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标准化病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526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训练标准化病人,它包括:高仿真人体模型、控制器、电磁阀、单向阀、微型血液循环泵、储血瓶,其特征在于:高仿真人体模型(1—1)、(1—2)、(1—3)、(1—4)的腹壁分别设有四种不同体征的腹壁静脉,高仿真人体模型(1—1)设有模拟正常老年人腹壁静脉(2),表现为纵行及不迂曲怒张,高仿真人体模型(1—2)设有模拟上腔静脉阻塞的腹壁静脉(3),腹两侧腹壁静脉的扩张或迂曲,高仿真人体模型(1-3)设有模拟下腔静脉阻塞的腹壁静脉(4),表现为腹两侧腹壁静脉的扩张或迂曲,高仿真人体模型(1-4)设有模拟门静脉阻塞的腹壁静脉(5),表现为脐周放射状分布的腹壁静脉曲张,控制器机箱(6)内安放设有模拟血液注入管(7)和溢流管(8)的储血瓶(9),该瓶的近底部处连接微型血液循环泵(10), 泵的输出端( 11)通过导管(12)连接分流五通管(13)、分出四条长导管(DG1—DG4),通向四具不同体征腹壁静脉的高仿真人体模型(1-1—1-4),正常老年人腹壁静脉高仿真人体模型(1-1)的注入导管(DG-1)通过腹腔内的电磁阀(F1),然后经三通管(14-1)分为两路,一路连接五通管(15-1)从脐水平连接血流向上的四条模拟静脉(V1-V4),另一路连接五通管(15-2)从脐水平连接血流向下的四条模拟静脉(V5-V8),其末端经单向阀((f1-f8)连接2个五通管(15-3)、(15-4),再经三通管(14-2)集合,通过回流导管(16-1)连接控制器机箱(6)内总集合回流五通管(17)最后总导管(18)与储血瓶(9)的静脉回流管(19)对接;模拟上腔静脉阻塞的高仿真人体模型(1—2)的长导管(DG-2),通过腹腔内的电磁阀(F2)后,然后经五通管(15-5),连接4条腹壁上部即侧支循环的起始部曲张的腹壁静脉(V9-V12),该腹壁静脉下部末端连接血流方向向下的单向阀(f9-f12),然后连接五通管(15-6)集合后经长回流导管(16-2)再连接控制器机箱(6)内总集合回流五通管(17)最后通过总导管(18)与储血瓶(9)的静脉回流管(19)对接;模拟下腔静脉阻塞的高仿真人体模型(1—3)的长导管(DG-3),通过腹腔内的电磁阀(F3)后,连接五通管(15-7),连接4条腹壁上部即侧支循环的起始部曲张的腹壁静脉(V9-V12),该腹壁静脉下部末端连接血流方向向下的单向阀(f9-f12),然后连接五通管(15-8)集合后经长回流导管(16-3)再连接控制器机箱(6)内总集合回流五通管(17)最后通过总导管(18)与储血瓶(9)的静脉回流管(19)对接;模拟门静脉阻塞的腹壁静脉曲张高仿真人体模型(1—4)的长导管(DG-4),通过腹腔内的电磁阀(F4)后,然后连接三通管(14-3)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四通管(17-1)从脐水平连接门静脉阻塞形成的侧枝循环血流向上的三条模拟曲张静脉(V13-V15),另一路连五通管(16-9)从脐水平连接血流向下的四条模拟曲张静脉(V16-19),7条模拟曲张静脉的末端经单向阀((f17-f23 )连接四通管(19)、五通管(16-10 ),再经三通管(15-4)集合后经长回流导管(17-4)连接控制器机箱(7)内总集合回流五通管(18)最后通过总导管与储血瓶(10)的一种全自动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训练标准化病人静脉回流管(20)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训练标准化病人,其特征在于:实施方案二是将四种不同体征的腹壁静脉及其设在腹腔内部的电磁阀、多通接头管件、单向阀、导管等结构装在一具高仿真模拟人(1-5)与腹部膨隆直径相等的转筒(21)中,该转筒足侧截面的中心轴(22)销接减速电机(M),其周边等间距装设四个行程开关(k1-k4),并设有弧形限位挡(XW))腹壁四分之一设有模拟正常老年人腹壁静脉(3),四分之一设有模拟上腔静脉阻塞(4),四分之一设有模拟下腔静脉阻(5)四分之一设有模拟门静脉阻塞(6),用高仿真人体模型(1-5)的胸腔(23)替代控制器机箱(7),其内设有储血瓶(10)、微型血液循环泵(11),模拟血液注入管(8)和回流总导管(19)、电磁阀(F1-F4)的电缆线(26),通过转筒头侧截面装在轴接支架(24)的管状轴(25)的管进出转筒(21),其模拟血液注入管(8)进入转筒(21)后通过分流五通管(14)分别连接上述四种病例各自的模拟血液注入导管(DG-1—DG-4)再分别连接......,最后集合到回流总导管(15)经管状轴(25)的管出转筒(21)后,连接设在模型胸腔(23)内储血瓶(11)的静脉回流管(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训练标准化病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机箱(7)通过电缆线(26)与高仿真人体模型(1-1—1-5)连接,机箱面板(27)上设有“电源”开关键(K)、“正常腹壁静脉”键(K1)、”上腔静脉阻塞“键”(K2)、“下腔静脉阻塞”键(K3)、“门静脉阻塞”键(K4),“考核隐退”键(K5),复位键(K6),机箱(7)内设有整流电源(DC),单片机控制电路板(DPJ)、微电脑语音模块(IC)、扬声器(Y)。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