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粉笔灰的粉笔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886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可收集粉笔灰的粉笔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881016.8,公布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教学用吸灰粉笔擦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第[0032]记载:“在第四侧壁123上设置有粉尘进入孔124,通过粉尘进入孔124使得擦拭掉的粉尘进入;”,同时第[0033]记载:“握持部11包括壳体111和储粉盒112,该壳体111设置在支撑部12上;该储粉盒112设置在壳体111内,在擦拭的过程中操作者对壳体111进行握持,承受操作者施加的力,在收集的过程中,粉尘被收集到储粉盒112中,当收集后储粉盒112盛满后,可以通过将壳体111打开,将储粉盒112中的粉尘倒出后,关闭壳体111,继续使用;”,同时第[0039]记载:“吸尘装置3包括:吸尘体31和若干吸尘头32,该吸尘体31设置在支撑部12上;该若干吸尘头32与吸尘体31连接,并与储粉盒112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吸尘体31产生吸力,通过若干吸尘头32对第一侧壁、第二侧壁121、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组成的空间进行抽气操作,此时处于黑板擦拭阶段,粉尘会通过粉尘进入孔124进入到空间中,且当粉尘进入到空间中,通过若干吸尘头32的作用将粉尘收集,并将收集的粉尘吸入到握持部11,即吸入到储粉盒112中。”

上述专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首先粉尘进入孔124设置在第四侧壁123上,请注意是设置在侧壁而不是设置在整个粉笔擦的底部,我们都知道粉尘最开始是从粉笔擦底部与黑板之间的接触面开始产生的,因此如果将粉尘进入孔124设置在侧部而不是底部其吸尘效果甚微;其次该装置的吸尘过程是通过吸尘头32的抽气动作将粉尘抽到储粉盒112中的,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上述吸尘装置3通过抽气产生负压,通过压力差将粉尘吸入储粉盒112中,我们都知道吸尘器的原理,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该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极强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灰尘等杂物进入过滤装置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而上述专利产生的粉尘直接进入了储粉盒112中,通过上述分析,粉尘应该是通过过滤装置进入到储粉盒112中,但上述专利没有任何地方说明还存在过滤装置,且该过滤装置的具体结构和位置也没有任何的说明;同时为了持续进行除尘工作,该装置应该让进入吸尘装置内的空气循环起来,但该专利也没有具体说明,因此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上述专利很难实现其除尘功效,就算是再加以优化,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肯定很高,一个小小的黑板擦制造成本那么高,其实用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集粉笔灰的粉笔擦,利用旋转桨叶将粉尘吸到方形筒体内部,除尘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完全满足了黑板粉尘的除尘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方形筒体、桨叶、支架、电机、筒盖和刷毛,方形筒体顶部开口,筒盖盖在方形筒体顶部开口上,方形筒体的前后壁上均设置布满壁面的通孔,方形筒体的前壁上的各个通孔之间固定设置刷毛,在方形筒体底部设置支架,在支架上部安装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一对桨叶,所述一对桨叶竖向旋转并靠近方形筒体前壁内侧,支架上安装电池作为电机的驱动电源,方形筒体的底面设置开关,在方形筒体内并靠近方形筒体后壁前方设置过滤装置。

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打开开关,电机驱动桨叶转动,在方形筒体前壁内侧形成负压,擦黑板时刷毛刷下的粉笔灰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前壁上的通孔飘入筒内,滤布只允许空气流通,漂浮的粉笔灰遇到过滤装置被阻挡,慢慢降落在方形筒体底部,方形筒体后壁上的通孔,可让方形筒体前壁内侧形成的负压持续进行,便于筒内空气流通,这样,粉笔灰被滞留在筒内,降低了粉笔灰污染,使得教室内空气较为新鲜,擦完黑板后,关闭开关;当筒内积累的粉笔灰较多时,打开筒盖,将粉笔灰倒出加以回收利用;由于设计了方形筒体的前壁上的各个通孔之间固定设置刷毛,将通孔与刷毛设置在同一个壁体上,在擦黑板的过程中,粉尘的源头就是壁体与黑板之间,因此该种设计让产生的粉尘直接进入通孔中,除尘效果更佳;由于设计了方形筒体的前后壁上均设置布满壁面的通孔,该种设计能让气流在前后壁体的通孔之间流动起来,只有气流流动才能带动粉尘进入方形筒体内,该种设计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廉;由于设计了电机驱动轴上安装桨叶、方形筒体的前后壁上均设置布满壁面的通孔,该种设计与吸尘器结构完全不同,本设计吸尘原理更加简单且能有效的进行除尘。

本发明设计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分别铺设在方形筒体两侧壁并靠近方形筒体后壁内侧前方的轨道和一抽拉式框体,在方形筒体底部并正对轨道设置一长条开口,所述抽拉式框体底部可插入长条开口和其两侧可分别与轨道相互配合,在抽拉式框体表面并位于方形筒体后壁内侧前方设置一层过滤布,在方形筒体内设置过滤布的清扫装置,在抽拉式框体外部框体上设置一把手。

本发明设计了,所述清扫装置包括设置在方形筒体两侧壁之间并位于方形筒体底部的一水平毛刷杆,在水平毛刷杆并朝向过滤布方向的侧面镶嵌一片刷毛ⅰ,刷毛ⅰ的前端紧贴过滤布。

本发明设计了,在抽拉式框体(5)外部框体与方形筒体(1)底部之间设置一插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可收集粉笔灰的粉笔擦,包括方形筒体1、桨叶2、支架3、电机4、筒盖6和刷毛8,方形筒体1顶部开口,筒盖6盖在方形筒体1顶部开口上,方形筒体1的前后壁上均设置布满壁面的通孔7,方形筒体1的前壁上的各个通孔7之间固定设置刷毛8,在方形筒体1底部设置支架3,在支架3上部安装电机4,电机4的驱动轴连接一对桨叶2,所述一对桨叶2竖向旋转并靠近方形筒体1前壁内侧,支架3上安装电池作为电机4的驱动电源,方形筒体1的底面设置开关9,在方形筒体1两侧壁并靠近方形筒体1后壁内侧前方分别铺设轨道(图中未标出),在方形筒体1底部并正对轨道设置一长条开口13,通过长条开口13往方形筒体1内插入一抽拉式框体5,所述抽拉式框体5两侧可分别与轨道相互配合,在抽拉式框体5表面并位于方形筒体1后壁内侧前方设置一层过滤布10,在抽拉式框体5外部框体上设置一把手12,在方形筒体1两侧壁之间并位于方形筒体1底部设置一水平毛刷杆11,在水平毛刷杆11并朝向过滤布10方向的侧面镶嵌一片刷毛ⅰ14,刷毛ⅰ14的前端紧贴过滤布10。

过滤布10长期使用并在其表面积累粉尘,导致方形筒体1前后壁之间空气无法流通,那么旋转的桨叶2就无法在方形筒体1形成负压,那么该装置就无法起到除尘效果,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除去过滤布10上的粉尘:

通过把手12往下拉动抽拉式框体5,抽拉式框体5连同过滤布10就会通过方形筒体1两侧壁上的导轨往下运动,由于设计了在水平毛刷杆11并朝向过滤布10方向的侧面镶嵌一片刷毛ⅰ14、刷毛ⅰ14的前端紧贴过滤布10,那么刷毛ⅰ14就会不断的刷过滤布10,通过把手12往复进行抽拉式框体5的上下移动,最终通过刷毛ⅰ14将过滤布10上的粉尘都刷下来;由于设计了在方形筒体1两侧壁之间并位于方形筒体1底部设置一水平毛刷杆11,水平毛刷杆11设置在方形筒体1的底部,该位置能让刷毛ⅰ14完全刷到过滤布10,让除去过滤布10上的粉尘更彻底和干净,保证了方形筒体1内气流的正常流动。

在本实例中,在抽拉式框体5外部框体与方形筒体1底部之间设置一插销(图中未标出),该插销是为了防止在粉笔擦在使用过程中抽拉式框体5从长条开口13中掉出来。

所述筒盖6可以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或其他弹性材质,可以直接紧密扣合连接在方形筒体1顶部开口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