)及第三透光组合2313 (未示出)对应于第二不透光区222,第二背光模组280 (未示出)发出的光线穿过第四透光组合2314及对应于第四透光组合2314的第二透光孔221,继而使图标显示结构2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如图21所示,便携式通信设备4还包含第二设备外框410和第二显示屏幕420,第二显示屏幕420用于显示画面,第二显示屏幕420耦接于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和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显示模块420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便携式通信设备4的手持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本实施例中,便携式通信设备4具有第一手持状态、第二手持状态、第三手持状态和第四手持状态,该第一手持状态、该第二手持状态、该第三手持状态和该第四手持状态由第二显示屏幕420与地面不平行时,旋转便携式通信设备4所得。第二显示屏幕420具有依顺时针设置的第七侧边421、第八侧边422、第九侧边423和第十侧边424。第七侧边421具有第七中点4211,第八侧边具有第八中点4221,第九侧边423具有第九中点4231,第十侧边424具有第十中点4241。
当与第二显示屏幕420的其他三边的中点相比,第七中点4211最靠近地面时,第一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一手持状态,并将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处理模块270接收并处理该第一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二显示屏幕4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七侧边421 ;当与第二显示屏幕420的其他三边的中点相比,第八中点4221最靠近地面时,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二手持状态,并将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处理模块270接收并处理该第二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二显示屏幕4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八侧边422 ;当与第二显示屏幕420的其他三边的中点相比,第九中点4231最靠近地面时,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三手持状态,并将第三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处理模块270接收并处理该第三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二显示屏幕4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九侧边423 ;当与第二显示屏幕420的其他三边的中点相比,第十中点4241最靠近地面时,第二重力感应模块260侦测到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第四手持状态,并将第四手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270,第二处理模块270接收并处理该第四手持状态信息,继而使第二显示屏幕420显示的画面的底部朝向第十侧边424。 本发明中的便携式通信设备4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利用第二致动装置250使第二活动罩230和第二固定罩220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图标显示结构2根据两者不同的相对位置可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4的外观,即可实现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的显示。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标显示结构,用于显示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其特征在于该图标显示结构包含 第一固定框架; 第一固定罩,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该第一固定罩具有第二不透光区和呈矩阵排列的复数个第二透光孔; 第一活动罩,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该第一活动罩相对该第一固定罩可平行移动,该第一活动罩具有第一不透光区和规则排列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包含第一透光组合和第二透光组合,该第一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第一图标在该第一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二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第二图标在该第一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 第一背光模组,位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 当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一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一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一图标; 当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一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二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二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二图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图标显示结构还包含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一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一活动罩、该第一固定罩和该第一微透镜数组;或者该第一微透镜数组、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一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一固定罩、该第一活动罩和该第一微透镜数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一图标为一指向该第一侧壁的箭头,该第二图标为指向该第二侧壁的该箭头;或者,该第一固定框架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一图标为一指向该第一侧壁的箭头,该第二图标为指向该第二侧壁的该箭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一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二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该第一间隔等于该第二间隔。
5.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 第一致动装置,用于驱动该第一活动罩相对于该第一固定罩平移; 第一重力感应模块,用于侦测该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手持状态; 第一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一致动装置,该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由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 当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该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一致动装置发送第一作动信号,该第一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一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一活动罩,使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该第一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一图标; 当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该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一致动装置发送第二作动信号,该第一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二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一活动罩,使该第一活动罩与该第一固定罩处于该第二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该第二图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一显示屏幕,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显示屏幕耦接于该第一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一处理模块,该第一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该手持状态而改变。
7.一种图标显示结构,用于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其特征在于该图标显示结构包含 第二固定框架,具有依顺时针设置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第二固定罩,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该第二固定罩具有第二不透光区和呈矩阵排列的复数个第二透光孔; 第二活动罩,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该第二活动罩相对该第二固定罩可平行移动,该第二活动罩具有第一不透光区和规则排列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该复数个第一透光孔包含第一透光组合、第二透光组合、第三透光组合和第四透光组合,该第一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一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二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二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三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三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该第四透光组合的排列样式对应于该图标指向该第四侧边时在该第二活动罩上的映射图案; 第二背光模组,位于该第二固定框架内; 第二致动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固定框架上,用于驱动该第二活动罩相对于该第二固定罩平移; 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一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二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一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二透光组合、该第三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一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一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二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三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二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三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二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二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三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四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三相对位置时,仅该第三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二透光组合及该第四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三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三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当该第二活动罩受重力影响向第四侧边移动,且受该第二致动装置驱动向该第一侧边移动,而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第四相对位置时,仅该第四透光组合对应于第二透光孔,且该第一透光组合、该第二透光组合及该第三透光组合都对应于该第二不透光区,该第二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第四透光组合及对应于该第四透光组合的该第二透光孔,用以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图标显示结构还包含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二活动罩、该第二固定罩和该第二微透镜数组;或者该第二微透镜数组、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固定罩三者的叠放顺序从该第二背光模组往上依次为该第二固定罩、该第二活动罩和该第二微透镜数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一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间隔,相邻排列的两个该第二透光孔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第二间隔,该第一间隔等于两倍的该第二间隔。
10.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标显示结构; 第二重力感应模块,用于侦测该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手持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二致动装置,该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由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发送的手持状态信息; 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一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一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一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一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二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二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二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二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三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三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三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三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当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侦测到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第四手持状态时,该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四手持状态信息向该第二致动装置发送第四作动信号,该第二致动装置根据该第四作动信号移动该第二活动罩,使该第二活动罩与该第二固定罩处于该第四相对位置,继而使该图标显示结构显示指示重力方向的图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显示屏幕,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二显示屏幕耦接于该第二重力感应模块和该第二处理模块,该第二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画面方向随该手持状态而改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图标显示结构及使用该图标显示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设备。该图标显示结构可用于显示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该图标显示结构包含第一固定框架、第一固定罩、第一活动罩及第一背光模组。其中,第一固定罩及第一活动罩均设置于该第一固定框架内,第一固定罩具有第二不透光区和呈矩阵排列的复数个第二透光孔,第一活动罩具有第一不透光区和规则排列的复数个第一透光孔,第一活动罩相对第一固定罩可平行移动。本发明利用便携式通信设备处于不同的手持状态时,第一活动罩和第一固定罩的相对位置不同,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显示屏幕或者将按键图标区域规划于屏幕延伸的范围内,不限制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观,即可实现不同图标的显示。
文档编号G09F9/00GK102915679SQ20121036349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林政毅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