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39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腔道用药装置的给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用药装置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本为独立包装,只有在给药时才配合使用;另一种是用药装置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在给药前即已组装成为一个整体,患者在使用时直接按照使用方法操作即可;后者可免去给药前须将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放入用药装置才能完成给药的繁杂步骤,使用起来也较为卫生和方便,这种给药方式称药械组合使用。

在药械组合使用情形下,用药装置在设计时若设计不当则会产生药械分离的结果,即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出现提前推动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从而造成药物浪费和包装损坏以致药械组合产品不能正常使用。

目前,尚未有关于防止腔道用药装置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向前或向后脱落方法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前述困难而提供一种易于携带、使用便利且成本较低,能有效防止腔道用药装置在单独包装或与药剂一体化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推杆向前推动或向后滑落的腔道用药推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包括两端未封闭的中空给药外筒、推杆及管帽;给药外筒由筒体及圆环形手持挡板组成,所述圆环形手持挡板的内环直径与筒体的内壁直径相等;推杆由杆体及圆盘形手持挡板组成;推杆可通过圆环形手持挡板插入给药外筒内;其中:所述筒体的内壁直径大于杆体的外壁直径0.05-0.2mm;所述筒体内壁设有两处相互对称的凸起,该两处相互对称的凸起与手持挡板的距离为0.1-0.2mm;所述杆体外壁设有两处相互对称的凹槽,该两处相互对称的凹槽与手持挡板的距离为杆体长度的1/3-1/2;所述凸起可卡合在凹槽内,两者形状、大小相同,卡合后以管帽封闭给药外筒,被封闭的给药外筒与推杆形成中空置药处。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推杆为中空推杆。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杆体未设置圆盘形手持挡板的另一顶端设有一个圆孔;所述圆盘形手持挡板上同样设有一个圆孔。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凸起为条状凸起,所述凹槽为条状凹槽。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条状凸起的厚度为0.2-1.0mm,所述条状凹槽的厚度为0.2-1.0mm。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凸起为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所述凹槽为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的最宽处厚度为0.2-1.0mm,所述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的最深处厚度为0.2-1.0mm。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凸起、凹槽的长度为筒体内壁圆周长的1/4。

上述的一种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其中:所述管帽内壁设置有1-3圈小于所述筒体外壁直径0.1-0.2mm的环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在给药外筒上设置凸起,并在推杆上设置与前述凸起配合使用的凹槽,两者共同作用,可有效防止腔道用药装置在单独包装或与药剂一体化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推杆向前推动或向后滑落的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即避免出现药械分离的情况,可用于腔道(如阴道)给药;推杆顶端设有圆孔、圆盘形手持挡板上同样设置圆孔的中空圆柱形推杆设计,可在推杆内形成与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相连接的细线通道,有利于使用后需将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从腔道内取出的情形;利用塑料制品的可变形性,管帽上设置的1-3圈小于所述筒体4外壁直径0.1-0.2mm的环状凸起可使管帽更为牢固的套入给药外筒没有设置手持挡板的前端,有效防止药物在未使用时脱落。

具有易于携带、使用便利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给药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3管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条状凸起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条状凹槽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给药外筒,2、推杆,3、管帽,4、筒体,5、圆环形手持挡板,6、杆体,7、圆盘形手持挡板,8、凸起,9、凹槽,10、置药处,11、圆孔,12、圆孔,13、管帽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腔道用药推进装置,包括两端未封闭的中空给药外筒1、推杆2及管帽3;给药外筒1由筒体4及圆环形手持挡板5组成,所述圆环形手持挡板5的内环直径与筒体4的内壁直径相等;推杆2由杆体6及圆盘形手持挡板7组成;推杆2可通过圆环形手持挡板5插入给药外筒1内;其中:所述筒体4的内壁直径大于杆体6的外壁直径0.05mm;所述筒体4内壁设有两处相互对称的凸起8,该两处相互对称的凸起8与手持挡板5的距离为0.1mm;所述杆体6外壁设有两处相互对称的凹槽9,该两处相互对称的凹槽9与手持挡板7的距离为杆体6长度的1/3;所述凸起8可卡合在凹槽9内,两者形状、大小相同,卡合后以管帽3封闭给药外筒1,被封闭的给药外筒1与推杆2形成中空置药处10;所述管帽3内壁设置有1圈小于所述筒体4外壁直径0.1mm的环状凸起13;

其中:所述推杆2是中空的;

所述杆体6未设置圆盘形手持挡板7的另一顶端设有一个圆孔11,圆盘形手持挡板7上也设有一个与前述圆孔对应设置的圆孔12,该设计可便于与药物或其他治疗材料相连接的细线通过;

所述筒体4的内壁直径可调整为大于杆体6外壁直径0.15mm或0.2mm;

所述两处相互对称的凸起8距手持挡板5的距离可调整为0.15mm或0.2mm;

所述两处相互对称的凹槽9与手持挡板7的距离可调整为为杆体6长度的1/2;

所述管帽3内壁设置的环状凸起13可调整为2圈或3圈,其直径可调整为小于所述筒体4外壁直径0.15mm或0.2mm。

如图4-7所示,所述凸起8为条状凸起,所述凹槽9为条状凹槽,该条状凸起、条状凹槽的厚度为0.2mm、长度为筒体4内壁圆周长的1/4;所述凸起8也可为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所述凹槽9也可为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该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的最宽处或最深处厚度也为0.2mm、长度也为筒体4内壁圆周长的1/4;

其中,所述条状凸起、条状凹槽的厚度可调整为0.6mm或1.0mm;两头窄渐变至中间宽的凸起、两头浅渐变至中间深的凹槽的最宽处或最深处厚度也可调整为0.6mm或1.0mm。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设于给药外筒1内壁的凸起8与设于推杆2外壁的凹槽9紧密咬合,使给药外筒1和推杆2在外力作用下前后均不能抽动。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杆290°,使凹槽9与凸起8分离,从给药外筒1内壁上未设置凸起8的缺口处自由前后推动给药,即可将药剂注入腔道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