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3053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兰亭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兰亭砚。



背景技术:

砚台已经存在有数千年的历史,和“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但随着历史的演变,砚台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用品,而且还作为一种工艺品,深受历代文人的珍爱。然而,砚台的演变长久以来都局限于材质和式样的改进,在功能上一直少有变化。早期的砚台主要用于研墨、盛墨和掭笔,传统砚台在蘸墨、掭笔时,墨汁容易荡出砚边污染环境。另外,毛笔使用后都会放在笔架上,时间稍长笔头就容易干燥变硬,再次使用时就需要重新蘸水浸湿后才能正常使用,使用后还需每次清洗笔头,既浪费水资源和费事,而且对笔头损害较大,大大缩短了毛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墨砚、护笔器、笔格为一体的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的兰亭砚。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包括外壳体、顶盖和墨池,外壳体和墨池顶端开口,外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板下方的外壳体内部装有清水,过滤板上方的外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储笔通孔,外壳体顶端设置有墨池,墨池内部装有墨汁,墨池顶端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环形凹槽,墨池顶端加盖有顶盖,顶盖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所述外壳体和墨池都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圆筒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所述储笔通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储笔通孔在过滤板上方的外壳体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开设。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所述墨池顶端边缘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圆环形的内侧凸起和外侧凸起,凹槽设置在内侧凸起与外侧凸起之间,位于内侧凸起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墨池内部连通的豁口,内侧凸起的高度小于外侧凸起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所述把手设置在顶盖顶端的中间位置,把手为向上凸出的山形结构,把手顶端的边缘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凸筋,相邻两凸筋之间设置有放笔槽。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其中所述外壳体、顶盖和墨池的材质都为陶瓷。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底端装有清水,外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储笔通孔,不进行书写时,将毛笔放入储笔通孔中,即为毛笔提供了放置的位置,又使毛笔头始终有水汽的浸润,保证毛笔头不会干燥变硬,再次使用毛笔时能够快速保持正常毛笔的书写状态,又能降低由于干燥原因对毛笔头造成的损害,大大延长了毛笔的使用寿命,可一段时间内不用经常刷洗毛笔,节约水资源。墨池顶端设置有凹槽,书写时过多的墨汁可储存在凹槽中,溢出的墨汁会顺着内侧凸起的豁口流入墨池中,既节约了墨汁,又可避免因为膏笔而使墨汁溢到砚的外边脏了桌子。顶盖顶端设置有山形把手,既保证了兰亭砚外形的美观,又为临时放置毛笔提供了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兰亭砚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兰亭砚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兰亭砚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包括外壳体1、顶盖2和墨池3。外壳体1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圆筒形或者椭圆形结构,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外壳体1顶端开口,外壳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过滤板4,过滤板4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过滤板4下方的外壳体1内部装有清水14,过滤板4上方的外壳体1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开设有两个圆形储笔通孔5。外壳体1顶端设置有圆筒形或者椭圆形结构的墨池3,墨池3顶端开口,墨池内部装有墨汁13,墨池3顶端边缘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圆环形的内侧凸起10和外侧凸起9,内侧凸起9与外侧凸起10之间设置有圆环形凹槽11,位于内侧凸起10顶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墨池3内部连通的豁口,内侧凸起10的高度小于外侧凸起9的高度。墨池3顶端的开口处加盖有顶盖2,顶盖2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想向上凸出的山形把手12,山形把手12顶端的边缘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凸筋7,相邻两凸筋7之间设置有放笔槽8。本实用新型兰亭砚的高度为6~11cm,直径为13~23c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外壳体1、顶盖2和墨池3的材质都为陶瓷或者其它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外壳体1底部装有清水14,墨池3底部装有墨汁13。在书写时,通过山形把手12打开顶盖2,毛笔头蘸过墨汁后,通过墨池3顶端的凹槽11的侧壁捋顺,毛笔头上多余的墨汁流到凹槽11中,凹槽11中的过多墨汁会从内侧凸起10的豁口处流入墨池3中。在书写间隙时,可将毛笔放于山形把手12上的放笔槽8中。书写完毕后,盖上顶盖2,将毛笔头插入外壳体1侧壁上的储笔通孔5中,还可通过储笔通孔5向外壳体1内部注入清水14,清水14通过过滤板4上的过滤孔6流到外壳体1底部,毛笔头通过储笔通孔5插入到外壳体1内部,即为毛笔的放置提供了位置,向上蒸发的水蒸气又能够保证毛笔头不会干燥而变硬。

本实用新型兰亭砚,在外壳体1底端装有清水,外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储笔通孔5,不进行书写时,将毛笔放入储笔通孔5中,即为毛笔提供了放置的位置,又使毛笔头始终有水汽的浸润,保证毛笔头不会干燥变硬,再次使用毛笔时能够快速保持正常毛笔的书写状态,又能降低由于干燥原因对毛笔头造成的损害,大大延长了毛笔的使用寿命,可一段时间内不用经常刷洗毛笔,节约水资源。墨池3顶端设置有凹槽11,书写时过多的墨汁可储存在凹槽11中,溢出的墨汁会顺着内侧凸起10的豁口流入墨池3中,既节约了墨汁,又可避免因为膏笔而使墨汁溢到砚的外边脏了桌子。顶盖2顶端设置有山形把手12,既保证了兰亭砚外形的美观,又为临时放置毛笔提供了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节约环保,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