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480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光伏电站。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发电技术比较完善,但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土地利用率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均极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如何提高光伏电站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作物是一种新的模式。光伏电站的选址偏远且地势相对较高,决定了降雨是唯一可以利用的灌溉水源,需要根据当地条件下降雨相关资料分析降雨强度与集雨效率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出当地条件下光伏发电板的集雨量,从而根据集雨量选择适宜的农作物,为确定农作物的需水和制定出各典型水文年灌溉制度,应进行室内雨水收集模拟实验,所以需要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将其放置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中,通过控制降雨强度可量测出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单位时间收集雨水量,分析拟合得出降雨强度与集雨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此函数关系可以计算出当地条件下的雨水收集量,为后续光伏发电板下作物的选取及各典型水文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作物这一模式提供借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包括安装框架、光伏发电板、集雨槽,所述安装框架有脚架和倾斜支架,倾斜支架倾角25°,最低点距水平地面650mm,最高点距地面2310mm,倾斜支架上安装6块纵向三列布置的标准光伏发电板,尺寸为1955mm×990mm,各板之间纵横向缝隙间矩为20mm,所述集雨槽安装于倾斜支架下端,倾斜支架下端伸入集雨槽内。

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板可选用同样规格的有机玻璃替代。

优选的,所述集雨槽为圆柱形表面开有矩形槽的PVC管,直径200mm。集雨槽一侧为密封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雨水收集容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脚架上可以设置方便移动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万向轮,万向轮可在安装好模型后锁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放置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中进行模拟集雨试验,雨水降落在光伏发电板上,以发电板为集流面将雨水向下汇流到集雨槽,通过集雨槽、引水管、储水装置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通过控制降雨强度可量测出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单位时间收集雨水量,进而分析拟合得出降雨强度与集雨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后续光伏发电板下作物的选取及各典型水文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作物这一模式提供借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光伏发电板,2-集雨槽,201-密封口,202-开槽,203-出水口,3-倾斜支架,4-脚架,5-横向缝隙,6-纵向缝隙,7-水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包括安装框架、光伏发电板(1)、集雨槽(2),所述安装框架有脚架(4)和倾斜支架(3),倾斜支架(3)最低点距水平地面650mm,最高点距地面2310mm,倾角25°,倾斜支架(3)上安装6块纵向三列布置的标准光伏发电板(1),尺寸为1955mm×990mm,各板之间纵横向缝隙间矩为20mm,所述集雨槽(2)安装于倾斜支架(3)下端,倾斜支架(3)下端伸入集雨槽(2)内。

其中,光伏发电板(1)可选用同样规格的有机玻璃替代。

其中,集雨槽(2)为圆柱形表面开有矩形槽(202)的PVC管,集雨槽(2)一侧为密封口(201),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203),出水口(203)连接雨水收集容器。

其中,安装框架的脚架(4)上可以设置方便移动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万向轮。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放置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中进行模拟集雨试验,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的倾斜支架(3)最低点距水平地面650mm,最高点距地面2310mm,倾角25°,倾斜支架(3)上安装6块纵向三列布置的标准光伏发电板(1),尺寸为1955mm×990mm,各板之间纵横向缝隙间矩为20mm,倾斜支架(3)下端安装集雨槽(2),雨水落在光伏发电板上,通过光伏发电板(1)流入集雨槽(2);集雨槽(2)一侧为密封口(201),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203),出水口(203)连接雨水收集容器;通过控制降雨强度可量测出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单位时间收集雨水量,进而分析拟合得出降雨强度与集雨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后续光伏发电板下作物的选取及各典型水文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作物这一模式提供借鉴。

实施例

将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放置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中进行模拟集雨试验,降雨强度由小到大调节,待降雨稳定后,开始计时并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容器开始收集降雨;每个降雨强度下收集时间为10分钟,收集结束后将收集的降雨量称重记录,进而分析拟合得出降雨强度与集雨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很好反应实地各降雨强度下雨水收集情况,进而为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作物、作物品种选择等提供借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