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帽压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28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元器件的测试设置,尤其涉及一种盖帽压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电池盖帽对压力值性能测试,大多数是用传统的人工检测,盖帽的压力测试性能主要表现在拉裂值,气密性,爆裂值的数值体现。人工要完成一个盖帽完整的压力性能测试就需要三道工序,工序繁锁、动作多、效率慢。而且人工测试动作不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数据、对操作员存在安全隐患,数据达不到跟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压力值相关参数测试数值清楚显示的盖帽压力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盖帽压力测试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且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相连接,PLC控制器还连接有盖帽压力测试结构。所述盖帽压力测试结构包括由纵向测试支撑柱和横向测试板组成的测试支架,在测试支架上端设有测试气缸,在测试支架中部设有伸缩机械结构,在测试支架下部设有盖帽测试端;所述的增压泵与测试气缸相通;所述测试气缸与伸缩机械结构相连;所述伸缩机械结构与盖帽测试端相连。

进一步:在上述盖帽压力测试装置中,所述伸缩机械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端关节固定块、摆动支架、L型支架和中端关节固定块。所述的盖帽测试端包括上测试筒和下密封测试座,在上测试筒顶端设有上密封压头;在上测试筒内设有滑动密封座;在下密封测试座的顶端设有固紧测试件的密封圈。在中端关节固定块和上密封压头之间还设有活动导柱。

再进一步:在上述盖帽压力测试装置中,它还包括人机界面,所述的PLC控制器与人机界面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盖帽压力测试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且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相互导通连接,PLC控制器还连接有盖帽压力测试结构。所述盖帽压力测试结构包括由纵向测试支撑柱和横向测试板组成的测试支架,在测试支架上端设有测试气缸,在测试支架中部设有伸缩机械结构,在测试支架下部设有盖帽测试端;所述的增压泵与测试气缸相通;所述测试气缸与伸缩机械结构相连;所述伸缩机械结构与盖帽测试端相连。本发明是利用增压泵提供的压缩空气经电磁阀进入单通道盖帽压力检测机构中的测试气缸,测试气缸带动活塞传动到伸缩机械结构,伸缩机械结构形成向下运动,从而形成冲力,使被测工件在模具中产生规定的变形而测量到压力相关数值,即拉裂值、气密性、爆裂值;当测试气缸下压时,增压泵与测试气缸导通,此时测试气缸冲气,气压上升到一定值时,瞬间被测件拉裂,此时与增压泵相连的压力变送器将被测件的拉裂值、气密性、爆裂值的数值,输送到PLC,由PLC传送到人机界面,配合电脑软件还可以提供数据读取和数据打印。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本发明不仅仅实现简单的压入保持自动回程等功能,还有达到数据采集,保持压力,下压,再保持等相关要求,上、下密封座配合紧密,不泄漏,长寿命,同时结合人机界面保护实现自动开启与自动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盖帽压力测试结构意图;

其中:1测试支撑柱、2横向测试板、3测试气缸、4上端关节固定块、5摆动支架、6L型支架、7中端关节固定块、8上测试筒、9下密封测试座、10上密封压头、11滑动密封座、12密封圈、13活动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盖帽压力测试装置,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且增压泵和压力变送器相互导通连接,PLC控制器还连接有盖帽压力测试结构。所述盖帽压力测试结构包括由纵向测试支撑柱1和横向测试板2组成的测试支架,在测试支架上端设有测试气缸3,在测试支架中部设有伸缩机械结构,在测试支架下部设有盖帽测试端;所述的增压泵与测试气缸3相通;所述测试气缸与伸缩机械结构相连;所述伸缩机械结构与盖帽测试端相连。所述伸缩机械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端关节固定块4、摆动支架5、L型支架6和中端关节固定块7。所述的盖帽测试端包括上测试筒8和下密封测试座9,在上测试筒顶端设有上密封压头10;在上测试筒8内设有滑动密封座11;在下密封测试座9的顶端设有固紧测试件的密封圈12。在中端关节固定块7和上密封压头10之间还设有活动导柱13。它还包括人机界面,所述的PLC控制器与人机界面相连。

工作时,测试气缸3带动活塞传动到伸缩机械结构,伸缩机械结构形成向下运动,从而形成冲力,使被测工件放在下密封测试座上,当测试气缸下压时,增压泵与测试气缸3导通,此时测试气缸冲气,气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同时通过伸缩机械结构下压被测件,瞬间被测件拉裂,此时与增压泵相连的压力变送器将被测件的拉裂值、气密性、爆裂值的数值,输送到PLC,由PLC传送到人机界面,配合电脑软件还可以提供数据读取和数据打印。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情况下,进行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形和替换,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