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2711发布日期:2019-01-05 10:5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笔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笔筒。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一般都会直接放置在笔筒内,以便在使用时拿取。然而,传统的笔筒的深度是一定的,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却长短不一。当使用者要在放置有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的笔筒中拿取较短的笔或其他物品时,一般的,要将笔筒倾倒,使全部笔倒出,再来拿取所需的较短的笔或其他物品,给使用者拿取笔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深度的笔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笔筒本体,所述笔筒本体内设有一块与筒体本体底部垂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笔筒本体分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一块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根垂直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固定连接在蜗轮中心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蜗杆垂直,所述调节杆伸出第二筒体的侧壁。

还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位于第二筒体的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三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高度之和等于第一筒体的高度。

所述第三筒体的一条侧边铰接在隔板上。

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上设有供第三筒体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三筒体抽拉式连接在第二筒体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笔筒分为两半,其中一半的底板高度可调,用于调节笔筒的深度,方便使用者拿取较小或较短的物品;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调节底板的高度,从而实现第二筒体深度的调节;在第二筒体的底板的下方设第三笔筒,用于放置一些小物件。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不同筒体里放置不同的物品,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底板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是第一筒体,2是第二筒体,21是底板,211是蜗杆,22是蜗轮,23是调节杆,3是第三筒体,4是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笔筒本体,所述笔筒本体内设有一块与筒体本体底部垂直的隔板4,所述隔板将所述笔筒本体分为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所述第二筒体2的底部设有一块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根垂直的蜗杆211,所述蜗杆211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蜗杆211啮合的蜗轮22以及固定连接在蜗轮22中心的调节杆23,所述调节杆23与蜗杆211垂直,所述调节杆23伸出第二筒体2的侧壁。拧动调节杆23,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带动蜗杆211作上下垂直运动,使底板2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第二筒体2深度的调节。

本发明还包括第三筒体3,所述第三筒体3位于第二筒体2的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三筒体3和第二筒体2的高度之和等于第一筒体1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筒体3的一条侧边铰接在隔板上,拨动第三筒体3的另一条侧边,第三筒体3就可以旋处笔筒本体,方便放置或拿取物品。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筒体2的筒壁上设有供第三筒体3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三筒体3抽拉式连接在第二筒体2下部。需要拿取或放置物品时,将第三筒体3抽出即可。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长物件(长笔或尺等)放在第一筒体中,将短物件(短笔等)放在第二筒体中,将小物件(橡皮、回形针等)放在第三筒体中,不仅对物件进行了分类放置,找起来方便,取用时也更加方便。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不同筒体里放置不同的物品,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笔筒。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深度的笔筒。包括笔筒本体,所述笔筒本体内设有一块与筒体本体底部垂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笔筒本体分为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一块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根垂直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固定连接在蜗轮中心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蜗杆垂直,所述调节杆伸出第二筒体的侧壁。本发明将笔筒分为两半,其中一半的底板高度可调,用于调节笔筒的深度,方便使用者拿取较小或较短的物品;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调节底板的高度,从而实现第二筒体深度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顺玲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