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139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外框装置包含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及一个焊接结构,第一金属板件及第二金属板件为长条状,焊接结构形成于第一金属板件及第二金属板件之间并将两个金属板件固定结合;外框装置包含有外表面与内表面,内表面具有一个凹陷的沟部形成在内表面焊接结构的两侧,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与焊接结构在外表面的高度差不大于0.01毫米,沟部的宽度介于3毫米~6毫米,深度介于0.04~0.15毫米。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具有前述的外框装置。藉此,本实用新型可达到节省成本、减少废料及美观的功效。
【专利说明】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框装置及使用此外框装置的平面显示器,尤其是一种以金属平板焊接形成的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平面显示器的外框装置大多由塑料一体成型所制成,但为了提供更佳的耐久性、抗变形能力、与质感,逐渐开始有制造商使用金属材质的板件做为平面显示器的外框。一般来说,金属外框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焊接与冲压两种方式。针对焊接方式,可以焊接的方式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直条框、U型框或L型框,以构成整个框体。焊接方式所使用的材料较少,但在焊道与焊道两边的平面会产生高度不一与表面不平整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个框体的美观度。以整片金属材料直接冲压而裁切成方框的方式,可以有效加强外框整体的平整度,起到美观效果,但这种冲压制造方式却必须浪费方框中间的材料,而导致废料过多与材料成本提高的问题。
[0003]据此,如何发展出以金属板材作为平面显示器的外框,同时维持其平整、美观又降低生产成本,实为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框装置,包含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及一个焊接结构,第一金属板件呈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一端部,第二金属板件亦呈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二端部,焊接结构形成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并将两个金属板件焊接固结为一体。外框装置包含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且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与焊接结构在外表面的高度差不大于0 .01毫米;此外,外框装置更包含一个凹陷的沟部,形成在内表面焊接结构的两侧,沟部的宽度介于3毫米~6毫米、深度介于0.04~0.15毫米。
[0005]再者,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一个外框装置及嵌设于外框装置的屏幕装置,此外框装置具有前述的各种结构特征。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由于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与焊接结构在外表面的高度差不大于0.01毫米,因此具有较佳的平整度及美观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由于第一金属板及第二金属板件以焊接方式结合,因此可有效减少冲压裁切产生的废料,降低材料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框装置结构细部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框装置焊接结构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0011]图4是长条形第一金属板件及第二金属板件形状示意图。[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框装置包含涂装层示意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平面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主要披露一种外框装置及平面显示器,其中金属焊接的基本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对金属焊接方式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主要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说明。
[0015]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外框装置I包含第一金属板件11、第二金属板件12及一个焊接结构13。第一金属板件11为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一端部111,第二金属板件12亦为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二端部121,焊接结构13形成于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21之间,并将两个金属板件11,21焊接固结为一体。焊接结构13形成的方式可以是有料焊接或无料焊接,更进一步的,可以是激光焊接或离子焊接,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将第一金属板件11及第二金属板件12进行结合固定。
[0016]请参考图2,外框装置I包含有外表面101与内表面102,外表面101与内表面102具有相同的法线方向N。第一金属板件11、第二金属板件12与焊接结构13在外表面101的高度差不大于0.01毫米,在实现上可通过研磨的方式将外表面101进行研磨,使第一金属板件11、第二金属板件12与焊接结构13在外表面101起到极佳的平整度与一致性,使第一金属板件11与第二金属板件12在视觉上呈现一体成型的美观效果。
[0017]此外,外框装置I还包含有一个凹陷的沟部14,沟部14在内表面102焊接结构13的两侧形成有狭长的平面141 (相当于第一金属板件11的第一端部111靠近内表面102的部分及第二金属板件12的第 二端部121靠近内表面102的部分),焊接结构13在内表面102的位置为一个凹陷的弧面131,因此,沟部14的底部为两个狭长平面141中间夹著前述凹陷的弧面131。在此,沟部14的宽度W介于3~6毫米、深度D介于0.04~0.15毫米。其中,沟部的宽度W优选是介于4~5毫米、深度D优选是介于0.04~0.1毫米。特别说明的是,当深度D的尺寸越小,焊接结构13厚度相对较大,因此外框装置I的强度也较大。
[0018]请再参考图3,在另一个实施状态下,焊接结构13位置的内表面102为一个平面132,因此沟部14的底部为两个狭长平面142中间夹著平面132,使得沟部14的底部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
[0019]沟部14的具体意义在于:当第一金属板件11与第二金属板件12通过焊接结合后,首先在焊接部位会形成明显的痕迹;此时操作成型模具,将外框装置I从内表面102朝向外表面101冲压成型,而在内表面102形成沟部14,同时在外表面101形成凸起(未图示);而后再通过精密研磨程序,磨除外表面101的凸起,并使其达到外表面101高度差不大于0.01毫米的平整度,借此即可呈现一体成型的美观效果。由于沟部14形成于外框装置I的内表面102,且沟部14的深度D远小于第一金属板件11的厚度dl及第二金属板件的厚度d2,因此沟部14并不会影响外框装置I的整体外观。
[0020]接著,请参考图4,在另一个实施状态下,第一金属板件11与第二金属板件12在经焊接结构13固结后,可沿外表面101的法线方向N所在的平面弯折成L状的构型,以供后续安装屏幕使用。
[0021]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的外框装置1,更进一步具有一层涂装层15,成型于外表面101上,涂装层15形成的方式可以利用烤漆、喷涂、旋涂、直接涂布或电泳涂装的方式将液体或粉体形成在外表面101上,藉此可使外框装置I的外观更具平整及美观。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外框装置I的外表面101上,可以是经阳极加工处理的表面,或是经由机械加工后形成特定纹路的表面。
[0022]请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2,包含一个外框装置10及嵌设于外框装置10的屏幕装置20,其中,外框装置10具有前述的各种结构特征。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框装置,包含第一金属板件、第二金属板件及一个焊接结构,所述第一金属板件呈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金属板件亦呈长条状,其一端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焊接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将所述两个金属板件焊接固结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装置包含有外表面与内表面,所述外表面与内表面具有相同的法线方向;所述第一金属板件、所述第二金属板件与所述焊接结构在所述外表面的高度差不大于0.01毫米;所述外框装置更包含一个凹陷的沟部,形成在所述内表面的所述焊接结构两侧,所述沟部的宽度介于3毫米?6毫米、深度介于0.04?0.1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部的宽度介于4毫米?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部的深度介于0.04?0.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结构在所述内表面为一个凹陷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部的底部为两个狭长平面中间夹著所述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结构在所述内表面为一个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部的底部为一个平整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涂装层,成型于所述外表面
9.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一个外框装置及嵌设于所述外框装置的屏幕装置,其特征在所述外框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框装置。
【文档编号】G09F9/30GK203407111SQ20132037192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欧安同, 林志宏, 杨坤锋, 彭志明, 谢胜雄 申请人:州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