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2782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船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船,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船用辅助捕捉鱼虾类的辅助捕捉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和规划养鱼等因素的影响,钓鱼的难度增大同时钓鱼的乐趣也在渐渐消失,面对这些原因人们研发了可视化钓鱼用具和自动化智能钓鱼无人船等。

目前,无人船用于钓鱼、捉鱼领域时,主要是投放诱饵,通过诱饵引导鱼上钩。缺少一种与无人船配合,并与水面上捕捉设备或者水下捕捉装置配合的辅助捕捉装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到无人船上,与捕捉装置配合的辅助捕捉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无人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捕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从中间向两端渐宽式的流线型薄板,或者流线型圆管,或者把手式结构。以上所述的主体形状并不是对主体形状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的流线型结构,所述主体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或者所述主体上包覆零浮力材料,或者所述主体设置为中空形式且内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以上所述的主体形式并不是对主体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无人船螺纹连接,或者快速插拔式连接。以上连接方式并不是对连接方式的限定,而是优选的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与主体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脱离主体,主体通过连接部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上。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无人船上盖或者下盖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无人船上盖或者下盖快速插拔式连接。

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帽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螺纹,与无人船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头设置为快速插拔接头,与无人船快速插拔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插入主体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所述无人船上的限位凹槽内,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辅助捕捉装置在无人船上的安装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设在所述无人船升降函道处电机座的上盖或者下盖上。

安装连接部的主体一端设置卡位凸台,该卡位凸台与限位部之间的区域形成连接部的可活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自动控制捕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圆柱加半球形或者椭球型,该夹持部可拆卸的连接在主体的另一端上,与捕捉装置连接。以上所述的夹持部形式并不是对夹持部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夹持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柱,所述夹持部可拆卸的套设于夹持柱上,该夹持柱上设环形固定凸台,防止夹持部脱落,所述夹持部还开设有夹持捕捉装置的细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船,包括一种辅助捕捉装置,所述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无人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捕捉装置,所述主体为从中间向两端渐宽式的流线型薄板,或者流线型圆管,或者把手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与主体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脱离主体,主体通过连接部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帽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螺纹,与无人船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头设置为快速插拔接头,与无人船快速插拔式连接。所述限位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插入主体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插入所述无人船上的限位凹槽内,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辅助捕捉装置在无人船上的安装方向。安装连接部的主体一端设置卡位凸台,该卡位凸台与限位部之间的区域形成连接部的可活动区域。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自动控制捕捉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圆柱加半球形或者椭球型,该夹持部可拆卸的连接主体的另一端上,与捕捉装置连接。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柱,所述夹持部可拆卸的套设于夹持柱上,该夹持柱上设环形固定凸台,防止夹持部脱落,所述夹持部还开设有夹持捕捉装置的细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简单、方便、快捷:与无人船连接时,辅助装置主体不用随着动作,只需操作连接部即可。

2、主体安装后,方向可固定,不会晃动或改变方向。

3、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4、成型简单,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局部剖视放大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的限位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捕捉装置在无人船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第一连接端,21、连接部,22、限位部,221、第一限位块,222、第二限位块;3、第二连接端,31、夹持部;4、螺钉;5、无人船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辅助捕捉装置,该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5可在水面运行也可潜入水下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为从中间向两端渐宽式的流线型薄板,或者流线型圆管,或者把手式。以上所述的主体1形状并不是对主体形状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流线型结构,所述主体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或者所述主体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或者所述主体1设置为中空形式且内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以上所述的主体1形式并不是对主体1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无人船5螺纹连接,或者快速插拔式连接。以上连接方式并不是对连接方式的限定,而是优选的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端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与主体1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21脱离主体1,主体1通过连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5上。

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无人船5上盖或者下盖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无人船5上盖或者下盖快速插拔式连接。

所述连接部21包括连接帽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螺纹,与无人船5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头设置为快速插拔接头,与无人船5快速插拔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2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221和第二限位块222,所述第一限位块221插入主体1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222插入所述无人船5上的限位凹槽内,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辅助捕捉装置在无人船5上的安装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设在所述无人船5升降函道处电机座的上盖或者下盖上。

安装连接部21的主体1一端设置卡位凸台,该卡位凸台与限位部22之间的区域形成连接部21的可活动区域。

如图2-图4所示,所述螺钉4穿过所述限位部22的孔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221与第二限位块222径向上同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自动控制捕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3包括夹持部31,所述夹持部31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圆柱加半球形或者椭球型,该夹持部31可拆卸的连接在主体1的另一端上,与捕捉装置连接。以上所述的夹持部31形式并不是对夹持部31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夹持部31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柱,所述夹持部31可拆卸的套设于夹持柱上,该夹持柱上设环形固定凸台,防止夹持部31脱落,所述夹持部31还开设有夹持捕捉装置的细槽。

本实用新型的捕捉对象不局限于鱼类,也可以用于捕捉其他水下活体,例如:水母、虾、蟹、乌龟等,还可以捕捉其他水下生物,例如:水草或珊瑚。以下的实施例均是以捕捉鱼类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流线型薄板,中间窄,向两端渐宽。

所述主体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体积小,与整个无人船5船体相比,对整体的密度影响不大;或者所述主体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达到零浮力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流线型圆管。

所述主体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体积小,与整个无人船5船体相比,对整体的密度影响不大;或者所述主体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达到零浮力的效果;或者所述圆管为中空管,其内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使其达到零浮力的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把手式结构,所述把手类似传统门把手。

所述主体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体积小,与整个无人船5船体相比,对整体的密度影响不大;或者所述主体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达到零浮力的效果;或者所述把手式结构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使其达到零浮力的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无人船5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与主体1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21脱离主体,主体通过连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5上。

所述连接部21包括连接帽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螺纹,与无人船5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无人船5上盖或者下盖螺纹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一连接端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与主体1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21脱离主体,主体通过连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5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无人船5快速插拔式连接。

所述连接部21包括连接帽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为快速插拔接头,与无人船5快速插拔式连接。

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无人船5上盖或者下盖快速插拔式连接。

实施例六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一连接端2包括连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连接部21可转动的套设于主体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与主体1该端连接,限制连接部21脱离主体,主体通过连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装在无人船5上。

所述限位部2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221和第二限位块222,所述第一限位块221插入主体1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222插入所述无人船5上的限位凹槽内,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辅助捕捉装置在无人船5上的安装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设在所述无人船5升降函道处电机座的上盖或者下盖上。

安装连接部21的主体1一端设置卡位凸台,该卡位凸台与限位部22之间的区域形成连接部21的可活动区域。

所述主体1的端面设置螺纹孔,所述螺钉5穿过限位部3的孔将限位部3螺纹连接在主体1上,所述第一限位块221与第二限位块222径向上同向,所述第一限位块221和第二限位块222均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圆柱或两个长方块。

实施例七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自动控制捕捉装置,自动进行钓鱼。

实施例八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二连接端3包括夹持部31,所述夹持部31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圆柱加半球形或者椭球型,该夹持部31可拆卸的连接在主体1的另一端上,与捕捉装置连接。以上所述的夹持部31形式并不是对夹持部31的限定,而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夹持部31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柱,所述夹持部31可拆卸的套设于夹持柱上,该夹持柱上设环形固定凸台,防止夹持部31脱落,所述夹持部31还开设有夹持捕捉装置的细槽。

所述夹持部31开设有用于夹持鱼线并且使鱼线受力脱落的细槽,所述夹持部将鱼钩通过鱼线夹持在无人船5的特定方向。

实施例九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二连接端3设置一磁铁,直接吸住鱼钩,进行钓鱼。

实施例十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捕捉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无人船5,所述第二连接端3连接捕捉装置。

所述第二连接端3设置为鱼钩形式,直接悬挂鱼饵进行钓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