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及笔用笔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7270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笔及笔用笔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日本专利申请2014-212002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纳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本发明涉及作为书写工具或化妆用具使用的笔及笔用笔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有各种类型的书写工具或化妆用具等,作为其中之一,公知一种笔,其构成为能够将墨水向对象物等涂布。

这种笔具有: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部;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涂布墨水的笔尖部;将墨水贮存部的墨水向笔尖部引导的墨水引导部。

墨水贮存部具有划定对墨水进行收容的内部空间的周壁部。有各种类型的墨水贮存部,例如,在内部空间填充液态墨水的墨水贮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使墨水吸留在填充于整个内部空间的、具有吸液性的墨水吸留材料中的墨水贮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内部空间的规定区域填充液态的墨水、且使墨水吸留在填充于内部空间中剩余区域中的、具有吸液性的墨水吸留材料中的墨水贮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

关于笔尖部,有对多根毛进行捆束的笔尖、也有将纤维材料成形为棒状的笔尖。笔尖部具有:连接于墨水引导部的基端部;和位于该基端部的相反侧、使其与涂布对象接触的前端部,使来自墨水引导部的墨水通过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附着在基端部到前端部。

墨水引导部通常被称作引导芯或中转芯,成形为棒状。墨水引导部具有:连接于墨水贮存部的一端;和位于该一端的相反侧、且连接于笔尖部的另一端,墨水引导部在外表面或内部的至少某一方具有使一端和另一端连通的连通部。连通部为连续气孔、连续微孔、细小槽等,由此,墨水引导部通过连通部的毛细管力将墨水贮存部的墨水引导至笔尖部。

这种笔,若使笔尖部的前端部与墨水的涂布对象接触,则笔尖部的墨水会转移到涂布对象,该笔尖部的墨水被消耗。这样,通过笔尖部的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墨水引导部中的墨水被供给到笔尖部。与之相伴地,通过墨水引导部的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墨水贮存部中的墨水被供给到墨水引导部。

由此,这种笔对墨水的涂布对象能够连续地涂布墨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0-7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42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35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若这种笔持续处于未使用状态,则笔尖部会变干燥,可能导致无法顺畅地开始使用。

具体而言,关于这种笔,若附着于笔尖部的墨水被消耗,则墨水贮存部中的墨水会向笔尖部供给,因此,能够将笔尖部维持在保湿状态。

但是,若这种笔持续处于未使用状态,则新的墨水不会向笔尖部供给,已经附着在笔尖部的墨水倾向于直接蒸发或挥发。与之相伴,可能导致笔尖部干燥,墨水的成分或异物凝固在笔尖部。

因此,这种笔的问题在于:会变得无法使用、或在墨水贮存部的墨水供给到笔尖部前(笔尖部被墨水润泽前)无法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笔尖部的干燥、能够顺畅地开始使用的笔及笔用笔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笔,具有:墨水贮存部,对墨水进行贮存;笔尖部,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涂布墨水,且具有基端部及位于该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墨水引导部,将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墨水向所述笔尖部引导;和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笔尖部插穿的贯穿孔,在使所述笔尖部插穿于所述贯穿孔的状态下,使所述笔尖部的前端部露出,同时对至少所述笔尖部的基端部进行保持,所述保持部具有:墨水保持部,能够对来自所述墨水引导部的墨水进行保持、且形成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和第一开放部,在划定所述贯穿孔的内周面上开口、且与所述墨水保持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笔的一个方式,优选地,所述墨水保持部形成为狭缝状。

作为本发明的笔的其他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开放部形成为狭缝状。

作为本发明的笔的另外其他的方式,优选地,所述墨水保持部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开放部与所述多个墨水保持部对应地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

作为本发明的笔的另一个其他的方式,优选地,所述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笔尖部的前端部伸出的前端面、和形成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且相对于所述前端面朝向相反侧的环状面,并且,所述保持部还具有第二开放部,该第二开放部在所述环状面上开口,且与所述墨水保持部连通。

该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二开放部形成为狭缝状。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墨水引导部形成为棒状,并具有连接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一端部、和位于该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该另一端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开放部重叠。

该情况下,还可以为,所述墨水引导部的另一端部具有以自身的轴心为基准分割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割部,所述两个以上的分割部在与自身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开放部重叠。

本发明的笔用笔芯,具有:墨水贮存部,对墨水进行贮存、并被收容在构成笔的外装的笔杆部中;笔尖部,从所述笔杆部露出并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涂布墨水,并且具有基端部及位于该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墨水引导部,将所述墨水贮存部的墨水向所述笔尖部引导;和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笔尖部插穿的贯穿孔,在使所述笔尖部插穿于所述贯穿孔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使所述笔尖部的前端部露出,同时对至少所述笔尖部的基端部进行保持,所述保持部具有:墨水保持部,能够对来自所述墨水引导部的墨水进行保持、且形成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和第一开放部,在划定所述贯穿孔的内周面上开口、且与所述墨水保持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笔用笔芯的一个方式,优选地,所述墨水保持部形成为狭缝状。

作为本发明的笔用笔芯的其他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开放部形成为狭缝状。

作为本发明的笔用笔芯的另外其他的方式,优选地,所述墨水保持部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开放部与所述多个墨水保持部对应地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

作为本发明的笔用笔芯的另一个其他的方式,优选地,所述保持部具有使所述笔尖部的前端部伸出的前端面、和形成在所述贯穿孔的周围且相对于所述前端面朝向相反侧的环状面,并且,所述保持部还具有第二开放部,该第二开放部在所述环状面上开口,且与所述墨水保持部连通。

该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二开放部形成为狭缝状。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墨水引导部形成为棒状,并具有连接于所述墨水贮存部的一端部、和位于该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该另一端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开放部重叠。

该情况下,还可以为,所述墨水引导部的另一端部具有以自身的轴心为基准分割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割部,所述两个以上的分割部在与自身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开放部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剖视图。

图2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剖视图,是从笔主体上拆下笔帽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笔主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i剖视图。

图5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保持部的俯视图。

图6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保持部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ii-ii剖视图。

图8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保持部的侧视图,是从保持部的中心线延伸的方向的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9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保持部的侧视图,是从保持部的中心线延伸的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0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笔的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6的iii-iii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笔(笔主体)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笔的剖视图(笔主体)。

图14是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笔(笔主体)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笔(笔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的笔是作为书写工具或化妆用具使用的笔,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化妆用具(眼线笔)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笔具有:笔主体2和笔帽3,其中笔主体2具有笔尖部51,该笔尖部51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本实施方式中为化妆对象)涂布墨水(本实施方式中为眼线用的墨水),笔帽3用于覆盖笔主体2的笔尖部51。

笔主体2具有:构成外装的外装体4;内装于外装体4的笔用笔芯(以下,仅称作“笔芯”。)5。

外装体4具有:筒状的笔杆部40和尾部41,所述笔杆部40具有一端和位于该一端的相反侧的另一端,所述尾部41封闭笔杆部40的一端。

笔芯5具有: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部50;具有基端部及位于该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涂布墨水的笔尖部51;将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向笔尖部51引导的墨水引导部52;及保持部53,该保持部53具有使笔尖部51插穿的贯穿孔530,在使笔尖部51插穿于贯穿孔530的状态下,该保持部53使该笔尖部51的前端部露出,并至少保持笔尖部51的基端部。

墨水贮存部50具有对收容墨水的内部空间s进行划定的周壁部500。更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墨水贮存部50具有:筒状的周壁部500,其具备一端和位于该一端的相反侧的另一端;和对周壁部500的一端进行封闭的封闭部501。由此,墨水贮存部50具有被周壁部500及封闭部501封闭的内部空间s。

本实施方式中,墨水贮存部50的内部空间s填充有液态的墨水。与之相伴,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笔芯5具有收集器54,该收集器54用于对向笔尖部51供给的墨水的量进行调整。

收集器54为钢笔等直液式的书写工具所采用的所谓翼状调节体。具体而言,收集器54具有:在中心线上具有贯穿孔540a的主轴部540,该贯穿孔540a用于贯穿设置墨水引导部52;在该主轴部540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从主轴部540的外表面延伸出的多个间隔翼541…。收集器54在主轴部540的两端部具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542、543,多个间隔翼541隔在两凸缘部542、543之间的外表面延伸设置。

多个间隔翼541…都分别从主轴部540的大致全周延伸出来,并形成为圆板状。相邻的间隔翼541…的间隔被设定为在相邻的间隔翼541…之间能够发生毛细管力的间隔。

如图4所示,多个间隔翼541…上分别形成有在从主轴部540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544。各间隔翼541…的狭缝544在主轴部540的轴线方向上形成为一列。各间隔翼541…的狭缝544在划定主轴部540的贯穿孔540a的内周面上开放。另外,分别在多个间隔翼541…上,在间隔翼541…的周向上相对于狭缝544错开的位置上设有空气交换用的切缺部545。沿主轴部540的轴线方向观察,该切缺部545的开口面积被设定成比狭缝544大。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的收集器54被设置成通过一侧的凸缘部542对墨水贮存部50(内部空间s)进行封闭。

更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笔芯5具有筒状保持部55,该筒状保持部55与划定墨水贮存部50的内部空间s的周壁部500的另一端连续地形成,其保持收集器54及保持部53位于同列。与之相伴,收集器54在使一侧的凸缘部542位于墨水贮存部50侧的状态下被嵌入筒状保持部55。由此,收集器54的一侧的凸缘部542对填充了墨水的墨水贮存部50的内部空间s进行密封。另外,筒状保持部55包围收集器54的多个间隔翼541…。

笔尖部51由能够通过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保持墨水的毡片或毛束、或能够通过表面张力等使墨水附着于外表面的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笔尖部51由捆束了多根细毛510…的毛束构成。多根细毛510…为树脂纤维,各自的一端被一体地熔敷并由此构成毛束。与之相伴,笔尖部51具有对多根细毛510…的一端进行熔敷、且直径比毛束的外径(前端部)大的熔敷部512。

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引导部52为所谓中转芯,形成为棒状,具有连接于墨水贮存部50的一端部、和位于该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具体而言,墨水引导部52具有吸液性,且成型为长度跨过墨水贮存部50(内部空间s)与笔尖部51的棒状。一般来说,墨水引导部52是将具有优异吸液性的原材料(发泡性树脂或纤维材料)成型为棒状而形成的,使墨水流通的墨水流通路(未图示)在外表面或在内部从一端连续形成至另一端。此外,墨水流通路由细小槽、或微小的连续孔(气孔、cells)构成。

墨水引导部52被配置成,在被插入到收集器54(主轴部540)的贯穿孔540a的状态下,使一端侧的至少一端面暴露于墨水贮存部50的内部空间s,另一端侧对笔尖部51的基端能够供给墨水。

墨水引导部52以使其另一端部的终缘处于墨水的供给位置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引导部52构成为能够向笔尖部51的基端的外周供给墨水。即,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与笔尖部51的基端部的外径相比形成为大径,将墨水从成为终缘的外周向笔尖部51的基端部的外周(实际为外周的外侧)引导。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以与保持部53的后述的第二开放部535重叠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保持部53具有供笔尖部51插穿的贯穿孔530,笔尖部51以使前端侧向外部伸出的方式插穿于该贯穿孔530。

保持部53形成为筒状。保持部53具有使笔尖部51的前端部伸出的前端面(未编号)和环状面531,该环状面531形成在贯穿孔530的周围,且相对于该保持部53的所述前端面朝向相反侧。

更具体地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保持部53具有:位于墨水贮存部50侧的大径筒部53a;和形成为比大径筒部53a小径、且与大径筒部53a连续的小径筒部53b。如图7所示,大径筒部53a的内孔530a与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同心地连续。

大径筒部53a的内孔530a由大径孔部530c和小径孔部530d构成,其中,大径孔部530c被设定为能够插入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小径孔部530d与大径孔部530c连续、能够插入笔尖部51且比大径孔部530c小径。由此,在保持部53(大径筒部53a)内,因大径孔部530c与小径孔部530d的直径不同而形成层差。由此,保持部53在大径孔部530c与小径孔部530d的边界具有环状面531,环状面531形成在贯穿孔530的周围,该环状面531与划定贯穿孔530的内周面532相连且相对于该保持部53的所述前端朝向相反侧。

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与大径筒部53a的内孔530a同心地形成。另外,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构成为,被设定成与大径筒部53a的小径孔部530d为相同直径,且能够供笔尖部51插入。

因此,大径筒部53a的内孔530a及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相互连续,由此,形成插入笔尖部51的贯穿孔530。

划定大径筒部53a的小径孔部530d的内周面532d与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的内周面532b构成连续的面。即,大径筒部53a的小径孔部530d及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构成连续孔536,连续孔536能够插穿笔尖部51的毛束、且由能够束缚笔尖部51的毛束的内周面532划定。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贯穿孔530中,由大径筒部53a的小径孔部530d和小径筒部53b的内孔530b形成的部分构成如上述描述那样的连续孔536。

连续孔536与所保持的笔尖部51的形状相适合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所示,从连续孔536的孔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观察,该连续孔536形成为圆形。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笔尖部51由毛束构成,相应地,如图7所示,连续孔536形成为从大径筒部53a侧趋向该保持部53的前端面侧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孔。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3具有:墨水保持部533,形成在所述贯穿孔530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且能够对来自墨水引导部52的墨水进行保持;第一开放部534,在划定所述贯穿孔530的内周面532上开口、且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墨水保持部533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多个,与多个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第一开放部534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保持部533及第一开放部534分别形成为狭缝状(宽度窄的间隙状)。

另外,保持部53除了上述结构,还具有在环状面531上开口的第二开放部535,该第二开放部535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开放部535形成为狭缝状(宽度窄的间隙状)。

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墨水保持部533设在贯穿孔530中的连续孔536的周围。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在与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孔中心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这里,狭缝状是指形成为能够发挥毛细管力的宽度窄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周围设置多个墨水保持部533。而且,如上所述,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在与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孔中心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由此,多个墨水保持部533以贯穿孔530(连续孔536)为中心配置成放射状。

如图7所示,墨水保持部533在贯穿孔530的中心线方向上形成在保持部53的基端部侧的规定范围内。因此,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使墨水无法向使笔尖部51露出的保持部53的前端面侧流通。即,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在将附着在笔尖部51上的墨水向涂布对象涂布时,以使流入的墨水不会被向笔尖部51的前端侧导入从而不会被供给至笔尖部51的前端的方式能够阻止墨水向前端侧流出。

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开放部534设在贯穿孔530中的连续孔536的周围,并在划定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内周面532上开放。第一开放部534形成为在与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孔中心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这里,狭缝状是指,形成为能够发挥毛细管力的宽度窄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放部534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周围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开放部534…分别与多个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配置。即,多个第一开放部534…分别与对应的墨水保持部533一起形成单个的狭缝。因此,多个第一开放部534…以贯穿孔530(连续孔536)为中心配置成放射状。

第一开放部534在贯穿孔530的中心线方向上形成在保持部53的基端部侧的规定范围内。因此,第一开放部534与墨水保持部533同样地形成为,使墨水不能向使笔尖部51露出的保持部53的前端侧流通。即,第一开放部534形成为,在将附着于笔尖部51的墨水向涂布对象涂布时,以使流入的墨水不会导入笔尖部51的前端侧从而不会向笔尖部51的前端供给的方式能够阻止墨水向保持部53的前端面侧流出。

如图8及图10所示,第二开放部535设在贯穿孔530中的连续孔536的周围,并在形成于大径孔部530c与小径孔部530d的边界的环状面531上开口。第二开放部535形成为沿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径向延伸的狭缝状。这里,狭缝状是指,形成为能够发挥毛细管力的宽度窄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开放部535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周围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开放部535…分别与多个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配置。即,多个第二开放部535…分别与所对应的墨水保持部533及第一开放部534一起形成单个的狭缝。因此,多个第二开放部535…以贯穿孔530(连续孔536)为中心被配置成放射状。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3中,墨水保持部533、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的配置、形态相对应,由此,墨水保持部533、第一开放部534、和第二开放部535形成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内周面532及环状面531这两处开放(开口)的单个的狭缝(间隙)。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的开口朝向不同,但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内周面532与环状面531的连接部位处连续地开口。

而且,与保持部53成为上述结构相应地,如图3所示,笔尖部51以使笔尖部51的基端部(熔敷了多根细毛510…的熔敷部512)位于大径孔部530c内的状态(使成为大径的熔敷部512抵接于环状面531的状态)被插穿于贯穿孔530(连续孔536),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在大径孔部530c内与笔尖部51的基端部紧密接触。

保持部53在使大径筒部53a位于墨水贮存部50侧的状态下被嵌入筒状保持部55。在该状态下,大径筒部53a与收集器54的另一侧的凸缘部543紧密接触,从而阻止由墨水引导部52引导来的墨水向保持部53的外周泄漏。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3的小径筒部53b从筒状保持部55的前端伸出,但筒状保持部55的前端部及保持部53的小径筒部53b的前端部还可以都形成为锥筒状,构成大致连续的锥面。

而且,在上述结构的笔芯5被嵌入外装体4(笔杆部40)的状态下,笔主体2使筒状保持部55的前端部、保持部53的前端部(小径筒部53b)及笔尖部51的前端部向外部露出。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笔主体2(笔芯5)的筒状保持部55的前端部及保持部53的前端部(小径筒部53b)构成使用者的握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为以上的结构,下面说明其作用。

在上述结构的笔1(笔芯5)中,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被墨水引导部52引导。而且,被墨水引导部52引导的墨水在到达该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后,从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向笔尖部51侧供给。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笔尖部51的基端部是熔敷了细毛510…的熔敷部512,因而缺乏透液性,所以墨水引导部52向笔尖部51的外周供给墨水。

更具体地说,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与在环状面531上开放的第二开放部535重叠地配置,因此,从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供给的墨水流入第二开放部535。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开放部535形成为狭缝状,因此,在第二开放部535会产生毛细管力。由此,在第二开放部535会产生墨水的吸入作用,来自墨水引导部52的墨水顺畅地流入第二开放部535。

而且,由于与第二开放部535连通的墨水保持部533也形成为狭缝状,因此,在墨水保持部533上也产生毛细管力。由此,在墨水保持部533上也产生墨水的吸入作用,从第二开放部535流入的墨水会顺畅地流入墨水保持部533。而且,由于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的第一开放部534也形成为狭缝状,因此,在第一开放部534会产生毛细管力。由此,在第一开放部534会产生墨水的吸入作用,墨水保持部533内的墨水会顺畅地流入第一开放部534。其结果为,墨水保持部533、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被墨水充满。

第一开放部534在划定供笔尖部51插穿的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内周面532上开口,因此,到达第一开放部534的墨水被供给到笔尖部51。由此,笔尖部51被墨水润泽,成为能够将墨水向该墨水的涂布对象(化妆对象)涂布的状态。

而且,若笔尖部51的前端部与墨水的涂布对象接触,则该笔尖部51的墨水被消耗。这样,基于由笔尖部51、第一开放部534、墨水保持部533、第二开放部535、墨水引导部52产生的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的连锁反应,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经由上述系统被供给到笔尖部51。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笔1能够向墨水的涂布对象连续地涂布墨水。

而在未使用时,虽然不会从墨水贮存部50向笔尖部51供给墨水,但墨水保持部533通过自身的墨水保持力(本实施方式中为毛细管力)保持有墨水。而且,第一开放部534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且在对插入了笔尖部51的贯穿孔530进行划定的内周面532上开口,因此,成为墨水保持部533内的墨水介由第一开放部534与笔尖部51接触的状态。

由此,笔尖部51被保持在保湿状态,能够抑制其成为干燥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笔1能够顺畅地开始使用。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具有: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部50;具有基端部及位于该基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且用于向墨水的涂布对象涂布墨水的笔尖部51;将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向笔尖部51引导的墨水引导部52;和保持部53,该保持部53具有使笔尖部51插穿的贯穿孔530,在使笔尖部51插穿于贯穿孔530的状态下,该保持部53使该笔尖部51的前端部露出,同时至少保持笔尖部51的基端部,该保持部53具有:墨水保持部533,能够对来自墨水引导部52的墨水进行保持、且形成在所述贯穿孔530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开放部534,在划定所述贯穿孔530的内周面532上开口、且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

根据上述结构的笔1(笔芯5),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介由墨水引导部52向笔尖部51供给,笔尖部51被墨水润泽。

由此,若从保持部53露出的笔尖部51的前端部接触墨水的涂布对象,则附着于笔尖部51的墨水转移到涂布对象,笔尖部51的墨水被消耗。与之相伴,贮存在墨水贮存部50中的墨水介由墨水引导部52供给至笔尖部51。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能够向墨水的涂布对象连续地涂布墨水。

而且,如上所述,若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被供给至墨水引导部52,则该墨水被直接或间接地供给至墨水保持部533,并被墨水保持部533保持。即,由于在墨水保持部533中保持有墨水,因此在笔尖部51的周围形成有墨水的储液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中,保持部53具有第一开放部534,第一开放部534在划定贯穿孔530的内周面532上开口、且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因此,被墨水保持部533保持的墨水成为与贯穿孔530中插穿的笔尖部51接触的状态,从而笔尖部51被付与保湿效果。其结果,能够抑制笔尖部51的干涸,能够顺畅地开始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中,由于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狭缝状,因此,能够使墨水保持部533产生毛细管力,能够可靠地保持流入的墨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中,由于第一开放部534形成为狭缝状,因此,能够使第一开放部534产生毛细管力。由此,能够使第一开放部534具有墨水的吸入力或墨水的保持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中,墨水保持部533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第一开放部534与多个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有多个,因此,在笔尖部51的外周周围的多处形成墨水的蓄液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笔尖部51的保湿效果。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中,由于保持部53具有使笔尖部51的前端部伸出的前端面;和形成在贯穿孔530的周围、且相对于该保持部53的前端面朝向相反侧的环状面531,并且,保持部53还具有在所述环状面531上开口的、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的第二开放部535,因此,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分别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且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的至少某一方流入墨水保持部533。

而且,通过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墨水保持部533成为在两处开放的空间,因此,当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或第二开放部535的某一方流入墨水保持部533时,墨水保持部533内的空气或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或第二开放部535的某另一方被向外部挤出。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笔1(笔芯5),能够使来自墨水引导部52的墨水顺畅地流入墨水保持部533,因此,能够使墨水保持部533保持所需要的充分的墨水。

尤其,第二开放部535形成为狭缝状,因此,能够使第二开放部535产生毛细管力。由此,能够使第二开放部535具有墨水的吸入力或墨水的保持力。

而且,墨水引导部52形成为具有连接于墨水贮存部50的一端部和位于该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的棒状,该另一端部以与第二开放部535重叠的方式形成,因此,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被引导至与保持部53的第二开放部535重叠的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因此,墨水从第二开放部535流入墨水保持部533,墨水保持部533对墨水进行保持。即,墨水保持部533被墨水充满。若从墨水引导部52供给墨水,则维持墨水保持部533被墨水充满的状态,同时墨水保持部533内的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向笔尖部51供给。而且,若墨水转移到墨水的涂布对象,从而笔尖部51的墨水被消耗,则墨水会沿上述的路径向笔尖部51供给。而且,在处于未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墨水保持部533能够对保持了墨水的状态进行维持,因此,笔尖部51被维持在保湿状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于化妆的作为化妆用具的笔1,但不限于此。例如,当然还可以是用于书写的作为书写工具(文具)的笔1。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笔用笔芯5的墨水贮存部50被内装于外装体4(笔杆部40)中、且该笔用笔芯5被固定在外装体4(笔杆部40)中的笔1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笔用笔芯5以能够装拆(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于外装体4(笔杆部40)的笔1。即,笔用笔芯5并不限于固定于外装体4(笔杆部40)的结构,还能够构成为相对于外装体4(笔杆部40)能够装拆。

另外,并不限于在外装体4(笔杆部40)中安装了笔用笔芯5的笔1,还可以为,例如,外装体4(笔杆部40)形成墨水贮存部50,且在该外装体4(笔杆部40)中安装墨水引导部52、保持部53、笔尖部51的笔1。即,还可以使笔用笔芯5的外径及尺寸适于书写并直接作为笔1。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容器状的墨水贮存部50中直接收容有液态的墨水,并设有对从墨水贮存部50向笔尖部51供给的墨水供给量进行调整的收集器54,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还可以不设置收集器54,仅通过墨水引导部52将墨水贮存部50的墨水向笔尖部51供给。

另外,如图13所示,墨水贮存部50可以为,使填充于整个内部空间s的墨水吸留材料56吸留了墨水的部件,或如图14所示,使液态的墨水填充在内部空间s的规定区域,并使填充于内部空间s的剩余区域的具有吸液性的墨水吸留材料57吸留了墨水的部件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3具有第二开放部535,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保持部53的与墨水的流入、保持有关的结构,还可以仅具有墨水保持部533及第一开放部534,并通过第一开放部534进行墨水相对于墨水保持部533的吸入、排出。该情况下,若使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密闭空间,则残留在墨水保持部533内的空气或墨水可能会阻碍墨水通过第一开放部534相对于墨水保持部533吸入、排出,因此,优选设置使墨水保持部533成为开放空间的通气路(使墨水保持部533与外部连通的通气路)。

上述实施方式中,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在与贯穿孔530的轴心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但不限于此。例如,墨水保持部533还可以形成为在贯穿孔530的周向上延伸的狭缝状。该情况下,墨水保持部533还可以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为呈无接头环状的环状槽状,且还可以在划定贯穿孔530的内周面532的一部分上形成为槽状。另外,墨水保持部533不限于形成为狭缝状(槽状),也可以形成为单纯的空洞。另外,墨水保持部533不限于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形成多个,或者形成在贯穿孔530的周围全周。还可以为,例如,墨水保持部533设在贯穿孔530的周围的至少一处。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开放部534与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形成为在与贯穿孔530的轴心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墨水保持部533形成为在贯穿孔530的周向延伸的狭缝状的情况下,第一开放部534可以形成为沿墨水保持部533的狭缝状。该情况下,第一开放部534可以形成为在内周面532的全周连续地开放,也可以形成为在内周面532的一部分开放。另外,第一开放部534不限于与墨水保持部533的形态对应的结构,还可以形成为与墨水保持部533不同的形态。即,只要第一开放部534在与笔尖部51对置的内周面532上开放、且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则能够变更为各种形态。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开放部535与墨水保持部533对应地在环状面531上形成为狭缝状,但不限于此。即,只要第二开放部535在朝向与保持部53的前端相反侧的面(环状面531)上开放、且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则能够变更为各种形态。

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于向第二开放部535供给墨水的、墨水引导部52(引导芯)的另一端部形成为大径,但向第二开放部535供给墨水的情况下,墨水引导部52的形态不限于此。还可以为,例如,如图15所示,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具有以自身的轴心为基准分割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割部,两个以上的分割部形成为,在与自身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二开放部535重叠。这样,能够形成为简单的结构并同时向第二开放部535供给墨水。这样,在墨水引导部52成为在另一端部具有两个以上的分割部的形态的情况下,两个以上的分割部还可以与墨水引导部52中其他的部位一起一体地成形。即,墨水引导部52还可以为整体通过模具一体成形的结构,其中,所述模具具有对应于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割部的最终形态的形状。另外,作为其他的方式,两个以上的分割部还可以通过使棒状材料的端部分裂成两根以上后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即,墨水引导部52还可以构成为,使棒状材料的端部分裂成两根以上,然后对该分裂的部分进行弯曲加工,由此,形成两个以上的分割部。

上述实施方式中,向第二开放部535供给墨水,并使墨水介由墨水保持部533及第一开放部534向笔尖部51供给,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例如,将墨水引导部52形成为棒状,将该墨水引导部52的另一端部插入到笔尖部51内。若这样,墨水引导部52向笔尖部51直接供给墨水。该情况下,若笔尖部51被墨水润泽,则笔尖部51的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流入墨水保持部533,墨水保持部533对流入的墨水进行保持。因此,在笔尖部51的周围形成墨水的蓄液部,即使持续处于未使用状态,通过被墨水保持部533保持的墨水(介由第一开放部534接触的墨水),也能够维持笔尖部51的保湿状态。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若设有第二开放部535,则由于墨水保持部533成为开放空间,因此,在墨水从第一开放部534流入时,墨水保持部533内的空气被从第二开放部535向外部挤出,墨水能够顺畅且可靠地流入墨水保持部533。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在贯穿孔530(连续孔536)的内周面532与环状面531的连接部位连续地开口,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保持部53具有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的情况下,第一开放部534及第二开放部535只要与墨水保持部533连通,还可以不连续地形成。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笔,2…笔主体,3…笔帽,4…外装体,5…笔用笔芯,5…笔用笔芯(笔芯),40…笔杆部,41…尾部,50…墨水贮存部,51…笔尖部,52…墨水引导部,53…保持部,53a…大径筒部,53b…小径筒部,54…收集器,55…筒状保持部,500…周壁部,501…封闭部,510…细毛,512…熔敷部,530…贯穿孔,530a…内孔,530b…内孔,530c…大径孔部,530d…小径孔部,531…环状面,532…内周面,532b…内周面,532d…内周面,533…墨水保持部,534…第一开放部,535…第二开放部,536…连续孔,540…主轴部,540a…贯穿孔,541…间隔翼,542、543…凸缘部,544…狭缝,545…切缺部,s…内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