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体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48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体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体验平台。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传统的地震逃生训练要求现实中搭建真实的模拟场景,然后标识相应的避险位置。公众通过真实进入此场景,体验躲避的要领。该训练场地造价昂贵,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受场地大小的限制。因此不宜在各地震科普展馆大规模推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体验平台,可通过VR眼镜和振动平台使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震体验平台,包括VR眼镜、振动平台和用于控制VR眼镜和振动平台的操作平台,所述VR眼镜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立体的模拟地震场景的3D显示屏和用于输出地震场景声音的音频系统;所述振动平台包括振动平台本体和底座,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模拟地震的纵波震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模拟地震的横波震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操作平台与VR眼镜、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的地震体验平台中,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操作方式和设置震级的操作屏。

所述的地震体验平台中,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用于停止震动的控制开关。

所述的地震体验平台中,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站立平台,所述扶手与站立平台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

所述的地震体验平台中,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脚。

所述的地震体验平台中,所述振动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安全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体验平台,包括VR眼镜、振动平台和用于控制VR眼镜和振动平台的操作平台,所述VR眼镜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立体的模拟地震场景的3D显示屏和用于输出地震场景声音的音频系统;所述振动平台包括振动平台本体和底座,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模拟地震的纵波震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模拟地震的横波震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操作平台与VR眼镜、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通过所述VR眼镜内设置的模拟场景,振动平台内设置有若干不同的震级,体验者只要站在振动平台上,戴好VR眼镜,即可进入地震虚拟,使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场景更换方便,不需要重复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体验平台的振动平台和VR眼镜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体验平台的操作平台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体验平台,可通过VR眼镜和振动平台使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震体验平台,包括振动平台1、VR眼镜2和用于控制VR眼镜2和振动平台1的操作平台3,所述VR眼镜2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立体的模拟地震场景的3D显示屏(图中未示出)和用于输出地震场景声音的音频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振动平台1包括振动平台本体和底座11,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和底座1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模拟地震的纵波震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模拟地震的横波震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操作平台3与VR眼镜2、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通过所述弹簧、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能模拟出地震时的震感,再结合所述VR眼镜2内设置的模拟场景及声效,使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一步的,所述VR眼镜2内设置有十个模拟场景,振动平台1内设置有若干不同的震级,体验者只要站在振动平台1上,戴好VR眼镜2,即可进入地震虚拟,体验者可以依次选择单个场景进行体验,感受不同的震级下的晃动程度及地震的场景。

所述操作平台3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操作方式和设置震级的操作屏31,操作者可通过所述操作屏31对所述地震体验平台进行操作。

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上设置有用于停止震动的控制开关13,具体的,所述扶手12呈半包围的圆弧形,可一定程度保护体验者,使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方便把扶或靠扶,还可以在扶手12上设置海绵套(图中未示出),避免体验者在体验过程受到撞击而受伤;进一步的,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因身体不适或是无法承受震动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3停止体验,更进一步的,所述扶手12的下方还设有VR眼镜2存放区(图中未示出),便于VR眼镜2的收纳。

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站立平台14,所述扶手12与站立平台14之间通过支撑杆15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杆15不少于两根,以确保所述站立平台14与扶手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脚16,具体的,所述支撑脚16不少于4个,使所述振动平台1在震动过程中保持平稳。

所述振动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安全带17,可避免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体验平台,包括VR眼镜、振动平台和用于控制VR眼镜和振动平台的操作平台,所述VR眼镜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立体的模拟地震场景的3D显示屏和用于输出地震场景声音的音频系统;所述振动平台包括振动平台本体和底座,振动平台本体的底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模拟地震的纵波震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模拟地震的横波震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操作平台与VR眼镜、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VR眼镜内设置有十个模拟场景,振动平台内设置有若干不同的震级,体验者只要站在振动平台上,戴好VR眼镜,即可进入地震虚拟,使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个场景进行训练,感受不同的震级下的晃动程度及地震的场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场景更换方便,不需要重复投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