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教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81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教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教鞭。
背景技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讲授的知识点书写在黑板上,然后使用教鞭进行辅助教学,因此教鞭是教师在上课指点板书时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用具之一。但是现有的教鞭大多只能起到指示作用,功能较为单一;当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字时,仍然需要放下教鞭,拿起粉笔进行书写;而且对于身高较矮的老师,在往黑板顶部书写板书时或者用教鞭指示位于黑板顶部的挂图文字时,便显得尤为困难。为方便教师使用,教鞭的主杆通常做成伸缩杆式,但是此种伸缩杆式的教鞭过于灵活,稍不注意就会使主杆变短,导致讲解的内容与指示的内容不符,影响授课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且易于控制、不易滑动的教鞭,满足教师使用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教鞭,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由滑动配合的两根副杆构成,所述第二副杆的下端套接于第一副杆的空腔中,第二副杆与第一副杆之间通过滚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一位于第一副杆空腔内的齿条,第一副杆的手持部通过转轴设置一与空腔内齿条相啮合的调节齿轮,第一副杆位于调节齿轮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齿轮的卡阀。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副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抓持粉笔的卡爪,所述卡爪的底端螺纹旋接一用于抓紧粉笔的螺母。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杆由两根滑动配合的副杆构成,通过调节调节齿轮,使齿条在第一副杆的空腔中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副杆也在第一副杆的空腔中上下移动,达到调节教鞭长短的目的。第一副杆上设置的卡阀,用于当教鞭的长度调节合适后锁住调节齿轮,防止教鞭的长度在使用着不注意的情况下由于触碰而变短。本实用新型第二副杆的顶端设置的卡爪,用于抓持粉笔,方便教师在黑板的顶端书写板书,避免了粉笔、教鞭来回替换使用的繁琐,减轻了教师的劳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副杆,2.第二副杆,3.滚轮,4.齿条,5.调节齿轮,6.卡阀,7.卡爪,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多功能教鞭,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滑动配合的两根副杆构成的主杆。第二副杆2的下端套接于第一副杆I的空腔中,第二副杆2与第一副杆I之间通过滚轮3滑动配合。第二副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一齿条4,齿条4位于第一副杆I的空腔内。第一副杆I的手持部通过转轴设置一调节齿轮5,调节齿轮5与空腔内的齿条4相啮合,调节齿轮5的调节手柄位于第一副杆的外壁上。第一副杆I位于调节齿轮5的上方还设置有卡阀6,卡阀6用于锁定调节齿轮。第二副杆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卡爪7,卡爪的爪牙朝上设置,卡爪(7)的底端螺纹旋接一螺母8。卡爪用于抓持粉笔时,首先将螺母下旋,使卡爪张开,将粉笔放入卡爪底部,然后再上旋螺母,将卡爪的粉笔固定,便可进行板书的书写。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教鞭,包括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由滑动配合的两根副杆构成,所述第二副杆(2)的下端套接于第一副杆(I)的空腔中,第二副杆(2)与第一副杆(I)之间通过滚轮(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副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一位于第一副杆(I)空腔内的齿条(4),第一副杆(I)的手持部通过转轴设置一与空腔内齿条(4)相啮合的调节齿轮(5),第一副杆(I)位于调节齿轮(5)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齿轮的卡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教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杆(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抓持粉笔的卡爪(7),所述卡爪(7)的底端螺纹旋接一用于抓紧粉笔的螺母(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教鞭,包括由滑动配合的两根副杆构成的主杆,所述第二副杆的下端套接于第一副杆的空腔中,第二副杆与第一副杆之间通过滚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一位于第一副杆空腔内的齿条,第一副杆的手持部通过转轴设置一与空腔内齿条相啮合的调节齿轮,第一副杆位于调节齿轮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锁定调节齿轮的卡阀。本实用新型主杆的长度可调节,且易于控制、不易滑动,能够满足教师的使用需求。
文档编号G09B17/02GK202976568SQ20122069781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过天琪 申请人:过天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