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602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背光调节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在大屏幕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在大屏幕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环境光线的突然变化造成屏幕的正常显示出现问题,导致屏幕因为亮度的原因造成观看的问题。因此,让屏幕带有背光调节功能是一件非常必要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包括有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连接有背光调节模块,所述背光调节模块包括有调谐器U1;

所述U1的1脚通过电容C36接地,U1的4脚接地,U1的7脚接地,U1的10脚通过电容C39接地,U1的13脚接地,U1的21、22、23脚相互连接并接地,U1的26脚通过电容C48与电容C49与27脚连接,U1的26脚通过电容C48接地,U1的27脚通过电容C49接地,U1的29脚与电源evm连接,U1的34脚接地,U1的35脚通过串联的电阻人R18、R16与电源evm连接,U1的36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17、R15与电源evm连接;

U1的8脚连接电源evm并通过电容C37接地,U1的10脚通过电容C39与11脚连接并接地,U1的11脚接地,U1的12脚连接电源evm并通过电容C40接地,U1的1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8、电容C42,电容C44,以及串联的电容43、电阻R9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U1的15脚通过电容C42接地,U1的16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46、晶体振荡器Y3、电容C47,与电容C45构成的并联电路与17脚连接,U1的24脚通过电容C52接地,U1的25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0、电阻R10,电容C51,以及串联的电阻R11、电容C52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

U1的3脚通过依次串联的电感L14、L12与电容C32、C30、C29、C27、C25、C20、C6与气体防电管GDT的1脚连接;U1的36脚通过带之怒R17与接口P1的12脚连接,U1的脚通过电阻R18与P1的11脚连接,U1的31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5、电阻R12与P1的15脚连接。U1的30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6、电阻R13与P1的14脚连接;U1的32脚通过电阻R14与P1的13脚连接;P1的10脚与电源EVM3V3连接;P1的1脚通过串联的电感L8、L7、L6、L5、L9以及电容C6与气体防电管GDT的1脚连接;

U1的1脚通过电容C36接地,4脚接地,7脚接地,8脚与电源EVM3V3连接,8脚通过电容C37接地,10脚通过电容C39接地,11脚接地,12脚与电源EVM3V3连接,12脚通过电容C40接地,13脚接地,1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8与电容C42,电容C44,串联的电容C43与电阻R9依次并联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15脚通过电容C42接地;U1的16脚通过电容C45与串联的C46、晶振Y3、电容C47构成的并联电路与17脚连接;U1的21脚、22脚、23脚均接地,U1的24脚与25脚通过电阻R11,串联的电容C52、C51,串联的电容C52、电阻R10、电容C50依次并联构成的并联电路与25脚连接;26脚与27脚分别通过电容C48、电容C49接地,28脚接地,37脚通过电容C60接地,38脚接地,40脚、41脚、42脚均接地,44脚接地,45脚与电源EVM3V3连接,45脚通过电容C61接地,47脚与电源EVM3V3连接,47脚通过电容C63接地,49脚接地;

电容C30与电容C29之间、C29与C27之间、C27与C25之间、C25与C20之间的电路分别通过电感L4、串联的电感L3与电容C28、串联的电感L2与电容C26、串联的电感L1与电容C24接地;电感L8、L7、L6、L5与L9分别并联有电容C11、C10、C9、C8且所述电容C11、C10、C9、C8依次连接,电感L8、L7、L6、L5、L9之间的电路分别通过电容C15、C14、C13、C12接地,P1的1脚通过电容C16接地。

进一步地,U1为TDA18250HN,P1为2.54mm1x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背光调节模块,可以有效解决大屏幕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环境光线的突然变化造成屏幕的正常显示出现问题,导致屏幕因为亮度的原因造成观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集成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集成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集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具备背光调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包括有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连接有背光调节模块,所述背光调节模块包括有调谐器U1;

所述U1的1脚通过电容C36接地,U1的4脚接地,U1的7脚接地,U1的10脚通过电容C39接地,U1的13脚接地,U1的21、22、23脚相互连接并接地,U1的26脚通过电容C48与电容C49与27脚连接,U1的26脚通过电容C48接地,U1的27脚通过电容C49接地,U1的29脚与电源evm连接,U1的34脚接地,U1的35脚通过串联的电阻人R18、R16与电源evm连接,U1的36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17、R15与电源evm连接;

U1的8脚连接电源evm并通过电容C37接地,U1的10脚通过电容C39与11脚连接并接地,U1的11脚接地,U1的12脚连接电源evm并通过电容C40接地,U1的1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8、电容C42,电容C44,以及串联的电容43、电阻R9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U1的15脚通过电容C42接地,U1的16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46、晶体振荡器Y3、电容C47,与电容C45构成的并联电路与17脚连接,U1的24脚通过电容C52接地,U1的25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0、电阻R10,电容C51,以及串联的电阻R11、电容C52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

U1的3脚通过依次串联的电感L14、L12与电容C32、C30、C29、C27、C25、C20、C6与气体防电管GDT的1脚连接;U1的36脚通过带之怒R17与接口P1的12脚连接,U1的脚通过电阻R18与P1的11脚连接,U1的31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5、电阻R12与P1的15脚连接。U1的30脚通过串联的电容C56、电阻R13与P1的14脚连接;U1的32脚通过电阻R14与P1的13脚连接;P1的10脚与电源EVM3V3连接;P1的1脚通过串联的电感L8、L7、L6、L5、L9以及电容C6与气体防电管GDT的1脚连接;

U1的1脚通过电容C36接地,4脚接地,7脚接地,8脚与电源EVM3V3连接,8脚通过电容C37接地,10脚通过电容C39接地,11脚接地,12脚与电源EVM3V3连接,12脚通过电容C40接地,13脚接地,1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8与电容C42,电容C44,串联的电容C43与电阻R9依次并联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15脚通过电容C42接地;U1的16脚通过电容C45与串联的C46、晶振Y3、电容C47构成的并联电路与17脚连接;U1的21脚、22脚、23脚均接地,U1的24脚与25脚通过电阻R11,串联的电容C52、C51,串联的电容C52、电阻R10、电容C50依次并联构成的并联电路与25脚连接;26脚与27脚分别通过电容C48、电容C49接地,28脚接地,37脚通过电容C60接地,38脚接地,40脚、41脚、42脚均接地,44脚接地,45脚与电源EVM3V3连接,45脚通过电容C61接地,47脚与电源EVM3V3连接,47脚通过电容C63接地,49脚接地;

电容C30与电容C29之间、C29与C27之间、C27与C25之间、C25与C20之间的电路分别通过电感L4、串联的电感L3与电容C28、串联的电感L2与电容C26、串联的电感L1与电容C24接地;电感L8、L7、L6、L5与L9分别并联有电容C11、C10、C9、C8且所述电容C11、C10、C9、C8依次连接,电感L8、L7、L6、L5、L9之间的电路分别通过电容C15、C14、C13、C12接地,P1的1脚通过电容C16接地。

U1为TDA18250HN,P1为2.54mm1x1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背光调节模块,可以有效解决大屏幕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环境光线的突然变化造成屏幕的正常显示出现问题,导致屏幕因为亮度的原因造成观看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