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式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45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式箱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式箱体,所述箱体由箱体横梁(1)、箱体竖梁(3)和下横梁(7)构成,所述箱体横梁(1)和箱体竖梁(3)横纵交错相连接,所述下横梁(7)位于所述箱体最底部,与箱体横梁(1)平行;所述箱体上侧具有挂件1(2)和挂件2(9),所述箱体下侧具有底座前固定件(5)、后中固定件(6)和后侧固定件(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薄式箱体,具有厚度超薄、造价低廉、运输方便、安装简易、方便快捷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超薄式箱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超薄式箱体。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拼接市场的逐步成熟,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的进步上,也表现在市场应用的突破上。目前,LCD箱体式液晶为了更好地安装与维护厚度大多在500mm左右,这样不仅对客户占地面积要求过大,而且箱体式四周要有钣金包装以达到密封防尘的效果,这样还要考虑其钣金费用问题及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很薄、占地面积小、简洁轻便并且运输安装方便,节约成本的超薄式箱体。
[0004]一种超薄式箱体,所述箱体由箱体横梁、箱体竖梁和下横梁构成,所述箱体横梁和箱体竖梁横纵交错相连接,所述下横梁位于所述箱体最底部,与箱体横梁平行;所述箱体上侧具有挂件I和挂件2,所述箱体下侧具有底座前固定件、后中固定件和后侧固定件。
[0005]所述箱体还包括支撑梁,支撑梁位于箱体与房顶或后墙之间;箱体采用单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箱体上侧利用支撑梁与房顶或后墙紧固连接,箱体下侧采用前后探出的方式与地面打膨胀螺栓固定。
[0006]所述箱体采用多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液晶屏体与支撑梁中的横梁直接固定挂起,无需支撑梁。
[0007]所述箱体的总厚度为液晶屏体厚度与竖梁厚度的总和,厚度为80mm-120mm,减少了占地与成本,此形式箱体没有钣金固定位置,其重量大大减轻。
[0008]所述液晶屏体下方使用黑色亚格力贴合。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超薄式箱体,具有厚度超薄、造价低廉、运输方便、安装简易、方便快捷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超薄式箱体的立式支架主视图;
[0011]图2为超薄式箱体的立式支架侧视图;
[0012]其中,1-箱体横梁;2-挂件I ;3_箱体竖梁;4_支撑梁;5_底座前固定件;6-后中固定件-J-下横梁;8_后侧固定件;9_挂件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薄式箱体,所述箱体由箱体横梁1、箱体竖梁3和下横梁7构成,所述箱体横梁I和箱体竖梁3横纵交错相连接,所述下横梁7位于所述箱体最底部,与箱体横梁I平行;所述箱体上侧具有挂件I (2)和挂件2 (9),所述箱体下侧具有底座前固定件5、后中固定件6和后侧固定件8。
[0015]所述箱体还包括支撑梁4,支撑梁位于箱体与房顶或后墙之间;箱体采用单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箱体上侧利用支撑梁与房顶或后墙紧固连接,箱体下侧采用前后探出的方式与地面打膨胀螺栓固定。
[0016]所述箱体采用多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液晶屏体与支撑梁中的横梁直接固定挂起,无需支撑梁。
[0017]所述箱体的总厚度为液晶屏体厚度与竖梁厚度的总和,厚度为80mm-120mm,减少了占地与成本,此形式箱体没有钣金固定位置,其重量大大减轻。
[0018]所述液晶屏体下方使用黑色亚格力贴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超薄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箱体横梁(I)、箱体竖梁(3)和下横梁(7)构成,所述箱体横梁(I)和箱体竖梁(3)横纵交错相连接,所述下横梁(7)位于所述箱体最底部,与箱体横梁(I)平行;所述箱体上侧具有挂件I (2)和挂件2 (9),所述箱体下侧具有底座前固定件(5)、后中固定件(6)和后侧固定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支撑梁(4),支撑梁位于箱体与房顶或后墙之间;箱体采用单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箱体上侧利用支撑梁与房顶或后墙紧固连接,箱体下侧采用前后探出的方式与地面打膨胀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多层支架梁方式与液晶屏体拼接相连的方式;液晶屏体与支撑梁中的横梁直接固定挂起,无需支撑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总厚度为液晶屏体厚度与竖梁厚度的总和,厚度为80mm-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薄式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屏体下方使用黑色亚格力贴合。
【文档编号】G09F9/35GK203931403SQ20142032314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李兴 申请人:北京环宇蓝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