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3262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是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命措施。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是其最首要的步骤,按压频率及按压深度是体现高品质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的重要指标,施救者以100~120次/分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施救时,将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是相当困难的,基本只有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医护人员能够做到。年轻的医务人员虽然具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多,在实际施救中,也难以做到使用合适的频率按压。相关研究报道,操作者普遍频率偏快,多在130次/分左右,按压频率过低,达不到有效的心输出量,按压过快则可能导致按压幅度不足而血液动力学效应下降,从而降低冠脉血流量。因而,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教学的心肺复苏按压引导系统,帮助医护人员或者其他操作生疏的人员或公众通过实际操作,快速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按压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引导学员采用合适按压频率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的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通过视、听手段引导学员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操作,及时纠正学员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帮助学员更快地掌握心肺复苏按压的技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包括人体模型和引导装置,所述人体模型的胸口部位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引导装置连接;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中央处理器单元、扬声器、发光二极管组、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发光二极管组、显示屏和控制面板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电源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用于控制引导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组包括1个磷化镓二极管和1个砷化镓二极管。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预先将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共计30拍)制成时长为15~18s的乐曲,并将该乐曲预先录入到中央处理器单元中,打开开关,压力传感器收到按压时,中央处理器单元控制扬声器播放 预先录入的乐曲,引导操作者采用正确的频率按压,同时,中央处理器单元处理好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当前的按压频率和按压力度,以帮助操作者及时调整按压频率和力度;每次按压时,当按压力度达到心肺复苏按压标准要求时,中央处理器单元都会控制磷化镓二极管亮一次,发出绿光,中央处理器单元会记录整个乐曲过程中,磷化镓二极管的点亮次数;乐曲播放完毕后,可以通过控制面板适当调整乐曲的播放速率,并调出本次乐曲播放过程中的心肺复苏按压情况数据,如按压力度合格次数、平均按压频率等。

使用时,先打开电源开关,砷化镓二极管发出红色光,电源开始给教学系统各部分供电;然后开始按压操作,人体模型胸口部分被按压后,触发乐曲“一闪一闪亮晶晶”响起,引导操作者施加按压动作,跟随乐曲进行按压,待乐曲播放完毕,即完成30次的按压,然后行人工通气;当通气完后,再次行按压时,再次启动音乐播放。学员可以通过该过程的循环来不断练习心肺复苏按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按压时触发朗朗上口的儿歌,以此引导操作者控制合适按压节奏和按压力度,通过显示屏上实时数据的展示,帮助更快地学员掌握心肺按压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教学系统,包括人体模型1和引导装置4,所述人体模型1的胸口部位装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压力传感器2通过导线3与引导装置4连接;所述引导装置4包括电源、电源开关401、中央处理器单元、扬声器403、发光二极管组407、显示屏404和控制面板402;所述发光二极管组407、显示屏404和控制面板402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电源与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开关401用于控制引导装置4的开启与关闭。

其中,显示屏404为LED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组407包括1个磷化镓二极管和1个砷化镓二极管。

使用时,先打开电源开关401,砷化镓二极管发出红色光,电源开始给教学系统各部分供电;然后开始按压操作,人体模型1胸口部分被按压后,触发乐曲“一闪一闪亮晶晶”响起,引导操作者施加按压动作,跟随乐曲进行按压,待乐曲播放完毕,即完成30次的按压,然后行人工通气;当通气完后,再次行按压时,再次启动音乐播放。学员可以通过该过 程的循环来不断练习心肺复苏按压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