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28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520141465.9公开了一种音乐教学辅助装置,主要包括指挥辅助台、主机箱、支架以及功放机,所述的支架下端设有带滑轮的可移动底座,主机箱位于底座上,所述的指挥辅助台通过副支架连接于支架上,支架上设有紧固螺栓,副支架上设有行止块,所述的副支架上还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通过支杆连接一托盘,托盘上固设有功放机,所述的指挥辅助台还设有乐谱架,所述的乐谱架上设有两个夹片,所述的指挥辅助台上设有显示屏、键盘区以及控制区,指挥辅助台下端设有置物抽屉,指挥辅助台侧面设有外设接口。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通过电子媒介播放相应教学素材,极大的提高了授课效率及课堂的趣味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该实用新型移动起来需要人力,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省力方便、实用性强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外壁的横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指挥辅助台,所述指挥辅助台的边缘处设置有乐谱架,所述指挥辅助台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键盘区以及控制区,所述横板上设置有功放机,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主机,所述主机均与所述功放机、显示屏、键盘区以及控制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底部左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二移动轮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所述圆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盒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盒通过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有除湿盒,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抽气泵、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与所述抽气泵电性连接,所述PLC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除湿盒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除湿剂。

优选地,上述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抽气泵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控制盒的外壁。

优选地,上述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壁均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控制面板可控制第二电机旋转,从而带动第二移动轮旋转,带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因此移动起来方便省力;控制面板可控制第一电机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和第一移动轮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起到调整方向的作用,这样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控制面板可控制抽气泵工作,抽取控制盒内的空气进入到除湿盒内除湿,这样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指挥辅助台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控制盒、除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控制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除湿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3中第一管体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支撑杆2、设置在支撑杆2外壁的横板21、设置在支撑杆21顶部的指挥辅助台3,指挥辅助台3的边缘处设置有乐谱架31,指挥辅助台3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32、键盘区33以及控制区34,横板21上设置有功放机2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主机4,主机4均与功放机22、显示屏32、键盘区33以及控制区34电性连接。

底板1的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底板1的底部左侧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移动轮14,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板15,旋转板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6和第二移动轮17,第二移动轮17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18,圆轴18与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19连接。

支撑杆2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盒5,控制盒5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盒5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51,控制盒5通过第一管体61和第二管体62连接有除湿盒6,第一管体61上设置有抽气泵63。

其中控制装置包括PLC52、与PLC52电性连接的第一继电器53、第二继电器54以及第三继电器55,第一继电器53与第一电机11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54与第二电机16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55与抽气泵63电性连接,PLC52与控制面板51电性连接。

其中除湿盒6包括盒体64、设置在盒体64内的除湿剂65。其中抽气泵63通过固定座7固定在控制盒5的外壁。

其中第一管体61和第二管体62的内壁均设置有加强筋8,这样设计使得第一管体61和第二管体62更加结实。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