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138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终端的智能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使用用户终端进行阅读。而使用用户终端进行阅读时,只有屏幕亮度与环境光亮度相近的时候,用户才能清晰舒适地看到用户终端的屏幕上呈现的对象,因此,用户终端通常具有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根据环境光自适应或手动调节屏幕亮度。

但是,屏幕耗电占用了终端硬件耗电的最大比例,屏幕越亮,屏幕功耗越大,屏幕亮度调节功能在环境很“暗”的情况下,若屏幕亮度调到很低会导致用户看不清楚屏幕上呈现的对象,因此不能将屏幕亮度调到很低,在环境很“亮”的情况下更需要将屏幕亮度调更高,导致屏幕呈现对象的功耗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及装置,能够在降低屏幕亮度的前提下仍然能清楚呈现屏幕上的对象,从而降低了屏幕功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

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上突显所述可读对象。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或者

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所述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

可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包括: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所述显示亮度到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所述显示亮度到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包括:

调节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至大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大于所述屏幕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大于所述屏幕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包括: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之间比例等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之间比例。

可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所述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包括:

确定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对应的色彩对比度值;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至所述色彩对比度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包括: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增大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包括: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减小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显示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判断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

调节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上突显所述可读对象。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用于: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或者

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所述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

可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亮度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所述显示亮度到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亮度调节子单元,包括:

背光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至大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对象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大于所述屏幕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对象调节子单元,具体用于: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之间比例等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之间比例。

可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对比度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对应的色彩对比度值;

对比度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至所述色彩对比度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减小时,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

如果环境光亮度值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环境光亮度值增大时,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

如果环境光亮度值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增大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减小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在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从而增大了可读对象与屏幕之间的差异,因此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屏幕背光亮度的前提下仍然能清楚向用户呈现屏幕上需要被用户所见的对象,从而降低了屏幕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显示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显示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屏幕呈现对象的功耗很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屏幕呈现对象的功耗大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即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可读对象与屏幕之间的差异,因此能在降低屏幕背光亮度的前提下仍然能清楚向用户呈现屏幕上的需要被用户所见的对象,从而降低了屏幕功耗。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应用于具有屏幕的屏幕显示调节装置,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pad平板电脑、计算机。

参考图1所示,该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包括:

s101、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s102、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

s103、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的可读对象为文字对象、应用图标、功能键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功能键包括屏幕旋转开启/关闭键、静音开启/关闭键、蓝牙开启/关闭键、联网开启/关闭键、亮度调节条等,本文不进行一一列举。

还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表征屏幕所在环境下可以被看见的程度,可以为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值,也可以选择环境光照度值或者环境光亮度值。

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显示调节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1: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具体的,在屏幕显示调节装置中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基于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线进行处理得到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值、或环境光照度值、环境光亮度值。环境光传感器具体为高集成度的环境光传感器,比如max44009以模拟用户对环境光线的响应机制,但是不限于max44009。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环境光的瞬间变化导致光学显示参数的值发生不必要的变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预设时间间隔,比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或2秒、或3秒等等。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

在s101之后接着执行s102: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设置为如下:

第一种预设条件为: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满足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则s102具体为: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具体来讲,将本次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与上一次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计算,基于比较计算结果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了任意数值量的改变。

第二种预设条件为: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则s102具体为: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

具体的,预设参数上限值的类型与环境光特征参数值的类型相同。即:

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时,预设参数上限值为以光亮度为单位的预设亮度上限值;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强度值时,预设参数上限值为以光强度为单位的预设强度上限值;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照度值时,预设参数上限值为以光照度为单位的预设照度上限值。

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如果检测到环境光亮度值增大,则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如果环境光亮度值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执行s103。这样环境光亮度的小幅度增大就不会触发屏幕亮度发生跳变,因此更符合实际调节需求,避免给用户造成不适。

下面以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照度值进行举例说明,预设参数上限值为预设照度上限值。s102具体为:判断环境光照度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照度上限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于6万勒克斯为阳光直接照射时的环境光照度值,预设照度上限值可以设置为1万~6万勒克斯中的任意一个数值。比如,预设照度上限值设置为1万勒克斯、或者2万勒克斯、或者3万勒克斯、或者4万勒克斯、或者5万勒克斯、或者6万勒克斯。从而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照度值大于预设照度上限值时执行s103。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文不再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强度值或环境光亮度值时执行s102的具体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第三种预设条件为: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满足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则s102具体为判断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

具体的,预设参数下限值的类型与环境光特征参数值的类型相同。即: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时,预设参数下限值为以光亮度为单位的预设亮度下限值;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强度值时,预设参数下限值为以光强度为单位的预设强度下限值;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照度值时,预设参数下限值为以光照度为单位的预设照度下限值。

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如果检测到环境光亮度值减小,则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如果环境光亮度值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执行s103。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这样环境光亮度的小幅度减小就不会触发屏幕亮度发生跳变,因此更符合实际调节需求,避免给用户造成不适。

具体以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照度值进行举例说明。s102具体为:判断环境光照度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照度下限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照度下限值可以设置为与阅读照度值匹配,比如,预设照度下限值可以设置为500勒克斯。

从而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照度值小于预设照度下限值(比如夜间室外)时执行s103。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文不再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强度值或环境光亮度值进行举例说明。

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第四种预设条件可以设置为:环境光亮度值改变至与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则s102包括: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具体的,预设差异量可以为预设差值,则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值大于预设差异量;预设差异量可以为比例值,则判断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差异量对应为屏幕上显示的可读对象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临界点时,环境光亮度值与屏幕背光亮度之间的差异值。

在s102之后接着执行s103: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

s103中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的一种调节流程为:将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即本次获取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与上一次获取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进行计算出环境光特征参数变化量或环境光特征参数变化比例,确定与环境光特征参数变化量匹配的光学显示参数调节量,或确定与光学显示参数变化比例匹配的光学显示参数调节比例,以此光学显示参数调节比例或光学显示参数调节量进行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至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另一种调节流程为:查找到与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匹配的光学显示参数值,将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从当前值逐渐调节至匹配出的光学显示参数值。

具体的,针对s102中的第一种预设条件,在s103中建立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与光学显示参数之间的正向映射函数。正向映射函数为以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自变量、光学显示参数为因变量的映射函数。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大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具体的,光学显示参数通过正向映射函数跟随环境光特征参数值的增大而逐渐调大,跟随环境光特征参数值的减小而逐渐调小,以确保不同环境光之间无缝过渡,减少了对用户眼睛的突变刺激。

针对s102中的第二种预设条件,在s103中,一实施方式为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大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从而在一般环境下不会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避免了光学显示参数发生不必要的变化而造成用户的不适,有利于用户阅读。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大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从而避免光束扫过造成的瞬间环境光改变而引起光学显示参数改变,因此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针对s102中的第三种预设条件,在s103中,一种实施方式为: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小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从而在一般环境下不会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避免了对用户的常规阅读造成影响。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如果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小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从而避免瞬间遮挡造成而引起光学显示参数的值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第二种预设条件和第三种预设条件的实施例可以结合使用。

针对s102中的第四种预设条件,在s103中,如果环境光亮度值改变至与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则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小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

具体的,调节的光学显示参数可以为如下一种或多种组合:显示亮度、可读对象与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对应的,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则s103中,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到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在本实施方式下:调节屏幕的背光亮度至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大于屏幕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从而确保屏幕上所显示的可读对象用户可见。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与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之间比例等于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之间比例,以避免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过大或过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下,可以通过调节可读对象的色彩亮度实现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比如,通过在同色相下调节色彩亮度以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或者通过在不同色相下调节色彩亮度以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还可以通过调节可读对象所在区域的背光亮度实现调节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

第二种实施方式:光学显示参数包括可读对象与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则s103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与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对应的色彩对比度值,调节可读对象与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至确定出的色彩对比度值。

具体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与色彩对比度值之间正向映射,具体的,可读对象与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的可调区间可以设置为50%~100%,则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0对应色彩对比度为50%,随着环境光特征参数值的增大,色彩对比度从50%开始增大,直至增大到100%。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三种不同光学显示参数的实施方式可以只调节一种或结合任意两种或三种实施,以多维度的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达到在屏幕的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显示调节装置,参考图2所示,包括如下结构: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有可读对象,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判断单元202,与所述获取单元201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

调节单元203,与所述判断单元202连接,用于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改变,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上突显所述可读对象。

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202,用于: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发生任意数值量的改变,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大于预设参数上限值,或者

判断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是否改变至小于预设参数下限值,或者

如果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改变至与所述屏幕的当前屏幕背光亮度之间差异大于预设差异量。

优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调节单元203包括:

亮度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所述显示亮度到大于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优选的,所述亮度调节子单元,包括:

背光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至大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

对象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大于所述屏幕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

优选的,所述对象调节子单元,具体用于:

调节所述可读对象的显示亮度至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之间比例等于所述调节后的屏幕背光亮度值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亮度值之间比例。

优选的,所述光学显示参数包括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对比度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对应的色彩对比度值;

对比度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读对象与所述可读对象所在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至所述色彩对比度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增大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增大至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

可选的,针对环境光特征参数值为环境光亮度值,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减小时,判断所述环境光亮度值是否减小至小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屏幕显示调节装置,为实施本发明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实施例所采用的屏幕显示调节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实施所介绍,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屏幕显示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屏幕显示调节方法实施例所采用的屏幕显示调节装置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获取屏幕所在环境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在环境光特征参数值发生满足预设条件的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环境光特征参数值调节可读对象的光学显示参数,以在显示区域上突显可读对象。从而增大了可读对象与屏幕之间的差异,因此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屏幕背光亮度的前提下仍然能清楚向用户呈现屏幕上需要被用户所见的对象,从而降低了屏幕功耗。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