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468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对保障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带电作业,则带电作业是各输电线路运检单位必须掌握的实用技能。按照相关带电作业技术标准及安全规程的要求,在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际工作之前,带电作业人员需参加带电作业的实际操作训练。

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实际操作训练一般是在与实际输电杆塔线路相同的实训线段上进行,学员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后攀爬至杆塔上的指定位置,学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承载工器具到达带电导线处,并使用电位转移棒与带电导线接触,使得学员从地电位转变为与带电的导线相等的电位从而完成电位转移。然后,学员直接接触带电的导线并开展相关实训项目,其中,实训中带电的导线施加有交流1000kV及直流±800kV电压等级电压。在上述过程中,学员从地电位(杆塔的电位)通过电位转移与带电导线形成等电位的环节最为关键,是实训中最为重要的步骤。由于学员是在与实际输电杆塔相同的实训线段上进行实训的,又由于特高压电压等级的杆塔结构高度一般在80米及以上,所以学员至少需要攀爬杆塔50米才能到达指定位置,增加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并大大消耗了学员的体力。当学员到达指定位置后,学员还需要通过承载工器具到达带电导线处才能使用电位转移棒与带电导线接触完成电位转移,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攀爬至杆塔的指定位置,并帮助学员到达带电导线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降低了实训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带电作业实际操作训练中学员攀爬杆塔的路程较长并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电位转移导致危险性高和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预设高度的绝缘支撑装置、电位转移棒、模拟导线、电压发生器、悬挂装置和绝缘子串;其中,绝缘支撑装置的底部可滑动地与地面相连接,绝缘支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学员的承载平台;悬挂装置通过绝缘子串与模拟导线相连接,悬挂装置用于悬吊模拟导线;模拟导线与承载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电压发生器与模拟导线相连接,用于对模拟导线施加预设电压;承载平台上设置有支撑体,电位转移棒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电位转移棒用于与模拟导线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还包括:滑轮;其中,滑轮连接于支撑体,电位转移棒置于滑轮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绝缘支撑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架;其中,地面设置有支撑基座,绝缘支撑架的底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基座;绝缘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平台。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支撑基座设置有滑轨,绝缘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滑轨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绝缘支撑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绝缘支撑架相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绝缘支撑架滑动。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传动装置为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旋转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滚珠丝杠的移动端与绝缘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驱动装置为手摇杆或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距离检测装置和输入装置;其中,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启动信号;距离检测装置连接于承载平台,用于检测承载平台与模拟导线之间的距离;控制装置与输入装置、距离检测装置和绝缘支撑架电连接,用于接收启动信号和距离,并当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绝缘支撑架向模拟导线滑动,当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绝缘支撑架停止滑动。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承载平台设置有围栏,围栏与模拟导线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支撑体连接于围栏。

进一步地,上述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中,围栏围设有屏蔽布。

本发明中,绝缘支撑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高度,使得学员攀爬的路程可进行调整,减少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并能够节省学员的体力;电位转移棒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这样,学员在攀爬至承载平台后,学员可推动电位转移棒与带电模拟导线接触,无需其他人员配合即可自行完成电位转移,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实训的效率,并且,学员站立于承载平台,提高了学员的安全性,减少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解决了现有的带电作业实际操作训练中学员攀爬杆塔的路程较长并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电位转移导致危险性高和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的实训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适用于室外还可以适用于室内,增加了实用性;此外,绝缘支撑装置向模拟导线处的滑动是通过位于地面的工作人员来实现的,无需工作人员在高空帮助学员到达模拟导线处,节省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用于模拟特高压输电线路,其中,特高压是指1000kV以上的交流电和±800kV以上的直流电的电压等级。

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可以包括:绝缘支撑装置1、电位转移棒2、模拟导线3、电压发生器4、悬挂装置5和绝缘子串6。其中,绝缘支撑装置1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可滑动地与地面相连接,绝缘支撑装置1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学员的承载平台110。具体地,绝缘支撑装置1具有预设高度,并且,绝缘支撑装置1具有预设绝缘强度,具体实施时,该预设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预设绝缘强度应满足交流1000kV及直流±8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强度要求,或者预设绝缘强度应该满足交流1000kV及直流±8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器具有效绝缘长度不小于6.8米的要求,具体实施时,预设绝缘强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绝缘支撑装置1可以设置有供学员攀爬的绝缘阶梯,便于学员的攀爬。承载平台110可以为绝缘支撑装置1顶部形成的平面,供学员站立以便学员进行实训操作。具体实施时,承载平台110的面积大于等于1平方米,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悬挂装置5通过绝缘子串6与模拟导线3相连接,悬挂装置5用于悬吊模拟导线3。具体地,绝缘子串6的一端(图1所示的上端)与悬挂装置5相连接,绝缘子串6的另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与模拟导线3相连接,其中,绝缘子串6应选用适用于实际特高压线路中使用的绝缘子串,该绝缘子串6的长度和绝缘强度均应满足实际特高压线路的相关要求。优选的,绝缘子串6为复合绝缘子串。悬挂装置5悬吊模拟导线3,以使模拟导线3与地面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时,悬挂装置5可以为行吊,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悬挂装置,只要能够实现悬吊模拟导线3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模拟导线3为特高压专用的八分裂或六分裂模拟试验导线,该模拟导线3为按照实际特高压线路分裂半径尺寸制作的八分裂或六分裂模拟导线。

电压发生器4与模拟导线3相连接,电压发生器4用于对模拟导线3施加预设电压。具体地,电压发生器4通过金属引线12与模拟导线3相连接,电压发生器4可以输出交流1000kV或直流±800kV电压,以使模拟导线3带电。具体实施时,预设电压可以为实际情况下输电线路导线所施加的电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电压发生器4可以为特高压交流试验变压器,也可以为特高压直流电压发生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压发生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模拟导线3与承载平台110在水平方向(图1所示的a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地,模拟导线3与承载平台110朝向模拟导线3一侧(图1所示的右侧)的边缘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为了防止带电的模拟导线3与绝缘支撑装置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避免在开始进行电位转移操作前,电弧放电对站立于承载平台110上的学员造成危险。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只要能够使得学员避免受到带电的模拟导线3放电的影响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承载平台110上设置有支撑体,电位转移棒2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电位转移棒2用于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具体地,承载平台110靠近模拟导线3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体,电位转移棒2置于支撑体上,并且,电位转移棒2可在学员的推动作用下在支撑体上向模拟导线3的方向沿预设路径移动。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路径可以是电位转移棒2的直线运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路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模拟导线3与支撑体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电位转移棒2向模拟导线3直线移动时才能够与带电的模拟导线3相接触,使得学员与带电模拟导线3的电位相等从而完成电位转移。

具体实施时,电位转移棒2与支撑体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并且,电位转移棒2可沿支撑体移动;电位转移棒2也可以与支撑体可移动地连接,以使电位转移棒2可沿支撑体移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得电位转移棒沿直线运动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模拟导线3与地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与承载平台110上支撑体所处的高度相对应。

若学员站立于承载平台110上,学员直接手持电位转移棒2与带电的模拟导线3相接触,由于各个学员的习惯不同,所以各个学员手持电位转移棒2与带电的模拟导线3相接触的路径和角度均不易控制,这样,带电的模拟导线3容易对学员的手部放电,易对学员造成危险。因此,电位转移棒2向模拟导线3沿预设路径移动,使得电位转移棒2的移动路径相统一,从而避免了带电的模拟导线3放电对学员造成危险。

具体实施时,电位转移棒2具有预设长度,例如,电位转移棒2为0.8米~1.2米,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时,模拟导线3与承载平台110朝向模拟导线3一侧(图1所示的右侧)的边缘之间的预设距离与电位转移棒2的预设长度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使得电位转移棒2向模拟导线3移动后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若模拟导线3与承载平台110朝向模拟导线3一侧的边缘之间的预设距离远大于电位转移棒2的预设长度,需要先使绝缘支撑装置1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至与电位转移棒2的预设长度相匹配的距离处,这样既能防止模拟导线3产生的电弧放电对学员造成的危险,也能够使得电位转移棒2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

实训时,将模拟导线3通过绝缘子串6悬挂在悬挂装置5上,调节绝缘支撑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学员穿着全套特高压带电作业屏蔽服装,沿着绝缘支撑装置1上的绝缘阶梯攀爬至承载平台110。由于学员在攀爬绝缘支撑装置1时不便于学员手持电位转移棒2,所以,当学员攀爬至承载平台110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将电位转移棒2传递给学员。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启动电压发生器4,电压发生器4输出预设电压,使得模拟导线3带电。学员将电位转移棒2放置于支撑体上,推动电位转移棒2,则电位转移棒2可向模拟导线3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直至电位转移棒2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完成电位转移。然后,学员对工作人员发出电位转移成功的指示,工作人员根据该指示,控制绝缘支撑装置1向模拟导线3处(图1所示的右方)滑动,直至学员能够用手直接接触带电的模拟导线3,学员进行后续的实训项目。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装置1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高度,使得学员攀爬的路程可进行调整,减少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并能够节省学员的体力;电位转移棒2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这样,学员在攀爬至承载平台110后,学员可推动电位转移棒2与带电模拟导线3接触,无需其他人员配合即可自行完成电位转移,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实训的效率,并且,学员站立于承载平台110,提高了学员的安全性,减少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解决了现有的带电作业实际操作训练中学员攀爬杆塔的路程较长并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电位转移导致危险性高和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的实训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适用于室外还可以适用于室内,增加了实用性;此外,绝缘支撑装置1向模拟导线3处的滑动是通过位于地面的工作人员来实现的,无需工作人员在高空帮助学员到达模拟导线3处,节省了劳动力。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该带电作业实训装置还可以包括:滑轮7。其中,滑轮7连接于支撑体,电位转移棒2置于滑轮7的滑槽内。具体地,支撑体的底部与承载平台110相连接,滑轮7连接于支撑体的顶部。滑轮7沿周向设置有滑槽,滑槽朝向模拟导线3。电位转移棒2放置于滑轮7的滑槽内,当学员推动电位转移棒2时,电位转移棒2可在滑轮7的滑槽内向模拟导线3处滚动。滑轮7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当滑轮7为至少两个时,各滑轮7沿水平方向依次并列设置,并且,各滑轮7的滑槽均朝向模拟导线3。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电位转移棒2置于滑轮7的滑槽内,实现了电位转移棒2与支撑体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和拆卸电位转移棒2,并且,通过电位转移棒2在滑轮7的滑槽内滚动实现了电位转移棒2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使得电位转移棒2向模拟导线3沿统一的预设路径移动,避免移动路径不同时带电的模拟导线3放电对学员造成危险,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继续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绝缘支撑装置1可以包括:绝缘支撑架130。其中,地面设置有支撑基座8,绝缘支撑架130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基座8,绝缘支撑架130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设置有承载平台110。具体地,绝缘支撑架130具有预设高度,具体实施时,该预设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绝缘支撑架130具有预设绝缘强度,预设绝缘强度应满足交流1000kV及直流±8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强度要求,或者预设绝缘强度应该满足交流1000kV及直流±8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器具有效绝缘长度不小于6.8米的要求,具体实施时,预设绝缘强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绝缘支撑架130可以设置有供学员攀爬的绝缘阶梯。绝缘支撑架130可以由环氧树脂玻璃钢基材构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绝缘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绝缘支撑架130的底部与支撑基座8可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仅列举了其中一种滑动连接的方式。具体地,支撑基座8设置有滑轨,绝缘支撑架13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滑轨可滑动连接。滑轨可以为绝缘滑轨,滚轮也可以为绝缘滚轮,并且,滚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多个。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支撑架130与支撑基座8可滑动连接,能够实现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无需多人配合,节省了劳动力。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支撑装置1还可以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绝缘支撑架130相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具体地,传动装置连接于支撑基座8,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绝缘支撑架130相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移动,进而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沿支撑基座8滑动。

传动装置可以为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旋转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滚珠丝杠的移动端与绝缘支撑架130相连接。具体地,滚珠丝杠的螺杆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滚珠丝杠的螺母与绝缘支撑架130相连接,螺杆的径向与绝缘支撑架130的高度方向相垂直(即螺杆的径向与图1中a方向相平行)。驱动装置驱动螺杆旋转,滚珠丝杠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所以,螺杆的旋转带动螺母向模拟导线3的方向移动,螺母的移动带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的方向滑动。具体实施时,为了使滚珠丝杠的螺母更好地推动绝缘支撑架130移动,螺母可以通过连接体与绝缘支撑架130移动,螺母的移动带动连接体的移动,进而带动绝缘支撑架130的移动。滚珠丝杠可以直接与支撑基座8相连接,当然,为了确保滚珠丝杠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也可以是在支撑基座8设置支撑杆,滚珠丝杠的螺杆可转动地连接于该支撑杆,则支撑杆将滚珠丝杠的螺杆支撑起来,便于滚珠丝杠工作,并且,支撑杆与螺杆可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杆并不限制螺杆的旋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滚珠丝杠可以包括:螺杆和套设于螺杆的螺母,当然,滚珠丝杠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结构,滚珠丝杠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传动装置也可以为其他的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时,传动装置可以带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也可以带动绝缘支撑架130向远离模拟导线3处滑动,绝缘支撑架130的滑动方向可以通过驱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来实现。

驱动装置可以为手摇杆,通过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手摇动手摇杆驱动滚珠丝杠的螺杆旋转。驱动装置也可以为驱动电机,通过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实现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杠的螺杆旋转。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当电位转移棒2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实现了绝缘支撑架130的自动滑动,简单方便,虽然驱动装置的启动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但是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配合学员即可,无需多名工作人员的配合,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该带电作业实训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9、距离检测装置10和输入装置11。其中,输入装置11用于接收启动信号,该启动信号可以由工作人员输入。距离检测装置10连接于承载平台110,距离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承载平台110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控制装置9与输入装置11、距离检测装置10和绝缘支撑架130电连接,控制装置9用于接收输入装置11发送的启动信号和距离检测装置10发送的承载平台110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并当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滑动;当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

具体地,控制装置9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滑动,则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距离检测装置10实时检测承载平台110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当距离检测装置10检测到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装置9向驱动装置发送驱动信号,驱动装置驱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当检测到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装置9向驱动装置发送停止信号,驱动装置停止驱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则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可以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9根据承载平台110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控制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滑动或者控制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承载平台110可以设置有围栏120,围栏120与模拟导线3在水平方向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地,承载平台110可以在周向均设置有围栏120,也可以仅在朝向模拟导线3的一侧(图1所示的右侧)设置有围栏120。围栏120可以为绝缘围栏,也可以在围栏120上设置绝缘装置。优选的,朝向模拟导线3一侧的围栏120与模拟导线3在水平方向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为了防止带电的模拟导线3产生的电弧放电,避免放电对站立于承载平台110上的学员造成危险。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只要能够使得学员避免受到带电的模拟导线3放电的影响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时,围栏120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支撑体连接于围栏120,具体的,支撑体的底部与围栏120相连接。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承载平台110设置围栏120,围栏120能够起到了对学员的阻挡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学员的坠落,提高了实训的安全性;支撑体连接于围栏120,便于学员将电位转移棒2可移动地置于支撑体上,方便学员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围栏120围设有屏蔽布,具体地,围栏120与承载平台110之间为镂空的,将在围栏120与承载平台110之间的镂空部分设置屏蔽布,屏蔽布为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的屏蔽布。优选的,靠近模拟导线3处的围栏120围设屏蔽布。该屏蔽布能够更好地阻挡带电的模拟导线3的放电,保护学员,提高了实训的安全性。

结合附图1,下面具体介绍带电作业实训装置的实训过程:将模拟导线3通过绝缘子串6悬挂在行吊上,调节绝缘支撑架130在水平方向上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学员穿着全套特高压带电作业屏蔽服装,沿着绝缘支撑架130上的绝缘阶梯攀爬至承载平台110。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将电位转移棒2传递给学员,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启动电压发生器4,电压发生器4输出预设电压,使得模拟导线3带电。学员将电位转移棒2放置于支撑体上滑轮7的滑槽内,学员推动电位转移棒2,电位转移棒2与滑轮7发生滚动,由于滑轮7连接于支撑体,滑轮7为固定不动,所以,电位转移棒2可向模拟导线3处沿直线移动,直至电位转移棒2与模拟导线3相接触,完成电位转移。然后,学员对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发出电位转移成功的指示,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根据该指示可以直接推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直至学员能够用手直接接触带电模拟导线3,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停止推动绝缘支撑架130,学员进行后续的实训项目。

当传动装置为滚珠丝杠时,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指示,通过手摇手摇杆,手摇杆的转动带动滚珠丝杠的螺杆旋转,进而带动滚珠丝杠的螺母向模拟导线3处移动,从而带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直至学员能够用手直接接触带电模拟导线3,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停止手摇手摇杆,相应的,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

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指示向输入装置11输入启动信号,输入装置11接收该启动信号,并将该启动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9。距离检测装置10实时检测承载平台110与模拟导线3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实时地发送给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接收启动信号和检测到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表示承载平台110距离模拟导线3较远,学员无法用手直接接触带电的模拟导线3,控制装置9向驱动装置发送驱动信号。驱动装置接收该驱动信号,并根据该驱动信号驱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当检测到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表示学员能够用手直接接触带电模拟导线3,控制装置9向驱动装置发送停止信号,驱动装置接收该停止信号,并根据该停止信号停止工作,则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

当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绝缘支撑架130滑动,并且,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传动装置为滚珠丝杠时,驱动装置可以根据驱动信号驱动滚珠丝杠的螺杆旋转,螺杆的旋转带动滚珠丝杠的螺母向模拟导线3处移动,从而带动绝缘支撑架130向模拟导线3处滑动。驱动装置可以根据停止信号停止驱动滚珠丝杠的螺杆旋转,相应的螺母也不再移动,则绝缘支撑架130停止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装置1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高度,使得学员攀爬的路程可进行调整,减少了学员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并能够节省学员的体力;学员在攀爬至承载平台110后,学员可推动电位转移棒2与带电模拟导线3接触,无需其他人员配合即可自行完成电位转移,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实训的效率,并且,实训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适用于室外还可以适用于室内,增加了实用性;此外,绝缘支撑装置1向模拟导线3处的滑动是通过位于地面的工作人员来实现的,无需工作人员在高空帮助学员到达模拟导线3处,节省了劳动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