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矫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142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矫正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包括测控部、套接部,所述测控部的壳体内设有振动器和安装电池的电池仓,在壳体的侧翼部设有红外感应机构,测控部通过转轴与套接部活动连接,套接部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弹片,套接部的内腔设有开关,所述测控部的顶端设有发光器,外侧壁设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与各种书写笔配套用于纠正书写者不良的写字姿势,还可作为照明灯使用。
【专利说明】多功能矫正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与书写笔配套使用的预防近视的多功能矫正器。
【背景技术】
[0002]学生在写字时,往往弓着背,低着头,眼睛离桌面很近,这种不规范的写字姿势,容易造成近视和驼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书写笔,仅具有单一的写字功能,没有具备主动纠正写字姿势和照明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与各种书写笔配套使用的用于纠正不良写字姿势,还可用于照明的多功能矫正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包括测控部、套接部,所述测控部的壳体内设有振动器和安装电池的电池仓,在壳体的侧翼部设有红外感应机构,测控部通过转轴与套接部活动连接,套接部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弹片,套接部的内腔设有开关,所述测控部的顶端设有发光器,外侧壁设有控制开关。
[0005]所述红外感应机构由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板组成。
[0006]所述发光器的发光管为LED 二极发光管。
[0007]本实用新型由测控部和套接部组成,套接部的开口端设有弹片,使不同笔杆直径的书写笔插入套接部后,能紧紧夹住在一起。书写笔插入后,顶住内置的开关,使电路导通;拨出书写笔,电路断开。很好地控制了电路的闭合或开路,无需进行电源的开或关操作,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节省了电源。测控部以自由转动地与套接部连接,测控部设有红外感应机构和振动器,书写时因笔杆产生倾斜,侧翼部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处在测控部的下方,红外感应机构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刚好对准人脸方向,时刻监视书写者的姿势。当书写者坐姿不正确时,红外感应器发出信号,振动器立即产生震动,导致不能正常书写,当书写者恢复到正常坐姿后,振动器立即停止震动,又可正常书写,起到强制纠正书写者不良的坐姿。测控部的顶端设有发光器,可用于照明使用。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与各种书写笔配套用于纠正书写者不良的写字姿势,还可作为照明灯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笔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包括测控部1、套接部2,所述测控部I的壳体内设有振动器4和安装钮扣电池6的电池仓12,在壳体的侧翼部11设有红外感应机构5,红外感应机构由红外接收管51、红外发射管52、单片机芯片53,控制电路板54组成。测控部I通过转轴3与套接部2活动连接,套接部2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夹住笔杆的弹片21,套接部2的内腔设有开关22,测控部I的顶端设有发光器7,发光器7的发光管为LED 二极发光管,外侧壁设有控制发光器7的开关71。
[0013]使用时,书写笔8的顶端插入套接部2内并顶压住内置的开关22,使电路导通,套接部2内壁设有的弹片21将书写笔8紧紧夹住在一起。书写时因笔杆产生倾斜,侧翼部11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处在测控部I的下方,红外感应器5的红外接收管51和红外发射管52刚好对准人脸方向,时刻监视书写者的姿势。当书写者坐姿不正确时,红外感应器发出信号,振动器4立即产生震动,导致不能正常书写,当书写者恢复到正常坐姿后,振动器4立即停止震动,又可正常书写,起到强制纠正书写者的不良姿势。拔出书写笔8,套接部2与书写笔8分离,电路断开。测控部I顶端设有的发光器7用于照明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包括测控部(I)、套接部(2),所述测控部(I)的壳体内设有振动器(4)和安装电池的电池仓(12),在壳体的侧翼部(11)设有红外感应机构(5),测控部(I)通过转轴(3)与套接部(2)活动连接,套接部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弹片(21),套接部的内腔设有开关(2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部(I)的顶端设有发光器(7),外侧壁设有控制开关(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机构(5)由红外接收管(51)、红外发射管(52)、单片机芯片(53)、控制电路板(5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7)的发光管为LED 二极发光管。
【文档编号】B43K29/10GK203472340SQ20132038291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胡海明 申请人:胡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