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255063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属于防伪【技术领域】。所述防伪标签结构包括不干胶纸、坐标纸、植物叶片标本、条形码、编码涂层和通孔。该防伪标签通过设定不同坐标纸的形状、大小、颜色进行标签基本防伪,通过对植物叶片进行标本化处理进一步提升防伪能力,同时物品的全部图像文字信息保存至条形码中,用户只需“扫一扫”即可获取物品的全部信息。此外,该结果还通过不同形状大小的通孔信息进行标签防伪的进一步处理。整个防伪标签装置保证了用户可实时在线查看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并进行细致的甄别处理,最后提出了一种与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装置相匹配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防伪标签信息甄别。
【专利说明】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装置,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防伪标签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防伪标签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防伪标签的意义是品牌性用户保护自己品牌的方案和有效手段,但是选择防伪技术也是我们目前一大难题,一般用户在选择防伪技术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因为首先我们对防伪技术没有深入的了解,只知道他是不可复制、产品的身份证,也并不是说每件产品都必须选择高端防伪技术都能解决的。
[0003]目前的主要产品防伪标签包括以下几种:
[0004]1.全息防伪标签,又名激光防伪标签,或镭射防伪标签。
[0005]2.印刷防伪标签、印刷防伪证件与票据。
[0006]3.双卡防伪标签,分莫尔条纹双卡、核径迹双卡、偏振光学双卡、随机加密隐藏图文双卡等四种双卡防伪标签。
[0007]4.图形输出激光防伪标签,利用激光束在标的物表面形成图文的防伪标记。
[0008]5.核微孔防伪标签即核径迹防伪。对由重离子发生器或核反应堆(国家控制设备)成像法辐照有机薄膜,形成电离损伤。用强碱或酸对已形成的径迹蚀刻,使其成为微孔。由微孔构成图文。其防伪特征是:在可见光下,由于微孔衍射与散射作用,人眼观察到的视觉效果为白色图文。若滴水其上,水渗入微孔,图文消失。若用有色液体涂抹,有色液体渗入微孔,擦去表面有色液体,呈现有色图文。此外,现有的防伪标签主要利用比较先进的设备、工艺或材料来生产,例如激光防伪标,易碎纸防伪标,印刷油墨变色(温变,折光变化等)防伪标,上述防伪标的缺点是人为的制造工艺一旦掌握其工艺即可批量仿制生产,使的防伪标签失去应有的防伪功能。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正是其核心部件,采用部分非人为制造的特性,从而使得实物防伪标无论采用何种工艺,材料及设备都无法仿制,更不可能批量仿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工艺简单、防伪性强的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并成为了一种新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0010](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及识别方法。所述防伪标签结构包括不干胶纸、坐标纸、植物叶片标本、条形码、编码涂层和通孔。整个防伪标签装置保证了用户可实时在线查看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并进行细致的甄别处理,最后提出了一种与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装置相匹配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防伪标签信息甄别。
[0012](二)技术方案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包括不干胶纸101,LOGO标签102,坐标底纸103,条形码104,编码涂层105和通孔106。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位于防伪标签的最底层,作为整个防伪标签的基底。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不干胶纸101包括涂层、面纸、粘胶和底纸;所述涂层用于电晕处理或者印刷处理;所述面纸背部涂有胶粘剂;所述粘胶可以采用永久粘贴型、可移除粘贴型或再粘贴型;所述底纸表面涂布有硅油层,对胶粘剂有阻隔的作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面纸可以采用铜版纸、PET或PVC材料;所述底纸可以采用普通底纸或格拉辛底纸。
[0017]优选的,所述的LOGO标签102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用于显示公司名称。
[0018]优选的,所述的坐标底纸103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并且所述的坐标底纸103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中间夹杂了植物叶片。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坐标底纸103采用大网格形状的坐标底纸,所述坐标底纸103与不干胶纸101中间还包括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坐标底纸103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坐标地址,包括大网格形状、多条纹形状或文字形状。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叶片可以采用树叶叶片、病态树叶叶片、残缺树叶叶片、花草叶片、病态花草叶片、残缺花草叶片。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采用的标本化处理技术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0023]步骤S301:选取合适植物叶片,优先采集叶片完整、无残缺植物叶片;
[0024]步骤S302: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标本放在吸水纸上,加以整理,使其枝叶舒展,保持自然状态;
[0025]步骤S303:压平、干燥植物叶片;
[0026]步骤S304:装贴处理。
[0027]优选的,所述的条形码104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用于存储防伪标签的图像文字信息。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条形码104可以采用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彩色条形码,条形码104包含了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包括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和日期。
[0029]优选的,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之间印刷编码信息,用于向远程服务器查询防伪标签信息;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之间包含产品标识的编码,所述编码根据公司对不同产品的分类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用户在刮开所述编码涂层105之后能够明显获得物品的编码,并通过指定的网址或数据库进行对物品进行真伪查询。
[0031]进一步的,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也可以不添加涂层,防伪标签的编码直接裸露在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面。
[0032]优选的,所述的通孔106穿透过所述的不干胶纸101,用于增加防伪标签的防伪信息。
[0033]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106采用多边形形状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模具穿透所述的不干胶纸101,进一步提升标签的防伪信息。
[00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防伪标签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Slll:获取防伪标签;
[0036]步骤SI 12:条形码扫描枪扫描;
[0037]步骤SI 13:图电信息识别;
[0038]步骤S114:计算机获取编码彳目息;
[0039]步骤S115:远程服务器甄别防伪标签。
[004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lll中,用户根据物品信息,刮开防伪涂层,获取防伪编号。
[004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2中,采用条形码扫描枪扫描防伪标签中的条形码信息,具体包括一维码、二维码或彩色条形码。
[004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3中,条形码扫描枪扫描后显示物品的图像文字信息,具体包括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
[004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4中,条形码扫描枪扫描物品的条形码之后,将所述物品的全部信息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获取防伪标签的编码信息,并登录指定网址获取所述步骤S115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物品真伪信息甄别。
[004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5中,同时结合通孔信息、条形码信息、坐标纸信息进行多角度防伪信息甄别。
[0045](三)有益效果
[0046]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装置及识别方法,能够产生积极的有益效果,整个防伪标签装置保证了用户可实时在线查看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并进行细致的甄别处理,最后提出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防伪标签信息甄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7]图1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0048]图2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49]图3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植物叶片标本化处理方法流程图;
[0050]图4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二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51]图5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一;
[0052]图6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二 ;
[0053]图7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三;
[0054]图8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四;
[0055]图9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四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56]图10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五的防伪标签装置;
[0057]图11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五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59]图1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0060]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包括不干胶纸101,LOGO标签102,坐标底纸103,条形码104,编码涂层105和通孔106。所述不干胶纸101包括涂层、面纸、粘胶和底纸,所述涂层用于电晕处理或者印刷处理,即通常的打印处理;所述面纸可以采用铜版纸、PET或PVC等材料,并且面纸背部涂有胶粘剂;所述粘胶可以采用永久粘贴型、可移除粘贴型或再粘贴型;所述底纸可以采用普通底纸或格拉辛底纸,表面涂布有硅油层,对胶粘剂有阻隔的作用。
[0061]所述不干胶纸101上面具有LOGO标签102,所述LOGO标签102可以将公司的logo或公司的通识标识覆盖到不干胶纸101上面,起到装饰、识别的作用。
[0062]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坐标底纸103采用大网格形状的坐标底纸,所述坐标底纸103与不干胶纸101中间还包括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将在图2中进行具体介绍。
[0063]所述条形码104可以采用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和彩色条形码,条形码涂层104包含了本发明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例如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码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条码技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二维码,并且根据防伪标签全部信息所占空间的大小,所述二维码可以采用高等级编码方式的矩阵式二维码,用户在获得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之后只需用二维码“扫一扫”,即可获得该物品的全部图文电文信息,包括上文提到的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更进一步的,根据商品的需求,还可以采用彩色条形码,能够利用较低的分辨率来提供较高的数据容量。
[0064]所述编码涂层105与所述不干胶纸101之间包含产品标识的编码,该编码根据公司对不同产品的分类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用户在刮开所述编码涂层105之后能够明显获得该物品的编码,并通过指定的网址或数据库进行对该物品真伪查询。更进一步的,所述涂层能够起到防护、绝缘和装饰的目的。此外,根据涂料的种类可以分为不同涂层,如底漆的涂层称为底漆层,面漆的涂层称为面漆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的涂料涂层相对较薄,约在20?50微米。
[0065]所述通孔106优先采用的是七边形形状的通孔,该通孔一般通过模具穿透所述的不干胶纸101,形成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七边形形状的通孔106,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标签的防伪能力。标签制定者可根据防伪标签不同的类别和需求,采用不同形状的通孔。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形状还可以采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平行多边形或其他特殊形状的多边形。此外,标签制定者为了保持整个标签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不采用通孔的形式,即省略掉所述通孔106,即采用所述的101?105进行防伪标签制作。
[0066]图2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67]如图2所示,所述坐标底纸103与所述不干胶纸101中间还包括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201,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叶片201还可以位于所述坐标底纸103的上面,所述坐标底纸103位于所述不干胶纸101上边。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叶片201还可以部分的叶片位于所述坐标底纸103的上边。所述的植物叶片201可以采用不同形状的植物叶片,例如多菱形的楓树叶、圆形的桦树叶以及椭圆的胡枝子叶等,根据防伪标签制定者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植物叶片进行标本化处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植物叶片的标本化处理方案采用植物叶片蜡叶标本化处理方法,具体方法将在图3中进行详细介绍,基本方案包括植物叶片采集、整理、压平干燥和装贴处理。考虑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防伪标签制定者将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图像电文信息预先录入到数据库系统中,然后将该信息编码压缩到条形码内,这样用户根据此防伪标签的条形码扫描出该标签的参考植物叶片样本,并与获得的标签实物进行比对,同时还可以根据图1中的编码涂层105进行网上核对,并参考图1中的通孔106,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标签防伪识别。
[0068]图3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植物叶片标本化处理方法流程图。
[0069]如图3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植物叶片标本化处理采用植物叶片蜡叶标本处理方法,所需的仪器和用品如下:1、采集标本的用具:剪刀;2、整理、压平、干燥的用具:吸水纸、绳子;3、硬纸板、胶水。方法如下所示:
[0070]步骤S301:选取合适植物叶片,优先采集叶片完整、无残缺植物叶片;植物叶片的采集要先考虑其形状的变化,如多菱形的楓树叶、圆形的桦树叶、长形的揪树叶及椭圆的胡枝子叶等,以保证图案结构的多样化,这样更容易制作不同的防伪标签植物叶片样品?’另夕卜,植物叶片的采集还要考虑颜色的多样性,不同颜色的植物叶片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同时给用户的视觉感受不同,根据不同的物品采用适宜的颜色,能够达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O
[0071]步骤S302: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标本放在吸水纸上,加以整理,使其枝叶舒展,保持自然状态;在不破坏植物叶片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植物叶片的原始形状;利用吸水纸吸收植物叶片的水分,降低植物叶片的活力,保持植物叶片的通透性;此外,还可以利用8%的氢氧化钾溶液与5%的氨水溶液混合起来,浸泡所采集的植物叶片,去除掉植物叶片的叶肉,并加以处理。
[0072]步骤S303:压平、干燥植物叶片,这一步是关键环节,在标本夹上每层铺放几层吸水纸,放一份标本,然后将标本用标本夹固定,用绳子捆紧,放置通风处,为了加速标本干燥,每天应及时换纸,使其彻底干燥。
[0073]步骤S304:装贴处理,标本位置适当,夹在坐标纸与不干胶纸中间,将植物蜡叶固定在不干胶纸纸上的方法很多,可用小纸条、胶带、细线或粘贴,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粘贴的方式,装订时保证植物叶片标本的任何部分不能外露,直接用胶水粘贴。
[0074]经过以上步骤S301?S304,实现植物叶片标本化处理,采用植物叶片蜡叶标本处理方法能够长时间保持植物叶片的原始形状,并且在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上方放置坐标纸进行覆盖,进一步延长标本的防伪时间,实现标签防伪的目的。
[0075]图4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二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76]如图4所示,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401采用落叶树的树叶形状,所述的落叶树与图2中的植物叶片在形状上具有明显的区别,防伪标签制定者可根据不同物品的需要,采用不同形状的植物叶片,此外,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植物叶片进行着色处理,或者人为的去掉植物叶片的某些特征,或者采用病态的植物叶片作为标签的标本,然后将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图像电文信息预先录入到数据库系统中,然后将该信息编码压缩到条形码内,这样用户根据此防伪标签的条形码扫描出该标签的参考植物叶片样本,并与获得的标签实物进行比对,同时还可以根据图1中的编码涂层105进行网上核对,并参考图1中的通孔106,再次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标签防伪识别。
[0077]图5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一。
[0078]如图5所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与图1中所述的坐标纸103一一对应,坐标纸的多条切割线可以采用两组依次排列的直线,两组直线可以互相垂直,围城矩形或正方形,进一步的,矩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可以依据两组直线的间距进行调整,可以调整成等距的,可以调整成不等距的,或者调整成部分等距、部分不等距的,图5中中间部分的区域,两组直线围城的方框为正方形,四边的边缘位置互不相同。作为可选实施例的防伪坐标纸,图6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二。图6中坐标纸的多条切割线采用了两两互相平行的直线,相邻直线间的间距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采用的直线间距是相等的,整个坐标纸的形状是正方形,故直线之间的长度在正方形对角线的上下方被截取了一部分,越靠近左上角或右下角,被截取的长度越长。图6中正方形坐标纸内的直线都是向右弯曲平行,与图6中多条切割线方向相反,图7反映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三,坐标纸外围采用的是正方形形状,但坐标纸内侧的两组直线与图6中方向截然相反,两组直线向右倾斜,并且相邻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相邻直线之间的间距可以不相等,根据防伪标签制定者的需求而选择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防伪坐标纸。图8中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三的防伪标签坐标纸示意图之四,图8融合了图6和图7两组直线的排布特点,即方向相同的同一组直线间距相等,两组直线排布方向互相垂直,形成了密密的网格,作为防伪标签的坐标纸。
[0079]图9显示了本发明可选实施例四的防伪标签结构局部示意图。
[0080]如图9所示,图9中的二维码904与图1中所述的条形码104对应,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二维码采用QR编码方式,记载了所述物品的全部信息,例如该物品的生产国是中国,制造厂家是福建省厦门市防伪标签生产商,商品名称是真空保温杯,生产日期是2014年12月12日,产品分类号是001,邮件起止地点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类别是一等品,日期是2014年12月28日,二维码904包含了图1中的通孔形状,图2中被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图像,产品的编号以及上文提到的物品全部信息,用户只需扫一扫即可识别出以上记载的全部图电信息。图9中的编码涂层904与图1中所述的编码涂层105 —一对应,且所述的编码涂层904内部编码为20141228001,用户还可以刮开涂层之后按照物品的编码信息,登录相关网站在线查询物品的真伪信息以及其他附加信息。图9中的通孔906与图1中所述的通孔106—一对应,但与图1中不同的是图9中通孔采用多边形菱形的形状,防伪标签制定者采用该形状的模具在标签的右下角标定出该多边形菱形通孔,进一步提高物品的防伪信息。此外,所述的通孔906面积较小,占用的面积为I平方厘米,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物品防伪标签的大小进行面积调整。
[0081]图10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五的防伪标签装置。
[0082]如图10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五的防伪标签装置包括防伪标签111,条形码扫描枪112,图电识别113,计算机114和远程服务器115。所述防伪标签111包括图1中所述的不干胶纸101,LOGO标签102,坐标底纸103,条形码104,编码涂层105和通孔106。所述条形码扫描枪112能够扫描所述防伪标签111中的条形码104,并且能够解码译码出物品的全部原始信息,并能够进行纠错译码,即使条形码部分残缺,在条码其他可用信息完整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译码出全部原始信息,包括一维码信息、二维码信息和彩色条形码信息。所述图电识别113用于接收所述条形码扫描枪112传送的物品信息,并进行图像文字显示,更进一步的,还能够通过红外、蓝牙、无线方式传输到智能手机终端或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中,实现实时在线显示物品信息。所述计算机114用于接收所述条形码扫描枪112传送的物品信息,尤其是物品的编码信息105,所述计算机114通过登录指定网址获取所述115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物品真伪信息查询,尤其是核对图2中所述的植物叶片标本201,由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进而实现防伪标签的甄别。
[0083]图11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五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
[0084]如图1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85]步骤Slll:获取防伪标签,用户根据物品信息,刮开防伪涂层,获取防伪编号;
[0086]步骤S112:条形码扫描枪扫描,采用条形码扫描枪扫描防伪标签中的条形码信息,具体包括一维码、二维码或彩色条形码;
[0087]步骤S113:图电信息识别,条形码扫描枪扫描后显示物品的图像文字信息,具体包括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
[0088]步骤S114:计算机获取编码信息,条形码扫描枪扫描物品的条形码之后,将该物品的全部信息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获取防伪标签的编码等信息,并登录指定网址获取所述115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物品真伪信息甄别;
[0089]步骤S115:远程服务器甄别防伪标签,尤其是针对本发明提出的植物叶片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同时结合通孔信息、条形码信息、坐标纸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防伪信息甄别。
[009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标签结构、装置及识别方法。所述防伪标签结构包括不干胶纸、坐标纸、植物叶片标本、条形码、编码涂层和通孔。该防伪标签通过设定不同坐标纸的形状、大小、颜色进行标签基本防伪,通过对植物叶片进行标本化处理进一步提升防伪能力,同时物品的全部图像文字信息保存至条形码中,用户只需“扫一扫”即可获取物品的全部信息。整个防伪标签装置保证了用户可实时在线查看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并进行细致的甄别处理,最后提出了一种与本发明提出的防伪标签装置相匹配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防伪标签信息甄别。
[0091]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防伪标签结构,包括不干胶纸(101),LOGO标签(102),坐标底纸(103),条形码(104),编码涂层(105)和通孔(10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位于防伪标签的最底层,作为整个防伪标签的基底; 所述的LOGO标签(102)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用于显示公司名称; 所述的坐标底纸(103)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并且所述的坐标底纸(103)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中间夹杂了植物叶片; 所述的条形码(104)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用于存储防伪标签的图像文字信息; 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位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层,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之间印刷编码信息,用于向远程服务器查询防伪标签信息,编码信息也可以直接显示在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上面; 所述的通孔(106)穿透过所述的不干胶纸(101),用于增加防伪标签的防伪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包括涂层、面纸、粘胶和底纸;所述涂层用于电晕处理或者印刷处理;所述面纸背部涂有胶粘剂;所述粘胶可以采用永久粘贴型、可移除粘贴型或再粘贴型;所述底纸表面涂布有硅油层,对胶粘剂有阻隔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纸可以采用铜版纸、PET或PVC材料;所述底纸可以采用普通底纸或格拉辛底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标底纸(103)采用大网格形状的坐标底纸,所述坐标底纸(103)与不干胶纸(101)中间还包括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本化处理后的植物叶片采用的标本化处理技术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S301:选取合适植物叶片,优先采集叶片完整、无残缺植物叶片; 步骤S302: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标本放在吸水纸上,加以整理,使其枝叶舒展,保持自然状态; 步骤S303:压平、干燥植物叶片; 步骤S304:装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码(104)可以采用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彩色条形码,条形码(104)包含了防伪标签的全部信息,包括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和日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涂层(105)与所述的不干胶纸(101)之间包含产品标识的编码,所述编码根据公司对不同产品的分类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用户在刮开所述编码涂层(105)之后能够明显获得物品的编码,并通过指定的网址或数据库进行对物品进行真伪查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106)采用多边形形状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模具穿透所述的不干胶纸(101),进一步提升标签的防伪信息。
9.一种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lll:获取防伪标签; 步骤SI 12:条形码扫描枪扫描; 步骤SI 13:图电信息识别; 步骤S114:计算机获取编码彳目息; 步骤S115:远程服务器甄别防伪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伪标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lll中,用户根据物品信息,刮开防伪涂层,获取防伪编号;所述步骤S112中,采用条形码扫描枪扫描防伪标签中的条形码信息,具体包括一维码、二维码或彩色条形码;所述步骤S113中,条形码扫描枪扫描后显示物品的图像文字信息,具体包括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所述步骤S114中,条形码扫描枪扫描物品的条形码之后,将所述物品的全部信息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获取防伪标签的编码信息,并登录指定网址获取所述步骤S115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进行物品真伪信息甄别;所述步骤S115中,同时结合通孔信息、条形码信息、坐标纸信息进行多角度防伪信息甄别。
【文档编号】G09F3/02GK104517522SQ20141084369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0日
【发明者】巫应传, 许明柳 申请人:巫应传, 许明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