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150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课堂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



背景技术:

政治课堂的教育常规的方式是采用书本知识与说教结合,内容枯燥单调,学生的接受效果和学习效果较差,特别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的情绪,使教学效果下降。基于现状,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结合机械结构原理,使政治课堂与技术装置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使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的同时,更容易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包括底座、掉落机构、导引槽和上盖,所述底座的中心设有圆形凸起,所述上盖扣接在底座上,并将所述环形凸起容置于其中,所述掉落机构环绕所述环形凸起布置,所述导引槽对应设置在所述掉落机构的下方,使所述掉落机构中掉落的球体落入所述导引槽中。

所述掉落机构包括环形导板、置于环形导板上的环形齿条和若干个环绕所述圆形凸起布置呈环形的滑动板组件,其中每个滑动板组件包括齿轮、凸轮、滑动块、两个第一滑动板和两个第二滑动板,其中所述齿轮啮合在所述环形齿条上,齿轮与凸轮同轴连接,所述滑动块安装在所述凸轮的限位滑槽上,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导引套中,所述导引套固定在上盖的内壁上,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铰接并且将该铰接处的第一铰接轴安装在上盖内壁上的竖直滑槽中,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板铰接并将该铰接处的第二铰接轴安装在上盖内壁上的倾斜滑槽中,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上还设有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端部,所述第三铰接轴安装在上盖内壁上的水平滑槽中。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若干个所述掉落机构的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围绕所述圆形凸起拼接成环形,并且将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空隙填充。

所述导引槽设有多个,在相邻两个所述掉落机构的第二滑动板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导引槽,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引槽均呈L形,导引槽的顶部入口设置在所述掉落结构的第二滑动板之间,导引槽的底部出口设在所述上盖的侧面,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引槽的出口处设有可打开的端盖。

在每个所述水平滑槽中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滑槽的端部连接。

所述圆形凸起的下部通过支撑柱与底座的中心垂直连接。

所述限位滑槽的一个截止端对应位于所述凸轮的小径端,另一个截止端对应位于所述凸轮的大径端。

所述倾斜滑槽的上部向所述竖直滑槽倾斜,并且倾斜滑槽与水平方向所呈的角度为30-45度之间。

所述倾斜滑槽的底部、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均与所述水平滑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所述倾斜滑槽的底部与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在滑动到所述倾斜滑槽和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时,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呈水平布置。

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长度是所述第二滑动板长度的0.2-0.5倍。

所述环形导板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手柄,所述手柄穿过所述上盖内壁突伸到所述上盖的外部,并且对应每个所述手柄在所述上盖内壁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着水平方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通过控制环形导板带动其上的环形齿条运动,通过环形齿条带动齿轮进而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动块而带动第一滑动板在竖直方向运动,进而使第一滑动板的一端向上拱起,由第一滑动板带动第二滑动板的一端也向上倾斜,第二滑动板的另一端向第一滑动板靠近,使相邻两个第二滑动板之间出现掉落空隙,使上盖之中的球体可以从空隙中依次掉落;而在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均处于水平状态时,上盖内部的球体可以围绕圆形凸起的水平面上无序排列,增加了球体掉落的随机性,进而提高了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处于水平位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被驱动倾斜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互动工具,包括底座4、掉落机构2、导引槽3和上盖1,所述底座4的中心设有圆形凸起41,所述上盖1扣接在底座4上,并将所述环形凸起41容置于其中,所述掉落机构2环绕所述环形凸起布置,所述导引槽3对应设置在所述掉落机构2的下方,使所述掉落机构中掉落的球体落入所述导引槽中。

所述掉落机构2包括环形导板21、置于环形导板21上的环形齿条22和若干个环绕所述圆形凸起布置呈环形的滑动板组件,其中每个滑动板组件包括齿轮23、凸轮24、滑动块25、两个第一滑动板26和两个第二滑动板27,其中所述齿轮23啮合在所述环形齿条22上,齿轮23与凸轮24同轴连接,所述滑动块安装在所述凸轮的限位滑槽241上,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导引套29中,所述导引套29固定在上盖的内壁上,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铰接并且将该铰接处的第一铰接轴201安装在上盖内壁上的竖直滑槽211中,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板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板27铰接并将该铰接处的第二铰接轴202安装在上盖内壁上的倾斜滑槽212中,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上还设有第三铰接轴203,所述第三铰接轴203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26的端部,所述第三铰接轴203安装在上盖1内壁上的水平滑槽213中。

当所述第一铰接轴201被驱动至所述竖直滑槽211的顶端时,所述第一滑动板26呈一个大角度倾斜,所述第二滑动板的第二铰接轴位于所述倾斜滑槽212的顶部,第二滑动板呈一个小角度倾斜,这样就使得两个滑动板上的球体自动沿着滑动板滑落至两个第二滑动板27之间的缺口处,进而落入所述导引槽3中。而当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复位时,刚好围绕所述圆形凸起形成环形结构,使其上部的球体可以随机分布,从而增大了球体的随机性。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26、第二滑动板27处于水平状态时,若干个所述掉落机构的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围绕所述圆形凸起拼接成环形,并且将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空隙填充。

所述导引槽3设有多个,在相邻两个所述掉落机构的第二滑动板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导引槽,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引槽均呈L形,导引槽的顶部入口设置在所述掉落结构的第二滑动板之间,导引槽的底部出口设在所述上盖的侧面,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引槽的出口处设有可打开的端盖31。

在每个所述水平滑槽213中设有复位弹簧214,所述复位弹簧2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滑槽的端部连接。复位弹簧可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被驱动到最大升幅,进而回落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板端部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将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拉回至水平位置。

所述圆形凸起的下部通过支撑柱与底座的中心垂直连接。

所述限位滑槽241的一个截止端对应位于所述凸轮的小径端,另一个截止端对应位于所述凸轮的大径端,使所述凸轮在转动至两个截止端时自动限位停止继续转动。

所述倾斜滑槽212的上部向所述竖直滑槽211倾斜,并且倾斜滑槽212与水平方向所呈的角度为30-45度之间。

所述倾斜滑槽的底部、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均与所述水平滑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所述倾斜滑槽的底部与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在滑动到所述倾斜滑槽和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时,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呈水平布置。

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长度是所述第二滑动板长度的0.2-0.5倍。

所述环形导板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手柄28,所述手柄穿过所述上盖内壁突伸到所述上盖的外部,并且对应每个所述手柄在所述上盖内壁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着水平方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通过控制环形导板带动其上的环形齿条运动,通过环形齿条带动齿轮进而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动块而带动第一滑动板在竖直方向运动,进而使第一滑动板的一端向上拱起,由第一滑动板带动第二滑动板的一端也向上倾斜,第二滑动板的另一端向第一滑动板靠近,使相邻两个第二滑动板之间出现掉落空隙,使上盖之中的球体10可以从空隙中依次掉落;而在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均处于水平状态时,上盖内部的球体可以围绕圆形凸起的水平面上无序排列,增加了球体掉落的随机性,进而提高了趣味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