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64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员救生训练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在飞机弹射救生系统当中,从飞行员拉动弹射拉环触发弹射系统工作开始,到座椅开始弹射出舱至人椅分离这一段时间内,弹射座椅将完成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完成的 质量,直接关系到飞行员弹射救生的成功率。飞机弹射模拟器就是对人椅分离之前这一系列动作的模拟,需要多次重复演练,其中绑腿拉绳的拉紧锁定切断动作比较复杂,在模拟时较难实现。现有的飞机弹射模拟器是直接移植飞机弹射座椅原有的绑腿拉绳拉紧锁定及切断装置。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飞机弹射模拟器是直接移植飞机原有装置来实现,一旦弹射后,再恢复原始状态极为不便,如弹射座椅下移至初始位置、绑腿拉绳锁定装置对拉绳解除锁定等操作都极为不便,重复性差,不适合短时间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每次动作过程中都要切断绑腿拉绳,每次训练前都要重新更换绑腿拉绳,非常不便且极为浪费时间,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训练成本,实际训练中极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飞机弹射模拟器重复性差且每次训练都需重新更换绑腿拉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包括弹射座椅、绑腿拉绳、座舱和导轨,所述绑腿拉绳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设置在所述座舱内,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套、一个滑车和两套推动结构,所述两个导向套和两条所述绑腿拉绳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后部和所述滑车固定,所述滑车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车可沿所述导轨上下运动,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车的两侧,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均为伸缩式结构,所述绑腿拉绳对应穿过各自的导向套且固定在各自的推动结构上。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两套推动结构中每套推动结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滑轮,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滑车一侧,所述推杆上端伸入所述气缸内部腔体,所述推杆下端支撑在所述座舱的底部,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车下部,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推杆下端的上方处,且所述滑轮和所述推杆相贴,所述绑腿拉绳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滑轮,且固定在所述推杆下端。进一步地,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于所述推杆下端和所述座舱的底部之间,所述承托件用于对所述推杆下端进行容纳支撑。[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所述滑轮和所述推杆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式的推动结构,工作时,推动结构伸长并带动绑腿拉绳拉紧,弹射座椅设置在滑车上共同沿导轨上升弹射,而推动结构带动拉紧的绑腿拉绳也共同上升,工作完毕后,弹射座椅可随滑车直接下滑至初始位置,而导向套对绑腿拉绳并没有单向锁定功能,只具有导向通过的作用,所以推动结构直接收缩可以使绑腿拉绳立即放松,可见,本实用新型弹射后再次恢复到原始状态极为容易,重复性好,而且每次的工作状态完全一致,适合短时间多次重复使用;另外,绑腿拉绳随推动结构共同上升下降,避免每次弹射绑腿拉绳被真正切断,节约了更换绑腿拉绳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绑腿拉绳短时间内回复初始状态十分方便,很适合实际训练中应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弹射座椅,2绑腿拉绳,3导向套,4滑车,5气缸,6推杆,7滑轮,8承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包括弹射座椅1、绑腿拉绳2、座舱和导轨,所述绑腿拉绳2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I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I底部设置在所述座舱内,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套3、一个滑车4和两套推动结构,所述两个导向套3和两条所述绑腿拉绳2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I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I后部和所述滑车4固定,所述滑车4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车4的两侧,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均为伸缩式结构,所述滑车4可沿所述导轨上下运动,所述绑腿拉绳2对应穿过各自的导向套3且固定在各自的推动结构上。其中,绑腿拉绳2有两条,分别对飞行员两条腿进行绑紧,对应的,导向套3、推动结构均设置为两套,导向套3固定在弹射座椅I前部的左右两侧,而推动结构则固定在弹射座椅I后部的滑车4的左右两侧,伸缩式的推动结构的伸缩方向和轨道的方向平行且向下,绑腿拉绳2穿过对应的导向套3且固定在推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推动结构,工作时,推动结构伸长并带动绑腿拉绳2拉紧,同时,弹射座椅I设置在滑车4上共同沿导轨上升弹射,而推动结构是固定在滑车4上的,推动结构带动拉紧的绑腿拉绳2也共同上升,工作完毕后,弹射座椅I可随滑车4直接下滑至初始位置,而导向套3对绑腿拉绳2并没有单向锁定功能,导向套3 —般是将飞机中使用的钢珠锁进行改装而成,即将钢珠锁中的钢珠去掉,使其只具有对绑腿拉绳2导向通过的功能,所以推动结构直接收缩就可以使绑腿拉绳2立即放松,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次的训练,可见,本实用新型弹射后再次恢复到原始状态极为容易,重复性好,而且每次的工作状态完全一致,适合短时间多次重复使用;另外,由于采用的是分离方式,即绑腿拉绳2随推动结构共同上升下降,且整个绑腿拉绳2和座舱的底部分离运动,避免每次弹射绑腿拉绳2被真正切断,节约了更换绑腿拉绳2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绑腿拉绳2短时间内回复初始状态十分方便,很适合实际训练中应用。如图1所示,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两套推动结构中每套推动结构包括气缸5、推杆6和滑轮7,所述气缸5固定在所述滑车4 一侧,所述推杆6上端伸入所述气缸5内部腔体,所述推杆6下端支撑在所述座舱的底部,所述滑轮7设置在所述滑车4下部,所述滑轮7位于所述推杆6下端的上方处,且所述滑轮7和所述推杆6相贴,所述绑腿拉绳2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套3和所述滑轮7,且固定在所述推杆6下端。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承托件8,所述承托件8设置于所述推杆6下端和所述座舱的底部之间,所述承托件8用于对所述推杆6下端进行容纳支撑。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3、所述滑轮7和所述推杆6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设置方便绑腿拉绳2依次顺利穿过导向套3、滑轮7且最终和推杆6相连,减小各部件之间非必要的摩擦阻力和力矩。其中,工作时,当飞行员拉动弹射拉环后,飞机弹射救生系统开始工作,增设的两个气缸5内同时充入压缩空气,气缸5对推杆6产生推力,方向指向座舱的承托件8,且与气缸5的轴线平行,由于滑车4及弹射座椅I等重量较重,两个气缸5不能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使座椅上升,此时气缸5处于一种待释放状态,当弹射系统推动弹射座椅I开始升高时,气缸5逐渐得到释放,推杆6逐步伸出气缸5并逐步拉紧绑腿拉绳2,当弹射座椅I升高到一定高度时,推杆6全部伸出气缸5,此时绑腿拉绳2刚好被完全拉紧,从而实现了绑腿拉绳2的拉紧动作;此后飞机弹射救生系统继续推动弹射座椅I升高,此时推杆6随弹射座椅I升高,直至推杆6下端脱离座舱的承托件8,达到和绑腿拉绳2的切断动作相同的效果,由于气缸5内保持气压存在,推杆6则一直保持伸出并拉紧绑腿拉绳2的状态,完成绑腿拉绳2的锁紧功能,直至弹射座椅I弹射出舱完成全部动作,最后座椅悬停在导轨高处;当工作完成时需要恢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一次动作时,放掉气缸5内的压缩空气,即解除绑腿拉绳2的锁紧状态,此时,可从弹射座椅I前部将绑腿拉绳2拉回至初始状态,绑腿拉绳2带动推杆6使其缩回气缸5内,设置滑轮7特殊位置的目的在于,使绑腿拉绳2沿推杆6的轴向施力拉动推杆6顺利缩回气缸5内的腔体,防止此过程中推杆6受力方向不当,使推杆6扭曲或者推杆6和气缸5内部腔体摩擦冲突现象的发生;随着弹射座椅I沿导轨慢慢降回原位,推杆6下端落入座舱的承托件8内,此时绑腿拉绳2拉紧装置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的关键是气缸5和推杆6的使用,气缸5对推杆6的推力及气缸5内部腔体的行程应合适设置,推力既能保证产生足够的力拉紧绑腿拉绳2,又不至于直接推动弹射座椅I向上运动,气缸5内部腔体的行程应保证在推杆6完全伸出后绑腿拉绳2正好被完全拉紧,并符合绑腿拉绳2的长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需一个对气缸5的充气动作,就很好的完成了绑腿拉绳2的逐步拉紧、锁定、切断等一系列动作;当弹射结束后,将气缸5内的气体泄放掉,绑腿拉绳2即被解锁,并能方便的回复到初始状态;采用气缸5推动推杆6,推力的大小也可方便的调

iF. O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得出,推动结构除采用气缸5推动形式,也可以利用液压推动原理或者杠杆原理,实际应用中灵活选取。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包括弹射座椅、绑腿拉绳、座舱和导轨,所述绑腿拉绳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设置在所述座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套、一个滑车和两套推动结构,所述两个导向套和两条所述绑腿拉绳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所述弹射座椅后部和所述滑车固定,所述滑车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车可沿所述导轨上下运动,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滑车的两侧,所述两套推动结构均为伸缩式结构,所述绑腿拉绳对应穿过各自的导向套且固定在各自的推动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推动结构中每套推动结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滑轮,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滑车一侧,所述推杆上端伸入所述气缸内部腔体,所述推杆下端支撑在所述座舱的底部,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车下部,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推杆下端的上方处,且所述滑轮和所述推杆相贴,所述绑腿拉绳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滑轮,且固定在所述推杆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于所述推杆下端和所述座舱的底部之间, 所述承托件用于对所述推杆下端进行容纳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 所述滑轮和所述推杆位于同一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包括弹射座椅、绑腿拉绳、座舱和导轨,绑腿拉绳有两条,分别设置在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弹射座椅设置在座舱内,飞机弹射救生座椅模拟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套、一个滑车和两套推动结构,两个导向套和两条绑腿拉绳对应的设置在弹射座椅前部的两侧,弹射座椅后部固定在滑车上,滑车安装在导轨上,两套推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滑车的两侧,两套推动结构均为伸缩式结构,滑车可沿导轨上下运动,绑腿拉绳对应穿过各自的导向套且固定在各自的推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弹射后再次恢复到原始状态极为容易,重复性好,避免每次弹射绑腿拉绳被真正切断,节约成本,降低维护人员工作强度,适合实际训练中应用。
文档编号G09B9/00GK202838722SQ2012204967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尚炯, 赵保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训器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