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实验用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01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实验用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理实验用透镜。



背景技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物理实验用透镜,目前的物理实验用透镜一般包括一对基座及安装在一对基座之间的滑轨,滑轨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若干个分别用于支撑透镜、透光屏和白屏的滑座,透镜、透光屏和白屏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与其中一个滑座连接,然而目前用于支撑透镜、透光屏和白屏的支撑杆与滑座是螺纹连接的,这样一来,当需要更换不同焦距的透镜时,存在更换麻烦的缺点,且在透光屏和白屏损坏时,更换同样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给透镜、透光屏和白屏的更换带来方便的物理实验用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包括一对基座及安装在一对基座之间的滑轨,其中一个基座上安装有光源,滑轨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若干个分别用于支撑透镜、透光屏和白屏的滑座,透镜、透光屏和白屏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与其中一个滑座连接,滑座上端设置有凸块,凸块中设置有插孔,插孔中过盈配合有套筒,支撑杆插接在套筒中,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卡入的环形凹槽,滑槽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上的弹簧,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穿出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上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其中,插孔的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为圆台状结构,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可供凸台插入的插槽;通过凸台和插槽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杆进一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支撑杆出现晃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其中,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向外的环形折弯,环形折弯的下端面与凸块的上端面相抵;这样设置,在套筒插入到插孔中时,能够确保锥形孔与滑槽在竖向方向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其中,凸块一侧的滑座上固定有用于拉动滑座沿滑轨移动的手柄,手柄上端设置有球头。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其中,球头的外部包裹有海绵,海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通过海绵的设置,当人体手部有汗时,能避免手部与手柄上的球头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座上端设置凸块,凸块中设置有插孔,插孔中过盈配合有套筒,支撑杆插接在套筒中,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卡入的环形凹槽,滑槽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上的弹簧,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穿出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上的锥形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连接在透镜、透光屏和白屏下端的支撑杆能够方便地从套筒中拔出和安装到套筒中,与传统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比,在更换透镜、透光屏和白屏时更为方便,给实验者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座与支撑杆连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物理实验用透镜,包括一对基座1及安装在一对基座1之间的滑轨2,其中一个基座1上安装有光源3,滑轨2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若干个分别用于支撑透镜4、透光屏5和白屏6的滑座7,透镜4、透光屏5和白屏6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8与其中一个滑座7连接,滑座7上端设置有凸块71,凸块71中设置有插孔72,插孔72中过盈配合有套筒73,支撑杆8插接在套筒73中,插孔7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滑槽74,滑槽74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75,支撑杆8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75部分卡入的环形凹槽81,滑槽74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75以使钢珠75卡入到环形凹槽81上的弹簧76,套筒73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75部分穿出以使钢珠75卡入到环形凹槽81上的锥形孔731。

插孔72的底部设置有凸台77,凸台77为圆台状结构,支撑杆8的底部设置有可供凸台77插入的插槽82;通过凸台和插槽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杆进一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支撑杆出现晃动的现象。

套筒73的上端设置有向外的环形折弯732,环形折弯732的下端面与凸块71的上端面相抵;这样设置,在套筒插入到插孔中时,能够确保锥形孔与滑槽在竖向方向对齐。

凸块71一侧的滑座7上固定有用于拉动滑座7沿滑轨2移动的手柄9,手柄9上端设置有球头91。

球头91的外部包裹有海绵92,海绵9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921;通过海绵的设置,当人体手部有汗时,能避免手部与手柄上的球头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防滑的作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