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661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环形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环形显示器,包括载板以及位于载板上的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具有相对的两个显示边缘。载板具有相对的两个载板边缘。显示边缘分别与载板边缘切齐。载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显示介质层的显示边缘互相接合。载板的载板边缘互相接合。
【专利说明】环形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环形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显示器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各 种显示器中,由于平面显示器具有体积小、低消耗功率等优点,其已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一 般而言,平面显示器多采用硬质基板来制作。然而,为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采用可挠基 板的显示器,即可挠式显示器,已被开发出来。
[0003] 图1示出现有习知的可挠式显示器。请参照图1,在现有习知技术中,若将可挠式 显示器卷成环形显示器,受限于可挠式显示器本身的结构,现有习知的环形显示器会有无 法显示画面的间隙区S。由于间隙区S的存在,现有习知的环形显示器无法呈现良好的环状 显示区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显示器,其可呈现良好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05] 本发明的环形显示器包括载板以及位于载板上的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具有相 对的两个显示边缘。载板具有相对的两个载板边缘。显示边缘分别与载板边缘切齐。载板 以及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显示介质层的显示边缘互相接合。载板的载板边缘 互相接合。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第一保护层。显示介质层位于 第一保护层与载板之间。第一保护层、载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第一保护 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以及分别具有两个第一保护边缘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区。 上述第一保护边缘区之一超出显示介质层。超出显示介质层的第一保护边缘区堆叠于另一 第一保护边缘区上且与所述另一第一保护边缘区固接。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第一粘着层。第一粘着层位于 第一保护层与显示介质层之间。超出显示介质层的第一保护边缘区通过第一粘着层而与另 一第一保护边缘区固接。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另一第一保护边缘区的第一保护边缘与显示边缘 之一切齐。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第二保护层。载板位于显示介 质层与第二保护层之间。第二保护层、载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第二保护 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以及分别具有两个第二保护边缘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区。 两个第二保护边缘区之一超出显示介质层。超出显示介质层的第二保护边缘区堆叠于另一 第二保护边缘区上且与所述另一第二保护边缘区固接。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第二粘着层。第二粘着层位于 第二保护层与载板之间。超出显示介质层的第二保护边缘区通过第二粘着层而与所述另一 第二保护边缘区固接。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另一第二保护边缘区的第二保护边缘与显示边缘 之一切齐。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显示边缘为第一显示边缘以及第二显示边 缘。所述两个第一保护边缘之一与第一显示边缘切齐。具有所述两个第一保护边缘的另一 的第一保护边缘区超出显示介质层的第二显示边缘。所述两个第二保护边缘之一与显示介 质层的第二显示边缘切齐。具有所述两个第二保护边缘的另一的第二保护边缘区超出显示 介质层的第一显不边缘。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固定显示介质 层的两个显示边缘且固定载板的两个载板边缘。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分别与两个显示边缘切齐。两 个第二保护边缘分别与两个显示边缘切齐。
[00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件为第三粘着层。第三粘着层位于显示介质 层的显示边缘之间、载板的载板边缘之间、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保护边缘之间以及第二保护 层的第二保护边缘之间。显示介质层的显示边缘通过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载板的载板 边缘通过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保护边缘通过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 合。第二保护层的第二保护边缘通过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
[001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介质层的显示边缘互相接触。载板的载板边 缘互相接触。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保护边缘互相接触。第二保护层的第二保护边缘互相接触。 固定件固定第一保护层的第一保护边缘且固定第二保护层的第二保护边缘。
[001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保护层具有相对的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一内表 面。第一内表面位于显不介质层与第一外表面之间。固定件包括第一粘贴片。第一粘贴片 粘贴第一保护层的第一外表面中具有第一保护边缘的区域。
[001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保护层具有相对的第二外表面以及第二内表 面。第二内表面位于载板与第二外表面之间。固定件更包括第二粘贴片。第二粘贴片粘贴 第二保护层的第二外表面中具有第二保护边缘的区域。
[001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贴片以及第二粘贴片为透明的。
[002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件为挟持件。挟持件挟持显示介质层中具有 两个显示边缘的区域、载板中具有两个载板边缘的区域、第一保护层中具有两个第一保护 边缘的区域以及第二保护层中具有两个第二保护边缘的区域。
[002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挟持件为透明的。
[002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显示器更包括位于显示介质层与载板之间的 主动元件层以及共用电极层。显示介质层位于共用电极层与主动元件层之间。
[002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介质层为电子墨水层。
[0024]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中,承载显示介质层的载板与显示介质 层是切齐的,因此当显示介质层与载板卷成环形显示器时,显示介质层的两个显示边缘可 非常地靠近并接合在一起,进而使环形显示器可呈现良好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25]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 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示出现有习知的可挠式显示器。
[0027]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2的环形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2的环形显示器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
[0031] 图6为图5的环形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0032] 图7为图5的环形显示器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
[0034] 图9为图8的环形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0035] 图10示出欲利用固定件使各膜层固定为封闭环形的情形。
[0036]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
[0037] 图12为图11的环形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0038] 【符号说明】
[0039] 100、100A-100C :环形显示器 110 :载板
[0040] 112U14:载板边缘 120 :显示介质层
[0041] 122U24:显示边缘 126 :微胶囊
[0042] 130 :第一保护层 130a :第一外表面
[0043] 130b :第一内表面 132、134:第一保护边缘
[0044] 136、138 :第一保护边缘区 140 :第一粘着层
[0045] 150 :第二保护层 150a :第二外表面
[0046] 150b:第二内表面 152、154 :第二保护边缘
[0047] 156、158 :第二保护边缘区 160 :第二粘着层
[0048] 170 :主动元件层 180:共用电极层
[0049] 190 :载板 192:固定件
[0050] 192a :第一粘贴片 192b :第二粘贴片
[0051] 192c、192d :扣合件 192e :第三粘着层
[0052] D:弯曲方向 S:间隙
[0053] x、y、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及其功效,以下结 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环形显示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 效,详细说明如后。
[0055] 第一实施例
[0056]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环形显示器 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环形显示器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特别是,图4的叠 构可顺着弯曲方向D弯曲成图2的环形显示器100。需说明的是,为清楚表达起见,图2及 图3省略了图4的主动元件层170、共用电极层180以及载板190的绘示。请参照图2、图3 及图4,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包括载板110以及位于载板110上的显示介质层120。 环形显示器100中显示介质层120所在的区域皆可显示画面。本实施例的载板110具有可 挠性。载板110更可具有透光性。载板110材质例如为塑胶,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实 施例的显示介质层120例如为电子墨水层。如图4所示,电子墨水层包括多个微胶囊126。 每一微胶囊126包含多个带正电的白色粒子以及多个带负电的黑颜色粒子。但本发明不以 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120亦可为其他类型。
[005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更包括位于显示介质层120与载板110 之间的主动元件层170以及共用电极层18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120可先形成在具 有共用电极层180的载板190上,然后再贴附于具有主动元件层170的载板110上。但本 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中,显示介质层120亦可以其他方式(例如喷洒的方式)形成 于载板110上。显示介质层120位于共用电极层180与主动元件层170之间。主动元件层 170包括多个主动元件(例如薄膜电晶体)以及与主动元件电性连接的多个像素电极(未 绘示)。共用电极层180例如为透明导电层。共用电极层180与主动元件层170的像素电 极可共同驱动显示介质层120,进而使环形显示器100中显示介质层120所在的区域皆可显 示画面。
[0058] 请再参照图2、图3及图4,显示介质层120具有相对的两个显示边缘122、124。载 板110具有相对的两个载板边缘112、114。显示边缘122、124分别与载板边缘112、114切 齐。如图2所示,载板110以及显示介质层120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而显示介质层120的 显示边缘122、124互相接合,载板110的载板边缘112、114互相接合。在本实施例中,显示 边缘122、124可互相接触,而载板边缘112、114可互相接触。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载板110与显示介质层120是切齐的,因此当显示介质层120与载板110卷成环形显 示器100时,显示介质层120的两个显示边缘122、122可相接触,进而使环形显示器100可 实现如图3所示的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59] 请再参照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更包括第一保护层130。显 示介质层120位于第一保护层130与载板110之间。第一保护层130、载板110以及显示 介质层120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第一保护层130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132U34 以及分别具有第一保护边缘132U34的第一保护边缘区136、1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 护边缘区136的第一保护边缘132可与显示边缘122切齐。第一保护边缘区138的第一保 护边缘134可超出显示边缘124。意即,第一保护边缘区138可超出显示介质层120。值得 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超出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一保护边缘区138可堆叠于第一保护边缘 区136上且与第一保护边缘区136固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30的材质可采用透 明且具可挠性的材质,例如塑胶,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0] 详言之,如图4所示,环形显示器100更包括位于第一保护层130与显示介质层 120之间的第一粘着层140。第一粘着层140更附着于超出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一保护边 缘区138上。如图2所示,超出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一保护边缘区138可通过第一粘着层 140而与第一保护边缘区136固接。换言之,当环形显示器100卷成封闭环形时,在封闭环 形外部以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保护边缘区138贴合在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保护边缘区 136上。利用此贴合结构可使环形显示器100各膜层维持环形,进而实现如图3所示的无间 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61] 本实施例的环形显不器100更包括第二保护层150。载板110位于显不介质层120 与第二保护层150之间。第二保护层150、载板110以及显示介质层120共同弯曲成封闭 环形。第二保护层150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152U54以及分别具有第二保护边缘 152、154的第二保护边缘区156、158。第二保护边缘区158的第二保护边缘154可与显示 边缘124切齐。第二保护边缘区156的第二保护边缘152超出显示边缘122。意即,第二 保护边缘区156可超出显示介质层120。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超出 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二保护边缘区156可堆叠于第二保护边缘区158上且与第二保护边缘 区158固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150的材质可采用透明且具可挠性的材质,例如塑 胶,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2] 详言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更包括位于第二保护层150与载 板110之间的第二粘着层160。第二粘着层160更附着于超出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二保护 边缘区156上。如图2所示,超出显示介质层120的第二保护边缘区156可通过第二粘着 层160而与第二保护边缘区158固接。换言之,当环形显示器100卷成封闭环形时,在封闭 环形内部以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保护边缘区156贴合在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一保护边缘 层138上。利用此贴合结构亦可使环形显示器100的各膜层维持环形,进而实现如图3所 示的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63] 第二实施例
[0064]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环形显示器 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图5的环形显示器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特别是,图7的 叠构可顺着弯曲方向D弯曲成图5的环形显示器100A。需说明的是,为清楚表达起见,图5 及图6省略了图7的主动元件层170、共用电极层180以及载板190的绘示。请参照图5、 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类似,因此相同 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两者的差别在于:在环形显示器100A中第一保护层130以及第 二保护层150是与显示介质层120切齐,且环形显示器100A是利用固定件192维持封闭环 形。以下就两者相异处做说明,两者相同处依各标号参照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标号的说明,于 此便不再重述。
[0065] 请参照图5、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包括载板110以及位于载板 110上的显示介质层120。显示介质层120具有相对的两个显示边缘122、124。载板110具 有相对的两个载板边缘112、114。显示边缘122U24分别与载板边缘112U14切齐。本实 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更包括第一保护层130以及第二保护层150。显示介质层120位于 第一保护层130与载板110之间。载板110位于显不介质层120与第二保护层150之间。 第一保护层130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132、134。第一保护边缘132、134分别与显 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122、124切齐。第二保护层150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 152、154。第二保护边缘152、154分别与显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切齐122、124。
[0066] 第一保护层130、第二保护层150、载板110以及显示介质层120共同弯曲成封闭 环形。显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122、124互相接合。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边缘122、124可 互相接触。载板110的载板边缘112U14互相接合。在本实施例中,载板边缘112U14可 互相接触。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保护边缘132U34互相接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 边缘132、134可互相接触。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保护边缘152、154互相接合。在本实施 例中,第二保护边缘152U54可互相接触。
[0067] 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是利用固定件192固定显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 122、124、载板110的载板边缘112、114、第一保护边缘132、134、第二保护边缘152、154,进 而维持封闭环形。详言之,第一保护层130具有相对的第一外表面130a以及第一内表面 130b。第一内表面130b位于显不介质层120与第一外表面130a之间。固定件192包括第 一粘贴片192a。第一粘贴片192a粘贴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外表面130a中具有第一保护 边缘132U34的区域136、138。第一粘贴片192a可为透明的。换言之,当环形显示器100A 卷成封闭环形时,在封闭环形外部以第一粘贴片192a粘贴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外表面 130a中具有第一保护边缘132、134的区域136、138。利用第一粘贴片192a可使环形显示 器100A的各膜层维持弯曲状态,进而实现如图6所示的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68] 在本实施中,第二保护层150具有相对的第二外表面150a以及第二内表面150b。 第二内表面150b位于载板110与第二外表面150a之间。固定件192更包括第二粘贴片 192b。第二粘贴片192b粘贴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外表面150a中具有第二保护边缘152、 154的区域156、158。第二粘贴片192b可为透明的。换言之,当环形显示器100A卷成封闭 环形时,在封闭环形内部以第二粘贴片192b粘贴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外表面150a中具 有第二保护边缘152、154的区域156、158。利用第二粘贴片192b亦可使环形显示器100A 的各膜层维持弯曲状态,进而实现如图6所示的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69] 第三实施例
[0070]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环形显示器 的侧视示意图。图10示出欲利用固定件使各膜层固定为封闭环形的情形。图8的环形显 示器100B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与图7相同。环形显示器100B未弯曲成环形时的 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请参照图7、图8及图9,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B与第二实施 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类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两者的差别在于:环形显 示器100B所使用的固定件192的形式与环形显示器100A所使用的固定件192的形式不 同。以下就两者相异处做说明,两者相同处依各标号参照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标号的说明,于 此便不再重述。
[0071] 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B所使用的固定件192为挟持件。此挟持件挟持显示 介质层120中具有显示边缘122U24的区域、载板110中具有载板边缘112U14的区域、第 一保护层130中具有第一保护边缘132、134的区域以及第二保护层150中具有第二保护边 缘152U54的区域。详言之,如图10所示,挟持件包括两扣合件192c、192d。扣合件192c、 192d可分别由上下方夹住载板110、显示介质层120、第一保护层130以及第二保护层150 所构成的叠构。扣合件192c、192d可互相扣合,进而挟持住载板110、显示介质层120、第一 保护层130以及第二保护层150。挟持件可使环形显示器100B的各膜层维持弯曲状态,进 而实现如图9所示的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72] 第四实施例
[0073]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的仰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环形显 示器的侧视示意图。图11的环形显示器100C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与图7相同。 环形显示器100C未弯曲成环形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请参照图7、图11及图12,本 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C与第二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A类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 的标号表示。两者的差别在于:环形显示器100C所使用的固定件192的形式与环形显示器 100A所使用的固定件192的形式不同。以下就两者相异处做说明,两者相同处依各标号参 照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标号的说明,于此便不再重述。
[0074] 本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100C所使用的固定件192为第三粘着层192e。如图11所 示,第三粘着层192e位于显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122U24之间、载板110的载板边缘 112、114之间、第一保护层130的第一保护边缘132、134之间以及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保 护边缘152、154之间。显示介质层120的显示边缘122、124通过第三粘着层192e而互相 接合。载板110的载板边缘112U14通过第三粘着层192e而互相接合。第一保护层130 的第一保护边缘132、134通过第三粘着层192e而互相接合。第二保护层150的第二保护 边缘152、154通过第三粘着层192e而互相接合。换言之,当环形显示器100C卷成封闭环 形时,第三粘着层192e可使环形显示器100C的各膜层维持弯曲状态,进而使载板110、显示 介质层120、第一保护层130、第二保护层150共同弯曲成环形,进而实现如图12所示的近 乎无间隙的环状显示区效果。
[0075]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形显示器中,承载显示介质层的载板与显示介质 层是切齐的,因此当显示介质层与载板卷成环形显示器时,显示介质层的两个显示边缘可 相接触或十分靠近地接合在一起,进而使环形显示器可实现无间隙或近乎无间隙的环状显 示区效果。
[007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 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板;以及 显示介质层,位于该载板上,其中该显示介质层具有相对的两个显示边缘,该载板具有 相对的两个载板边缘,上述显示边缘分别与上述载板边缘切齐,该载板以及该显示介质层 共同弯曲成封闭环形,该显示介质层的上述显示边缘互相接合,而该载板的上述载板边缘 互相接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保护层,该显示介质层位 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载板之间,而该第一保护层、该载板以及该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该 封闭环形,其中该第一保护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以及分别具有上述第一保护边 缘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区,上述第一保护边缘区之一超出该显示介质层,而超出该显示介 质层的该第一保护边缘区堆叠于上述第一保护边缘区的另一上且与该另一第一保护边缘 区固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粘着层,位于该第一保护 层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而超出该显示介质层的该第一保护边缘区通过该第一粘着层而与 该另一第一保护边缘区固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另一第一保护边缘区的该第一 保护边缘与上述显示边缘之一切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二保护层,该载板位于该显 示介质层与该第二保护层之间,而该第二保护层、该载板以及该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该 封闭环形,其中该第二保护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以及分别具有上述第二保护边 缘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区,上述第二保护边缘区之一超出该显示介质层,而超出该显示介 质层的该第二保护边缘区堆叠于上述第二保护边缘区的另一上且与该另一第二保护边缘 区固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二粘着层,位于该第二保护 层与该载板之间,而超出该显示介质层的该第二保护边缘区通过该第二粘着层而与该另一 第二保护边缘区固接。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另一第二保护边缘区的该第二 保护边缘与上述显示边缘之一切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 该显不介质层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载板之间,该载板位于该显不介质层与该第二保护层 之间,而该第一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该载板以及该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该封闭环形, 该显示介质层的上述显示边缘为第一显示边缘以及第二显示边缘,该第一保护层具有相对 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以及分别具有上述第一保护边缘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区,上述第一保 护边缘之一与该第一显示边缘切齐,具有上述第一保护边缘的另一的该第一保护边缘区超 出该显示介质层的该第二显示边缘,该第二保护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以及分别 具有上述第二保护边缘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区,上述第二保护边缘之一与该显示介质层的 该第二显示边缘切齐,而具有上述第二保护边缘的另一的该第二保护边缘区超出该显示介 质层的该第一显示边缘。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固定件,固定该显示介质层的 上述显示边缘且固定该载板的上述载板边缘。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 层,其中该显不介质层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载板之间,该载板位于该显不介质层与该第 二保护层之间,该第一保护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保护边缘,上述第一保护边缘分别与上 述显示边缘切齐,该第二保护层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保护边缘,上述第二保护边缘分别与 上述显示边缘切齐,该第一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该载板以及该显示介质层共同弯曲成该 封闭环形,该第一保护层的上述第一保护边缘互相接合,而该第二保护层的上述第二保护 边缘互相接合。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为第三粘着层,位于 该显示介质层的上述显示边缘之间、该载板的上述载板边缘之间、该第一保护层的上述第 一保护边缘之间以及该第二保护层的上述第二保护边缘之间,该显示介质层的上述显示边 缘通过该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该载板的上述载板边缘通过该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 该第一保护层的上述第一保护边缘通过该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且该第二保护层的上述 第二保护边缘通过该第三粘着层而互相接合。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介质层的上述显示边缘 互相接触,该载板的上述载板边缘互相接触,该第一保护层的上述第一保护边缘互相接触, 该第二保护层的上述第二保护边缘互相接触,而该固定件固定该第一保护层的上述第一保 护边缘且固定该第二保护层的上述第二保护边缘。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保护层具有相对的第一 外表面以及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内表面位于该显不介质层与该第一外表面之间,该固定件 包括第一粘贴片,该第一粘贴片粘贴该第一保护层的该第一外表面中具有上述第一保护边 缘的区域。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保护层具有相对的第二 外表面以及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位于该载板与该第二外表面之间,该固定件更包括 第二粘贴片,该第二粘贴片粘贴该第二保护层的该第二外表面中具有上述第二保护边缘的 区域。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粘贴片以及该第二粘贴 片为透明的。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为挟持件,该挟持件 挟持该显示介质层中具有上述显示边缘的区域、该载板中具有上述载板边缘的区域、该第 一保护层中具有上述第一保护边缘的区域以及该第二保护层中具有上述第二保护边缘的 区域。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挟持件为透明的。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位于该显示介质层与该载 板之间的主动元件层以及共用电极层,其中该显示介质层位于该共用电极层与该主动元件 层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介质层为电子墨水层。
【文档编号】G09F9/00GK104143291SQ201410057129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6日
【发明者】许随释 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