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及削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290阅读:16315来源:国知局
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及削笔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削笔机的装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及削笔机。



背景技术:

削笔机包括壳体、机芯及摇手,机芯包括刀架和滚刀,所述的摇手与刀架连接固定,在摇手驱动刀架旋转时,刀架上的滚刀对铅笔进行切削。传统的摇手与刀架通过螺纹结构进行固定;即刀架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摇手的安装孔内具有内螺纹;刀架的端部与摇手的安装孔螺纹连接。

上述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的螺纹固定的摇手,只能通过人工手动装配,无法适用于工业自动化进行装配,因此生产效率比较低下。

2、由于滚刀重量的下垂,螺纹连接结构很难确保滚刀和摇手方向的一致性,再加上每个装配工手拧的力度不同,使得每个固定好的手柄在削笔机上的最后位置均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能提高削笔机摇手的装配效率;同时能将固定后的摇手在削笔机上的位置统一起来,即满足一致性要求;另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的削笔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安装孔的摇手和具有端部的刀架,所述的摇手的安装孔设有卡位,所述的刀架的端部设有凸起卡扣,刀架端部的凸起卡扣与所述的卡位相互配合后并进行定位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摇手上设有卡盘,所述的卡位设于所述的卡盘的内端面,所述的卡盘上设有供所述的凸起卡扣进入的通道,所述的凸起卡扣从所述的通道进入后转动一个角度在进入到所述的卡位中。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卡位具有一个防退点和限位点,所述的凸起卡扣位于所述的防退点和限位点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限位点的向内凸起的高度比防退点的向内凸起的高度要大。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卡位具有一个倾斜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高度由防退点往限位点逐渐加大。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凸起卡扣有两个,所述的卡位也相应地设置有两个。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卡盘上设置有方向凸点,所述的摇手上设置有方向凹点,所述的方向凸点与所述的方向凹点互相配合并定位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凸起卡扣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的刀架的端部上;所述的卡位对称地设置在卡盘的内端面。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由塑料材质制成。

削笔机,包括壳体、刀架、滚刀和摇手,所述的滚刀安装在所述的刀架上,所述的摇手包括安装孔,所述的刀架包括端部,所述的摇手的安装孔设有卡位,所述的刀架的端部设有凸起卡扣,刀架端部的凸起卡扣与所述的卡位相互配合后并进行定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削笔机上的摇手安装孔内设有卡位,削笔机刀架的端部设有凸起卡扣,刀架端部的凸起卡扣与卡位相互配合后并进行定位固定,即刀架与摇手通过凸起卡扣和卡位进行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更为简洁方便,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适应生产自动化;另外,只要设置好凸起卡扣嵌入卡位内所需转动的角度,就能够实现削笔机的摇手的最后位置都统一在削笔机的最低端。

附图说明

图1为削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的拆解图

图5为卡盘的整体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传统削笔机的摇手一般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这种方式只能通过人工手动装配,无法自动化,且螺纹方式使得每个固定好的手柄在削笔机上的最后位置难以保证都在削笔机的最低端,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削笔机,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削笔机1,包括壳体2、滚刀和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4,其中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4包括具有安装孔5的摇手6和具有端部7的刀架8,摇手6的安装孔5设有卡位9,刀架8的端部7设有凸起卡扣10,刀架8的端部7的凸起卡扣10与卡位9相互配合后并进行定位固定。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摇手6上设有卡盘11,卡位9设于卡盘11的内端面,卡盘11上设有供凸起卡扣10进入的通道12,凸起卡扣10从通道12进入后转动一个角度再进入到卡位9中。

如图5所示,卡位9具有一个防退点91和限位点92,凸起卡扣10位于防退点91和限位点92之间。

其中可以将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4用塑料材质制成,如此一来,凸起卡扣10从卡盘11上的通道12进入后,转动一个角度挤压防退点91,防退点91受到挤压变形后,凸起卡扣10卡嵌入卡位9内,并通过限位点92限制凸起卡扣10继续转动,使凸起卡扣10被稳定地卡在卡位9内,且只要设置好凸起卡扣10嵌入卡位9内所需转动的角度,就能够实现摇手6的最后位置都统一保证在削笔机1的最低端,符合生产要求,且通过这种结构连接摇手6和刀架8,能够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5所示,防退点91和限位点92实际上可以是向内凸起结构,限位点92的向内凸起的高度比防退点91的向内凸起的高度要大。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凸起卡扣10能够从防退点91这个较低的向内凸起处挤压进入卡位9内,而后被较高向内凸起的限位点92限位,防止凸起卡扣10继续转动。

卡位9具有一个倾斜的配合面13,配合面13的高度由防退点91往限位点92逐渐加大,即该配合面13呈弧状;这是为了凸起卡扣10转动一个角度后从防退点91卡入,两者互相挤压轻微变形,凸起卡扣10嵌入卡位9内后,弧状的配合面13能够有效防止在生产过程中误将凸起卡扣10反向转动,造成凸起卡扣10反向转动一个角度而挤压防退点91,又从防退点91退出,使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产生;即该弧状的配合面13能够有效防止凸起卡扣10反向从卡位9上脱出,使凸起卡扣10稳固地限制在卡位9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凸起卡扣10有两个,卡位9也相应地设置有两个;优选地,凸起卡扣10对称地设置在刀架8的端部7上;卡位9对称地设置在卡盘11的内端面;对称设置的两对凸起卡扣10和卡位9,能够使凸起卡扣10卡嵌在卡位9内的受力更为平衡稳定,卡位9更为稳固地限定住凸起卡扣10,即摇手6与刀架8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如图2所示,卡盘11上设置有方向凸点14,摇手6上设置有方向凹点15,方向凸点14与方向凹点15互相配合并定位固定。卡盘11与摇手6通过方向凸点14和方向凹点15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为简洁稳固,且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削笔机摇手安装结构及削笔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